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将霍乱弧菌O抗原及毒素B亚单位基因片段,经DNA体外重组技术,得到了能表达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1046(pMG305)。经GM1-ELISA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够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且能分泌到胞外,通过菌体凝集,全细胞O抗原酶联分析和血凝抑制试验表明在1046(pMG305)菌体表面表达了霍乱的O抗原,它的脂多糖O抗原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它表达了霍乱LPS的特征区带。小鼠腹腔免疫后用霍乱弧菌毒株攻击表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1046(pMG305)可望成为霍乱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霍乱弧菌O抗原及毒紊B亚单位基因片段,经DNA体外重组技术,得到了能表达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1046(pMG305)。经GMl一ELlsA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够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且能分泌到胞外,通过菌体凝集,全细胞O抗原酶联分析和血凝抑制试验表明在1046(pMG305)菌体表面表达了霍乱的0抗原,它的脂多糖O抗原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它表达了霍乱LPs的特征区带。小鼠腹腔免疫后用霍乱弧菌毒株攻击表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1046(pMG30s)可望成为霍乱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3.
O1和O139霍乱弧菌是引起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用这两群菌的灭活全菌体与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构建的亚单位/菌体型疫苗免疫队CA小鼠,对本群菌的攻击可提供良好免疫保护,而对异群霍乱菌则缺乏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C型肉毒梭菌经适宜条件的产毒培养后纯化,并进行相关鉴定。制备的C型肉毒毒素用分段脱毒法脱毒,并进行类毒素保护力的初步研究。以不同蛋白含量C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小鼠后攻毒,结果显示,蛋白含量为0.625μg的类毒素免疫2针或蛋白含量为1.25μg的类毒素免疫1针均可保护50LD50的C型肉毒毒素攻击。蛋白含量为5μg的C型肉毒类毒素与福氏不完全佐剂配制的抗原免疫小鼠3次所得抗血清的保护力(Anti LD50/ml)为4.3×104。说明用该纯化工艺制备的C型肉毒类毒素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作为抗原成分用于C型肉毒疫苗和C型肉毒抗毒素的研究和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编码霍乱CT—B和LPSO抗原的基因与载体质粒pYA248重组后,转入△cya△crp △ asd减毒鼠伤寒疫苗株x4072,构建成无药物抗性、带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x4072(pMG306)。该菌株能分泌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并且在菌体表面同时表达霍乱和鼠伤寒的。抗原。小鼠腹腔免疫和攻击试验表明该菌苗株对霍乱毒株的攻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新型霍乱/鼠伤寒双价口服活疫苗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用小鼠、家兔观察了rBS-WS疫苗免疫的部分方案的效果。rBS与WC单独使用的免疫效果不如组合使用的效果好;小鼠或家兔的免疫间隔作适当缩短对免疫保护影响不大;小鼠一次大剂量口服疫苗后亦可获得良好保护。家兔肌肉注射免疫条件下rBS-WC与吸附霍乱类毒素菌苗(上海苗)及吸附霍乱菌苗(武汉苗)进行比较,武汉苗无抗CT反应,对CT攻击无保护,对Eltor(小川)攻击保护效果较差,上海苗则抗CT反应较低。家兔口服rBS-WC半年后,抗CT及杀弧菌抗体维持较高水平,显示其动物免疫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测B型肉毒毒素蛋白抗原表位,研究表位合成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结合Anthwine分析软件及网络平台,预测B型肉毒毒素蛋白重链的B细胞抗原表位。人工合成4条(P1,P2,P3,P4)表位多肽,与抗B型肉毒毒素类毒素的马血清反应;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用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血清与合成肽的结合;对免疫小鼠腹腔注射B型肉毒毒素。结果:合成的多肽能与抗B型肉毒毒素的类毒素的马血清结合;多肽免疫小鼠后能产生针对多肽的抗体,其中P1、P3、P4产生的抗体对受毒素攻击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成功预测了抗原表位,合成的表位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8.
用毒素或福尔马林处理的类毒素免疫家兔制备抗肉毒血清(A和E型)。用类毒素连续吸收抗类毒素,能完全吸收掉小鼠保护效价;但其在吸收抗毒素时,却保留较高的保护效价,而此只能为毒素所除去。由于肉毒类毒素和毒素的明显差别,所以能将两者区分为免疫抗元和(或)抗血清吸收抗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多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菌株,为疫苗研发提供备选菌株,并对多组分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进行小鼠交叉保护性初步评估。方法通过菌株耐药性、毒力试验筛选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菌株;优化菌体破碎和酶解条件获得胞质抗原,并对胞质抗原进行免疫保护性研究以确定最佳免疫剂量;采用抗体中和滴度方法评价类毒素抗原免疫效果;采用多组分疫苗对候选株免疫保护性及同种属其他菌株的交叉保护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苯唑西林的耐药性都比较高,均为83.33%,但都对万古霉素敏感;菌株SA59和SA79毒力分别为34.19 LD_(50)和11.96 LD_(50);菌体破碎最佳条件为3~4次,破碎率达到90%以上,胞质抗原酶解的最佳条件为600 mg胞质抗原在2~4 mg胰蛋白酶条件下,消化至少2 h,抗原含量基本保持不变;SA79胞质抗原免疫剂量不低于1.0 mg/mL时,保护率均70%。类毒素抗原5 EC/mL (A组)、8 EC/mL(B组)和10 EC/mL(C组)免疫小鼠后,血清中抗体中和效价均值分别为2.13、3.13和3.50 AE/mL,B组和C组免疫后的抗体中和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BC)=0.224,P0.05),但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_(AB)=0.008,P_(AC)=0.001,P0.05)。多组分疫苗对候选菌株SA79、SA59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70%,对外毒素的保护率为60%;多组分疫苗对同种属其他菌株的交叉保护率在50%~100%之间,保护率均≥50%。结论多组分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对候选株具有保护性,也对同种属其他菌株具有保护性,为后续预防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工艺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表达霍乱CT-B和LPS-O抗原的鼠伤寒菌苗株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编码霍乱CT-B和LPS-O抗原的基因与载体质粒pYA248重组后,转入△cya△crp△asd减毒鼠伤寒疫苗株x4072构建成无药物抗性,带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x4072(pMG306)。该菌株能分泌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并且在菌体表面同时表达霍乱和鼠伤寒的O抗原。小鼠腹腔免疫和攻击试验表明该菌株对霍乱毒株的攻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新型献计霍乱/鼠伤寒双价口服活疫苗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2年起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相继发生的O139霍乱,目前已迅速传播到其周边国家,对我国亦已构成严重威胁。当前全世界预防霍乱的工作更加复杂,除了要针对O1群霍乱弧菌研制保护期长、保护效率高的疫苗外,还要对这一新发现的时隐时现的烈性腹泻病原菌快速作出反应,及时分析其保护性抗原,构建有效疫苗,以控制疫情发展。 O139霍乱弧菌与O1群霍乱弧菌有很大不同,特别在菌体抗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O1群菌感染的患者康复后对同群菌的冉感染有免疫保护作用,而对O139群菌的感染则无此保护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纯的肉毒类毒素及其抗血清的制备研究较少。纯抗原及纯抗血清不仅对肉毒毒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提高类毒素的免疫效果与抗毒素的治疗效果;减  相似文献   

13.
对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在小鼠及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抗原免疫小鼠后,对约氏疟子孢子攻击的保护率在50%左右;恒河猴免疫后用1×108食蟹疟裂殖子攻击,对照组2只动物在攻击后4d感染,感染持续30d以上;免疫组2只动物中,两只动物在感染6~7d后完全恢复,且1只推迟3d感染,说明该抗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现副溶血性弧菌溶血毒素基因tdh克隆与表达,并以表达产物TDH作免疫原,研究其对海水鱼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PCR扩增tdh;构建重组质粒(pET-28-TDH);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以纯化的TDH融合蛋白脱毒为类毒素免疫原免疫健康真鲷,测定其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用副溶血性弧菌病原攻毒,检测免疫保护作用.结果:tdh基因成功克隆并表达;表达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1 kDa,证实为TDH蛋白;类毒素免疫真鲷后,其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注射后48h、24h、24h、2Ah达到最高,最高点分别高于对照组77%、328%、75%、381%;72 h后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类毒素对真鲷免疫系统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类毒素免疫后对攻毒的真鲷保护率达50%.  相似文献   

15.
宋内Ⅰ相抗原和霍乱CT-B共表达的免疫保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宋内氏痢疾菌(Shigella sonnei)I相O抗原的基因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CT-B基因克隆至带asd基因的质粒PYA248,得重组质粒PMGL105。将该重组质粒转入asd基因缺失的减毒伤寒沙门氏菌X4072,构成了一个不带抗药性基因的载体-宿主平衡致死系统。一系列实验表明,该重组菌X4072(PMGL105)能稳定地表达宋内I相O抗原和霍乱弧菌的CT-B抗原。小鼠免疫保护实验表明,该重组菌对有毒的宋内氏I相痢疾杆菌及霍乱弧菌的攻击均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破伤风类毒素是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最有免疫原性的抗原之一。在发达国家,由于破伤风类毒素的使用,已明显降低了破伤风的发病和对破伤风抗毒素的需求。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则需推广破伤风类毒素的使用,特别是新生儿破伤风可以通过孕妇的免疫而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17.
宋内I相抗原和霍乱CT—B共表达的免疫保护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编码宋内氏痢疾菌(Shigella sonnei)l相O抗原的基因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CT—B基因克隆至带asd基因的质粒PYA248.得重组质粒PMGLl05。将该重组质粒转入asd基因缺失的减毒伤寒沙门氏茵X4072.构成了一个不带抗药性基因的载体-宿主平衡致死景统。一系列实验表明.该重组苗X4072(PMGLl05)能稳定地表达宋内I相O抗原和霍乱弧菌的CT-B抗原.小鼠免疫保护实验表明,该重组菌对有毒的宋内氏I相痢疾杆菌及霍乱弧菌的攻击均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OI群霍乱弧菌根据耐热菌体抗原(或O抗原)可分成小川和稻叶两个主要血清型。虽然都具群菌体抗原A,但可被所属的型特异菌体表面抗原B(小川因子)和C(稻叶因子)分开。1962年,大阪检疫处从港湾海水中分离到一株海洋弧菌,此菌与OI霍乱弧菌抗血清及小川因子血清产生凝集;称之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其免疫效果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外膜蛋白(OMP)和其中的有效保护抗原成分(OMP68)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改进的Wooldridge的方法提取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11和P13的OMP,利用SDS-PAGE比较了2株之间差异,采用Western-blotting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P13菌株OMP(P13-OMP)中的有效保护性抗原成分,采用电洗脱方法获的分子量为68 kD的P13-OMP有效保护抗原成分(OMP68),然后制备了油乳剂P13的全菌、P13-OMP和OMP68免疫抗原.抗体动态变化:将清洁级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10只/组,用油乳剂P13的全茵和不同剂量的P13-OMP和OMP68免疫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水平并分析抗体动态变化;主动免疫保护试验:将清洁级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10只/组,分别采用制备的油乳剂P13-OMP(OMP25 μg/只)、OMP68(25 μg/只)和P13菌体免疫抗原在免疫10 d后,分别用100 LD50的P11和P13腹腔攻毒,然后统计保护率并分析免疫原所提供的免疫保护力.免疫P13-OMP和OMP68油乳剂抗原后,7 d时,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上升,42 d时,抗体水平分别达到215.3和214.8,然后逐渐下降,70 d时,抗体水平分别达到29.1和210.2.主动免疫时,P11和P13攻毒的P13-OMP免疫组分别均得到9/10和9/10的保护,OMP68免疫组分别均得到9/10和10/10的保护,而P13全菌免疫组分别得到4/10和6/10保护,对照组全部死亡.P13-OMP和OMP68抗原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OMP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20年对霍乱菌苗,包括杀死的全菌体制品的肠道外接种,类毒素的肠道外和肠道接种都做了试验,证明了它的保护作用不完满,持续期也比较短,相反,北美洲志愿者的研究都证明用单一霍乱弧菌临床感染,可提供抗霍乱孤菌(同型或异型)的再感染的能力,保护作用为90~100%,经感染诱发的免疫力经试验,至少持续3年(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