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现已上升为世界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了解不同来源的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及明确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抗性,对品种选育、品种合理布局以及控制病害的流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79株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致病力测定,获知该菌致病力差异明显,其中强致病力菌株所占比例大。同时,本研究也对327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室内抗病性鉴定,其中高抗资源160份,中抗资源6份,中感资源22份,高感资源139份。表明我国现保存的苹果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抗病种质。进一步按苹果分类系统分析发现,抗病资源在当前栽培的主要品种群中均有分布,特别是红玉品种群、富士品种群抗病资源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新疆野苹果挥发性化合物组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Malussieversii(Lebed.)Roem.)30个实生株系及国光、元帅、富士、金冠等苹果(MaluspumilaMill.)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香气成分,旨在为探讨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的亲缘关系及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①根据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计算相似系数,其大小与苹果品种(类型)的演化历史相吻合;②新疆野苹果各实生株系挥发性化合物总含量、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及其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离比率与含量等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参试的30个实生株系间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进一步与4个栽培苹果品种挥发性化合物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化合物种类数在5以上、含量在0.04mg/L的化合物均属于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说明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支持“新疆野苹果可能是栽培苹果的祖先种”的结论,但有48种成分为栽培苹果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在新疆野苹果检测不到,其中乙酸丙酯及苯乙醛等6种成分为特征香气成分。因此,栽培苹果可能是杂种起源;③从新疆野苹果30个实生株系中共检测到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类、苯衍生物、杂环类、萜类、烃类、缩醛类和内酯类等11类化合物177种,其中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90种成分为新疆野苹果特有成分,1-丁醇及大马酮等7种成分为香气值大于1的特征香气成分。因此,新疆野苹果作为栽培苹果遗传改良的珍贵资源,进行“利用保存”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苹果属资源现代分布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中心之一,加强我国苹果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可以丰富我国苹果资源保存的多样性。国家果树种质苹果圃于2005-2016年开展了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和华东苹果属植物集中分布地区的调查和收集,旨在进一步摸清家底,扩展我国苹果属种质资源的保存类型和数量,为保护利用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属种质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新收集资源621份,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苹果野生种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少量分布;华北地区以地方品种为主,野生种类型较少。目前野生资源集中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由先前的大范围散落分布逐渐转变为小面积集中分布;地方品种面临的问题较多,砍伐频发,流失严重。以连续11年的苹果属种质资源调查为依据,提出苹果资源收集保存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八个苹果品种对苹果叶螨和金纹细蛾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我国苹果生产上较普遍的8个品种对苹果叶螨和金纹细蛾的自然抗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对这两种害虫的抗性比较一致,而不同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却很明显。其中金冠、青香蕉等为高抗品种,可以减缓苹果叶螨的增长速度,也使金纹细蛾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一直被抑制于可以允许的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国光、富士、新红星乃系高度感虫,它们受这两种虫害都较严重;秦冠的抗虫性是属中间水平;只有红星和短枝型金冠对这两种害虫的抗感程度变化较大,它们对金纹细蛾表现高抗,而对苹果叶螨却为易感。  相似文献   

5.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果资源火疫病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嫩叶接种显示苹果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的抗病资源比例均高于古老栽培品种;旭系和金冠系抗性资源比例较高;不同来源的189份塞威士苹果评价结果显示,高抗资源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嫩枝接种显示栽培品种的抗性表现与嫩叶接种相似;塞威士苹果则存在差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巩留的抗性类型比例较高。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一致的187份资源分析,发现苹果栽培品种抗性资源比例较高;旭系品种的抗性较强;抗病的塞威士苹果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筛选高抗资源8份,苹果栽培品种6份和塞威士苹果2份。6份苹果栽培品种可作为鲜食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亲本,2份塞威士苹果既可作为鲜食也可用作砧木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ISAAA信息     
<正>金北极苹果完成首次采收将上市销售OSF公司宣布它的抗褐化金北极苹果品种完成了首次商业采收。首次采收的水果将于2017年初在北美市场以新鲜切片的形式进行试销。OSF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Nea Carter说:"我们很高兴看到经过20多年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实现了我们的金北极苹果品种的首次商业采收。种植业和消费者对我们开发的苹果非常感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我国,苹果绵蚜对苹果等寄主的危害日益严重,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而品种抗性是害虫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方法12007—2009年于山东莱阳地区系统调查了苹果绵蚜在不同寄主果园的发生动态规律,比较了不同寄主对苹果绵蚜的抗性差异。【结果】苹果绵蚜在红富士、乔纳金、新红星苹果园和西府海棠果园中1a有2个发生高峰,5月底到7月下旬是第1个高峰,也是全年发生的最高峰,9月初到10月底是全年发生的第2个高峰,而7月底到8月底是苹果绵蚜发生的低谷期。苹果绵蚜在红富士苹果上的发生数量显著高于在乔纳金、新红星苹果和西府海棠上的发生数量。在3a的调查时间内,苹果绵蚜在红富士、乔纳金、新红星苹果上每次平均发生量分别为153.2、31.6、30.3头·株^-1。越冬前调查表明,苹果绵蚜对红富士的为害率显著高于青香蕉、乔纳金、新红星和小国光,小国光的被害率以及虫落数量最低。【结论与意义】红富士是苹果绵蚜的感虫品种,而小国光、乔纳金和新红星相对抗虫。文中讨论了苹果绵蚜抗性品种的筛选方法,为掌握不同寄主对苹果绵蚜的抗性差异以及制定苹果绵蚜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野苹果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在栽培苹果起源研究和砧木利用方面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收集整理近年来有关新疆野苹果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苹果砧木利用角度,就新疆野苹果对主要生物逆境、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以及与主栽品种的嫁接亲和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培育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的抗性品种,实现持续有效治理苹果绵蚜的目的,通过测定红富士、金帅、昭锦108、秦冠、红将军等5种不同苹果品种春梢生长期被苹果绵蚜危害前后枝条内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以及防御性酶的活性变化,探讨苹果生理指标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被害后可溶性糖含量除红将军外均有所上升,其中红富士上升达13.7%;蛋白质含量除红富士外均有所降低;氨基酸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红将军变化明显,变化率达68.8%。酚类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抗蚜物质,红富士、昭锦108、秦冠被害后总酚含量均升高,其中昭锦108、秦冠中总酚含量上升率约为红富士的2倍。红富士品种正常枝条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显著低于昭锦108,被害后各苹果枝条SOD活性均出现上升趋势,除红将军的PPO、POD活性降低外,其他品种均升高;金帅、红富士的CAT活性上升明显,分别为110.8%、45.5%。植物的防御性酶与其抗虫性有密切关系,苹果春梢生长期对苹果绵蚜的抗性与苹果体内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SOD、PPO、POD以及CAT活性均有关,而且不同苹果品种被害后生理指标的变化也与其抗蚜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不同灰霉病抗性苹果果实中酚类物质代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冠’、‘富士’、‘金冠’苹果果实为材料,通过对损伤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后果肉组织酚类代谢主要产物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测定,揭示苹果采后酚类物质代谢与灰霉病抗性的关系,为苹果灰霉病抗性鉴定和筛选抗灰霉病苹果资源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接种灰葡萄孢菌后,3个苹果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大小均为‘秦冠’‘富士’‘金冠’,而且3个品种间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差异显著,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秦冠’‘富士’‘金冠’。(2)抗病品种‘秦冠’果肉组织中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富士’和‘金冠’,但总酚含量为‘秦冠’‘金冠’‘富士’,且3品种间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抗病苹果品种通过调节果肉内酚类物质代谢,增强次生代谢能力,其中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强化了果实的抗性反应,进而提高对灰霉病的抗性,但总酚含量与植物抗病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苹果虎皮病是某些品种苹果在低温贮藏的中后期发生的一种最严重的生理性病害。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在果面上(通常是绿色部分)出现不规则且凹陷的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发病初期病斑面积较少,皮下果肉组织正常;发病后期病斑可延至整个果面,部分果肉也变褐。病果极易染菌而腐烂,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栽培的许多苹果品种易发生虎皮病,如新红星、红星、国光、青香蕉苹果等。近年来我国苹果产贮量逐年增加,为提高贮后苹果质量、延长苹果贮期,有必要加强虎皮病的防治工作。目前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来防治虎皮病的发生。1.首先采取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苹果原产于欧洲和中亚。据考证,人类早在史前时期已开始种植苹果树。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巴比伦和埃及的古籍中,都有有关苹果的记载。圣经中也一再提及苹果。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对苹果尤为推崇,称之为“上帝的食品”。今天,在育种家的努力下,众多优良的苹果品种,已成为最受青睐的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位于著名陇东黄土高原北部的环县,出产一种优质苹果——“梨花牛果子”。由于这种品种具有果大、色艳、早熟、味甜。抗旱、抗寒、抗病虫、耐瘠薄、寿命长等特点,历史上曾作为贡品,至今仍是庆阳地区“名优特稀”物产之一。多年来因为该地区为特别干旱区,人们忙于发展粮食作物,先解决日粮问题,无力顾及果树的发展。加之交通不便,这样好的地方品种几乎被人们遗忘。引进外国优良品种固然重要,不能很好地利用地方品种的优良品质也是一种损失。梨花牛苹果有三个类型:即圆形高桩甜果型,圆形梨花牛甜果型,梨花牛酸果型。l、圆形高桩梨…  相似文献   

14.
接种外表健康的梨树芽片诱发苹果锈果病类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报道苹果锈果病的病原为类病毒,称为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Viroid,ASSV)。在分类上与已知的几组类病毒均不同,其侵染性也已得到证实。50年代已观察到由梨树园改栽的苹果园,或梨树与苹果混栽的果园中,苹果锈果病发病率较高,但梨树却未见任何症状。其后,曾用十几个品种的梨(包括产于未栽过苹果的梨产  相似文献   

15.
庾琴  杜恩强  封云涛  郭晓君  张润祥  郝赤 《昆虫学报》2019,62(11):1297-1304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在寄主果实上的钻蛀率和蛹重与寄主种类和果实发育阶段的关系,为其田间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接卵后72 h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3个种共6个品种水果[苹果Malus pumila (嘎啦苹果), 桃Amygdalus persica (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和霞光油桃), 梨Pyrus bretschneideri (砀山酥梨和玉露香梨)]果实上的钻蛀率以及在不同果实状态的4个水果品种(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砀山酥梨和玉露香梨)果实上72 h的钻蛀率;比较了接卵后24 h和72 h初孵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3个苹果品种(嘎啦苹果、富士苹果和金冠苹果)果实上的钻蛀率;并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的金冠苹果、富士苹果、嘎啦苹果、砀山酥梨和丰白毛桃上的梨小食心虫蛹重。【结果】接卵后72 h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在6个不同水果品种果实上的钻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霞光油桃>嘎啦苹果>砀山酥梨>玉露香梨>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除霞光油桃外,其他5个水果品种果实的发育阶段显著影响初孵幼虫钻蛀率。对于嘎啦苹果,接卵后72 h初孵幼虫在其幼果上的钻蛀率最高(73.69%),在其着色期果实上钻蛀率最低(32.51%);在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砀山酥梨和玉露香梨上,接卵后72 h初孵幼虫的钻蛀率均随果实生长发育而增加。初孵幼虫在3 个苹果品种着色期和成熟期果实上的钻蛀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而在其幼果上变化不显著。寄主种类及其发育阶段也显著影响梨小食心虫蛹重,成熟毛桃和梨饲养的雌、雄蛹重显著高于未成熟果实饲养的蛹重,着色期苹果不利于蛹重的增加。【结论】果实种类及发育阶段显著影响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钻蛀率和蛹重,取食成熟期梨和桃的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钻蛀率和蛹重显著高于取食未成熟果实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S-SAP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在苹果芽变鉴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AP(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sequence specific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是一种基于反转录转座元件的广泛应用于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从34对引物中筛选出7对具有谱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成功地开发了苹果基因组的S-SAP分子标记。27个元帅系芽变品种中,共扩增出588条谱带,每对引物组合平均扩增出8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8条,多态性谱带占总扩增出谱带数的8.2%,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73~0.90之间。对15个苹果芽变品种进行S-SAP分析,相似系数在0.42~0.94之间,以相似系数0.80为阈值,可以区分各芽变品系。开发的S-SAP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将苹果芽变品种区分,并为苹果生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品种鉴定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择5种果皮和果肉颜色不同的新疆苹果地方特色资源克孜阿尔玛、卡拉阿尔玛、阿克阿尔玛、伊犁野苹果、柠檬海棠,以栽培品种富士为对照,通过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营养品质和香气品质4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品质精细化评价,并考察了红肉苹果果肉花青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明确新疆苹果地方资源不同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为新疆苹果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5种特色资源均为中、小果型苹果,其中红肉品种克孜阿尔玛的外观品质优于栽培品种富士,而柠檬海棠外观品质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2)阿克阿尔玛的糖、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富士,柠檬海棠的酸含量高于富士及其他品种。(3)伊犁野苹果的果肉硬度显著高于富士,而红肉资源品种的果肉硬度均低于富士,肉质松软、不耐储运,但其总酚、类黄酮含量最为丰富,抗氧化能力最强,均显著高于栽培品种富士。(4)香气品质中,红皮资源卡拉阿尔玛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最为丰富,其含量高于最低的栽培品种富士近2倍,红肉资源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低;红肉资源的挥发性物质以醇类为主,而红皮资源卡拉阿尔玛、伊犁野苹果和柠檬海棠以醛类物质为主。(5)主成分分析显示,各个新疆苹果地方资源营养、...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油橄榄(Olea europaea L.)耐旱性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筛选出的适宜于半干旱川西南地区种植的7个引进油橄榄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7个油橄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至干旱胁迫后期(25d),各品种叶片均出现大幅失水,其中品种‘科拉蒂’失水率最高(45.79%),而品种‘小苹果’失水率最低(25.52%),说明‘小苹果’叶片在干旱胁迫下较其他油橄榄品种具有更高保水能力。(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7个油橄榄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表明光合色素分解量大于合成量;干旱胁迫持续25d时,品种‘豆果’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最大(P0.05),品种‘皮削利’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P0.05),而品种‘小苹果’叶绿素a含量下降幅度最小。(3)随着干旱胁迫的持续进行,各油橄榄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不同程度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期间,品种‘佛奥’的Pn、Tr和Ci以及‘皮削利’的Gs降幅均高于其他品种,而‘小苹果’的Pn、Gs和Ci降幅均为最小且WUE上升幅度最大。研究发现,在持续干旱胁迫条件下,油橄榄幼苗叶片均大幅失水,光合色素结构被破坏、色素分解、含量降低,同时气孔关闭蒸发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而供试油橄榄品种中‘小苹果’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最强,适宜于在半干旱的川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硫酸铵或者尿素代替MS基本培养基中的硝酸铵,继代培养苹果砧木‘山定子’、草莓品种‘哈尼’和葡萄品种‘里扎马特’的组培苗的结果表明,以尿素替代硝酸铵的培养基不适于苹果、草莓和葡萄组培苗的生长。以硫酸铵代替硝酸铵的培养基中,苹果、草莓和葡萄组培苗生长正常。与正常的MS培养基中生长的组培苗相比,加入3.4g·L^-1硫酸铵的MS培养基中继代的植物叶片平展,叶色嫩绿,植物幼嫩组织含水量高,植株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20.
以11个海棠(Malus spp.)品种的花粉为材料、‘新红星’苹果(Malus pumila‘Starkrimson’)花粉为对照,对‘长富2号’苹果(M.pumila‘Changfu 2’)进行人工授粉并测定其坐果率及14个果实品质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苹果授粉后花粉直感效应评价的主要因子,并对供试海棠品种的花粉直感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除海棠品种‘雪倩’(‘Xueqian’)外,用其他海棠品种授粉后‘长富2号’苹果的坐果率均显著提高,其中用品种‘红波’(‘Hongbo’)授粉后‘长富2号’苹果的坐果率最高(达86.18%);经11个海棠品种授粉后‘长富2号’苹果的坐果率以及果实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用‘新红星’苹果授粉);经大部分海棠品种授粉后‘长富2号’苹果果实的果棱数、果梗存留率、梗洼深度、梗洼开裂率、VC含量和花青苷含量也均高于对照,但果实的着色面积百分率、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则低于对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8.187%,按照在授粉性能质量评价中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果实甜度因子(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果实酸度因子(包括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果个与果形因子(包括单果质量、梗洼深度和果形指数)、果梗因子(包括梗洼开裂率和果梗存留率)、果肉硬度因子、保健与外形因子(包括花青苷含量、VC含量、果棱数和着色面积百分率)及坐果率因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1个海棠品种中,仅品种‘红艳’(‘Hongyan’)、‘红亮’(‘Hongliang’)和‘红纱’(‘Hongsha’)的花粉直感效应综合得分高于‘新红星’苹果,表明这3个海棠品种的花粉直感效应优良,可作为‘长富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