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获得高表达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被膜糖蛋白gD(简称gD1)基因的工程菌。方法 通过计算机分析,筛选出疱疹病毒gD1中优势抗原决定簇的基因片段。将克隆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TrxA内,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 结果 PCR扩增出约930bp的gD1编码基因目的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经测序鉴定无基因突变;所构建pTrxA-gD1重组表达质粒阳性克隆经PCR与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含有pTrxA-gD1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Rosetta诱导后得到了高效达,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约Mr48000(Dalton)。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pTrxA-gD1表达质粒,实现了成熟gD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
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 I)包膜糖蛋白gB,并分析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化学合成了包膜糖蛋白gB1胞外区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HEK293细胞,表达的蛋白用羊抗HSV1+HSV2血清作为一抗,用ELISA检测其抗原性;用纯化的gB1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观察诱发抗体产生的时间及其效价,并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抗gB1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重组gB1抗原的能力,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gB1蛋白,ELISA证实羊抗HSV1+HSV2多抗能够识别重组gB1蛋白;重组gB1蛋白免疫小鼠7周后,小鼠血清中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5×103,表明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纯化的重组gB1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HSV检测试剂和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包膜糖蛋白D成熟肽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对序列进行分析,为进行高抗原性的真核表达重组gD蛋白奠定基础。采用PCR扩增HSV2-gD成熟肽基因,将该段基因克隆于pGEM-T克隆载体,转化鉴定后,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酶切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测序确定构建了pPIC9K?gD的真核表达载体,对克隆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表达产物的理化特性及抗原性。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gD,测序结果证实为HSV2-gD成熟肽基因,序列分析其高度保守,预测蛋白分子量40.63kD,等电点pI为7.15,包含完整成熟肽分值达1.7的多个抗原决定簇。成功构建了HSV2-gD成熟肽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
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 I)包膜糖蛋白gB,并分析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化学合成了包膜糖蛋白gB1胞外区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HEK293细胞,表达的蛋白用羊抗HSV1+HSV2血清作为一抗,用ELISA检测其抗原性;用纯化的gB1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观察诱发抗体产生的时间及其效价,并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抗gB1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重组gB1抗原的能力,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gB1蛋白,ELISA证实羊抗HSV1+HSV2多抗能够识别重组gB1蛋白;重组gB1蛋白免疫小鼠7周后,小鼠血清中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5×103,表明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纯化的重组gB1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HSV检测试剂和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包膜糖蛋白D (glycoprotein D,gD) 是HSV的结构蛋白之一,具有重要抗原表位,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为了分离纯化HSV gD1糖蛋白胞外区片段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将化学合成的gD1胞外区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EP4,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进行瞬时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后用亲和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ELISA检测其抗原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ELISA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以评价其免疫原性。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显示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量约46 kDa处有外源蛋白表达,与预期蛋白带一致。用Ni柱得到了纯化的重组gD1蛋白,ELISA检测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免疫小鼠7周后血清中抗体效价达到5×103。重组gD1蛋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分析为HSV检测试剂和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糖蛋白抗原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核表达并纯化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糖蛋白抗原,用于建立单纯疱疹病毒的临床检测方法。选择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糖蛋白型共同抗原gD以及型特异性抗原gGl(Ⅰ型)、gG2(Ⅱ型),合成PCR引物,分别扩增其DNA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转化大肠杆菌M15,筛选高表达菌株,进行初步纯化鉴定。结果获得了表达菌株,对高表达的gD初步进行了包涵体的复性及纯化,为建立单纯疱疹病毒临床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包膜糖蛋白是病毒毒粒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是有包膜病毒表面脂质双层膜的重要成分。目前,已发现并正式命名的单纯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共有12个,大部分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就单纯疱疹病毒I型包膜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的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TORCH综合征的病原体之一.新生儿可通过宫内、产道和出生后等多种途径感染,大部分患儿呈现症状,如皮炎、角膜炎、口唇疱疹,也可发生涉及多个器官的播散性感染,严重者出现疱疹性脑膜炎,并常导致婴幼儿死亡.目前尚无全身用的特效药物和有效的防范措施.HSV包膜糖蛋白D(glycoprotein D,gD)是极为保守的免疫原性蛋白,在体内可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因此gD基因成为近些年来诊断研究的靶基因.本文尝试将gD蛋白在酵母菌中表达,并分析其抗原性,为建立快速易行的重组抗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此外,利用该表达系统表达的HSV gD蛋白,可为HSV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个由HSVⅠ诱导的类SR蛋白新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mRNA差异显示分析 ,由单纯疱疹病毒 (HSV)Ⅰ型结合人成纤维细胞膜受体后 2h诱导产生的早期基因cDNA库中 ,分离到一个编码具有SR蛋白结构特征的新基因 ,该基因长 90 4bp .编码产生的蛋白含 12 1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 14 9kD ,具有RS重复区和PPLP结构域 ,但不具备SR蛋白家族所特有的RNA识别区域 (RRM)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 ,仅在细胞膜相应受体与HSVⅠ结合后特异产生  相似文献   

10.
在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KMB-17细胞后的早期基因反应的研究中,从HSV-1感染后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个1381bp基因一HTRP,基因测序分析表明为与HSV-1感染相关基因(GenBank登录号:AF450482),含有完整的ORF框架,cds全长924bp,编码308个氨基酸。构建了pGEX-HTRP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21加获得了较高的表达,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进行亲和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HTRP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的特异抗血清,在蛋白印迹实验中表现出抗体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方法构建阴道毛滴虫Fd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UC19-Fd,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Fd。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Fd。  相似文献   

12.
将丙型肝炎病毒C+E1区基因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21质粒中,构建了质粒pBV221HCV/C+E1作为表达载体,然后,将含有该质粒的宿主大肠杆菌进行升温诱导表达HCV/C+E1区基因,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插入到表达载体pBV221中的HCV/C+E1基因片段能够得到有效的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为非融合蛋白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同时这种C区和E1区连接共表达的产物保持了良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用大肠杆菌启动基因探针质粒pHE5克隆了解淀粉芽胞杆菌的启动基因。供体菌DNA的HindⅢ片段与pHE5重组后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一批带启动基因的抗四环素转化子,其中四株的抗性达到200μg/mL,从这四株高抗性转化子中提取质粒,并对其中的一个重组质粒pAE23的插入片段进行限制性图谱分析和缺失研究,获得了一个缺失了部份片段,四环素抗性仍达到200μg/mL的衍生质粒pAED23,经酶切分析证明其上的启动基因位于0.8kb的EcoR Ⅰ—HindⅢ片段上。点杂交分析证实该片段来自解淀粉芽胞杆菌的DNA。将地衣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亚克隆至pAED23启动基因下游的HindⅢ位点上能增强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Extrachromosomal DNAs from TK+ transformant clones of A238 Chinese hamster cells isolate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plasmid pST826 containing thymidine kinase gene (TK-gene)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1) and 1.8 kb insert of human satellite III DNA (HSIII) were studied by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In two TK+-clones (2T301 and 2T16) large quantities of rearranged plasmid DNA molecules were found.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 in clone 2T301 the presence of circular DNAs with average length being 4.64 +/- 0.27 kb. These molecules were rescued by retransformation into E. coli and analysed by restriction mapping and hybridization. All of them contain deletions spanning the entire TK gene of HSV1 and pBR325 sequences situated just downstream from the ORI of replication. The origin of extra-replicating circular DNA in 2T301 clon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何晓龙,路长林,王成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克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ic…i。血。tor,BD贾助是Bade等人...  相似文献   

16.
用显微注射法把含有E.coli galk和gpt基因的环状和线状重组DNApIDB103分别导入金鱼受精卵的细胞质内。这些注射过的卵子一般都能正常发育。从各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分离DNA与~(32)P标记的pIDB103探针杂交表明,导入的环状外源重组DNA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绝大部分以各种环状构型存在。从原肠胚晚期开始,它们逐渐形成串联状高分子量DNA。在尾芽期仍能检测到它们的序列。但尚未证明,它们是否与受体的染色体DNA发生整合。我们从囊胚期的胚胎中回收到了能转化大肠杆菌的环状重组DNA,它的酶切图谱和pIDB103极其相似。导入金鱼受精卵内的线状重组质粒pIDB103,除少量DNA与金鱼的染色体DNA可能发生整合外,其余绝大部分也形成高分子量DNA。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 fragment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DNA encoding the glucosaminidase determinant was cloned in Escherichia coli by inserting the Sau 3A genomic fragments in the Bam HI site of the plasmid vector pBR322. One clon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its lytic activity was shown to contain a hybrid plasmid (pEU213) carrying a 4.7 kb insert of S. aureus DNA. Lytic activity was tested using different assays, and the enzyme production was confirmed by immunological reactions. An appreciable reduction of lytic activity was noted after few subcultures. The E. coli carrying pEU213 had a slower growth rate and increased autolytic activity compared to the parental strain.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behavior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以质粒pWR450为载体,克隆了人工合成的柞蚕杀菌肽D基因(122bp),构建的重组子pWR450-Cec转化大肠杆菌JM103、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可表达杀菌肽-β-gal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isomerase,GI)是使用量最大的工业酶之一,可用于高果糖浆的生产,也可以用含木聚糖物质及废料为底物发酵生产乙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选择了表达载体pBV220[1],利用PCR方法删除了原表达质粒pTKDGI1中GI结构基因5′端多余的核苷酸,并添加了合适的酶切位点,重新构建了能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GIG138P的表达质粒pBZGI1.传代实验表明,新表达体系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原表达体系.粗酶液经热处理、DEAESepharoseFF和分子筛Se…  相似文献   

20.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大肠杆菌JM83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了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RS)基因。将该基因重组到载体pUC18上转化到大肠杆菌TG1中,得到在转化子中ArgRS的高表达。粗抽液中ArgRS的氨酰化活力,TG1和TG1转化子分别为1.65U/mg和210U/mg,后者为前者的127倍。DNA顺序测定表明,与从大肠杆菌JA200中克隆到的ArgRS基因相比913位碱基为A而不为C,这种变化使ArgRS的305位氨基酸残基由Gln变为Lys,但这种改变不影响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