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棕发 《蛇志》2014,(2):249-250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0例患者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20例采用保守治疗,经7~12天治疗后康复出院,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阑尾切除术仍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保守治疗对部分患者也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行三位一体的急救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及三位一体的快速急救护理后,好转37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并死亡1例。结论三位一体的快速治疗及护理,并严密的病情观察,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对上述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结果:上述6例患者,8例成功治疗,5例患者均成功治疗,1例患者室颤反复性发作,死亡,胺碘酮治疗有效率为83.3%。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几率小。  相似文献   

4.
张伟  徐平  汪佩玲  廖力 《蛇志》2021,(1):68-70,76
目的 探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 ~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第7...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4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22例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2例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在应用抗蛇毒血清的基础上及时切开减压,并给予消肿利尿、功能锻炼、血液透析等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病因做好早期处理,尽早应用抗蛇毒血清,在给予对症处理的同时做好术后护理及患肢康复锻炼,可降低毒蛇咬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伤残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诊急救措施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伴有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清除呼吸道毒物、洗胃、基础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治疗,总结有效急救措施和治疗经验。结果 42例患者,其中38例治愈,4例患者因心跳骤停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入院治疗7d后,胆碱酯酶和血氧饱和度均较入院治疗时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结论及时、彻底清除患者呼吸道和胃里的毒物,根据具体中毒症状给予足量解毒药物,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患者呼吸,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和有效血氧饱和度,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救治4例银环蛇咬伤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救治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院前正确清创急救处理,及时行机械通气救治4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结果 气管内插管是最佳的气道开放方法,气管插管者辅助通气4~6h后撤机及拔管可获得成功。结论 正确急救和清创,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是救治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较少出现并发动脉血栓,尤其少以动脉栓塞作为首发表现,结合汇报我院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此类病人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病例,汇报其临床资料、诊疗过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提出防治措施.结果: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继续肾病综合征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因为自身存在高凝状态,其引起静脉血栓较为常见,而引发动脉栓塞并不多见,以冠脉栓塞并为首发表现尤为少见,极易误诊或漏诊,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抽取35例冠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吸烟患者的发病几率高,硝酸酯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在清晨以及夜间发作,持续的时间长;服用硝酸酯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同时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才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点,提高急救疗效,改善预后。方法对3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为主,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较多,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较多见(55.07%)。结论正确认识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并及时干预处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5,(4)
目的总结小儿腹泻治疗经验。方法对40例腹泻患儿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小儿腹泻宁治疗,并与应用蒙脱石散治疗的40例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小儿腹泻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症的效果明显、安全,小儿易于接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秀琴 《蛇志》2011,23(1):76-7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是减少死亡率、赢得进一步治疗的关键。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爱萍 《蛇志》2016,(1):103-104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救治的2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给予吸氧、高压氧治疗,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精心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治疗护理措施。结果除3例重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60%的患者死亡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对家兔急性感染伤口的抗菌作用。方法:选用兔感染创面模型,分新型战伤止血剂、5A沸石、Quiclot和空白对照组对创面进行治疗,通过组织学观察、组织内细菌计数等方法对各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肉眼和组织学观察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治疗组动物模型伤口,炎症反应均小于其他各组;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治疗组织内细菌计数为104,比其他3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对家兔急性感染伤口的抗菌作用。方法:选用兔感染创面模型,分新型战伤止血剂、5A沸石、Quiclot和空白对照组对创面进行治疗,通过组织学观察、组织内细菌计数等方法对各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肉眼和组织学观察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治疗组动物模型伤口,炎症反应均小于其他各组;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治疗组织内细菌计数为104,比其他3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新型战伤急救止血剂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将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给予6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心肌梗死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急救时间、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心肌梗死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时间、急诊室到球囊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可为进一步诊治赢得时间,并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治疗均给予尿激酶(UK)100U~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30min滴完。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以期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结果本组72例中,均无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1例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瘀斑;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例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出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急诊出诊救治的12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5例到达时已临床死亡,3例途中抢救无效死亡,7例有脑出血后遗症,112例康复出院.结论 识别脑出血早期症状,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及加强急救环节的紧密衔接是急性脑出血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效果及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生化指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血清IL-18、MMP-9、HMGB1、生化治疗、血气分析指标及28 d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IL-18、MMP-9、HMGB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效果显著,且可缓解血清IL-18、MMP-9、HMGB1对组织器官所造成的炎症损伤,改善生化指标及血气指标,降低器官损伤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