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前言新疆细毛羊是中国畜牧工作者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育成的新品种绵羊,也是我国的第一个毛肉兼用细毛种羊。新疆细毛羊的育成,对我国细毛羊的发展和绵羊改良事业有很大的作用,1952年以来,全国用新疆种公羊杂交的粗毛母羊已达160余万头。目前新疆羊及其杂种每年生产的细毛和半粗毛在100万公斤以上,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大量优良的原料。新疆细毛羊的育种工作开始很早,但是,只有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育种工作才获得顺利地进展,新疆细毛羊的培育方始成功。1954年3月经中央农业部批准正式命名为“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新疆细毛羊的育成是米丘林学说应用在我国绵羊育种工作上的胜利,同时充分表明新中国的畜牧科学工作者,只要依靠米丘林学说,  相似文献   

2.
細毛羊     
一.细毛羊的特点今日世界各国的细毛羊品种都起源于西班牙的美利奴羊,这个品种大概是由北非和意大利的两种羊杂交而成的。当时的西班牙美利奴羊体格不大,但因其毛细,能织上等的呢绒。可是世界其他主要养羊国家,如阿根廷、秘鲁、南非联邦、乌拉圭等,也都有美利奴的足迹。我国在辛亥革命以前,开始输入美利奴羊。凡是养细毛羊的,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西班牙的美利奴羊繁殖而来的。虽然到了各国,由于选种目标不同,生活条件不同,发生了若干变异,但它的基本特性还是相同的。美利奴羊的分布极广,在许多国家内都养着这种羊,可见它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凡是羊毛细度细于60支纱的,称为细毛。一般包括60支(纤维直径23.1—25.0微米)、64支(20.6—23.0微米)、70支(18.1-—20.5微米)、80支(14.5—18.0微米),也还有更细的。细毛的优点很多,因为毛细,同样重量的毛就能纺成更多的纱,织成更多的呢。羊毛可以分为绒毛、两型毛、粗毛和死毛四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3.
细菌芽孢具有耐酸特性,故不能以普通染色法使它着色。如枯草菌的静止芽孢以Ziel石炭酸品红染色时,仅能使芽孢膜的最外层微微着色,充其量来说,只能显示芽孢的输廓,一直到芽孢发芽以后才易着色。此时如果把发芽后的芽孢的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加以观察,可以看到它的皮层部分是透明的,中心区的核部位却呈现着鲜明的结构。透明的皮层部分还充满着某些物质。随着发茅过程的进展,皮层内的透明物质逐渐消失,可能是这些物质向体外  相似文献   

4.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1712-1712
<正>养殖水体氮素污染问题是目前困扰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生物脱氮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水体脱氮技术,其效果的优劣与所采用菌株的特性密切相关。传统反硝化细菌仅能在厌氧及低氧条件下发挥脱氮作用,与养殖水体的高溶氧环境矛盾,而好氧反硝化细菌则可在高溶氧环境中发挥脱氮作用,显著提高生物脱氮技术在养殖水体中的应用效果,实现养殖水体的绿色、零污染脱氮。因而,对好氧反硝化细菌开展高效选育方法的研究,找到可适应养殖水体水环境的微生物菌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報告了一種簡便高效的細菌磨,其主要構成部分包括一段横置的磨沙硬質滾筒和凹面瓷座。用5,000×g轉速,20分鐘離心收集的大腸桿菌漿作試驗。這種菌漿含水量約為乾菌重的5倍。加入1.3—1.5倍重的玻璃粉(顆粒小於3μ),混合均匀,研磨20—30秒,細菌裂碎率保證在99.99%以上。 將研磨所得混合物懸浮於磷酸鹽緩衝劑中,離心分離得到全提取液。全提取液再以20,000×g轉速,2小時離心分離,將酶劑分為澄清提取液和從碎菌沉澱製成的碎菌懸浮液兩部分。後者所殘留的活菌的氮約佔全氮的10~(-3)—10~(-4)%。利用同一批培養出來的細菌各次研磨製得的酶劑,其酶活力的可重複性程度很高,以琥珀酸氧化酶系的活力來說,各次平均離差範圍僅±10%。不需要加任何輔酶輔基,這兩部分酶劑都能够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來氧化琥珀酸、L-蘋果酸、L-乳酸、甲酸。澄清提取液部分還可以氧化L-谷氨酸、L-門冬氨酸、延胡索酸和乙醇,並且當它和碎菌部分酶劑混合時,除琥珀酸、甲酸和L-乳酸外對其他底質的氧化活力都大為提高。  相似文献   

6.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制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余鸿婷  李敏 《微生物学报》2015,55(3):264-272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关注对象,利用微生物脱氮除磷开展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基于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脱氮除磷功能,兼具反硝化和聚磷功能的微生物研究及其在污水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厌氧和好氧/缺氧环境中,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制有很大差别,且在化学和酶学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质子驱动力/电子受体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反硝化聚磷的化学过程,而反硝化酶系和多聚磷酸盐激酶是酶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当前研究已明确在不同氧含量环境中氮素对磷去除的影响机制,但是否存在磷对除氮作用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氮-磷的偶联过程为切入点,分别从反硝化聚磷的化学过程和酶学机制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此外,介绍了反硝化聚磷菌在实验室以及工厂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近况,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以期为反硝化聚磷菌在环境修复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好氧反硝化菌脱氮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好氧反硝化菌的发现,是对传统反硝化理论的丰富与突破. 由于其在脱氮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研究的热点. 好氧反硝化菌能够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碳源生长的同时将含氮化合物反硝化生成N2等气态氮化物,多数还能同时进行异养硝化作用,将铵态氮直接转化为含氮气体. 本文从电子理论、反硝化酶系等方面对目前已分离出的一些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特性及其脱氮机理进行探讨,分析了溶解氧、碳源类型及C/N等环境条件对其脱氮作用的影响,介绍了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方法及应用现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化学刺激物对植物的作用在苏联已形成一门新的科学方向,卽植物药理学。而且很多方法已推广到农业实践中。在我国解放後农业生产空前高涨的过程中,化学刺激物也获得生实践的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菌功能基因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微生物推动的反硝化作用是地球氮素循环的重要分支,尽管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古生菌中,其功能基因的研究仍仅限于很少几个物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环境微生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反硝化功能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迅猛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微生物反硝化功能基因研究及以其为标记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細胞学的研究,应用了紫外线显微鏡、电子显微鏡以及超速离心机等近代仪器,結合細胞化学和組織化学的精細方法,对了解細胞的显微及亚显微結构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就。揭发了許多細胞內部的秘密。其中特别引入注意的是关于細胞器的研究。細胞器这一术语是由研究单細胞生物而来,因为单細胞生物的机体只是一个細胞,它們的各种生理功能是由細胞中的各个結构不同的部分分別担负执行。这样每个部分所具有的功能,很类似于多細胞生物的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是我国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由于化肥使用量增加,我国地下水存在农业氮的面源污染、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问题。地下水中硝酸盐过高,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对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至关重要。该文从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机理及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生物脱氮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反硝化菌在地下水中去除硝酸盐的应用进展,并对目前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体氮素污染日益严重,如何经济、高效地去除水体氮素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人员已从不同环境中分离到许多同时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功能的菌株,此类菌生长迅速,可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的过程,并可用于脱除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应用潜力巨大的脱氮菌。目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途径和机制主要是通过测定氮循环中间产物或终产物、测定相关酶活性、注释部分氮循环相关基因及参考自养硝化菌和缺氧反硝化菌的氮循环途径等进行研究,其完整的氮素转化途径和氮代谢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总结了目前异养硝化-好养反硝化菌的脱氮相关酶系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污水脱氮处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ying-aerobic denitrification,HN-AD)菌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脱氮理论,可以在有氧条件下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HN-AD细菌在海洋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海洋环境中HN-AD菌的多样性和部分已知氮代谢途径及相关酶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盐度、碳氮比、溶解氧、pH等环境因素对HN-AD菌脱氮效果的影响,对其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5.
短程硝化(partial nitrification, PN)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生物脱氮创新技术,伴随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nammox)污水脱氮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短程硝化作为提供其电子受体的重要环节,已成为了污水脱氮领域的研究热点。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是该技术的核心竞争微生物,掌握这两类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借助生态学理论和手段调控AOB淘汰NOB,提高种群的可预测性,对于实现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学角度介绍了AOB和NOB基础分类、生理性能及生态位分离,重点综述了短程硝化系统中AOB和NOB的生长动力学、群落构建、环境因素和相互作用,最后对这两类微生物的未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为短程硝化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好氧反硝化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综述了好氧反硝化菌的种类和特性、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好氧反硝化菌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副球菌属(Para-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属好氧或兼性好氧异养微生物.好氧反硝化菌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其主要产物是N2O,并可将铵态氮直接转化成气态产物.催化好氧反硝化菌反硝化作用的硝酸盐还原酶是周质酶而不是膜结合酶.溶解氧和C/N往往是影响好氧反硝化菌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间歇曝气法、选择性培养基法等好氧反硝化菌的主要分离筛选方法.概述了好氧反硝化菌在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降解有机污染物以及对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活性污泥法随着技术的成熟,已应用在高氨氮污水/废水处理中,通过不断发展衍生出的很多新型工艺也成为研究热点,短程硝化反应作为代表已逐渐体现出优越性。短程硝化能达到高效净化污水的目的,其反应中的代谢产物羟胺也和微生物类群及反应产物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动态密切相关,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能帮助生物强化、优化参数,提高脱氮效率。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短程硝化/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及其与反应器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羟胺代谢对短程硝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加深了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污水处理工艺之间的认识,但充分发掘生物信息、提高工艺效能之路仍然充满挑战,还需利用氮平衡方法、Real-time PCR法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对短程硝化进行全方位研究,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三菱油化学公司在乙醇营养菌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MJ.233株中开发了稳定的宿主-载体系统。这个系统已导入了特殊的DNA序列。继代培养了二百多代质粒几乎不脱落。在4月初召开的日本农艺化学会上将发表研究的详细情况。质粒的稳定化对重组菌的工业化是不可缺少的。短杆菌是发酵生产有机酸和氨基酸等精细化学制品的工业用微生物,似乎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还有待确证,但看来这种技术对Brevibacterium所属的革兰氏阳性菌一般可能是适用的。该公司对另一类微生物即革兰氏阴性菌。也通过活用F因子,在大肠杆菌中开发了稳定质粒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婷  杨娅  刘玉香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9):2213-2222
近年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硝化反硝化理论,其在去除氮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能够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SND),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影响因素和一些已筛选菌的最佳脱氮效果,及其与传统硝化反硝化菌作用酶系的不同,列出了一些已筛选菌的氮代谢途径,并对中间产物NO2--N积累和复合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在生物强化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本世纪7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和酶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有目的地修改某些生物体的基因组成,使之为人类的最大利益服务,它的发展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工程菌株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学实践的各个领域,例如干扰素,胰岛素和人体生长激素的发酵生产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范围远非局限于此,它也可应用于各种环境工作中,例如可用作为生物杀虫剂,农作物生长刺激剂,化学污染物的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