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耐旱与基因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我国国土面积50%以上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受到严重缺水 威胁,这是造成西部经济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近20年来全球荒漠化面积已占陆地面积的25%。我国西部荒漠化的土地以每年300万亩的速度扩大。据估计每年因风沙危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年复一年的陷入干旱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河流断流、土地沙化、沙尘暴频发、湖泊湿地萎缩、草地退化、森林锐减、生物量和生物多 样性急剧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西部面临着实施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但同时 又是挑战。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2.
小资料     
当前鼠害已成为全球性灾害,我国鼠害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至少有老鼠30亿只。1984年我国农田鼠害面积达3亿6千万亩,每年因鼠害损失的粮食约300亿斤,相当于我国一年进口粮食的总和。河南省近几年鼠类密度上升,全省每年受鼠害的农田面积达5千万亩,损失粮食至少10亿斤左右。该省中牟等9个县1984年被鼠咬伤的鸡、鸭、鹅43814只,猪211头,牛1005头,乐川县近20万亩林木受到危害。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海南岛种植橡胶342.57万亩,年产干胶7万吨,产植约4亿元;农田由解放初的43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674万亩,其中水田300多万亩。水利工程从无到有,已修建了蓄水工程2807宗,引水工程2930宗,灌溉面积达394万亩,旱涝保收的水田245万亩,粮食产量1949年为2.46亿斤,1979年增至23.1亿斤,每年递增3.8%。三十年来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6.18%,高于其他一些热带国家,也高于台湾省。林业为国家提供了372万立方米木材,营造了132万亩防护林,但天然林覆盖率由25.7%下降到10.5%,加上橡胶林和人工林,共20.9%。现在,海南岛已成为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特别是发  相似文献   

4.
一、治山理水彻底改变朝阳地区自然面貌辽宁省朝阳地区统辖六县一市,有189个农村人民公社,总人口349万,其中农业人口294万;土地总面积3,436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2,675万亩,占总面积的78.5%。宜林地面积1,420万亩,已造林近800万亩。自然和经济特点是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多灾,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作物单位面积平均化学农药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5.0倍.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其中污染严重的比例达40%,特别是蔬菜、水稻、果树和茶叶等作物农药用量和农药残留问题居于首位.近年来,我国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每年仅因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中毒事故就达10万人次,造成的外贸损失高达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农用抗菌素     
我国农抗应用面积近五千万亩,其中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每年应用面积达4,000万亩,防效在80%以上。北方各省应用公主岭霉素防治高梁、谷子黑穗病面积达600多万亩,防效显著。近年来杀虫农抗的研究应用有新的突破。我国第一个杀虫抗生素—杀蚜素已由浙江农科院研制成功,并  相似文献   

7.
小巢粉虱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现已传入我国香港、海南。阐明小巢粉虱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要限制环境因子,可为该虫早期预警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小巢粉虱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使用刀切法及环境变量响应曲线对影响小巢粉虱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小巢粉虱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于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等省区;适生区总面积224.9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4%,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38.2万km~2,中度适生区面积47.6万km~2,低度适生区面积139.1万km~2;最冷月最低温(bio06)、最干季平均气温(bio09)、最冷季降水量(bio19)是影响小巢粉虱潜在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我国各潜在适生区、特别是华南沿海地区应加强检疫,防止小巢粉虱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8.
四川山地丘陵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生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地处我国亚热带的西部,长江中上游,地广人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实地考察,更深深感到这一得天独厚的“天府之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一、珍惜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四川省总土地面积为56.7万平方公里,约合8.51亿亩,人均土地达8.86亩,比江苏省(人均3.26亩)多5.25亩,比安徽省(6.24亩)多2.27亩。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毫米上下,高可达1,200—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植被退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0—2013年250 m分辨率MODIS NDVI数据,运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评价陕西植被退化情况,分析引起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生态、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陕西省植被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以西安市为主的关中城市群和榆林市以北的沙漠地带。植被退化面积最多的市是西安市,其次是榆林市,最少的是安康市。2)植被变化以改善和变化不明显为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8.03%和49.10%;植被退化面积较少,占土地总面积2.87%,其中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面积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39%、0.56%和0.92%。3)植被退化主要发生在农田,占总退化面积的54.36%。4)植被退化面积与新增建成区面积的关系达到极显著程度,说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用地不断扩张,大量农田、森林、草地等植被覆盖度高的土地被占用,直接导致植被退化,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重视绿地园林建设;榆林市以北的沙漠地带局部区域植被仍在退化,应继续保护治沙成果和治理裸露沙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xEnt模型的二郎山廊道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分布点和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ing)对二郎山廊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坡度、坡向和干扰距离的综合贡献值分别为53.00%、21.90%和18.00%,累积贡献率达92.90%,是影响该区域大熊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使用自然断点法将大熊猫栖息地分为不适宜、潜在、适宜和最适宜栖息地4种类型: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68.45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39.02%;潜在栖息地面积为212.71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9.28%;适宜栖息地和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49.79 km~2和0.68 km~2,两者仅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1.70%。建议在该廊道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人工修复项目,以增加该地大熊猫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同时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以便廊道在促进各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   总被引:87,自引:1,他引:86  
干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面临的第一个生态问题就是水分不足。减少农业生产中水的需求量成为一个国际目标,我国的情况尤为严峻。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六位[1],但人均占有量仅为2400m3,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长江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而水资源不足18%。我国的灌溉面积已达7.2亿亩,居世界首位,但灌溉水浪费严重,其利用系数只有0.5,致使整个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5%,而一些发达国家仅占到50%左右。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1959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呈增大趋势,在占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破坏,使生态系统的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据初步统计,我国处于退化状态的生态系统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5%以上,目前仍继续处于恶化状态[1]。加强对生态系统退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价值损失量遥感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价值估算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对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价值损失进行估算,利用2003和2005年的MODIS数据获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价值损失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2003-2005年价值损失量共为66.603亿美元;单位面积价值损失量在0~1 000美元·km-2的面积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4,价值损失量1 000~3 000美元·km-2的面积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3;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和四川等西部7省的价值损失总量为52.219亿美元,占总价值损失量的78.41%,其中,内蒙古的价值损失量最大,占总价值损失量的25.89%.  相似文献   

14.
我县南临渤海,地势比较低洼。既有沿海蝗区又有内涝蝗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全县治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经过艰苦奋斗,蝗区面积压缩了近40万亩,除治面积由解放初期的每年60—100万亩,下降到l万亩左右,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大为减少,除治用工由每年150万个劳动日工下降到1万个左右,国家投资由过去的每年15万元左右减少到不足2万元。同时螟区面貌也大大改变,蝗区境内河流、渠道、水库、堤坝、埝埂已基本绿化,建立了22个社队办的蝗区林场,各种排水能力达385平方公里,蝗区垦荒事业大发展,巳挑挖台田、条田16万多亩,开稻田3万多亩,防治设备发展很快。1976年已基本实现地面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空间是指能够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所不可或缺的城市空间。合理划定城市生态空间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是维持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平衡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评价,选取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划定苏州市生态空间。结果表明:苏州市生态空间总面积为4543.64 km~2,占苏州市国土面积的52.48%;缓冲区域面积为2465.11 km~2,占国土面积的28.47%。利用Fragstats 4.2统计分析可知,苏州市生态空间总计有2877个斑块,生态空间破碎化较为明显。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发现,13%左右的城市建设用地侵占了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一、海南岛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1.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日渐衰退①森林资源面积锐减。据1956年《广东省海南岛热带亚热带资源勘察资料汇集》,全岛有森林1,29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5.75%。至1979年底,天然林只剩下497万亩,近两年以25—30万亩/年的速度递减,到1981年上半年,已减到432万亩,复盖率为8.5%。其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低海拔丘陵台地次生林已几乎消失。现存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坝王岭、尖峰岭、吊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通报》2006,41(9):57-57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已达1.4亿亩,年均经济损失880亿元,其中外来有害生物灾害频发造成的损失就达560亿元,占70%以上,成为世界上因外来有害生物损失最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治国  陈欣 《生态学杂志》2002,21(2):61-63,F004
土壤退化 (包括土壤侵蚀、贫瘠化、盐碱化、沙化、酸化 )不仅为全球所关注 ,而且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全球 1.3× 10 8km2 的总土地面积中 ,因人为原因引起的退化面积为 2 0×10 7km2 ,这些退化土壤中 ,耕地近 5× 10 8ha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 3。我国南方丘陵区土壤退化问题也突出 (水土流失面积 8 0× 10 7ha ,养分贫瘠化 1 9×10 7ha ,污染土壤 3 2× 10 6ha ,酸化土壤 3 2×10 6ha) ,因而探讨恢复和重建退化土壤的途径已成为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5] 。菌根 (mycorrhiza)是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全国各省区(市)中最大面积的森林,达3.92亿亩之多,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23%. 内蒙古的森林有“一家独大,块状分布,特点明显,东西差异”的特色. “一家独大”一专指大兴安岭森林.大兴安岭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东缘,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高东低,属浅...  相似文献   

20.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发展热带农业理想的基地。全区面积5,111.5万亩,其中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239.18万亩,到1980年止已利用面积2,490.16万亩,发展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一、农业生产的现状及问题1980年海南农作物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了31%。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比重是:1980年粮食面积为84.15%,经作面积12.12%,大豆1.0%,其它作物2.73%。1980年粮食总产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