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端  叶健 《生物资源》2020,42(1):1-8
病毒作为地球上最简单的生命形式,通过感染人、动物和植物等寄主产生传染性疾病。与其他微生物相比,病毒具有基因组小、复制量大、遗传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很强的生物资源属性。过去几十年,对植物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解析其致病机制、植物的抗性机制及如何防控植物病害。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概念的革新,人们发现植物病毒还具有很强的生物资源属性。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病毒被发现、改造和利用。本综述着重围绕植物病毒的资源属性与病毒载体的改造利用及其在生物工程方面的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挖掘其资源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处中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西南地区,主要任务和方向是:发掘生物资源,发展和应用生物技术,为农业、医药、环境等方面,提供生物资源信息、数据、资料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实用技术和高技术。研究工作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资源在天然药物、环境等领域的开发利用研究,近期侧重进行天然药物(包括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创造培育植物新品种、新材料的研究,主要是农作物、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3.
人参属(Panax)植物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以水稻(Oryzasativa)为内标,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三七(Panaxnotoginseng)、屏边三七(Panaxstipuleanatus)、越南三七(Panaxvietnamensis)及假人参(几n似pse“doginseng)4种人参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各不相同,其中。三七的最大,而屏边三七的最小。本组数据将为该属植物的基因组学研究以及种群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硒肥在地方特色生物资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现有硒肥利用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对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开展人工施加硒肥。对地方特色水果、蔬菜、药食同源植物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生物资源施用硒肥进行富硒化利用研究报道较少。为逐渐满足缺硒和低硒地区居民补硒的需求,科学开展优势特色生物资源利用,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特色生物资源人工补硒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通报》2007,24(2):I0003-I0003
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是大连民族学院于2004年9月批准成立的专门研究机构。研究所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是逆境植物进化适应和遗传育种、真菌系统学和真菌资源利用及植物生态学。研究所已经建立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细胞和结构、生理生化等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PNS)属于达玛烷型三萜皂苷,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抗纤维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三七总皂苷是以达玛烯二醇为前体,在P450单加氧酶和糖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另外,三七总皂苷与植物甾醇共享前期代谢途径.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七总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代谢工程在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 三七(又名田七、人参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其块状根茎为中药三七,具有固正扶本,滋补强壮等功用。对其进行的化学成研究主要在于其中的各种皂甙,微量元素等。本文主要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植物根茎、侧根、花中各种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8.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21,29(8):1120-26543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 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方法调查了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表明: 佤族传统使用的野生植物十分丰富, 是当地佤族形成传统饮食、医药、服饰、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基于自然崇拜形成的生态观、习惯法和节庆习俗可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地方政府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应用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生物资源减少、保护意识薄弱、外来文化侵蚀等是文化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 地方社区将特色生物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 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亟需健全保护传统知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和制度, 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 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资源及其地理生态信息。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消长情况以及收集品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安龙县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从生物资源,药理学,化学合成和组织培养方面对红豆杉植物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了解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Immunochemical and genetic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Panax spp.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immunochemical methods, two hybridomas (3H4 and 5H8), each secreting a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against proteins of Panax ginseng, were prepared by fusing splenocytes immunized with two kinds of ginseng water-soluble fractions and a hypoxanthine-thymidine-aminopterin-sensitive mouse myeloma cell line, P3-X63-Ag8-U1. MAb 3H4 cross-reacted with four Panax spp., whereas the MAb 5H8 cross-reacted with P. ginseng in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ELISA and western blotting methods using a ginseng water-soluble fraction as the solid-phase antigen were developed for the unambiguous authentication of P. ginseng. A combination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and eastern blotting analyses using anti-ginsenoside Rb1 and Rgl monoclonal antibodies was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 notoginseng, P. quinquefolius and P. japonicus. RAPD can be used to differentiate the species of Panax from each other. An important parameter used for differentiating P. notoginseng is the absence of ginsenoside Rc in the extract of P. notoginseng with eastern blot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methods enabled a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Panax spp.  相似文献   

12.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其皂苷类成分相近,但专属性成分各异,皂苷类成分的分布比例也各不相同。本文建立了HPLC-UV法测定上述皂苷成分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各种皂苷成分精密度好、加样回收率高,方法可靠。11种皂苷成分总含量顺序为:西洋参叶>人参叶>三七叶;二醇组皂苷成分含量:西洋参叶>三七叶>人参叶;三醇组皂苷成分含量:人参叶>西洋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中二醇组皂苷和人参叶中三醇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西洋参叶中人参皂苷Rb3和Rd的含量之和占11种皂苷成分的60%以上。鉴于其中人参皂苷的高含量,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应该作为皂苷来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皂苷成分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应基于它们的皂苷组成和比例选择性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工业三七药渣中是否含有三七素,探究提取、分离纯化三七素的方法,并考察三七素的止血药理活性。实验以提取过三七总皂苷的工业三七药渣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过滤沉淀得滤液,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得粗提液,粗提液经001×7阳离子树脂柱分离,薄层鉴别法检测洗脱液中是否含有三七素,收集与三七素对照品显相同斑点的洗脱液,经丙酮结晶,冷冻干燥得三七素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素供试品中三七素的含量;玻片法测定三七素供试品的凝血时间。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素含量,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三七素供试品中三七素含量为59.03%;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三七素供试品与阳性组比较,均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三七素供试品含量的测定;三七素供试品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三七素供试品中三七素含量反推到工业三七药渣中含量为0.72%;采用价格低廉的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纯化三七素,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合大工业生产。综上,从工业三七药渣中提取纯化三七素具有良好的综合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土生曲霉转化三七中药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真菌中筛选出直接转化中药材三七化学成分的菌株YM31966,经鉴定该菌株为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以固态转化方式,结合化学提取分离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波谱检测,该菌株转化三七产物由三七皂苷nR2 、RX1和人参皂苷Rg1、Rd、Rh1、Rh4构成主体成分,而原三七成分Rb1、Rc、Re和R1、R3,R6等物质被分解.结果表明,土生曲霉是一株能转化中药材三七的微生物,它具有改变原三七化学成分,形成新化合物,以及提高某些原化合物成分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七植物GAPDH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高质量三七总RNA,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三七GAPDH基因的部分序列,长度为627 bp,编码209个氨基酸,为半定量RT-PCR以及Real-time RT-PCR等技术在三七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拟南芥、烟草、人参的GAPDH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93%、95%;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84%、85%.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1. It was observed that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s of four species of the genus Panax L. are as follows: Panax japonicus 2n=24, P. notoginseng 2n=24, P. ginseng 2n=44 and P. quinquefolius 2n=48. The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s of P. japonicus from Lushan and Jinggangsha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Japanese population (2n=48). The chromosome numbers (2n=24) of P. notoginseng is first reported. 2. The P. japonicus, one of the diploid species, which has the widest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s perhaps the more primitive type among the living species of Panax. While, the P. ginseng and P. quinquefolius, the tetraploid species, are more advanced types than the diploid species. The conclusion from cytotaxonomy is thu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hemical taxonomy. 3. The cytological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is four species shows that the Southwestern China is the modern distribution center, also the most variational center, and perhaps the center of origin for the genus Panax L.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三七的连作障碍与微生物区系失衡有一定关联,了解种植年限对三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判断根际微生物区系是否失衡,对三七连作障碍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文山不同种植年限健康三七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以及与种植年限之间的关联,为后续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采用16S rRNA基因和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分布规律及与种植年限的关联。【结果】一年生健康三七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指数均显著高于二年生和三年生。通过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一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年限的真菌群落结构有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真菌的均匀度和香农指数与种植年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余指数不显著相关。三七根际丰富度前三的门和属,除Acidobacteria和Aquicella丰富度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外,其余群落丰度都与种植年限呈负相关。细菌中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和真菌中Ascomycota、Basidiomycota、Chytridiomycota的丰富度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在属水平上,细菌中Opitutus和真菌中Mortierella、Clitopilus、Pholiota的丰富度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在二年生三七根际土壤中病原真菌Alternaria、Cylindrocarpon、Fusarium和Pestalotiopsis的丰富度低于一年生和三年生,而有益真菌Mucor和Bacillus的丰富度却呈相反趋势。同时,有益细菌Flavobacterium和有益真菌Myxocephala、Aspergillus的丰富度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三七种植年限的增加,会引起三七根际微生物区系失衡,增加根际病原真菌属的丰度,同时降低一些有益真菌属的丰度。  相似文献   

18.
三七总皂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途径。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其中对三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近几年三七皂苷在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形细胞活化、促进肝星形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促使其降解等方面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同时也阐述了三七总皂苷在抗肝纤维化中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三七根腐病原菌毁坏柱孢霉分子定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毁坏柱孢霉(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的分子定量检测方法,探讨毁坏柱孢霉与植株生长和AM真菌侵染之间的数量效应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毁坏柱孢霉rDNA基因IGS序列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对CDU2和CDL2b,利用含有SYBR Green I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建立毁坏柱孢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三七根际土壤毁坏柱孢霉rDNA基因IGS片段拷贝数,并分析其与植株生物量和AM真菌侵染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毁坏柱孢霉rDNA基因IGS片段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植株。三七根际土壤中毁坏柱孢霉数量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以及菌根侵染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根系生物量以及根内丛枝丰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基于实时定量PCR技术建立的毁坏柱孢霉的分子定量方法能够有效反映三七根际土壤中毁坏柱孢霉的数量及其与植株生长和AM真菌侵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Squalene epoxidase (SE) is one of the rate-limiting enzymes in the triterpene saponins biosynthetic pathway. Panax notoginseng, one of the famous medicinal plants in China, produces bioactive triterpene saponins. Here we report the P. notoginseng SE, which was cloned from the root of P. notoginseng by PCR.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ORF (GenBank accession no. DQ386734) contains 1611 nucleotides and encodes 537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59.14 kDa and pI of 8.81. The gene has 98% identity with P. ginseng but different identities with other SE families. P. notoginseng SE has a FAD function domain, NAD(P)-binding Rossmann-fold domains, hydrophobicity and 4 transmembrane helices. This SE may be a microsomal membrane-associated enzyme.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shows that the cDNA has different expression pattern and is highly expressed in root, especially in 3-year-old ro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