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魏威 《生物学通报》2009,44(4):18-20
将遗传学知识与实验设计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是近几年生物学高考命题中的一大看点。该类试题注重严密的逻辑思维、缜密的演绎推理以及开放性的实验设计等能力考查,能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品质,因此该类试题往往成为了考生答题的瓶颈。在备考中,教师要善于进行专题性的归纳总结,多在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思维逻辑化上做研究,切实提高考生辨证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本文就高中遗传学中的几个判断性实验设计问题归类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归纳推理是其中重要的推理形式,是人类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或初步认识)事物一般属性或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科学思维方法.从纷繁芜杂的生命现象中认识和探究生命运动规律的历程中,归纳推理这种科学思维方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认同并确立归纳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是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自觉有效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尹铭福 《生命世界》2009,(12):91-92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高中生物学新课标《标准》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枕心任务。要落实这一基本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由原来的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强调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证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比较了自然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思维教学方面的差异。通过科学史、生物学事实、科学方法等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阐述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目前部分高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并以"生殖和生命的延续"一课为例加以说明如何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以期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2017年的高考试题出发,探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理念,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如何通过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喻东经 《生物学通报》2011,46(11):35-37
进行科学探究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提高学生生物学知识水平及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好方法。改进人教版的初中生物学教材中3个科学探究活动后.实验步骤简单化、结果更准确、耗时减少,使得这些实验可在课堂进行,使学生更加直观理解课本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发散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9.
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因果关系"的生物学事实。依据因果关系的特点,可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学事实中的"因"和"果",用思维导图加以推导和展示,从而训练逻辑思维的流畅性、严密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整体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的能力,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和观察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生物学是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它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共同规律的研究。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实验,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进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那么如何加强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等能力的考查呢?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其中"科学是创造性的工作"是科学本质的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创造性的"主观能动性",又要认识到科学的创造性是建立在实验观察基础上的理论与假设,并需要经过实证检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创造性的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为切入点,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开放性实验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科学是创造性工作"这一概念中所蕴含的主观能动性、条件制约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严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学习,为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2.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等,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中.孟德尔定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力素材,尤其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笔者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奖的重大贡献既是推动人类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育人的好素材,通过梳理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与诺贝尔奖相关章节内容,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抓手,同时以“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为例,探索基于诺贝尔奖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阅读能力的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因突变的特征及意义"的主体性教学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湘 《生物学通报》2004,39(5):43-44
在高中生物学过渡教材“基因突变的特征及意义”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主体性教学观指导下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模型构建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技能。论述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依托模型构建进行教学,通过实践发现,借助于模型构建的方法引领,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的本质,还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今后的科学研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构建与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人教版高中生物学科教材选修1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材内容也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构建知识体系,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完成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多学科知识交融的魅力,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剖析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素养达成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作用,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如何通过建模教学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是一种特殊的染色体结构变异,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有所涉及,但在高中生物学教材和课堂中却很少有相关内容的补充。本文简要综述罗伯逊易位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罗伯逊易位形成的机制,易位形成前的断裂点、易位重接点的位置,易位染色体着丝粒的变化等,并着重探讨14/21-罗伯逊易位携带者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离机制和配子情况,以期为罗伯逊易位有关试题的命制或在高中课堂拓展相关知识提供一定的参考,从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维度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对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学课程展示其自然科学属性的重要标志。科学探究进入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成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这一改革的方向在新课程中将保持不变并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使用探究教学策略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教师在落实课程标准中面对的具体任务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并运用其进行判断、推理和实践,是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石,也是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前提。鉴于此,以学生的思维活动模式为主线科学设计"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为例,论述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方法,即构建单元核心概念体系,为思维活动规划路径图;感知、生疑、激疑、释疑,让思维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让思维引领概念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