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北申扎早泥盆世四射珊瑚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历年来的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报告中,关于早泥盆世生物群的报道,只限于藏南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的凉泉组生物群,包括笔石、竹节石等浮游型生物群,时代相当于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穆恩之等,1975;穆西南,1975).1980年夏,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组织的考察队再次入藏进行地层古生物工作.在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工作的基础上,于西藏北部申扎附近出露的海相泥盆纪地层中采获珊瑚化石和其它底栖门类化石.这个  相似文献   

2.
西藏蝗虫区系及其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73~1976年,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地区进行了多学科考察;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在青藏高原上也做了很多工作。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蝗虫种类和文献记载,对西藏地区的蝗虫区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全文分三部分:一、区系特性和地带分布;二、垂直分布;三、区系的起源和演替。  相似文献   

3.
西藏北部新第三纪的鲤科鱼类化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正> 本文所记述的鱼类化石标本是采自西藏班戈县仑坡拉盆地。1976年,作者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曾带回部分标本。1977年,西藏地质四大队也曾赠送一些标本。由于材料不完整,作者又于1978年重赴现场进行补充采集。本文描述主要依据1978年所采的标本。这批标本采于仑坡拉盆地的长山(又名爬爬,海拔4550米)和其哇孝低(又名阿里开  相似文献   

4.
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辽阔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质发展历史,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但以往的一些外国学者主要限于冰川、地貌、地质等方面的观察,对于古气候、古地理方面的工作是很有限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西藏的科学考察。曾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先后两次对青藏高原进行多学科考察。一九七五年中国科学院又组织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在这次考察中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考察的科学工作者,同当地干部和群众结合,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李建立  李丕鹏 《四川动物》2005,24(3):260-262
2004年7月20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资助、赵尔宓院士组织领导,李丕鹏教授任总领队,由全国9个单位的13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IUCN——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2004——西藏考察队”,分别对藏北、墨脱、藏东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活动也是自1973年以来对西藏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6.
<正>十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在这样一个层林尽染的收获的季节里,南方丝绸之路化石考察也正式开启了它的野外之旅。这是继2016年3月11日"南方丝绸之路化石论坛"在四川自贡召开并正式启动"南方丝绸之路化石科考"活动以来,第一次进行重要化石场地和化石点的现场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丝绸之路化石论坛和科学考察活动是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倡导和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  相似文献   

7.
由冯祚建、蔡桂全、郑昌琳等三同志合著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西藏哺乳类》已于1986年10月出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值得庆贺的,它汇总了自195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历年在西藏高原兽类考察的综合成果。全书记载了126种兽类,包括已发表的1新种和6个新亚种与15种国内新记录,以及28种西藏新记录。详细地描述了形态、地理分布并讨论了分类学问题与亚种分化。有的还记述了生态习性,特别是一些优势种类,按种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这些资料将是进一步了解世界屋脊高寒环境中兽类区系及生态学特征的重要依据。这一部分所构成的“各论”是本书的主体,份量最大,页数占全书的80%。是半个多世纪自外国人进入西藏地区探险以来,我国兽类学方面最完整科学记录。  相似文献   

8.
由黄复生主编,将于1995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6开本,35万字,附有112个插图。该书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又一大成果,是继《西藏昆虫》、《横断山区昆虫》以后该高原地区的又一极其珍贵的基本资料,记载了昆虫纲13目92科336属736种及蜘蛛纲25科30属巧种,总计16目117科416属781种,其中有4个新属109个新种.除各论外,在总论部分作者从分析昆虫区系结构、组成与性质入手,把考察地区分成《个小区进行对比分析,系统阐述这一地域昆虫区系的特点,并且运用板块运动的思想和冰期的作用探讨这、一区域昆虫区系的历史演替。…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高原植被组一行三人,在1973-1976年青藏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于1980年6至9月再次对东喜马拉雅南坡的墨脱县进行广泛的植被调查。墨脱,藏语是“花”的意思。这不但说明该县自然条件的优越独特,更说明这里植物资源丰富,终年花开不断,十分令人神往。墨脱县境内,北部为东喜马拉雅山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的库麻蝇属一新种,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76年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期间以及动物研究所1973年在北京地区调查时采到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侧突库麻蝇Kozlovea cetu新种 ♂ 额为复眼宽的1/2,间额为侧额宽的2倍左右;额鬃8—11对,粗壮,无外顶鬃,单眼鬃大小与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1日,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所在地王家沟被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化石村",这是继自贡土柱村后四川省的第二个"化石村"(川中地区第一个)。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化石》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以来,云南编撰出版了一批生物科学专著,有些图书曾被评为全国、大区、省级的优秀科技图书。近40年来,特别是1980年前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及人力,对云南的生物资源、地质资源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并撰写成了许多专业学术著作公开出版。 (一)综合考察《横断山考察专集》是我国对自然地理独特的横断山区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央及地方的3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部门,共250多人,涉及的专业达40多个分枝学科的科技队伍,组成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本书第一集中选编了地质古生物、自然地理、动植物区系的发生和演化、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42篇论文,以及大量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3.
作者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丛书《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的脉翅目(Neuroptere)论文中,曾发表有栉角蛉科(Dilaridae)2新种,其中小栉角蛉Dilar pumilus Yang(:197—198,图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0月14日,国家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BG/T34656-2017(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制定并实施有关海洋微体古生物调查的国家标准。《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海  相似文献   

15.
从1961年至1976年,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综合科学考察队进藏考察,由黄宏金,曹文宣,陈嘉佑,陈宜瑜,何添福等先生采集了大量的藻类标本,本文仅报道在西藏发现的硅藻门、美壁藻属Caloneis中的1新变型及1变种的新变型及长蓖藻属Neidium中的4新种,及1变种的新变型。附图均按西藏标本绘制。  相似文献   

16.
1977年8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蔡桂全在西藏东南部墨脱(多雄拉山口)采到1只鼠兔,1979年9月,陕西动物研究所吴家炎在西藏东南部米林(邦宗沟)采到另2只鼠兔,收藏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冯祚建等(1986)将这3只鼠兔标本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973年在云南西北部采到的20余只鼠兔标本对比后认为:这些标本的体色、前足爪及头骨特征与Thomas(1923)所描述的灰颈鼠兔Ochotona forreiit吻合,确定为灰颈鼠兔.  相似文献   

17.
受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1979年4月12—25日在北京召开《西藏昆虫》一书的编审会。 出席会议的有西北农学院、江苏农学院、安徽农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江西共大、上海昆虫所、广东昆虫所、林业部林科院、宁夏农科所、五九一七○部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动物研究所、科学出版社等15个单位,40余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藏、青海及其邻近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是四化建设中很有潜力的一个地区。可是由于地势高、人口少、气候条件差等种种原因,以往对这个地区了解甚少。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专门对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植被调查与制图一直是青藏高原植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我国多次开展青藏高原植被考察活动,在植被制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研读对青藏高原植被考察及其成果进行回顾,并对制图范围包括青藏高原的、使用比较广泛的植被图进行对比和分析;然后,基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获取的植被调查样点数据,与多幅植被图在数据一致性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植被调查的历史久远,但系统、科学的青藏高原植被调查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期间获取了大量植被调查数据,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图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4,000,000)》《中国草地资源图集(1:1,000,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是包含整个青藏高原、应用最为广泛的3幅植被图,《青藏高原现状植被图》是基于现阶段植被调查数据制作的青藏高原植被图。但是这4幅图在植被分类体系上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图件之间的可比性。(2)对比发现, 4幅植被图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面积较大的植被型组,如森林和草本植被,在植被图之间的一致性较高;但面积相对较小的植被型组,...  相似文献   

20.
《生物进化》杂志创刊于2007年3月,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科普刊物。本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杂志主要刊登有关地球生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人类对生命现象认识历程方面的文章。包括生物各类群的起源、演化和地理分布;重要化石产地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发现;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环境变迁;科学发现和科学考察中的苦乐故事;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本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的生平和学术贡献等。杂志的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