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澄清广东大亚湾水域海链藻属的物种多样性, 研究建立了它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学特征, 以及基于核糖体大、小亚基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报道了中国海链藻属的1个新种, 即扇形海链藻Thalassiosira flabellata sp. nov. X.H. Guo, Y.Q. Guo & Y. Li。该种以短链状群体或单细胞生活, 壳面具有一圈壳缘支持突、一个中央支持突和一个壳缘唇形突。壳面孔纹束状排列, 是此种的典型特征。此种与帕尔海链藻T. partheneia较为相似, 区别特征如下: 此种的壳面支持突和唇形突均具有外管, 而帕尔海链藻的突起没有外管, 只有内管; 其次, 此种的壳面较平, 而帕尔海链藻的壳面隆起呈鼓状; 第三, 此种的中央支持突具有3个围孔, 而帕尔海链藻具有4—5个围孔。  相似文献   

2.
海链藻(Thalassiosira)与圆筛藻(Coscinodiscus)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植物研究》2009,29(3):282-288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繁多,是硅藻门中的大属和代表属。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具有较多相似之处,易混淆鉴定。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比较研究了海链藻和圆筛藻种类的形态学特征。海链藻种类除了具有1~2个唇形突之外,还具有数量较多的支持突,少数种类具有闭合突;筛膜位于壳面内侧;中孔在壳面外侧。而圆筛藻种类只具有数量众多的唇形突,且其中两个较大;筛膜位于壳面外侧;中孔在壳面内侧。由于两属形态学特征的区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清晰观察到,因此尚有较多的分类修订工作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自然水体中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的8种和陀螺藻属(Strombomonas)的两种藻类的囊壳微细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这两个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组成囊壳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铁和硅,在陀螺藻和表面粗糙的囊裸藻中,硅的含量较高,铁的含量相对较低;在大多数囊裸藻中,尤其是表面致密、光滑的种类中,铁的含量较高,硅的含量较低,矿质元素的组成与囊壳的颜色无直接关系。建议将陀螺藻属(Strombomonas)撤消,原陀螺藻属的种作为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中的一个种组(Group),它们是裸藻科中最原始的具囊壳的类群。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湖南省绥宁县巫水水域的硅藻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鉴定出其中一种为硅藻中国新记录种——泉生平片藻[Tabularia fonticola (Hustedt) C.E. Wetzel & D.M. Williams],该种具有以下鉴别特征:(1) 壳面轮廓为线形披针形,中央胸骨宽,线纹短且宽。(2) 横主肋和纵细肋硅质化增厚。(3) 孔纹开口被数条横向硅质条组成的筛板所遮拦。(4) 每个壳面仅在其一端着生一个唇形突。(5) 壳套顶孔区孔纹有序排列。(6) 第一环带开放。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泉生平片藻的前正常营养期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不仅增加了对泉生平片藻的超微结构认识,而且扩展了其地理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自然水体中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的8种和陀螺藻属(Strombomonas)的两种藻类的囊壳微细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这两个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组成囊壳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铁和硅,在陀螺藻和表面粗糙的囊裸藻中,硅的含量较高,铁的含量相对较低;在大多数囊裸藻中,尤其是表面致密、光滑的种类中,铁的含量较高,硅的含量较低,矿质元素的组成与囊壳的颜色无直接关系.建议将陀螺藻属(Strombomonas)撤消,原陀螺藻属的种作为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中的一个种组(Group),它们是裸藻科中最原始的具囊壳的类群.  相似文献   

6.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Cleve)是硅藻门中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大属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类水体。目前沿用的海链藻属分类体系是基于形态特征建立的,尤其是电镜下的超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某些形态特征存在不稳定或变化的情况,应对其开展二次研究和重新评估。故此,本文选择全球近岸广布种艾伦海链藻(T.allen Takano)作为典型代表,基于建立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二次研究。结果显示:(1)艾伦海链藻壳面孔纹的排列方式存在一定的变化,呈切线形或偏心状;壳缘唇形突的位置多有变化,占据一个壳缘支持突的位置、或位于两个壳缘支持突正中间、或靠近其中一个。艾伦海链藻这两个特征并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分类学意义或应降低;(2)壳缘不具有肋纹,此特征相对稳定,可作为艾伦海链藻的识别特征之一;(3)艾伦海链藻具有较保守的遗传多样性,尚未发现(拟)隐形种。结合其它海链藻的形态学报道,我们认为孔纹排列方式易受环境的影响,稳定性较差,在分类时应慎重应用;壳缘唇形突的位置在少数海链藻属物种中易发生变化,分类时应视具体物种而针对性应用;支持突等突起特征较为稳定,在海链藻属物种的分类体系中仍可作为重要依据;艾伦海链藻中壳缘肋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作为分类依据,但在其它海链藻属物种中是否也具有很好的分类价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分子信息在形态特征上的二次研究和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分子数据的缺乏和不足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对重新评估艾伦海链藻形态特征的分类学价值、完善现存的分类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透射电镜对采自东黄海海域典型站位的微型硅藻(nanodiatom,〈20μm)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我国微型硅藻类的一个新记录属:微舟藻属Nanoneis R.E.Norris以及该属的一个新种:长微舟藻Nanoneislongta sp.nov..该属的主要特征是:壳面两侧对称,具有不完全壳缝,壳面除中轴区外都有横肋纹或长室孔分布.本文描述该属的两个种,其中海斯微舟藻(Nanoneis hasleae R.E.Norris)为我国的新记录种,长微舟藻为新种,两种之间主要的区别特征是壳面外形、长宽比例以及壳面横肋纹的密度.并较详细地描述了该属种类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科氏杜氏藻是一种泥生或附沙生硅藻。该文对最近刚确立的一个硅藻属——杜氏藻属进行了介绍,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019年4月20日采自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氏杜氏藻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标本具有以下主要形态特征:(1)壳面椭圆披针形。(2)中央区为蝴蝶结形,没有延伸至壳缘。(3)线纹在壳面大部分区域呈辐射状排列,在两端近平行排列,中部线纹密度20~22条/10μm。(4)孔纹圆形或近圆形,在内壳面被圆顶状的孔膜覆盖。(5)在壳面两端存在假隔片。该文调查采集的科氏杜氏藻种群的形态特征与模式种群相吻合,该属在中国是首次报道,为中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9.
利用透射电镜对采自东黄海海域典型站位的微型硅藻(nanodiatom,<20mm)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我国微型硅藻类的一个新记录属微舟藻属NanoneisR.E.Norris以及该属的一个新种长微舟藻Nanoneislongtasp.nov.。该属的主要特征是壳面两侧对称,具有不完全壳缝,壳面除中轴区外都有横肋纹或长室孔分布。本文描述该属的两个种,其中海斯微舟藻(NanoneishasleaeR.E.Norris)为我国的新记录种,长微舟藻为新种,两种之间主要的区别特征是壳面外形、长宽比例以及壳面横肋纹的密度。并较详细地描述了该属种类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对湖北省的异极藻科植物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时,观察到一些新种类,本文报道其中的异极藻属(Gomphonema)2新种。l长阳异极藻新种图1:lGomphonemachangyanglcumsp.nov.壳面棒状披针形,两端钝圆,长33—37pm,宽5—7pm。中轴区多数略宽,几乎与中心区共同形成一个边缘呈波状的披针形区域,其宽度约为壳面的1/3;有时略窄,与中心区界限明显。中心区略膨大成椭圆形,在接近壳缝处有一明显孤点。线纹略短,大部分为放射状,在中部近于平行;在10pm内,中部具11—13条,端部具13—16条。产地长阳县永和坪镇,采于水塘中,水温24℃…  相似文献   

11.
胶丝藻属Gloeotila由kutzing于1843年建立,在中国为首次报道,我国已知有3种:美丽胶丝藻G.caldaria,普罗胶丝藻G.protogenita和略缢胶丝藻G.subconstricta.标本自安徽黄山和芜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辐藻属(Myriactula)三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日孝 《植物研究》2003,23(2):137-140
报道中国产粘膜藻科(Leathesiaceae)多辐藻属(Myriactula)三个新记录种:阿拉伯多辐藻(Myriactula arabica)、粗丝多辐藻(M.clavata)和马尾多辐藻(M.sargassi)。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沿海岸采集的褐藻门多毛藻属(Myriactula)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确认了4种,其中2新种,即阿拉伯多毛藻[M.arabica(Kuetzing)Feldmann]、粗丝多毛藻[M.clavata(Takamatsu)Feldmann]、漳浦多毛藻(M.zhangpuensis Luan et Ding,sp.nov.)和海州多毛藻(M.haizhouensis Luan et Ding,sp.nov.)。对漳浦多毛藻和海州多毛藻进行了较详细的特征描述。模式标本均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两种狐尾藻属(小二仙草科)植物在中国的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花狐尾藻 Myriophyllum alterniflorum DC.和刺果狐尾藻M.tuberculatum Roxb.为中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仅将在西藏发现的硅藻门,舟形藻属Navicula中的2新变种、曲壳藻属Achnanthes中的2新种作一报道,附图均按西藏标本绘制。1 布鲁克曼舟形藻波缘变种 新变种 图1:1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和10月在江西省鄱阳湖进行野外调查时, 发现一种浮游的丝状蓝藻。通过分离纯培养, 获得了6个纯化藻株。根据藻株主要形态学特征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比较, 鄱阳湖这些藻株与老挝的2株Aerosakkonema funiforme较为相近, 其中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度达到98%。鉴于这些藻株不同于颤藻目中其他属的藻株, 因此确定为我国一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气丝藻属Aerosakkonema Nanda Watanabe 2012, 模式种为索状气丝藻Aerosakkonema funiforme Nanda Watanabe 2012。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次记录的菱形藻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我国南海近岸水中的微型硅藻时,发现了菱形藻属Nitzschia Hassall在我国首次记录的5个种,它们是:趋光菱形藻N.agnita Hustedt,金色菱形藻N.aurariae Cholnoky,沟坑菱形藻N.lacuum H.Lange-Bertalot,极细菱形藻N.perspicua Cholnoky和绒毛菱形藻N.pubens Cholnoky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连珠藻属(串珠藻科)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中国产连珠藻属Sirodotia Kylin的6个种,即黄山连珠藻S.huangshanensis Z.X.Shi et S.L.Xie,威拉连珠藻S.huillensis(Welwitsch ex W.et G.S.West)Skuja,中华连珠藻S.sinica Jao,纤细连珠藻S.delicatula Skuja,瑞典连珠藻S.suecica Kylin和细连珠藻S.tenuissima(Collins)Skuja ex Flint。其中,黄山连珠藻S.huangshanensis Z.X.Shi et S.L.Xie为新种,威拉连珠藻S.huillensis(Welwitsch ex W.et G.S.West)Skuja,纤细连珠藻S.delicatula Skuja和瑞典连珠藻S.suecica Kylin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微型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类群, 由于其个体微小,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被忽略了。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若干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样品进行观察, 经鉴定, 确认一个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微壳藻属Nanofrustulum Round, Hallsteinsen &; Paasche 1999。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透射电镜下的照片, 并对相似属种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镜对华南沿海及澳大利亚分布的镰刀藻属(Falcula)和伪镰刀藻属(Pseudofalcula)硅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硅藻,即中间镰刀藻(F. media Voigt);首次报道了半波镰刀藻(F.semiundulata Voigt)的超微形态结构;通过与透明伪镰刀藻(P. hyalina (Takano) Gómez, Wang&Lin)的比较进一步界定了两属的形态学差异。其中,二者顶纹区结构的差异最为显著:镰刀藻属的顶纹区由数条狭缝组成,而伪镰刀藻属的顶纹区为嵌入壳套的眼点且呈网格状结构。此外,明确了镰刀藻属物种多是大型海藻上的植表生硅藻,而伪镰刀藻属则为典型的动表生硅藻,其宿主为海洋桡足类。本文扩大了中间镰刀藻、半波镰刀藻和透明伪镰刀藻的地理分布区域,厘清了镰刀藻属和伪镰刀藻属的形态学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