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鱼类对环境颜色的偏好受到很多研究者关注, 但鱼类是否能够辨别颜色并对不同颜色有不同反应,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本研究通过记录和比较红色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对不同彩色(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背景和白色背景的时间选择差异, 研究了红色草金鱼对不同颜色背景的选择.结果显示, 红色草金鱼对白色背景和彩色背景的时间选择没有显著差异, 对各单色背景的时间选择也没有显著差异, 这表明红色草金鱼对不同背景颜色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该结果对了解鱼类对颜色的选择偏好和指导红色草金鱼饲养时水族箱及其布景颜色设计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蜜蜂对相同颜色和不同颜色目标图对的形状以及颜色的综合识别能力实验过程中,蜜蜂始终处于自由飞行状态.做为刺激目标使用的图对分别有相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相同颜色不同拓扑结构和不同颜色几何形状三组.主要结果有三点:(1)在相同颜色的条件下,蜜蜂可以分辨出图形的几何形状,并且识别能力与图对的相似程度成反比(2)在刺激图形为环形时,蜜蜂对图形平均亮度敏感;在平均亮度相同的情况下,对环形细节变和尺寸大小不敏感.(3)在不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的刺激条件下.蜜蜂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颜色因素会抑制几何形状因素而起主要作用.这三个结果可以视为深入研究颜色加工通道和几何形状加工通道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迎春花植物茎叶中黄酮类物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对迎春花茎叶内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了初步测定,确定了总黄酮含量提取的适宜溶剂浓度和提取的适宜时间。结果表明,用60%甲醇溶剂提取5h总黄酮含量最高,茎杆中的含量为10.42mg/g DW,叶片中的含量为18.31mg/g DW。此外,还对迎春花叶提取液进行了各种黄酮定性颜色反应,初步确定其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为双氢黄酮类及查尔酮类。  相似文献   

4.
千层塔植物茎叶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千层塔植物茎叶内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初步测定 ,确定了总黄酮含量提取的适宜溶剂浓度和提取的适宜时间。结果表明 ,用 6 0 %的甲醇溶剂提取 6h总黄酮含量最高。此外 ,本试验还对千层塔黄酮提取液进行了各种定性颜色反应 ,初步确定其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为黄酮类和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5.
玉米雄穗颜色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雄穗是玉米的重要生殖器官,不同品种间玉米的雄穗外观差异明显。对玉米雄穗的颜色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筛选与雄穗颜色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玉米的品种保护和品种鉴别的有用工具。同时,紫色雄穗中花色苷类色素含量较高,与玉米雄穗的抗虫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一个黑玉米自交系SDM为共同父本,分别与白玉米自交系木6和黄玉米自交系Mo17杂交,构建2个相关F2∶3群体,分别命名为MuS(木6×SDM)和MoS(Mo17×SDM),在云南和重庆两个不同的环境中种植,对玉米花药颜色(COAn)和花药护颖颜色(COCa)2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玉米花药和花药护颖的颜色均为数量性状,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2个群体在2个环境中共检测到7个与花药颜色相关的QTL,位于第2、3、6和10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10染色体标记区间umc1196a-IDP8526内的QTL在重庆和云南同时表达,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23.17%和19.98%;2个群体在2个环境中共检测到9个与花药护颖颜色相关的QTL,位于第3、6、9和10染色体上,其中3个QTL为环境钝感QTL(在2个环境中均表达,且至少在1个环境中贡献率大于10%),分别位于第6染色体标记区间umc1979-umc1796、mmc0523-umc2006内和第10染色体标记区间umc1196a-umc2043内,对表型的贡献率为10.69%~59.30%。2个群体检测到的主效QTL的位置和效应高度一致,且控制花药颜色和花药护颖颜色2个性状的主效QTL有连锁分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bins 6.04处的标记mmc0523和bins 10.04处的标记IDP8526附近。位于第6和第10染色体上的在不同环境和遗传背景下稳定的QTL可以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的靶位点,也可以为玉米雄穗颜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颜色花为何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荣全 《化石》2001,(4):36-36
科学家对千余种花进行了统计 ,发现只有8种花近似黑色。如黑菊、黑牡丹等。那么 ,自然界里黑色的花朵为什么稀少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反复试验认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太阳有关。众所周知 ,太阳光由七色光组成 ,光波长短不一 ,所含的热量也不同。花的组织 ,尤其是花瓣 ,一般都较柔嫩 ,易受高温伤害。自然界红、橙、黄色花较多 ,它们能反射阳光中含量多的红、橙、黄色光 ,不致引起灼伤 ,有自我保护作用。而黑色花能吸收全部的光波 ,在阳光下升温快 ,花的组织容易受到伤害。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 ,黑色花的品种便所剩无几了。二…  相似文献   

7.
图形简单几何特征的分辨及其相关错觉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朝义  郭昆 《生理学报》1993,45(5):486-497
本实验用定量的心理物理测量方法,研究了在亮度对比与等亮度颜色对比的条件下,受试者分辨图形简单几何特征的能力以及与这些图形特征有关的错觉效应(Zoellner错觉、Muller-Lyer错觉、Ponzo错觉和Delboeuf错觉)。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亮度对比与颜色对比的条件下对线段平行度,线段长度与图形面积的分辨能力相同,与这些几何特征有关的错觉幅度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等亮度颜色对比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以印度南瓜‘98-2-351’与‘06820-1’杂交构建F2群体,对亲本及各世代群体成熟果实果皮和果肉颜色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中果皮桔红色和灰色的分离比呈3∶1,说明果皮灰色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F2群体中果肉黄色和白色的分离比呈3∶1,说明果肉白色也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结合隐性群体分析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找到了2个与控制灰色果皮基因位点CmRc紧密连锁的SSR标记(PU078072和PU013839),其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5.9cM和14.5cM;同时找到了1个与控制白色果肉基因位点CmFc紧密连锁的SSR标记PU132712,其连锁遗传距离为6.7cM。本研究为进一步筛选与控制印度南瓜果皮和果肉颜色基因更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精确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头发的颜色与黑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磊 《生物学通报》1993,28(7):20-20
有的人20来岁甚至10多岁就长出了根根白发,很不协调,从而引出了很多的烦恼。头发为什么会变白呢?要了解头发为什么变白,首先要了解头发为什么黑。(一)黑色素及其作用东方人以黑发为美,黑头发是由黑色素所决定的。黑色素是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计算机设计新的心理物理实验,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颜色、形状通道和对颜色的识别反应,证实视觉系统的颜色通道和形状通道是独立并行的.对颜色反应还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与心理物理实验基本一致.最后,提出颜色通道与形状通道间信息相互统一的假说模型.  相似文献   

11.
油桃果肉颜色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油桃(P runus p ersica L.var.nectarina)品种‘秦光’(白肉)和‘曙光’(黄肉)的89株正交F1代为试材,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BSA法寻找与桃果肉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经过对340条RAPD引物的筛选后,得到2个与桃果肉颜色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s21-400和s486-2000.并用这两个标记结合前人已有的标记对桃果肉颜色性状进行了定位作图,发现与桃果肉颜色基因连锁距离最近的已知标记是s21-400,其图距为14 cM.  相似文献   

12.
白色种皮花生皮色及农艺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育成白色种皮的高产花生品种,了解白色种皮的遗传规律,用自育的白皮1号品种与在福建省生产上推广的红皮良种粤油116、汕油对和泉花10号进行杂交,杂种F1植株的种皮全为红色.F2红皮植株与白皮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5:1的分离规律,红皮F2代的F3代株系中,有4/15株系符合红:白为3:1的分离比例。由此推断白皮性状是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白皮性状与产量性状没有连锁。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顺序为: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生物产量>单株饱果数。经F3代、F4和F5代的株系鉴定,选出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重组类型;再经过产量鉴定和多点比较试验,选出了丰产性较好的二个品种参加福建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花色苷对高等植物器官颜色的决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花色苷本身的呈色属性、液泡定位及其在植物器官中的非均一性分布决定了花色苷能赋予植物器官颜色。花色苷单体和聚合体分子结构及其变化的多样性,以及花色苷合成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决定了植物器官颜色的多样性。温度、光、水和矿质通过影响花色苷在液泡中的积累量而制约植物器官色度,液泡pH、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分子结构变化而制约植物器官色相。同时,细胞形状也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光学属性而制约器官颜色的变化。最后,还对植物器官颜色的机理和人工改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大山雀对巢箱颜色是否能够识别和对繁殖功效的影响,以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于2007—2010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黑、蓝、绿、白和红色巢箱,对大山雀的入住状况和繁殖参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08、2010年红色巢箱的入住率最高,2009年低于平均值;窝卵数除2010年红色巢箱组略低于其它颜色组平均值外,其它年份略高于其它组,而各年份的出飞数红色组均高于其它组。将其它组的合并均值与红色组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窝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出飞数之间则有显著差异(F=17.65,df=1,P=0.04),表明红色组的出飞数高于其他组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对颜色信号的选择与利用,本研究测定了不同颜色色卡对工蚁的趋向行为以及不同颜色饵料对工蚁觅食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红火蚁的高效监测与防控提供重要基础。结果表明颜色显著影响了红火蚁工蚁的趋向行为,黑色对工蚁的引诱率最高,可达32%;黄色对工蚁的引诱率最低,仅为7%。研究也发现不同颜色的饵料显著影响了红火蚁工蚁的觅食。在5 min时间内,工蚁在黄色、绿色以及蓝色饵料上觅食的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在紫色和黑色上饵料的觅食工蚁数;工蚁对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饵料的搬运量最大,显著高于紫色与黑色的饵料。综上,红火蚁工蚁可以识别与利用颜色信号,在制备红火蚁监测与防控饵剂时,可以考虑将饵剂染色红、橙、黄、绿、蓝等反射波长较长的颜色,以便工蚁能快速定位到饵剂并搬运更多的饵剂到蚁巢中。  相似文献   

16.
珍珠颜色和贝壳珍珠层颜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及其色度均一性是衡量珍珠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珍珠颜色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表明,珍珠的颜色与制片蚌外套膜对应的珍珠层颜色相一致,而蚌的珍珠层颜色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现有的研究资料对珍珠层颜色形成的机理虽然还不能给出一个系统、合理的诠释,但金属元素、卟啉、类胡萝卜素和物理结构等因素可能和珍珠层颜色形成密切相关,珍珠层中含有少量以蛋白质为主的有机基质,这些蛋白调控珍珠层的结构和颜色的形成,可能是解释珍珠层颜色形成机理的关键。本文对珍珠颜色和贝壳珍珠层颜色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探讨珍珠颜色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联,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珍珠和贝壳珍珠层颜色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脑性别差异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以前的性别差异研究往往关注与高级认知相关的脑区结构和功能差异,而对低级感知觉系统中的性别差异没有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视知觉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视觉系统中存在性别差异的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证据,然后对视觉系统中性别差异的来源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接着讨论了视知觉功能存在性别差异的进化学意义,最后强调了在感知觉研究中把性别作为一个实验变量的的重要性,并对后续的性别差异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莲子胚变绿的初步研究黄天芳(湖北省孝感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孝感432100)THEPRELIMINARYRESEARCHONTHEGREENINGOFTHELOTUS(NELUMBONUCIFERAGAERTN.)SEEDEMBRYOHuangTi...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图像几何变换映射的色盲矫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色盲患者分辨色彩的能力,提出了基于图像几何变换映射的色盲矫正方法。首先根据图像中颜色面两侧的颜色比例对颜色空间各个平面进行相应的几何变换,进而划分不同的颜色映射区域,通过颜色变换,生成色盲患者较易分辨颜色的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改善色盲患者对原本难以区分的颜色的分辨能力,同时计算速度快,有望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性能上优于已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郭昆  李朝义 《生理学报》1993,45(6):543-551
用定量的心理物理测量方法,研究了错觉图形组成成分间的亮度对比和颜色对比方位错觉、长度觉及面积错觉幅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与通常的错觉效应相比,当错觉图形组成成分间存在亮度对比或颜色对比(等亮度)时,受试者的错觉程度明显降低;其中,当存在颜色对比时,方位错觉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达到69.3%。此外还观察到,在单纯亮度对比条件下,只需1.8%和5.3%的低对比度即可分别产生轮廓和边缘错觉;但在等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