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命世界》2009,(4):73-73
牡丹与梅花并称为中国两大传统名花,牡丹称雄于唐,广布于黄河流域;梅花兴盛于宋,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两者都曾被确定为中国的国花。1903年,清朝曾确定牡丹为国花,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设立中国国花的提议和讨论已进行多时,也有权威人士提出设立牡丹或梅花等为国花,但至今国家尚未确定国花。《生命世界》杂志开辟国花论坛,希望有识之士发表真知灼见,题材内容不限。为此,我特提出将稻花作为我国国花,设稻花为国花有助于树立和弘扬我们国家国人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3.
国树、国花是指被选作一个国家象征的树种或花卉植物。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拥有自已的国树或国花。但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被选做国树或国花的植物不同,象征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澳大利亚以金合欢为国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墨西哥以仙人掌为国花等,这些植物均为原产地在本国,或在该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有的是以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作为国花,如俄罗斯以向日葵为国花、也门以咖啡为国树等。以和平、吉祥、智慧、强悍的民族象征的植物为国树或国花的有,黎巴嫩的国树为雪松、德国的国花矢车菊、法国的国花鸢尾、以及塞内加尔的国树为…  相似文献   

4.
国花趣话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喜欢用植物的花来作为自己国家的表征,并称这样的植物为国花。人们钟情花草树木,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处处要和植物发生联系,花与人类的生活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在植物学上,是专指植物的繁殖器官,它是植物的新生命的塑造者,是植物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5.
许多国家都有了自己的国花。如朝鲜的金达莱,日本的樱花,英国的蔷薇,法国的百合花,美国的山杞花,德国的矢车菊,意大利的雏菊,加拿大的糖槭花,西班牙的石榴花,希腊的橄榄花,爱尔兰的酢浆草花,墨西哥的仙人掌花。这些花,或因原产于所在的国家,或因遍植于该国,或与该国人民  相似文献   

6.
无独有偶     
1982年,中国的《植物杂志》发起评定国花的活动,近五千人参加投票。结果,推荐梅花为国花的最多,牡丹和菊花次之。梅花不生长于百花竞放的春天,却傲放于冰雪寒冷的冬天。一直以来,梅花给人的印象是不慕奢华,不争名利,越是严寒越挺拔。代表了中华民族刚强坚毅,克难耐苦的民族特性和气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的国花至今悬缺,因而近些年来在报刊和网络等媒介上,关于评选我国国花的议题可谓不绝于耳,甚至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纷纷提出议案,以早日确定我国的国花。关于国花,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声音,或支持牡丹为国花,或支持梅花为国花,或牡丹、梅花共为国花,或以其他四时名花等为国花,莫衷一是。其实回眸历史,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舆论界对于国花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正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王"之称,也是现在国花评选中呼声最高的候选者。本年度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科普网络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共同承办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第三届"名园  相似文献   

9.
中药磨芋的民族植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族植物学的观点介绍了我国磨芋的历史变迁及现代研究,论述了花磨芋和疏花磨芋的区别。认识磨芋是一种很好的食疗佳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云南各民族食用的花卉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云南各民族对植物花的食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喜爱,食用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烹调技巧都各不相同,食花的部位也有所选择,本文首次全面报道了云南的303种食用花卉,它们分别属于74个科,178个属。其中广泛分布或栽培的70种,热带地区118种,亚热带地区93种,温带及寒冷地区22种,本文还对食花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不同民族之间食用花卉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食用花卉的开发利用前景,文末附云南少数民族食用花卉名录,包括拉丁名、当地名(含民族语名和汉语名),中文名、科名、分布地区、食用部位及食用方法,其它用途等。  相似文献   

11.
云南拥有独特的食花文化,蕴藏着丰富的食花资源与传统知识。棠梨花是云南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食用花资源之一,是民间对可食用蔷薇科梨属(Pyrus)植物花的统称,其具体涉及的物种以及民间利用知识与现状尚待研究阐明。该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初步选择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区和墨江县,在棠梨花采集旺季,开展了民族植物学调查,包括标本采集与鉴定、集市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1)该地区食用棠梨花来自三种野生梨属植物,即川梨(P. pashia)、杜梨(P. betulifolia)和无毛川梨(P. pashia var. kumaoni),其中川梨利用频率最高。(2)棠梨花在集市上早春野生蔬菜中比重高,在当地和外地同时显示了很大的市场潜力。(3)当地民族在棠梨花的采后处理与加工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4)食用理由主要包括清热、应季和无污染。该研究阐明了可食用棠梨花的物种、相关传统知识与利用现状,为棠梨花的资源价值与影响力评估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探讨食花的文化因素与生理学意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事活动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我国访问,在对外接待活动中,花卉礼仪常常出现在各种活动场合,这里介绍一些国家用花习俗和忌讳。 日本 日本最喜欢的花卉是菊花,黄菊花是皇室选定的国花。忌讳全绿色插花。不喜欢紫色,紫色被认为是悲伤色调。忌讳赠送荷花或摆放荷花。馈赠忌讳礼品数出现“9”字。  相似文献   

13.
继国花讨论之后许多读者来信建议开展安徽的省花及合肥市花的讨论。我们认为开展这方面的讨论有利于振兴中华、建设安徽、建设合肥,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为此决定从本期开始开辟省花与市花讨论专栏。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的市花评选——回顾十年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以来,《植物杂志》开展了评选国花、省花、市花的讨论。1982年该刊第6期我写了《关于省花和市花问题》,那篇拙文产生了较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十年成绩斐然十年(1982—1992)成就辉煌,分析起来,有如下四端。  相似文献   

15.
拉祜族食用花卉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怡涛  龙春林   《广西植物》2007,27(2):203-210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拉祜族的食用花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有相当多的花卉种类在一个狭窄的范围被一个单一的民族食用,实属罕见;首次全面报道了拉祜族食用花卉92种,分别属于37个科。其食用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烹调技巧都有讲究,食花的部位也有所选择。探讨了地域差别与食用花卉的异同,发现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或具有一定地理距离时,其选择的食用花种类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及海拔高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植物分布区域很广,但不是分布区域内的同一民族都会选择食用它们;有些植物在不同的区域内虽然都被食用,但食用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如一。还探讨了拉祜族食用花卉的重要性,以及其文化意义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民族植物学—社会及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民族植物学的性质、研究现况及其在经济、生态、环境和学术上的应用情况。民族植物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其在增强民族自信心、伦理学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作用得以论证。民族植物学的文化价值具体而生动,体现于种种直接的植物文化现象(如植物礼仪文化、食花文化、树叶信、草药文化等)和宗教行为(如植物图腾、树神崇拜、神林崇拜等)。通过对民族植物学的经济、生态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分析,作者相信,民族植物学对于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天牛亚科三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国花天牛亚科3新种--黑角瘤花天牛Gaurotina nigroantenata,sp.nov.,青海皮花一在牛Rhagium qinghaiensis,sp.nov.,四面山华花天牛Sinostrangalissimianshana,sp.nov.。模式标本存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8.
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在竞技体育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们的很多对手,特别是欧美国家,他们在奥运会上花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队员很多都是临时从民间选拔的业余选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牡丹的起源,演化与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牡丹被誉为中国国花。牡丹的野生种仅分布于我国。介绍了牡丹的基本形态,习性和民已鉴定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通报》2006,23(5):542-542
民族植物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研究与探索人和植物之间全面关系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学科。民族植物学在我国还处于初创阶段,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它的发展将必然会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主办,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将于2006年11月13~15日在中国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