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缺氧对家兔脑表面微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实验对急性缺氧和低氧适应时全脑和局部脑血流的改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表明脑血流的改变与急性高山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以及低氧适应性有密切关系,但尚未从微循环角度进一步探讨。Kontos等和Ivanov等都报道了缺氧时脑表面微血管扩张,但未进行连续观察。为从微循环角度探讨低氧适应机理和急性高山病的发生机理,我们对急性缺氧和经低氧适应后缺氧时家兔脑表面微循环进行了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2.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心理行为综合症,社会文化及生物学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被认为是该病的病因,脑成像体现出一些病理相关改变,但国内尚未见针对此病的成像报道。为给临床辅助诊断AN提供依据,采用经济、易获得的脑功能显像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扫描3位典型青年女性AN患者的大脑。通过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2),基于体素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分析,与25名正常青年女性脑图相比较发现,患者的前扣带和前额内侧、双侧额叶背外侧、后顶叶、颞叶中上部和小脑血流灌注降低,下丘脑、双侧颞叶中下部血流灌注增高,可能与神经递质回路有关,提示社会学因素可能只是该病的诱因,而生物学人格易感性才是该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说明SPECT脑血流成像有助于AN的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适应对局部血流分布的影响。我们将26只家兔分为急性低氧,低氧适应和常氧对照三组。在麻醉状态下用放射性标记的蟾蜍红细胞分别测定左心室、双侧肾、双侧肾上腺的血流量;并分区测定了大脑皮质、海马、丘脑下部、脑干的局部脑血流。吸入10%低氧混合气1小时后,急性低氧组脑局部、左心室、肾上腺的血流显著高于对照。经2周间断低氧适应后,低氧适应组脑局部(脑干除外)、左心室、肾上腺的血流下降。两组动物低氧时的肾血流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2周间断低氧适应能改变局部血流分布,血流的再分布有利于改善机体的抗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脑血流测定技术的迅速进展,对脑血流的调节和变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这为进一步阐明某些颅内疾病以及可能影响脑血流的全身疾病的发病机理,从而为进行合理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关于脑循环生理研究方面的某些新进展,已有介绍,本文主要就病理情况下脑血流的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往大量研究工作都支持脑血流是受脑局部体液因素控制的观点,在高二氧化碳作用时,紧靠软脑膜小动脉的脑细胞外液的 pH 被认为是调节脑血流的主要因素。1974年 Ponte 和 Purves 首先提出与上述不同的观点,认为外固化学感受器在控制脑血流中起重要作用。接着不少人对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以 Heistad 为代表,他们认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在脑血流调节机制中不起作用。另一类以 Eidelman 为代表,认为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在调节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局灶脑血流灌注的特点,进一步探讨抑郁症发生与脑血流的关系.方法:将41例帕金森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抑郁症分为帕金森病组22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者为抑郁组19例、其中抑郁组分为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组、治疗后组,3组均进行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各脑区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的脑血流量测定(CBF)较帕金森病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组左、右侧脑血流低灌注存在不对称性,左侧额叶、顶叶的CBF较右侧显著下降(P<0.01);rTMS治疗后脑血流灌注较治疗前改善,HAMD评分改善(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存在局灶性脑血流灌注降低,合并抑郁症患者额、顶叶下降更明显,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脑血流低灌注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量分析在SPECT脑99mTc-ECD显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脑病中的应用价值和目测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比较,分别对33例SLE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采用肉眼读片分析及定量分析进行评价,B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狼疮脑病患者99mTc-ECD显像有脑血流改变,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肉眼读片分析SPECT诊断的SLE脑部受损的阳性率为51.51%,定量分析的阳性率达57.57%.成组t检验示扣带回、颞顶叶等部位最常受累.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探查到脑组织代谢和功能性损伤以及血流灌注变化,有助于发现SLE患者脑部血流受损情况.联合应用SPECT脑功能显像及BS分析软件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定位大脑功能受损区.视觉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有很高的相关性.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SLE脑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顾正中  李民进 《动物学报》1993,39(2):203-208
实验在麻醉及人工呼吸的7只衰老与7只成年SD大鼠上进行。观察脑血管对高、低血碳酸和高、低血氧的脑血液反应,探索衰老动物脑血流反应最为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衰老动物对高血碳酸的反应最为敏感,对其余化学因素的反应均不明显。由此提示,对高血碳酸的脑血流反应的测定似可作为诊断衰老脑血管机能状态的一项有参考价值的生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氢清除法测定健康家兔局部心肌血流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ukland等人利用氢清除法,测定狗离体灌流心、脑、肾和骨骼肌组织的局部血流量,发现该方法测定的血流量与直接测定的组织血流量基本吻合。此后,该方法被国内外广泛用来测定实验动物的脑、心组织的血流量,观察药物对缺血心肌能量与局部心肌血流关系的影响,了解再灌注心肌的局部血流量,近年已为临床应用,测定冠状动脉架桥术前后的局部心肌血流,评价手术效果。本实验试图通过测定家兔在体做功心脏的局部心肌血流量,为观察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提供一种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氧,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正中 《生理学报》1993,45(5):415-422
氧是脑血管的一种有效刺激,高氧可以引起脑血流和颅内压的减少,而低氧却增加脑血流和颅内压。高氧与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起着相反作用。本文综述了高低氧下脑循环与颅内压的系列研究,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0岁,因持续性头痛1年就诊。检查:血压11.7/6.7kPa,脑CT扫描未见异常,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痉挛。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皮试阴性后给予蝮蛇抗栓酶(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厂生产)0.5IU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刚...  相似文献   

12.
脑内的微血管起着血管和血脑屏障的阻力作用。通常认为这些微血管仅有代谢性调节,当代谢增加时血中H~+和CO_2等酸性产物浓度升高,使脑内血管发生代偿性舒张,从而引起局部脑血流增加。目前发现,除代谢性调节外,可能还有不同来源的肾上腺素能调节。脑内较大的血管肯定受来自椎旁交感节的节后交感神经支配。最近的组化研究发现,脑实质内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周围也分布着含有多巴胺、β-羟化酶和儿茶酚胺荧光的神经纤维。切除双侧交感神经节后,  相似文献   

13.
《生物物理学报》2013,(2):104-104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是一项通过检测大脑神经元活动引起的局部血氧浓度变化来探测脑功能情况的影像技术。大脑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能量同时伴随着氧的代谢,血液中的含氧血红蛋白由此转为脱氧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脑功能活动增加而引起的氧耗要小于由脑血流供应带来的氧增加,引起该区域最终的血氧浓度反而升高。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磁场的影响不同,造成磁共振信号的相应变化。同一区域的血氧浓度高则磁共振信号越强。  相似文献   

14.
青龙肠溶胶囊引发急性胃痛1例化工部连云港职工疗养院(222042)王康顺患者滕某,女,59岁,退休职工。这几年来发现血压偏高(19.9/12Kpa)。并经常感头晕,脑胀,时常失眼等。查脑血流图报告:脑供血不足。曾先后两次发生心绞痛,经对症治疗缓解。查...  相似文献   

15.
超深低温作用下大鼠脑血流变化的激光散斑成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散斑成像(laserspeckleimaging)技术研究局部超深低温(0℃)对脑血流流速变化的影响,实时监测了超深低温作用持续不同时间(1 ̄10min)后的大鼠顶叶脑皮层血流变化的时空特性。实验发现:超深低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2、5min时,低温致使脑血流迅速减少,而快速复温后脑血流迅速增加并超过基线值,在此状态维持一段时间(10±3)min后又开始缓慢减少,恢复至基线水平后趋于平稳,且动脉、静脉、皮质处脑血流变化趋势相近,仅变化幅度有差异性;而在超深低温持续作用7min后,脑血流迅速减少,恒温复温后脑血流先迅速增加,后稍微下降,最后恢复至基线值的75%左右;超深低温持续作用10min后,脑血流也迅速减少,但在快速复温后脑血流没有迅速上升,而是在此状态维持一段时间(12±2)min后才逐步上升(动脉)或者快速上升后稍有下降(静脉、皮质),最终恢复到基线值的75%左右,且动脉、静脉和皮质处脑血流变化趋势与变化幅度均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显示,对脑皮层进行局部超深低温作用的持续时间超过7min后,脑皮层的血流无法恢复到低温作用前的水平,因而提示过长持续时间的超深低温作用可能会造成对脑血管调节的不可逆损伤。激光散斑成像技术为研究超深低温作用下的脑皮层的血流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SPECT/CT获得小型家猪脑血流灌注特征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8头健康小型家猪进行SPECT/CT脑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自动提取脑相同感兴趣的相对血流量和相对离散度.结果:正常小猪脑不同感兴趣区相对血流量存在较大差异(P<0.05),相对脑血流量值以颞顶叶最高,其次是额顶叶,小脑最低.正常小猪脑各感兴趣内的相对离散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离散度小脑感兴趣区最高,额叶感兴趣区最低.结论:SPECT/CT可用于半定量评价小型家猪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7.
大白鼠中缝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脑和脑桥部中缝核被认为与睡眠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重要脑结构。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组织化学结合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证实在中缝核群中,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定位于这两个脑部的中缝核内,NOS产生的NO能使脑血管扩张,参与脑血流的调节。提示这二个脑部中缝核内的NOS阳性神经元可能作为多种因素之一,参于睡眠状态下基本脑血流的维持  相似文献   

18.
自五十年代以来,通过对脑的各区域用电刺激或局部破坏的方法,已证实在下丘脑的某些部位能影响胃酸分泌。到目前为止,对脑调节胃分泌的研究,虽然主要仍集中在对脑结构和神经通路方面;但对存在于脑、外周神经元和神经末梢中的某些肽类对胃酸分泌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近来报道,某些脑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作为调制物参与调节胃酸分泌,其中有的还有细胞保护作用,能对抗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从而显示出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电阻抗法对486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检测,所有患者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4天抽取肘静脉血,采血后1小时内用全血阻抗法测定三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50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28例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结果:通过电阻抗法测定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10.29%)与文献报道的一致;在原来抗血小板药物基础增加西洛他唑或者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都能明显改善血小板药物抵抗,随着服药时间的增加血小板药物抵抗呈下降趋势;大剂量氯吡格雷组相比西洛他唑组在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更方便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的重症患者,脑氧饱和度是反应患者脑组织氧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实时、准确的脑氧饱和度监测方法对于指导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血红蛋白不同氧合状态,即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 O2),还原血红蛋白(deoxygenated hemoglobin,Hb)具有的差异性分子光谱,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可监测人体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由于近红外射线能穿透颅骨直接获得脑组织内平均氧饱和度的特性,可协助临床实现无创持续监测脑氧饱和度的目的,近年来该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在颅脑创伤和其它神经外科疾病的应用研究中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对最新研究结果及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