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RSV载体疫苗可在人细胞内从头合成,形成的蛋白质构象与RSV自然感染后表达的完全相同,不会导致抗原表位的丧失或变化,形成的免疫力更利于抵抗随后的自然感染;经黏膜途径免疫不会产生疾病增强作用,且能突破母传抗体的干扰,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近年来RSV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尤其是婴幼儿和老人,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尽管RSV感染对医疗保健产生了全球性影响,目前仍以支持性的治疗为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对RSV发病机制和免疫病理学的了解不断加深,RSV的预防策略取得了重大进步。自1966年RSV疫苗首次试验以来已经过去50多年,目前有两种RSV疫苗获批上市。综述了当前RSV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RSV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以及RSV疫苗的研发进展,以期为RSV的治疗及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儿童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婴幼儿中的发病和死亡,还可以减少其在老年人群的传播。由一种缺失G附着蛋白的减毒RSV活疫苗组成的RSVΔG与宿主细胞的结合严重受损,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其传染性降低。用RSVΔG疫苗对棉鼠进行鼻内免疫可防止野生型RSV的复制,从而不会诱发继发性疾病。作者进行了首次人体试验,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婴幼儿和老年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自福尔马林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FI-RSV)失败以来,RSV疫苗研究进展缓慢。但近年随着对RSV F蛋白(fusion protein, F)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RSV的候选疫苗取得了快速进展,RSV的候选疫苗种类也逐渐增多,包括RSV mRNA疫苗、重组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嵌合疫苗等。其中,RSV mRNA疫苗具有成本低、免疫原性强、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安全性高和易于标准化生产等特点,适合应对新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现就RSV疫苗的研究现状、RSV mRNA疫苗发展历程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婴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会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目前没有针对RSV的许可疫苗上市销售。作者以前曾报道过,用RSV候选疫苗(ΔF/TriAdj)对啮齿动物和羔羊进行鼻内免疫可诱导产生具有良好安全性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预防疫苗。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诱导的抗体可同时抑制A型和B型两个亚型的RSV感染。因此,以F蛋白作为靶抗原的RSV亚单位疫苗、颗粒样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策略。现就基于F蛋白的RSV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一种可以引起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20世纪60年代,用RSV的福尔马林全病毒灭活疫苗(FI-RSV)免疫的婴幼儿发生了免疫后RSV疾病增强的症状,其特征为免疫后当再次发生天然感染时会引起高热、支气管肺炎和哮喘,从而引发了更高的住院率,并最终导致两名FI-RSV免疫接种后感染RSV的幼童死亡。增强的RSV疾病(Enhanced RSV disease,ERD)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周围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过量的单核细胞浸润以及非保护性抗体应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等免疫反应。近年来,RSV研究领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许多具有新颖设计的候选疫苗正在纷纷进入临床试验,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对ERD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理解和分析。本文提供了对ERD发生机制的概括性描述,并对ERD作为新型候选疫苗的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儿童、老人和医学条件低下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尽管沉重的疾病负担迫切需要RSV疫苗的出现,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RSV疫苗上市。作者基于编码RSV融合蛋白(F)基因的人低血清阳性率腺病毒血清型26和35(Ad26和Ad35)研发了一种RSV候选疫苗。当用这两种载体中的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幼儿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目前,还没有能用的上市疫苗并且治疗这种疾病的选择相当有限。感染性RSV颗粒用I型病毒融合蛋白(F)糖蛋白修饰,其在结构上从亚稳态的融合前形态重排成高度稳定的融合后形态。在自然感染RSV的人群中,中和抗体主要识别病毒融合前构象。因此,基因工程制备的其融合前构象稳定的经RSV F蛋白一直是开发RSV F疫苗抗原的有前景的方向。在4 ℃或更高温度下长期稳定性是RSV F亚单位疫苗抗原的理想属性。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但该病毒的灭活疫苗可引起RSV疫苗增强性疾病(RVED)。RVED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Toll样受体(TLR)及其信号转导对 RSV的识别和宿主免疫的激发均有重要作用,其在RVED机制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TLR在抗RSV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的角色及其信号通路激活状态改变对RVED免疫格局的影响,提示RVED机制可能与TLR信号通路激活不足有关,从而为RSV疫苗研制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克隆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目前尚无成熟疫苗应用于临床。展开对RSV被动免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单克隆抗体成为深入研究和防治RSV感染的有力武器。本文综述了单克隆抗体在RSV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接种疫苗主动免疫预防或使用抗体制剂被动免疫预防是避免重症感染和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针对不同的人群,须研制不同类型的RSV疫苗:减毒活疫苗对婴儿来说,可能是最佳选择;亚单位疫苗有引起增强型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不适合RSV血清学阴性的婴幼儿接种,主要适用于老年人和孕妇。研发安全且有效的RSV疫苗难度大,虽然已有30余种RSV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显示出应用潜力,其中F纳米颗粒疫苗已率先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但在老年人和孕妇中未达预期效果。在RSV流行季节前,使用特异性抗体制剂也是预防高危人群严重RSV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长效单克隆抗体MEDI8897比帕利珠单抗更具成本效益,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且获得优先研发资格。多克隆免疫球蛋白RI-002已在免疫缺陷人群中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效果,具有进一步研发的现实意义。本综述针对近年来RSV疫苗及其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期望为RSV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造成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被动免疫制剂能够有效预防RSV感染。静注RSV免疫球蛋白(RSV-IVIG)降低RSV易感儿童住院率,但其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抗RSVF蛋白的单抗Palivizumab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用于传染病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预防RSV感染、安全性高;其优化后的单抗Motavizumab亲和力和效力更强于Palivizumab。本文对RSV被动免疫制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尽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至今仍未有安全有效的RSV疫苗上市。近年来在RSV F蛋白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新一代RSV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方向,同时更多的采用不同技术、或针对不同人群的RSV侯选疫苗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婴幼儿及老年人的RSV侯选苗已有60多种在研究中,大部分已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18种侯选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我们简要介绍RSV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疾病是儿童和体弱的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一种主要原因,也是疫苗研发中的全球性主要挑战之一。一些免疫学问题延迟了疫苗的研发,尤其是自然感染引起不充分的保护性应答和20世纪60年代临床试验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后产生的疾病增强作用。对免疫系统、RSV病毒以及它的抗原特性知识的加深,结合新型疫苗技术的产生给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并产生了许多有希望的疫苗。其中一些疫苗可能最适合儿童使  相似文献   

16.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可引起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疫苗和特异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发现,减毒活疫苗不产生疾病增强效应,在母传抗体的存在下仍可复制,且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RSV疫苗。就RSV减毒活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和老年人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没有市售的疫苗。在此研究中,作者研制和分析了以基因组复制缺陷的新型仙台病毒(Se V)载体为基础的RSV的亚单位疫苗。作者将已知的基因稳定的抗原RSV F蛋白以特定的方式插入其载体中以优化疫苗的特性。通过将RSV F蛋白的胞外域与Se V中它的相对物进行交换,作者构建了一种嵌合载体疫苗,其包含作为必需结构成分的RSV F蛋白。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婴幼儿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RTI)的主要原因,尚无可用于预防的疫苗。目前,WHO已将研发RSV疫苗确定为其疫苗研发和生物标准化倡议的优先事项之一。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 F)是病毒表面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主要介导病毒包膜和靶细胞膜的融合。在感染过程中,F蛋白从亚稳态的融合前F蛋白(prefusion fusion protein, PreF)转变为稳定的融合后F蛋白(postfusion fusion protein, PostF)。近年来,研究发现PreF在体内诱导产生RSV中和抗体能力更强,适合作为免疫原用于RSV疫苗的研发。现就RSV PreF的结构、稳定策略及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正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在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老年人中引起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目前没有可用疫苗。在此研究中,作者用棉鼠和非洲绿猴模型评估了表达RSV F(PIV5/F)或G(PIV5/G)蛋白的两种副流感病毒5型(PIV5)-载体疫苗的复制、免疫原性和抗RSV攻击的保护功效。经过单次鼻内接种后,两种动物短期排泄了疫苗的病毒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WHO要求对RSV要严加监控。RSV是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的单股负链非节段性RNA病毒。RSV疫苗的研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未被批准使用其疫苗。RSV膜表面融合蛋白F和黏附蛋白G两种糖蛋白,是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最主要的病毒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开发主要针对这两个蛋白。目前研究的有纯化的F糖蛋白(PFP)、BBG2Na、嵌合型F-G糖蛋白及纯化的F、G和基质蛋白M。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RSV亚单位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