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镜下原位下肢动脉旁路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经对27条肢体行动脉重建术,证明血管镜直视下可完全切开静脉移植物瓣膜,可准确定位结扎静脉属支,从而避免了术后动静脉瘘,避免了全程游离大隐静脉所造成的热缺血损伤并发症。血管镜可在术中监控移植物和吻合口质量。作者所设计应用的”复合移植物”和“共同流出道”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静脉移植物的使用率,扩大了流出道的吻合口径和血流量。本组肢体救治率为25/27肢,在2~13个月随访期间吻合口均通畅,踝压由术前25.5±1.2mmHg上升为术后40.2±0.4mmHg,趾压由16.0±0.3上升为28.3±1.1(均值±S)。表明本手术在下肢动脉重建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血管靶向激光以血管中的血红蛋白为靶分子,经由激光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热效应,破坏和封闭受照射的血管组织,以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选择性光热解作用是血管靶向激光的基本原理。本文围绕国内外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血管靶向激光器,介绍和讨论其工作特征和治疗参数。并对密切相关的非激光光源和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的光源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结扎大鼠一侧输尿管,复制肾盂积水模型。在冷光源-光导纤维-导光棒的透射照明下,通过显微电视系统,成功地观察到完整肾脏皮质表层肾小球及其周围血管微血流动态的清晰图像。正常肾小球呈树状分布,密集、大小均匀。高倍镜下可清楚辨认入球及出球小动脉,其血细胞流态为直线状。并发现肾小球有交替开放现象。  相似文献   

4.
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主要来源于内胚层 ,包括一系列呼吸器官如鳔、肺和呼吸道等。这些器官虽然在外形上各有特点 ,但由于行使相同的功能而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的特征 :具有将组织或机体与外部环境隔开的湿润薄膜 ,且薄膜面积很大 ;具有与薄膜紧密相连的丰富的毛细血管 ;动静脉血管中血液的 O2 与 CO2 含量与一般情况相反 ,例如鳃动脉和肺动脉内含缺氧血 ,而出鳃动脉和肺静脉内含多氧血。在脊椎动物由水上陆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呼吸器官发生了下列方面的进化 :呼吸方式 ;气体代谢表面积 ;呼吸的机械装备 ;呼吸道趋于专化。1 由鳃呼吸演变为肺呼…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单细胞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台基于37单元变形镜、Shack-hartman波前像差传感器和12位科研级CCD相机的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相机。采用一个中心波长为679nm的超辐射二极管(SLD)作为相机的光源,通过将超辐射二极管和多模光纤耦合,显著减小了SLD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从而消除了散斑噪声对成像的影响。多模光纤的输出提供了一种高亮度、均匀照明的光源,使人眼视网膜单细胞成像的速度达到4.8幅/秒。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武汉市大医院“直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模式的实施效果。 方法 通过对转诊组与非转诊组各200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从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费用构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 “直管”项目有效促进了社区与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的开展,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结论 建议明确界定“直管”模式的政策定义、加快建设区域信息网络共享机制和加大政府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发挥“直管”项目在促进双向转诊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镜及内支撑技术在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镜可直视观察血管腔内情况,在血管损伤中在帮助术前明确诊断,术中监控手术操作,作后评价手术疗效。它可以血管造影术无法确诊的内膜损伤出直视诊断,在血管镜直视下可行内膜片切除固定、内膜修补血栓切除,局部溶栓等治疗,原位大隐  相似文献   

8.
将一台捷克式的幻灯,把前边的扩大镜拆掉,为的是利用它的光源,把显微镜的反光镜拆下去,用一个木座,把幻灯和显微镜接在一起(如图).在使用的时候,把幻灯的光源焦点去对准要观察的切片,使从幻灯机射出的光经过切片、接物镜、接目镜、落在银幕上.显微镜和银幕的距离,大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竹管为镜,开创了肛肠管内硬性内窥镜的先例。到1883年便能对肛管、直肠进行诊治手术。1895年西方的Kelly曾用金属乙结肠镜,以反衬额镜作光源,至1903年以后形成目前常见的用小电珠照明的直肠、乙状结肠镜。50年代,国  相似文献   

10.
球囊拉伤血管内膜是目前研究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方便而切实的模型。因此,对其演变过程的形态学研究是必要的。方法:应用PTCA球囊导管拉伤兔髂动脉,用光镜、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拉伤后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拉伤后各期变化不同,拉伤后1周内,以血细胞沉积为主,1周后,内膜开始增生,2至4周增生最快。增生活跃的内膜平滑肌细胞来自活化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生极慢,4周内未见内膜内皮化,呈虫食样改变。结论:球囊拉伤兔髂动脉内膜,可引起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堆积,导致血管腔狭窄。此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脉冲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研究进展,制作了不同波长的脉冲LED光源面板;测量了灯面板下方25 cm处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随光源波长、频率和占空比的变化;在固定光源工作周期条件下,研究了光合速率随频率的变化,发现在不同波长下,植物光合速率具有最佳频率;在固定光源频率条件下,研究了光合速率随占空比的变化,发现在不同的占空比下,植物的光合速率有其最佳的占空周期;由于在固定频率或固定占空比条件下,其PPFD不能随着占空比和频率的变化而保持恒定,因此提出了光碳能力的概念(光碳能力=光合速率·PPFD-1=Pn·PPFD-1,其中Pn为光合速率,其生物学意义是一个光子能量转换多少二氧化碳分子进行光合作用);在固定光源占空比条件下,研究了光碳能力随频率的变化。每种光源,均有对应优化的频率,对应得到此种光源下最大的光合速率;每种光源,均有对应优化的频率,对应得到此种光源下最大的PPFD;每种光源,均有对应优化的频率,对应得到此种光源下最大的光碳能力。本文通过提出光碳能力来衡量植物光照参数与碳减...  相似文献   

12.
中原有近200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只有3个大熊猫保护区是由中央部门直管的,佛坪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对2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随访,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均位于甲状腺下极,实性,切面暗红色,镜下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胞浆较丰富,嗜酸性,多呈空泡状,细胞间可见血管腔,免疫组化:CD34(+)、Vim(+)、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甲状腺球蛋白(thyroid globulin,TG)(-)。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光镜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夜行壁虎网膜感光细胞外段的更新。当注射氚标记的亮氨酸后,这种由其祖先视锥演变来的夜行壁虎视杆(并且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形态学上属视锥的特征)其外段呈现的标记图型仍与一般的视杆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15.
锈赤扁谷盗成虫趋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光诱捕技术防治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的可行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锈赤扁谷盗成虫对不同光源的趋光反应。【结果】锈赤扁谷盗成虫对实验所选取的光源都有一定的趋性。在可见光中,对主波长为575 nm的光源的趋性最强,对430、495、620、530和450 nm光源的趋性依次降低。在紫外光中,对主波长为385 nm的光源的趋性显著高于对主波长为365、375和395 nm的光源;1~10日龄的锈赤扁谷盗成虫,随日龄的增加,成虫趋光性先增强后有所减弱;雌虫的趋光性高于雄虫,且交配状态会影响雌虫和雄虫的趋光性。交配会抑制雄虫的趋光性,但是交配后的雌虫的趋光性增强;短期饥饿处理和灯光经历对害虫趋光性无显著影响。【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对光波长的选择偏好性证实了其灯光诱捕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国内血管钙化领域临床工作者和基础科研人员的深入交流与广泛合作;提升我国在血管钙化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凝练血管钙化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由教育部分子心血管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人民医院、《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中日友好医院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支撑技术作为腔内血管上科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用于治疗各种动态阻塞的性则它用于腹主动脉瘤(AAA)腔内旁路术中,更为不能受开放手术的AAA患者带来的福音,而血管移植物的导入和固定是此手术式的首要问题,血管镜技术在冠状动脉内支撑术呼术后检索中应用较多,而主动脉镜的出现更为其应用于大动脉疾病提供了可能。虽然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主动脉直视AAA腔内睡术在解决移植物导入和固定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从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1192
为研究光质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幼苗环旋运动的影响, 分别在暗箱的顶部和侧面固定一台红外检测仪, 在垂直生长方向分别设置白、红、蓝、红-蓝光源, 对豇豆幼苗生长点运动进行48 h的等间隔(5 min)拍照, 读取图片中豇豆幼苗生长点的轨迹坐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黑暗下, 豇豆幼苗生长点的运动分为逆时针螺旋上升(约占1/3)和不规则的摆动上升(约占2/3)两类。螺旋上升持续时间为18.3 h, 后转为不规则的摆动上升, 环旋一周的时间为(82.7 ± 4.2) min, 最大摆幅为2.0 cm, 最小摆幅为0.5 cm。白光下为趋向光源摆动上升, 摆动幅度由大到小, 再变大, 最大摆幅为0.6 cm, 最小摆幅为0.1 cm。红光下为近直线趋向光源和垂直光源方向摆动两个阶段, 近直线趋向光源持续(21.9 ± 1.6) h, 垂直光源方向摆动持续(8.8 ± 0.5) h, 最大摆幅为3.5 cm, 最小摆幅为2.0 cm。蓝光下为“Z”形向光源上升运动, (110.0 ± 5.8) min和(223.5 ± 4.9) min两种周期交替进行。红-蓝光下趋向蓝光运动持续(12.0 ± 3.8) h后, 转慢速趋红光运动。不同光质下48 h内豇豆幼苗增长高度由高到低为: 红光>黑暗>蓝光>白光>红-蓝光。豇豆幼苗在没有光照下也产生环旋运动, 环旋运动不需要光的诱导, 但光质改变了幼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光质下豇豆幼苗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但总体上都表现为趋光性。  相似文献   

19.
李奇  胡飞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1192-1199
为研究光质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幼苗环旋运动的影响, 分别在暗箱的顶部和侧面固定一台红外检测仪, 在垂直生长方向分别设置白、红、蓝、红-蓝光源, 对豇豆幼苗生长点运动进行48 h的等间隔(5 min)拍照, 读取图片中豇豆幼苗生长点的轨迹坐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黑暗下, 豇豆幼苗生长点的运动分为逆时针螺旋上升(约占1/3)和不规则的摆动上升(约占2/3)两类。螺旋上升持续时间为18.3 h, 后转为不规则的摆动上升, 环旋一周的时间为(82.7 ± 4.2) min, 最大摆幅为2.0 cm, 最小摆幅为0.5 cm。白光下为趋向光源摆动上升, 摆动幅度由大到小, 再变大, 最大摆幅为0.6 cm, 最小摆幅为0.1 cm。红光下为近直线趋向光源和垂直光源方向摆动两个阶段, 近直线趋向光源持续(21.9 ± 1.6) h, 垂直光源方向摆动持续(8.8 ± 0.5) h, 最大摆幅为3.5 cm, 最小摆幅为2.0 cm。蓝光下为“Z”形向光源上升运动, (110.0 ± 5.8) min和(223.5 ± 4.9) min两种周期交替进行。红-蓝光下趋向蓝光运动持续(12.0 ± 3.8) h后, 转慢速趋红光运动。不同光质下48 h内豇豆幼苗增长高度由高到低为: 红光>黑暗>蓝光>白光>红-蓝光。豇豆幼苗在没有光照下也产生环旋运动, 环旋运动不需要光的诱导, 但光质改变了幼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光质下豇豆幼苗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但总体上都表现为趋光性。  相似文献   

20.
余梦  李阳兵  罗光杰 《生态学报》2022,42(10):4267-4283
为揭示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山地石漠化转型演变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石漠化演变相关文献的总量和主题词进行了分析,并提取文献中石漠化演变的时间、类型、程度、驱动因素等信息,从县(市)域尺度对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研究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经历了由自然基础及人为破坏相互激发的严重石漠化向多种人为干扰、综合治理下的演变转型,即由高等级石漠化转向低等级石漠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石漠化存在由扩张向收缩转型演变的现象,同时对其转型演变的驱动机制和启示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乡村振兴时代岩溶山地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