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4月19日于宜宾地区屏山县新市区室内捕获的蝙蝠(学名待鉴定)体上拣到一只跳蚤,经鉴定为一只雄性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indicus Jordan,1931。现将主要特征描述如下。本蚤具有六栉亚属的特征,胸部和腹部共有8列栉(各列栉刺数均在原描述的波动范围之内),中胸背板无特殊的长鬃或竖鬃。♂抱器可动突较长鬃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comans Jordan et Rothschild,1921者狭长,后上角更为突出;不动突宽短,后突大而圆,基节臼鬃为2根亚刺鬃;第9腹板后臂前叶狭长,端部略呈牛角状向前翘,腹缘3根鬃近等间距排列,第8…  相似文献   

2.
四鬃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qradrasetus,新种 鉴别:本新种与六栉蝠蚤I.(H.)hexactenus(Kolenati,1856),内弯蝠蚤I.(H.)kolenati Wagner,1930,后延蝠蚤I.(H.)delectabilis Smit,1952及五鬃蝠蚤I.(H.)quintuesetus,sp.n.接近。但本新种胸、腹部共有8个栉,而非6个,可与前两种区分;♂可动突的后背突较短,具1根长端鬃而非短鬃,可与后延蝠蚤区分;第8腹板末端仅有  相似文献   

3.
前言 福建省蚤类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目前已有资料的记载最早是C.R.Kellogg氏。1917年他在前福州协和大学任教时曾先后采得人蚤、猫栉首蚤(猫蚤)、犬栉首蚤(犬蚤)、缓慢细蚤(褐鼠蚤)、印度蝠蚤(立石蝠蚤)和长棘蝠蚤等六种跳蚤。1937年E.Landauer氏把由本省龙岩地区褐家鼠(沟鼠)体上所采得的一种跳蚤寄到国外而由K.Jordan氏检定为  相似文献   

4.
晋祠蝠蚤l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jinciensis,新种 鉴别特征:本新种与山西蝠蚤(I.shansiensis Liu et al)相近,但有明显区别。♂性抱器可动突背端角具2根粗刺鬃,其后缘近基部具1很短的钝刺鬃;抱器体后腹角呈大的锥形突;阳茎端的腹侧具2叶状结构,一为三角形,一为椭圆形。  相似文献   

5.
方形茸足蚤GeusibiaquadrataGong ,1992是作者根据云南西部泸水县高黎贡山西坡采获的一只雄性标本记述的 (动物分类学报 ,17( 3 ) :363~ 365)。 1997年 10月 ,作者又从当地采获 4♀♀ ,3♂♂该种标本。本文首次记述雌性 ,并对雄性的部分形态作补充。方形茸足蚤GeusibiaquadrataGong ,1992本种♀与结实茸足蚤G .torosaJordan ,1932形态非常近似 ,但与后者主要区别在于 :前胸背板栉刺明显腹向下弯和其背刺长度通常大于背板宽度 ;受精囊头部与尾部的宽度和长度近相等和具有相对较短的椎…  相似文献   

6.
兀鹫盖蚤Callopsylla(Callopsylla)gypaetina Peus,1978 是我国发现的一种盖蚤属盖蚤亚属的新纪录。原始记述中的标本5 4,为1959年5月采自西班牙哈恩省的胡兀鹫Gypactus barbatus巢中。两性前胸栉较短,仅为前胸背板长的1/2稍弱。前胸栉刺少,20—23根,19—22根(极少24—25根),可动突后端缘在两刺鬃和下面长鬃之间几呈直线  相似文献   

7.
著者等于东北、西北地区发现蚤目五新种新亚种。谨报导如下:1.中华巨槽蚤Megabothris sinensis Dou et Ji新种 前胸栉刺19根。下唇须之长达不到前足基节末端。额鬃列4根,眼鬃3根,第二列后头鬃3根。第八背板气孔特大,特别是蚤。 本新种较近扇形巨槽蚤M.rhipisoides Li & Wang,1964.  相似文献   

8.
1955年我们曾报告了云南凤仪的短头怪蝠蚤(李贵真、金大雄,1955)。当时因无宿主标本,故未能订定其宿主的名称。又因为没有见到Smit氏1954年的文献,因而未能将该蚤订至亚种。 1964年5月30日王菊生、马贵恩二同志在贵州省安龙县八坎的一只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上采得一只雌蚤。随后(6月30日)邹宣光、陈汉彬二同志仍在该地一次猎获棕果蝠6只,鞘尾蝠(Tazophous melanopogon)3只及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5只;并在3只棕果蝠上采得跳蚤19? ,18?,在1只鞘尾蝠上采得2?。著者  相似文献   

9.
1973年我们在陕西省卫生防疫站所收藏的一大批蚤类标本中,发现一个新属新种,它属于蚤目角叶蚤科,兹记述如下。 巨胸蚤属Megathoracipsylla,新属 此新属较近单蚤属Monopsyllus Kolenati,1857,但有不少属征易于区别。 鉴别特征 主要是前胸背板特长,其长连同前胸栉在内约等于中胸背板(包括颈片),远较窄短的后胸背板为长;无额突,额除眼鬃列和后头除后缘鬃列外,各具1根  相似文献   

10.
1981年于甘肃省榆中县从鼠耳蝠体采得一种蝠蚤,经鉴定为蝠蚤属IschnspsyllusWestwood,1983一新种。根据新种口前结较细长,并于曲折成直角处最窄,后胸前侧片的前背角处具趣基片而属于六栉亚属,Hexactenopsylla。现将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石果  李景原 《昆虫学报》1989,32(1):110-112
1956年王敦清首次对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幼虫进行了研究。此后,叶瑞玉等(1982)将该种幼虫同国内已知的14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了比较。我们于1985年7月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从普通伏翼体上采得一批弯鬃蝠蚤(Ischnopsyllus needhami)。将腹节膨大的活雌蚤置干试管中,用试管养殖法(待发表)养殖该蚤,以获得各龄幼虫。本文描述弯鬃蝠蚤幼虫的形态,并与印度蝠蚤幼虫的形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蚤目新种的记述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河北省的一批蚤类标本中,经过鉴定和研究,获得两个新种和一种国内新记录,兹分别记述如下。 新种记述 狭板猬形蚤 Hystrichopsylla (Hystroceras)stenostern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较近田鼠猬形蚤(Hystrickopsylla microti Scalon,1950),两种在颊栉的刺数、臀前鬃序的长度比较、性抱器和早性Ⅶ腹板后缘的形状以及大地区分布都比较相似。但是新种体型较大,前胸栉刺数较多,Ⅷ腹板后段显较狭长,Ⅸ腹板后臂端部平直,♀Ⅶ腹板鬃数较多,主要宿主是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生境是冀北温带丘陵干草原;而田鼠猬形蚤体型较小(3.2—3.5,♀4.0毫米左右),前胸栉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3.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74,(1):117-119
1966年3月在福建省建瓯县采到一新种的跳蚤,属于Neopsylla属中的stevensi种团,其形态特征与已知各种均有区别,故订为新种,命名为狭窦新蚤新种Neopsylla stenosinuata sp.nov.。 形态记述 头部(图1)眼鬃4根,位于颊栉上前方的1根较小,额鬃7—8根,后头鬃3列,数为5—6—6。额三角突比较发达。下唇须略超过前足基节之半。前胸栉具22根刺,雌性前胸背板主鬃列前方尚有1列小鬃,两侧约6—7根。中胸背板颈片内侧有1—2根假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的柳氏盖蚤新种是从西藏昂仁自藏仓鼠和白尾松田鼠体上获得。标本2雄4雌。新种接近盖蚤属中的端圆盖蚤,其主要区别为新种前胸栉刺数较多,为19—22根。雄蚤第8背板有较发达的棘丛区;可动突端口平直,后缘内凹较浅,基段粗而短;第9腹板后臀后缘窄突上有3枝小刺形鬃,其前无宽突;阳茎钩突端部细长呈钩状。雌蚤第7腹板侧鬃数较多,约19—24枝。  相似文献   

15.
于1979年在四川北部的蚤类调查中,采到一批杆突蚤,经鉴定系一新种,记述于下。四川杆突蚤Wagnerina sichuanna,新种 鉴别特征 四川杆突蚤下唇须较长:几乎有1节超过前足基节的末端;第7背板后缘上段无向后延伸的支突,交配囊管骨化较清楚。上述特征与希氏杆突蚤(W.sche-lkovnikovi Ioff et Argyropulo,1934)较相似。但四川杯突蚤前胸栉刺较短,并不明显长  相似文献   

16.
1982年4。月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在一只金管鼻蝠Murina auratus Milne-Fdwards体采得3只雄性蝠蚤,经鉴定系夜蝠蚤属Nycteridopsylla Oudemans,1906一新种。为了纪念我们的老师柳支英教授对中国蚤类分类研究工作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特将新种命名为柳氏夜蝠蚤。  相似文献   

17.
记述多毛蚤科Hystrichopsyllidae Tiraboschi,1904,多毛蚤属Hystrichopsylla Taschenberg,1880无腹栉蚤亚属Hystriceras Ioff et Scalon,1950的1新种和细蚤科Leptopsyllidae Baker,1905,二刺蚤属Peromyscopsylla I.Fox,1939的1新种,标本采自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 Milne-Edwards,1870体上,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郑氏红蚁Myrmica zhengi Ma & Xu雌性生殖蚁新发现。该蚁与工蚁相似,但头部具3枚单眼;复眼大,具深色斑块。唇基圆凸成球状,端缘平直。中胸背板发达,遮盖前胸背板,背侧平坦,后胸背板明显;并胸腹节刺粗大,基部宽,约为并胸腹节基面长的一半。上颚具有光泽;并腹胸具纵形刻纹;腹柄,后腹柄背面和腹部光亮。体棕色,中胸背板边缘具直立毛,后腹柄后部具1列横直立毛。其余刻纹被毛的分布情况似工蚁。标本存放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前者从云南省西北部采到多毛蚤属(Hystrichopsylla Taschenberg,1880)一新种,定名为圆凹多毛蚤H.rotundisinuata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以其颊栉刺和前胸栉刺数目特多而与多利多毛蚤(H.multidentata Ma & Wang,1966)、H.weida Jameson & Hsieh,1967和H.synaptica Smit,1975等三种接近。区别是:(1)第8腹板末段略膨大,具侧鬃20余根。(2)抱器不动突高,末端圆,后缘有明显深凹。(3)第7腹板后缘有深而圆的凹陷(故名)。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栉眼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平武县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黑水县先后三批采到一种栉眼蚤。经与几种近缘种比较,有明显区别,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长突栉眼蚤Ctneophthalmus(Sinoctenopthalmus)longiprojiciens,新种(图见封二)。鉴别特征新种以其♂抱器可动突前背角感器小鬃较多(5—6个)而与中华栉眼蚤亚属中的短突栉眼蚤Ctneophthalmus(Sinoctenophthalmus)breviprojiciensLietHuang,1980和甘肃栉眼蚤C.(S.)gansuensisWu,ZhangetWang,1982接近。但其♂抱器不动突后叶显然长于短突栉眼蚤者,故名。另外,♂抱器不动突前叶宽而圆,具亚缘长鬃4根;第8腹板后腹凹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