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上皮是一个细胞更新系统,它的干细胞在肠腺部位。经电离辐射作用后,肠腺内的干细胞受到破坏,引起小肠上皮细胞更新系统动态平衡的紊乱。经超致死剂量照射后小肠上皮脱落,绒毛裸露,引起典型的肠型放射病,小鼠于3-5天死亡(Quastler,H.1956年;Bond,V.P.1965)。因此,肠腺的辐射敏感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实验提出受照射小鼠肠腺的剂量存活曲线的一种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以前的实验证实,用刮取法刮取正常小鼠的肠腺部分,将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注入到经30Gy y线全身照射小鼠的一段空肠内,72h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到有肠腺再生。以后分别用冻融和超声。及加热处理肠腺细胞悬液,也可得到同样结果。因此证明,在小鼠肠腺细胞悬液中,存在促进肠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观察到大鼠经γ-射线照射后胰淀粉酶活性降低和分泌减少[1],为进一步探讨照射后胰酶分泌减少的机制,本研究制备出分散的大鼠胰腺腺泡悬液并以不同浓度的~3H-二苯羟乙酸-3-喹咛环酯(~3Hquinuclidinyll benzilatc,简称~3H-QNB)进行M受体结合测定,同时观察胆碱能介质氨甲酰胆碱刺激腺泡所引起的淀粉酶释放反应。结果表明,γ-射线10Gy照射后3天,大鼠分散的胰腺腺泡在氨甲酰胆碱刺激时淀粉酶释放量减少到对照的50%,腺泡M受体与~3H-QNB最大结合量(Bmax)减少到对照的38%,伋M受体与~3H-QNB结合的解离常数(K_D)无改变,说明胰腺腺泡细胞M受体数量的减少可能是照射后胰腺腺泡分泌淀粉酶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三色染色的方法对小肠肠腺细胞进行染色,杯状细胞、潘氏细胞、胞质和肠腺基膜呈现三种不同的颜色。细胞形态清晰,对比鲜艳,收到了理想效果。材料和方法1·材料人小肠为手术切除新鲜标本。10%甲醛固定24-48h,常规脱水,石蜡包埋。2·方法石蜡切片厚4-6μm,切片脱蜡,蒸馏水洗2m in,复合染液染3-5m in,70%乙醇分色,蒸馏水洗1m in,阿利新蓝染5m in,蒸馏水轻洗;0·2%光绿复染胞质、肠腺基膜20s;70%盐酸乙醇分色;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3·染液配制(1)复合染液:1%伊红(1g伊红,70%乙醇100m l)40m l,2%偶氮桃红(2g偶氮桃红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探索不同放射剂量对小鼠健康状况及涎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八种不同剂量对昆明小鼠行体外全身照射,于照射后一个月内观察小鼠生长情况、体重变化;照射后一周、一个月检测各组小鼠血象的变化;测定放射半数致死剂量;照射后两个月,测定各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并对下颌下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结果:13Gy和15Gy照射组小鼠的体重逐渐下降,一周后死亡,其余组小鼠体重最终呈增加趋势。X-射线全身照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Gy。照射后一周,照射组小鼠的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其他血象方面,除了7Gy组外,其他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一个月后,各照射组小鼠的血象均恢复正常。照射后两个月,9Gy组和11Gy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均显著低于0Gy组,且11Gy组较9Gy组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的下颌下腺腺泡细胞数目逐步减少,结构排列紊乱,组织损伤逐渐加重。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引起小鼠健康状况受损,免疫功能减低,损伤程度与放射线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0Gy,该剂量适合建立全身放射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 Odhner,1911)吸虫,福井玉夫与尾形藤治(1939)曾报告东北地区所采得的肠前腺属(Prosthodendrium)吸虫一种;陈心陶(1954)对肠前腺属吸虫的分类进行了研究,记载了华南地区采得的肠前腺属吸虫六种,并将肠前腺属中具有长形口吸盘与长形口的虫种分出,另建长吸盘属(Longitrema Chen,1954)。综上所述,我国已有记载的枝腺科吸虫仅肠前腺属六种,本科其他属虫种尚未见文献记载。作者  相似文献   

7.
家蚕蛹变态期丝腺组织的退化与细胞凋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形态学观察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及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和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体外培养方法, 研究了家蚕Bombyx mori 蛹变态期丝腺组织的退化与细胞凋亡特征。显微镜的观察显示家蚕丝腺的逐渐退化发生在吐丝期间。DNA梯度电泳的分析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可能伴随发生在丝腺的退化过程中。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用20-羟基蜕皮酮处理5龄第6天幼虫的丝腺, 导致的细胞凋亡提前于对照, 提示在进入蛹变态期前, 20-羟基蜕皮酮提早激发了介导家蚕丝腺细胞凋亡与水解机制的遗传调控级联系统。上述结果表明, 20-羟基蜕皮酮能够诱导家蚕丝腺组织在蛹变态期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TNBS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探讨肠道sIgA含量变化与IBD发病的相关性。研究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对炎症状态下肠道sIgA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法将小鼠分成3组:WT组、TNBS组、TNBS+SB组;14d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小鼠后收集结肠组织,行形态观察和大体形态损伤评分;HE染色;ELISA法检测肠液中sIgA浓度;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对结肠组织sIgA蛋白进行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 TNBS组小鼠较WT组腹泻次数增加、体重下降明显,SB干预后症状缓解,体重增加,DAI评分明显下降(P0.01);TNBS组与WT组比较结肠大体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SB治疗2周后评分明显下降(P0.01);光镜下TNBS组炎症改变较WT组、TNBS+SB组明显;sIgA主要表达于肠腺腺腔内,肠腺之间以及肠绒毛固有层中;肠液中sIgA浓度水平及结肠组织中sIgA表达,TNBS组较WT组和TNBS+SB组均明显下降(P0.01;P0.01),TNBS+SB组与W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gA含量的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有相关性。布拉酵母菌能够上调sIgA水平,说明其可能是通过相应途径促进sIgA表达从而减轻IBD的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背景]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粪肠球菌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目的]探明引起某养鸡场雏鸡发病死亡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有效治疗药物.[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开展病原菌分离、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明确家蚕Bombyx mori变态期间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溶茧酶的来源器官,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酶活性检测,对家蚕蛹 成虫变态期中肠和涎腺的超微结构、水解酶活力以及中肠内容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蛹第7日到羽化前1日家蚕中肠细胞和刚羽化成虫的涎腺细胞中,均可观察到大量的分泌泡、分泌颗粒、微绒毛等分泌细胞的结构特征以及活跃的分泌现象。潜成虫的中肠和涎腺中都存在活性较高的水解酶活力,其中每毫克中肠组织中蛋白酶活力、酯酶活力和纤溶酶活力分别为726 U、751 U和263 U,每毫克涎腺组织中上述3种酶的活力分别为603 U、523 U和147 U,说明中肠和涎腺可能都具有分泌溶茧酶的功能。家蚕蛹期中肠内容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三者占内含物总量的95%以上,其中蛋白质含量占78.8%~80.2%。中肠内容物的重量在刚化蛹时为20.1~21.9 mg/头,化蛹后7日内无明显变化,化蛹第9日内容物重量减少63.01%~66.17%,到成虫羽化时已所剩无几,可能是因内容物被消化吸收所致。据此推测,在家蚕变态期中肠还具有贮存和释放营养物质的功能,而溶茧酶的另一个功能可能是分解消化中肠内容物。  相似文献   

11.
肠道和肝之间通过肠-肝轴紧密相连,肠道疾病可以影响肝功能,肝疾病也可以诱发肠道菌群和功能的改变。无菌动物是一种身体所有部位都没有任何活的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的动物,无菌动物的出现为研究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工具。同时,由于无菌动物缺乏正常肠道菌群的特点,它在肠-肝轴的研究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将对无菌动物在肠-肝轴中的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无齿蚌(Anodonta)又称河蚌,是瓣鳃类的解剖实验动物。由于河蚌体软,含水分多,解剖时肠易断,学生实验时,难于追踪解剖观察。为了便于观察肠的走向,可在肠及心脏注射带有颜料的填充剂,以显肠的走向,并制成标本,供学生解剖时对照观察,这样有利于提高实验效果与教学质量。下面介绍河蚌肠及心脏注射标本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荧光蛋白因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位于近红外区,在动物组织中光吸收和光散射最低,更适宜于动物活体组织的深层成像.构建了一种携带近红外荧光蛋白(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tein,iRFP)71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AAV-iRFP713,将重组表达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AAV-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rAAV-iRFP713.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癌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近红外荧光蛋白在癌细胞中高效表达,荧光明亮.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注射小鼠骨骼肌,48h后,用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检测证明近红外荧光蛋白在小鼠骨骼肌中表达较强, 活体组织成像清晰.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荧光蛋白在体内体外均能很好地表达并荧光成像,为动物活体组织标记和成像的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安全的SD大鼠急性放射性皮炎模型。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电子线照射组(60 Gy,45 Gy,30 Gy),X线照射组(45 Gy,30 Gy,15 Gy),每组4只。选择臀背部皮肤,去毛后照射。放疗后第一天起开始观察动物皮肤表现,采用Douglas and Fowler评分方法记录每只动物皮炎情况,并定期测量动物体重,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并记录死亡情况。于放疗后第28天处死动物,取照射区域皮肤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D3,CD11c,CD68,IV型胶原),以通过光镜分析射线照射后皮肤组织变化情况、真皮层内炎症细胞浸润类型及胶原形成情况。结果:至放疗后第28天X线照射组动物出现大量死亡,电子线照射组动物均存活,电子线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反应,镜下可见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表皮层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及附属器减少等表现,以电子线照射60 Gy及45 Gy组表现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放射线照射可使真皮层内以CD68为表面标志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并促进以IV型胶原为标志胶原细胞形成。结论:电子线60 Gy及45 Gy照射SD大鼠臀背部皮肤可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动物模型,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气味腺是花器官上能够产生和释放花气味的特殊腺体结构,在传粉过程中与其他花部性状结合能够吸引传粉者访花,气味腺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机制,此外,气味腺外部形态特征及细胞微形态可作为分类依据之一。对气味腺的结构、类型和检测方法,及其在植物科属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气味腺在传粉过程中和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只有结合分子实验技术手段,全面综合考虑繁殖生物学和植物化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深入理解气味腺的多样性与演化。  相似文献   

16.
三种腺样体手术方式治疗儿童OSAHS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腺样体手术方式治疗儿童OSAHS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患儿(3-12岁)施行:全麻下经鼻内镜经口-鼻腺样体切除术、内镜辅助下射频消融术及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3术式,并对患儿进行术后的随访,观察术后夜间打鼾、鼻塞、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腺样体残留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鼻内镜术后打鼾、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治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P<0.01).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微波消融术,存在不同比例的腺样体残留,鼻内镜经口-鼻腺样体切除术,无腺样体残留.结论: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是治疗儿童OSAHS的主要手段.鼻内镜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直视下操作、病变切除彻底、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R钙粘蛋白(R-cadherin,R-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R-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之后,选取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SACC-LM,通过siRNA干扰技术有效下调R-cad表达,通过迁移小室迁移实验和侵袭小室侵袭实验以及裸鼠肺转移瘤模型实验,检测R-cad表达下调后,SACC-LM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相对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R-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降低;迁移小室和侵袭小室实验证明,Rcad表达下调后,SACC-LM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裸鼠肺转移瘤模型实验证明,R-cad表达下调的SACC-LM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更多的肺转移灶。结论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R-cad可能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隶属于微茎科、马蹄亚科中的结实卵腺吸虫(新属新种)及腺顶突吸虫二个虫种。这些材料的处理方法及量度单位同作者前文(动物分类学报,4卷1期,18—22页)。有关标本全部保存于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  相似文献   

19.
利用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骨髓粒单系祖细胞的方法测定狗血清中集落刺激因子(CSF)活力。狗受1.3、1.7和2.0Gy裂变中子照射后1~15d,受照射动物血清CSF持续上升。2.0Gy照射动物死前血清CSF活力可为照射前7~20倍。1.3Gy及1.7Gy照射活存狗照射后13~30d CSF活力直线下降。γ线3.5和2.5Gy照射狗早期血清中CSF活力变动呈波动性,5~10d后持续上升的幅度也不如中子照射动物。 实验结果证明,血清CSF活力和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呈负相关。本文对中子照射动物血清CSF活力升高的机理和CSF在中子照射动物造血恢复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淡水(三肠目)涡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德增 《动物学杂志》1989,24(6):38-43,31
三肠目淡水涡虫是一类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涡虫纲(Class Turbellaria)三肠目(Order Tricladida)淡水亚目(Suborder Paludicola)涡虫。由于它是扁形动物门和涡虫纲的代表动物,是动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标本,所以一直受到全世界生物学家和院校师生们的关注,一直是世界各国涡虫分类学家研究的热门。肯克(Kenk 1978;参见M.Kawakatsu,1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