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钟瑛  陈贤 《蛇志》2012,24(2):129-130,14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将5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为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组,F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保证患者睡眠、无体动。观察两组术中有无呼吸抑制、舌后坠及恶心呕吐,记录各时段生命体征及气腹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时段的MAP、HR、RR、SpO2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B组呼吸抑制、舌后坠、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异丙酚总用量显著少于F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能为妇科短时间腹腔镜手术提供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戊乙奎醚与咪唑安定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病种包括子宫肌瘤、宫外孕、单纯卵巢囊肿)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于麻醉诱导前10分钟分别静注戊乙奎醚0.01 mg/kg (A组)、咪唑安定0.01 mg/kg (B组).记录并比较注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患者口干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并比较患者注药前10分钟(P1)、注药后10分钟(P2)、患者意识消失时(P3)、手术开始时(P4)、手术开始后1小时(P5)、手术结束时(P6)、苏醒后1小时(P7)时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并比较术后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量、动脉血乳酸(ABL)含量.结果:对两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分别注射0.01 mg/kg戊乙奎醚和0.01 mg/kg咪唑安定,结果显示B组患者在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心率较A组相同时间点心率有显著升高(P<0.05),口干程度VAS评分B组显著高于A组.手术期间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为B组注药后血压、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注药前后脉搏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B组气管及口鼻腔分泌物的量明显多于A组,且术后测定动脉血乳酸含量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于麻醉诱导前20分钟静注戊乙奎醚0.01 mg/kg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而不致心率增加和血压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对患者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病人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分别在麻醉后注射右美托咪定及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BIS、Ramsay、心率等镇静指标,并观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BIS术前与术中BIS指数分别为93.8±4.9及65.2±3.6,Ramsay评分分别为2.1±0.5及4.0± 0.8,心率分别为71.5±5.8及60.7± 4.2,上述三项指标术中与术前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与对照组同一时期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血压指标两组组间及术前、术中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出现6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13.8%,对照组出现5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12.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嘧啶能够有效改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的BIS指标、Ramsay得分及心率情况,能够阻滞痛觉的传导、降低心率,从而起到镇静、止痛作用,且不会带来更多的麻醉应激反应,效果及安全性均有良好的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丁晓英  袁浩峥  薛荣亮  韩新生 《生物磁学》2013,(24):4691-4693,4686
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环状脱垂痔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154例环状脱垂痔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B组患者在局麻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术后15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且B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局麻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麻醉效果好,具有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和疼痛程度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硬腰联合麻醉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入丙泊酚60μg/kg·h,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中30 min以及术后的Ramsay评分、BIS评分、MAP、HR以及Sp O2等生命指征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30 min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B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30 min 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之间MAP以及Sp O2却没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发现两者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可以显著改善镇静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喉罩下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加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阻滞的快通道麻醉在小儿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麻醉方法咪唑安定加氯胺酮作比较.方法:选择ASA Ⅰ级小儿上肢骨折手术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喉罩下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加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阻滞)20例和对照组(咪唑安定+氯胺酮)20例.试验组惠儿静脉注射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后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控制通气,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1%利多卡因8□/□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阻滞,手术结束停麻醉药.对照组静脉给予咪唑安定和氯胺酮,术中微量泵入咪唑安定加氯胺酮,术中根据需要调整输注速度,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记录两组患儿的镇静镇痛效果、术中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惠儿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均能满足手术需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中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气道的控制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显著长于试验组.结论:喉罩下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加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阻滞是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一种很好的快通道麻醉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麻醉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ASA I-II腰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硬膜外腔注射;B组向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硬膜外腔注射。术毕两组均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72 h的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每例患者试穿次数。结果:B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背痛发生率为11.0%,4.0%,明显低于A组(P<0.05);穿刺1次和2次及以上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1%和19.5%,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72h内神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有效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腰背痛,但对神经并发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围术期患者围术期皮质醇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EA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皮质醇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皮质醇及D-D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但CSEA组低于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D水平在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SEA组D-D水平在术后24 h及、术后72 h,CSEA组D-D水平均低于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更好的抑制剖宫产患者术中血清皮质醇及术后血浆D-D水平的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程秋菊  张永福  王琼  姚侠  陈金海 《生物磁学》2011,(24):4902-4904
目的: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麻醉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ASA I-II腰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硬膜外腔注射;B组向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硬膜外腔注射。术毕两组均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72 h的腰背痛及神经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每例患者试穿次数。结果:B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背痛发生率为11.0%,4.0%,明显低于A组(P〈0.05);穿刺1次和2次及以上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1%和19.5%,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72h内神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有效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腰背痛,但对神经并发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妇科手术麻醉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均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下进行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麻醉效果快速,且安全可靠性有保障,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钴—60对高兔卵黄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钴-60γ射线对接种于卵黄液中的大肠杆菌进行辐照灭菌,并测定了卵黄液的抗体效价、活性氧和卵黄液保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在卵黄液中的D10值为0.31-0.37kGy,杀灭卵黄液中大肠杆菌的照射剂量为3kGy;2.辐照量在15kGy以下时,对卵黄液的抗体效价没有影响或仅有轻微影响;3.经8kGy照射后的卵黄液在常温、4℃、-10℃条件保存时,保存期明显长于未照射的卵黄液。  相似文献   

13.
Zn、Cd及其复合对小麦幼苗吸收Ca,Fe,Mn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溶液培养条件下,Cd,Zn及其复合对小麦幼苗吸收Ca,Fe,Mn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对Zn,Cd的吸收随溶液中Cd^2 ,Zn^2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Cd,Zn同时存在时与其单独作用时幼苗对它们的吸收不同,Zn影响幼苗对Cd的吸收,Cd对Zn的吸收起抑制作用,Ca,Mn的吸收随溶液中Cd^2 ,Zn2 浓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在Cd单独处理组和Zn单独处理组中Fe的吸收随Cd2 ,Zn2 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在Zn Cd处理组中,Fe的吸收则呈下降趋势,其效应试学与作物具体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on mengovirus-induced cytopathic effect (CPE) in L cells, the cut-off of host-cell protein synthesis, and production of mature virus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erferon. CPE and inhibition of host protein synthesis were not affected until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erferon was increased 100-fold over that required to reduce viral yields by 90%.  相似文献   

15.
16.
突变和野生型叶绿体ATP 合成酶的ε亚基均可增强叶绿体毫秒延迟发光的快相;不同的突变体对快相的增强强度不同,但与它们对离体CF1 的Ca2+ATP酶水解活力的抑制程度情况一致。且这种影响在1 ℃左右的低温下较显著,而温度升至25 ℃时,这种增强作用趋于消失。加入解联剂后,快相部分消除,ε亚基仍有增强作用。这些结果说明,ε亚基是通过与CF1 的专一作用而影响光系统Ⅱ附近类囊体膜的动态结构, 使质子不易从类囊体膜上流失,质子动力势较难被解联剂所去除  相似文献   

17.
Michael Kaye 《CMAJ》1964,90(1):39
  相似文献   

18.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多柔比星进行抗肿瘤治疗前先行跑台干预,对多柔比星抗肿瘤效果及其诱发的心毒性可能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50只12周龄的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n=10)、SNTD组(不运动+无肿瘤+多柔比星组, n=10)、STS组(不运动+肿瘤+安慰剂, n=10)、STD组(不运动+肿瘤+多柔比星组, n=10)、ETD组(运动+肿瘤+多柔比星组, n=10),进行2周的不同方案干预后,在STS组、STD组、ETD组大鼠注射黑色素肿瘤细胞,C组、ETD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3周,在SNTD组、STD组、ETD组小鼠的腹腔注射12 mg/kg的多柔比星,C组和ST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结束10 d后,进行心脏形态功能和肿瘤体积检查,利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认为多柔比星能够抑制肿瘤流体生长速度,但跑台运动不会对多柔比星抗肿瘤的效果产生影响。注射多柔比星会导致心壁变薄、心输出量、射血量等心脏功能衰退,但跑台运动能够缓解多柔比星的心毒性。  相似文献   

20.
布鲁斯效应是一种由陌生雄性以及其化学信号所引起的妊娠终止现象,首次在实验室小鼠(Musmusculus)中发现。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从行为到内分泌,从神经机理到进化意义,都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布鲁斯效应在其他啮齿类物种中的情况,其生物学意义及神经内分泌机制,有效诱发雌鼠妊娠终止的化学信号成分等几个方面。本文就目前对布鲁斯效应已经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