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崔巍  高宝嘉 《昆虫知识》1995,32(1):34-37
日本围盾蚧PioriniajaponicaKuwana又名日本单蜕眉蚣、日本尖角眉蚣,属盾蚣科、围后蚣亚科,是全国广为分布的松科植物重要害虫之一[1~5].1分布与为害日本围眉价在北京及河北省邯郸、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地、市普遍发生。主要加害油松、雪松、阿拉伯松、黑松、罗汉松、云杉等植物。此虫以着虫及雌成虫群集于先年生或当年生针叶正面为害。据观察该协虫的自然寄生部位极不均匀,其中针叶基部和中部虫口密度最大。玉.正着虫在油松新、老针叶上的分布规律该虫第二代著虫在油松针叶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表三说明日本围唐姘第二代若虫…  相似文献   

3.
甘建斌  郑强 《昆虫知识》2007,44(4):578-580
日本长白蚧Lopholeucas pisjaponica(Cockerell)是浙江衢州橘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受害橘树树势衰退,甚至整株枯死。该蚧在衢州地区1年发生2~3代,以2,3龄若虫越冬为主,第1代若虫孵化相对较为整齐。防治时要注重春季清园工作以及加强对第1代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贾银亭 《昆虫知识》1996,33(4):212-214
该项研究在石家庄进行。核桃豹蠹蛾主要危害核桃,它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并产卵,6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虫。在6月中旬幼虫孵出前用3%呋喃丹根施药效%%,剪枝和虫孔给药法可以在低矮的树上应用。核桃豹蠹蛾越冬后的自然死亡率90%以上。抑制天敌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土蜂2种、马蜂1种、蜘蛛2种和多种鸟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年从进口竹藤检疫中多次截获的5种竹长蠹:双窝竹长蠹 Dinoderus bifoveolatus (Wollaston)、小竹长蠹D. brevis Horn、日本竹长蠹D. japonicus Lesne、竹长蠹D. minutus Fabricius及小点竹长蠹D. ocellari Stephens,分别介绍了头、前胸背板、鞘翅、腹面及足的主要鉴别特征,并编制了这5个近似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7.
华山松木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秀山  染尚兴 《昆虫知识》1990,27(6):352-354
<正>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sp.是华山松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个旧市白云山海拔2000~2450m的华山松林中。1974年在该林区此虫仅为害600余亩,到1983年已蔓延至14598亩,平均受害株率达48.4%,死亡率为8.0%左右。为探索防治措施,从1980年5月  相似文献   

8.
四钩异翅长蠹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lin 《昆虫知识》1990,27(6):356-357
<正> 四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aterhouse属鞘翅目,长蠹科(Bostrychidae),异翅长蠹属。该虫在广东东莞为害藤料,使藤厂遭受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9.
竹材常受各种蠹虫的为害,致使共利用受到一定限制。以天津市建筑工业上遇到的竹材蠹虫为例,竹代木材的利用,受害严重者4—5年内即需拆换;损失很大。为了延长竹材利用的年限,扩大利用范围,首先必须解决虫害问题。关于竹类蠹虫的研究,国内文献很少,柳晶瑩(1956)“竹材蠹虫”一文,将湖南、广西两地几种常见的竹材蠹虫就分类鉴定及生活习性加以概括介绍,同时作了防治的初步探讨。1957年柳晶瑩曾将中国长蠹科和扁蠹科昆虫整理为名录。此后忻介六等(1958)“竹长蠹化学防治的研究”,就化学防治报导  相似文献   

10.
克里角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里角梢小蠹TrypophloeusklimeschiEggers为国内新记录种 ,近年来成为新疆杨 (PopulusalbawyPyramidalis)的重要害虫 ,在短期内可导致新疆杨死亡。该虫在新疆阿拉尔 1年发生 2代 ,主要以成虫在树干蛀盲孔越冬。危害部位集中于距地面高 40~ 2 0 0cm的主干。成虫出树活动 1年中有 3个高峰 ,即 :5月上旬至 5月中旬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 ,9月下旬。第 1代幼虫历期约为 3 0d。成虫出孔活动盛期是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方育卿 《昆虫学报》1976,(3):318-324
点尾尺蛾(Euctenurapteryx nigrociliaria Leech)是粗榧科(Cephalotaxaceae)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粗榧科植物,在我国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四川、云南等省都有分布,多生于山坡、沟谷或混生于杂木林中。在庐山分布的有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 vat.sinensis Rehd.)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庐山植物园还自国外引进了扫状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 f. fastigiata Rehd.)。这三种都是常绿的小乔木或灌木,材质坚韧,富有弹性,当地农民喜用它来做扁担、犁头柄等小农具;种子含油量较高,制造油漆、蜡  相似文献   

12.
李加源 《昆虫学报》1980,(3):338-340
樟萤叶甲(Atysa cinnamomi Chen)属鞘翅目,金花虫科(Chrysomelidae),是樟树主要害虫之一。经三年的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获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分布和危害情况 樟萤叶甲目前只在我省个别地区的樟树纯林中危害,食性专一。成虫和幼虫蚕食叶肉,残留叶脉(见图)。成虫于四月上旬大量出现,先危害嫩叶,叶被食光则啃食嫩枝皮层引起  相似文献   

13.
泉盈  封昌远 《昆虫学报》1992,35(2):200-207
在重庆为害月季的蔷薇三节叶蜂Arge przhevalskii Guss.一年发生7代;幼虫雌性6龄,雄性5龄,老熟后入浅层土中结茧,有预蛹期;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卵孵化及幼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主要进行孤雌生殖;几十粒卵集中产于枝条上部的茎杆组织,排成两列,产卵的方位总是以枝条顶部为起点;初卵幼虫向顶爬行,1—3龄群集在枝条顶部的叶片为害,渐向下转移,4龄开始分散.20%速效菊酯通油35000~45000倍,25%多杀菊酯乳油4000—8000倍,80%敌敌畏乳油对3—4龄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铁刀木粉蝶的生物学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茂彬 《昆虫学报》1983,(2):172-178
铁刀木粉蝶(Catopsilia pomona Fabricius)是铁刀木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海南岛一年发生 13—14代,世代重叠,全年发生,以4—7月为害最烈。防治措施可造混交林,促进林木提早郁闭以招引天敌。化学防治用5ppm除菊精:70%西维因乳剂、90%敌百虫晶体 2,000—3,000倍液;苗圃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施于土中。  相似文献   

15.
油桐尺蠖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桐尺蠖主要为害茶叶和油桐。1979年,湖南网岭数百亩茶园被该虫毁灭。近年来,有人从该虫尸体上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以上简称NPV)。但是,有关它的生物学特性和用NPV防治它的报道甚少。作者从1979年起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油茶象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ts Chevrolat)是危害油茶果实的一种主要害虫,果实被害率为22.3—60.2%。在湖南为二年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其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与温、湿、光照有密切关系。 当年人土幼虫,到翌年8—11月化蛹,蛹期25—30天左右,羽化成虫在土室内越过第二个冬天,至第三年的4月下、5月上旬出土为害。成虫寿命为250—300天左右,每雌产卵28—120余粒:卵期为10—15天。幼虫四龄,全期16—21天。 幼虫入土翻耕灌水或暴晒,均可消灭大量幼虫,适当修枝,增强林内光照,可抑制成虫活动产卵,是防治上的重要措施。成虫期以90%敌百虫1∶600—800倍:50%马拉松1∶600倍喷雾2—3次,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梳角窃蠹的生物学与防治(鞘翅目:窃蠢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振国  吴洪源 《昆虫学报》1989,32(2):200-206
梳角窃蠹(Ptilinus fuscus Geoffroy)在青海省东部对杨树房木的蛀损最高达78.43%,平均为36.67%;房屋平均蛀危年限为20.46±9.42年.青杨干材的抗弯强度(kg/cm2)与其表面的蛀孔量(孔/200cm2)呈幂函数曲线相关:Y=559.9X-0.2042.本种窃蠹2年1代.成虫主要发生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海拔每升高100米,发生期约推迟3.6天左右.成虫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200—400倍液4—5次,毒杀成虫有效.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和Wu)对潜藏在干材深层的窃蠹幼虫和蛹,有较高的寄生力.  相似文献   

18.
王宗楷 《昆虫学报》1978,(4):407-414
油莎草是一种很好的油料作物。莎草尖翅小卷蛾是其重要害虫。1976—1977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研究,发现此虫在广西桂林地区一年完成6—7代,以幼虫在其野生寄主香附子的茎基部过冬。本文叙述了该虫的生物学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此虫的化学防治,喷洒杀虫脒或治螟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扁秆藨草生育节律明显,有性繁殖对季节要求严,无性繁殖对季节要求宽,在“半遮光”条件下不能抽穗结实,无性繁殖受到抑制。扁秆藨草的阶段发育与叶龄相关显著,用主茎叶龄预测再生苗的线性回归方程式:(?)_α=-36.74+6.24x(1983)和(?)_α=-32.42+6.28x(1984年);预测块茎发生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式:(?)_t=-67.97+10.12x(1983年)和(?)_t=-33.91+80.4x(1984年)。机械和人工除草可抑制块茎的形成和阻止抽穗结实,但能促进再生苗的蔓延。大田防治必须在扁秆藨草块茎形成之前用药,并做到株株受药,才能起到“斩草除根”的作用。扁秆藨草的发生分布与耕作栽培制度关系密切,实生苗萌发迟而集中,再生苗萌发早而分散,是防除的主要对象。实验表明,只有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扁秆藨草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白杨天社蛾在1958—1959年盛发于西安郊区,受害的植物有美国白杨Populus pyra-mitalis Borkh.,加拿大白杨 P.canadensis Moench.,笔杆杨 P.nigra L.var.italicaMuenchh.,小叶杨 P.cathayana Rehd.,毛白杨 P.tomentosa Carr.,青杨(河杨)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