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动态分析。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穿龙薯蓣根茎中花期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为1.35%,枯萎期含量最低为1.03%。穿龙薯蓣地上部分不同生长时期均不合薯蓣皂苷元。结论:穿龙薯蓣根茎中花期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枯萎期含量最低。穿龙薯蓣地上部分不同生长时期均不合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2.
穿龙薯蓣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试验处理初步确定了穿龙薯蓣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试验寻找出了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去皮露胚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提高,说明穿龙薯蓣种子不具有种皮抑制吸水障碍性休眠;通过穿龙薯蓣种子和种子翼翅不同溶剂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穿龙薯蓣种子和种子翼翅中含有抑制发芽物质.在确定穿龙薯蓣种子休眠原因后,通过不同试验处理,寻找到了合理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破除休眠试验中以0~5℃低温层基处理4周和100 mg/kg赤霉素浸种24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提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筛选能够发酵提高穿山龙药材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功能菌种.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将内生真菌与灭菌后穿山龙药材提取物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中,120 r/min,28℃培养7天.以高效液相法测定发酵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并与原药材提取物、灭菌药材提取物以及未灭菌药材提取物的发酵物进行比较.结果:分离提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102种,其中C39菌能够稳定提高灭菌后穿山龙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提高幅度达原药材提取物的20%-30%.结论:经液体发酵,穿龙薯蓣内生真菌C39能够稳定提高穿山龙药材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ZTC澄清剂澄清后的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提取液40 mL(6.57 mg/mL)上大孔树脂柱(R25 mm×H100 mm,干重6.0 g),用蒸馏水80 mL、50%乙醇100 mL依次洗脱。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富集于50%乙醇洗脱液部位,洗脱率达80%以上,干燥后总固物中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纯度可达26.1%,达到较好的纯化目的。  相似文献   

5.
穿龙薯蓣种群濒危机制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凉水保护区实验地资料, 建立了穿龙薯蓣种群濒危机制的CTM(Continuous Time Markov Approach)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穿龙薯蓣种群随海拔高度的演化趋势预测和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程度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700~2 900 m 区间穿龙薯蓣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长势相对良好, 其它地段较差。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穿龙薯蓣种群总体濒危, 但影响因子周期长短不一, 有些因子可以人为控制、有些则是自然发生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濒危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薯蓣皂苷(Dioscin)是甾体皂苷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薯蓣科、百合科、豆科等植物中,尤其穿龙薯蓣、黄山药薯蓣等含量极高。祖国医学认为山药与穿龙薯蓣功能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现代研究表明薯蓣皂苷有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功能、免疫调节、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和抑制结肠功能亢进等作用,本文将进二十年薯蓣皂苷药理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从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中分离得到的一少根根霉原变种Rhizopus arrhizus var. arrhizus菌株,能实现薯蓣皂苷的生物转化。用该菌株发酵穿龙薯蓣D. nipponica生产薯蓣皂苷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其总得率可达3.00%。运用该菌株发酵制备薯蓣皂苷元,操作简单,环保,且得率高。  相似文献   

8.
子午岭地区草本药用植物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子午岭地区桥山林区最常见的几种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种间联结系数(AC)、Ochai指数(OI)、Jaccard指数(JI),结合Pearson系数和以及χ2统计量对研究区内的药用草本植物两两之间及药用草本植物与本区常见优势木本植物间的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以了解子午岭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结果显示:(1)药用草本物种间白头翁与苦参、黄精与沙参显示出极显著的正联结关系,而穿龙薯蓣与刺儿菜、翻白草、祁州漏芦、茵陈蒿、远志,刺儿菜与玉竹,翻白草与黄精,黄精与茵陈蒿则表现出极显著的负联结关系。(2)木本植物与药用草本植物的关系因物种不同而异,其中刺槐与刺儿菜、辽东栎与穿龙薯蓣、辽东栎与玉竹、辽东栎与黄精、白桦与穿龙薯蓣均具有极显著的正联结关系;而刺槐与穿龙薯蓣、玉竹,辽东栎与刺儿菜、翻白草、茵陈蒿、苦参,槲栎与龙牙草、茵陈蒿,白桦与天南星、茵陈蒿,油松与益母草,野胡桃与黄精均具有极显著的负联结关系。(3)基于物种关联性的不同,将药用草本植物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研究认为,种间联结性的研究结果可以反映物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对该区药用经济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花序是影响植物繁殖的关键性状,也在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用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的花序类型具有多样型,但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且常有争议。为明晰穿龙薯蓣的花序类型及特征,本研究以观察测量为主,结合石蜡制片技术,对穿龙薯蓣的花序形态、数量性状及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穿龙薯蓣雌花形成腋生的穗状花序,具退化雄蕊,具花粉囊,但不产生花粉;雄花序特征与现有资料的描述不尽相同,雄花序生于叶腋或顶生于侧枝,花序主轴为无限花序,侧轴为蝎尾状单歧聚伞花序,整体为形似穗状的混合花序;由于雄株部分侧枝叶片退化,腋生花序向顶逐渐短缩,与顶生花序结合呈圆锥状;雄花序的长度、小花数量、小花密度及花期时间等均高于雌花序。本研究发现,穿龙薯蓣雌雄花序形态与有限花序向无限花序演化过程相符,具原始性,可保证传粉的成功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薯蓣皂甙元分离工艺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采用“分离法加工薯蓣植物”的工艺技术是将薯蓣根茎带水磨碎,在水中筛分,将各有用成分分开后,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加工利用。本文报道利用薯蓣植物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和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制取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和药用酵母粉(Saccharomycessiccum)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