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它要求科学、准确、规范地对生物的生命现象、规律进行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处理生物科学知识 ,这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生物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繁纷复杂的各种生物 ,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结构生理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不能用一言“准确”地蔽之。如何做到既准确又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 ,既让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知识 ,又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需要教师丰厚的知识的积淀 ,经验阅历的积累 ,进取向上的性情和充分备课准备的综合表现。于是 ,“模糊”描述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发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现已广泛地运用于美、英、日等十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国内合作学习已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展开,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美国教育学者、合作掌握学习的代表人物嘎斯基说:恰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摩尔根果蝇伴性遗传实验的F2中出现雌、雄果蝇表型不一样的现象,在教学中尝试与学生一起运用假设-演绎推理进行讨论与分析,在重现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由信息分析与模型方法相结合所产生的"黑箱法"是动物生理学研究领域的有效手段。在动物生理学教学中运用"黑箱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结合教学中的实例介绍"黑箱法"在动物生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邢卫东 《生物学通报》1997,32(11):36-36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逐步进入中学生物课堂中,其辅助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生物教师所认识。本文以“水分代谢”第一课时为例,探讨如何发挥计算机在生物教学中的辅助作用。1教材分析“水分代谢”第一课时是研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及部位;(2)吸水的方式;()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其教学重点为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教学难点为渗透吸水的原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的条件,以及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因。2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  相似文献   

7.
对二项式通项公式在遗传学计算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遗传学中涉及组合概率的简捷计算方法和途径,对讲授遗传学的教师和学习遗传学课程的学生分析遗传学习题、提高解析遗传学习题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雷连成  李杰  侯友谊  韩文瑜  王兴龙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6):449-450,446
多媒体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受到教学单位的青睐。微生物学涉及的内容是微观领域的复杂问题,抽象难懂,研制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更具有实际意义。然而这方面的多媒体课件尚不多见,远不如多媒体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深入广泛。在我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为了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们立项研制了“腺病毒”多媒体课件,并用于教学。下…  相似文献   

9.
将模型和辅助构件进行统一组织而形成的模型系统能提供持续性、系统性的课堂动力,从而满足思维生成教学中对课堂动力需求.在"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课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萝 卜条"实物模型",构建真实而熟悉的情境,为课堂的引入打开局面;以气球"动态模型"突破宏观与微观间的认知障碍,直击思维痛点;以水中塑料球"原理模型"启发思路,归...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学生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11.
水势是水分代谢教学的难点,教学中一般用渗透作用实验来引入和解释这一概念,以说明水分移动的方向。为了使渗透作用的示教更紧密地与水势概念结合起来,我们对该实验做了一些改进,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时取长颈漏斗用刻度尺和记号笔在颈部标上刻度,记录液面高度,颈部顶端用橡皮塞密封(要求不透气)。再向漏斗内倒入浓度为mol/L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一滴红色染料,区分漏斗内、外溶液,倒入蔗糖液的量以达到漏斗颈部为宜。然后,在漏斗口扎上半透膜置于装有一定量纯水的烧杯中,漏斗内、外液面持平。观察漏斗内液面上升,…  相似文献   

12.
以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过程图的构建、分析和修改来组织教学活动,展示了用过程图而教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机械力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刺激,高等生物对机械力的感受是听觉、触觉、压觉以及平衡觉等重要生理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生物体中的感受器细胞对机械力信号的转导是上述感受的关键,这一信号转导过程可将细胞外机械力刺激转换为细胞的电信号或者化学信号。门控-弹簧模型(Gating-Springmodel)在细胞水平定量地描述了机械力信号转导的原理,但是其分子基础(包括机械力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组分,结构基础以及力学原理)依然有待探索。近年来,人们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对门控-弹簧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在果蝇系统中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比较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广泛地运用。结合初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简述比较法的类型、运用比较法的步骤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教材前八章讲述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共八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些门类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鱼类体内都有一条由很多脊椎骨连接成的脊柱。象鱼类一样,体内有一串脊椎骨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这个亚门又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相似文献   

16.
朱华 《植物科学学报》2018,36(5):761-766
日本学者根据对柑桔种系的地理分布设想了一条从云南西北部(28°N,98°E)向东南部延伸到越南北部东京湾(大约18°45’N或19°N、108°E)的分界线,将其命名为"柑桔分布的田中线",简称"田中线"。后来它被认为在区分中国-日本植物分布属与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属上具有生物地理意义,并与一些兰科植物属的分布相结合提出了"田中-楷永线",建议将它作为一条划分东亚植物区系东部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与西部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区系线。一些研究显示该线对一些物种的种群分化和谱系地理有意义,但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引起的环境梯度变化,不支持它是一条古老的生物地理分界线。另外,这条"柑桔分布的田中线"本身,未得到柑桔属内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的支持。云南植物区系的生物地理分异明显,但与"田中线"无显著联系,在云南植物区系分区上,"田中线"也基本无意义。云南复杂的地质历史、多样的气候和地貌,影响了植物区系的生物地理分异,用这条设想的从云南西北部向东南部延伸的斜直线作为一条生物地理界线,与最近的研究具有不相符性。  相似文献   

17.
潘秀春 《生命世界》2010,(6):102-103
<正>1.问题的缘起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在教学中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现在的教学之中,本文中重点探讨了体验式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在高中目前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生物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生物学知识是经过前人的观察、实验而总结和证实的。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在有意识地引导下,学生有目的地介入,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自己的逻辑推导而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思维生成教学中,问题是思维运行的重要驱动力。因孤立的问题在运用中无法提供思维生成教学所要求的持续而连贯的过程性驱动力,也无法使问题的整个推进过程可调可控,所以在思维生成教学中,将核心问题进行"分解式"构建,把点状的问题分解为线,并进行"构筑式"构建,使得问题的线拓展成面,最终形成具有严整逻辑的问题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逻辑的问题体系为思维的运行提供连贯而具有纵深的思维平台,使教师能对问题的整个推进过程与课堂的思维生成的目标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