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鱀豚气管和肺的解剖和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鱀豚的肺分左右2叶,不分小叶,肺门位置高。气管分叉成左右主支气管和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分叉点的位置较高,情形与拉河豚相近。3条主支气管进入肺以后便成为肺内支气管树的主干,其分支的分布区可暗示假定肺叶的存在(共5叶,左2右3)。从气管起一直到呼吸性支气管都存在软骨组织。气管的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主支气管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又变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少。细支气管以下逐步改变为单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各级支气管均未见腺体存在。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管的通道口,有括约肌存在。各级支气管一直到肺泡壁均有平滑肌存在,从断续出现到连续的环层。弹性纤维在整个气管均很丰富。  相似文献   

2.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中华白海豚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中华白海豚的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表现出了对海洋生活的适应,包括气道加强、丰富的弹性纤维组织、括约肌系统及肺泡隔两侧的双毛细血管床等,探讨了中华白海豚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机制,同时与鲸目其他物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江豚和白鳍豚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克雄  刘仁俊 《兽类学报》1998,18(1):68-70,59
江豚和白鳍豚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ONTHEANATOMYOFTHEMALEGENITALSYSTEMINTHEBAIJI(LIPOTESVEXILLIFER)ANDFINLESSPORPOISE(NEOPHOCAENAPHOCAENOIDES)...  相似文献   

4.
长江江豚精巢发育和组织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性成熟的江豚精巢明显增大,其重量约为成熟前的14倍,结合有关江豚捕捞和野外生态学资料,初步认为长江江豚属多雌性群体,而成熟的雄性个体具有较大的精巢,可能对保证群体的成功繁殖非常重要。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可将江豚精巢发育分为胚胎早期、胚胎晚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包括活动期和不活动期),通过对精巢生精小管管径大小和白膜厚度进行分析,认为成熟江豚精巢活动呈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江豚脊神经式:C8T13Lc23。脊神经腹根较背根粗;腰尾神经根入入脊髓时呈内、外侧两束或单束连于脊神经节。背支与腹支分别分布于水平隔上方和下方。背支中的肌支分布至升尾肌(背棘肌、背最长肌、髂肋肌和尾上肌)。腹支在椎体两侧横突间,分支数目少于背支,其肌支分布至降尾肌(尾下肌、轴下肌和坐导肌)。Lc7 ̄Lc10神经腹支形成异常粗大的外阴神经,并有掌状分支至坐尾肌;Lc10 ̄Lc20神经腹支在脊柱腹面  相似文献   

6.
爪鲵消化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爪鲵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爪鲵口腔底部具有肌肉质的舌,食管很短,胃是呈纺锤形的长囊,胃壁较厚,粘膜厚,胃腺发达。消化管肌层皆为平滑肌,环肌明显多于纵肌。肝脏较大,分左、中、右三叶;有胆囊;胰腺长带状,胰管与胆管汇合后与小肠最前部的十二指肠相连。  相似文献   

7.
东方扁虾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扁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及雄性生殖孔三部分组成,输精管可分为前、中、后三段。精巢由卷绕的前、后收集管及持靠其上的许多生精腺囊所组成。同一腺囊内的精细胞发生基本同步,而不同腺囊内则可以不同步。收集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精细胞团输送至输精管。精荚在输粗管内运行时一直进行着精子的形成过程,直至精子成熟。位于输精管末段不肌层外的索带状细胞团被认为是造雄腺。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爪鲵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爪鲵口腔底部具有肌肉质的舌,食管很短,胃是呈纺锤形的长囊,胃壁较厚,粘膜厚,胃腺发达。消化管肌层皆为平滑肌,环肌明显多于纵肌。肝脏较大,分左、中、右三叶;有胆囊;胰腺长带状,胰管与胆管汇合后与小肠最前部的十二指肠相连。  相似文献   

9.
版纳鱼螈消化道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的消化道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消化道呈直管状,无盘曲;胃、肠分化明显,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大肠和直肠;黏膜上皮食管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后段为单层柱状上皮,直肠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均为复层柱状上皮;口咽腔黏膜含大量巨型杯状细胞,有单泡状颌间腺;食道中下段有团泡状食道腺;胃体部含大量单管状胃腺;十二指肠和空肠有单泡状肠腺,绒毛发达;口咽腔的黏膜下层不明显,食道和直肠的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余均为细密的结缔组织;肌层除口咽腔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中,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两肌层间有细密的结缔组织连接.  相似文献   

10.
版纳鱼螈脑的解剖学与组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对蚓螈目(Gymnophiona)物种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脑的解剖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版纳鱼螈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和延脑4个部分,端脑由嗅球、副嗅球和大脑半球构成。嗅球发达,有两对嗅神经;大脑半球呈长椭圆形,为脑的主要部分;间脑腹面向后以漏斗连有扁平勺状的垂体;中脑椭圆形;没有小脑;延髓有较大弯曲。本文同时就上述结构特征与其他两栖动物相比较,探讨了在神经系统演化中版纳鱼螈脑的结构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1.
长江江豚微卫星DNA分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本文采用一种改良的快速微卫星分离法(FIASCO)从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基因组中筛选得到72条微卫星DNA序列。根据重复单元的排列特点,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3%、22.2%和19.5%。选择其中30条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并用12个随机选择的长江江豚样品进行多态性筛选。初步结果表明其中1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在每个座位上获得2-1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7个;14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60和0.709。本研究获得了长江江豚的第一批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座位及其扩增引物,这些微卫星标记将在后续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江江豚的无线电跟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对生活在长江故道中的江豚进行了跟踪,较好地解决了无背鳍豚类的无线电信标的无损伤固定和淡水环境中信标的自动脱落两个技术关键。跟踪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白鱀豚的肺分左右2叶,不分小叶,肺门位置高。气管分叉成左右主支气管和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分叉点的位置较高,情形与拉河豚相近。3条主支气管进入肺以后便成为肺内支气管树的主干,其分支的分布区可暗示假定肺叶的存在(共5叶,左2右3)。从气管起一直到呼吸性支气管都存在软骨组织。气管的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主支气管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又变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少。细支气管以下逐步改变为单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各级支气管均未见腺体存在。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管的通道口,有括约肌存在。各级支气管一直到肺泡壁均有平滑肌存在,从断续出现到连续的环层。弹性纤维在整个气管均很丰富。    相似文献   

14.
长江天鹅洲故道江豚的集群规模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 ,选择使用岸上定点观察、流动观察和水上流动观察 3种观察方式 ,对长江天鹅洲故道内约 2 0头江豚的集群状况进行了一个周年的监测 ,共观察到江豚集群 5 88次。结果表明 :天鹅洲故道内江豚以集群的方式迁移和活动 ,集群规模从 2— 2 0头不等 ,一般分成 2个 9— 11头规模的亚群体 ,2个亚群体活动范围相对独立 ,其活动主要为D区和H区。每个亚群体又常分成规模较小的核心群体 ,其中 3头集群最多。一年中春、秋和冬季江豚集群状况基本相同 ,而夏季有所差别。天鹅洲故道江豚集群在白天期间有 3个高峰期 ,主要发生在9:0 0— 11:30 ;12 :30— 16 :15和 17:15— 18:0 0 ;正午时间 ,江豚的集群活动处于相对低谷。江豚集群相对集中在天鹅洲故道D、E、F、G和H区域 ,占 70 % ,江豚在上下区域集群相对较少。根据江豚集群规模在天鹅洲故道的时空分布规律 ,作者对长江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群体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的消化器官Ⅱ. 肠、肝、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篇为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消化器官研究的第二部分。 标本来源见李悦民(1984)。肠的长度和肝的重量都由新鲜标本测得。组织学材料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用苏木精曙红,PAS和Van Gieson法染色。  相似文献   

16.
人工饲养环境下长江江豚的行为谱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行为的定义和描述是定量开展行为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对人工饲养环境下长江江豚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定义和描述了长江江豚近40种行为。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人工饲养环境下长江江豚行为学研究所必需的行为谱,由活跃的水面行为、玩耍、索食、社群行为、性行为、休息、摩擦、杂类八个类别组成。文中对某些行为可能具有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江豚鼻道肌的解剖和构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豚的鼻部肌共分为后外肌、前外肌、后内肌、前内肌和深肌5层,无间肌和大小内肌较退化,无对角膜肌。通过测定各肌的肌重、平均肌纤维长、平均肌小节长以及肌纤维角度,计算了各肌的生理横截面积,估计最大强直张力和肌鲜重对估计最大强直张力之比值等指标。鼻部肌各肌的相对肌纤维长度相似。各鼻部肌的肌纤维角度均为零。前部肌比后部肌具有较大的收缩速度和收缩位移优势,后部肌则具有较强的张力产生能力。着于额隆和唇部吻肌的张力产生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8.
江豚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是鲸目(Cetacea)鼠海豚科(Phocaenidae)的一种小型齿鲸,在淡水和海洋中均有分布。关于江豚染色体的研究,国外文献中尚未见记载,国内亦无报道。Pilleri和Gihr(1972,1975)根据江豚的形态解剖学的研究,认为我国产的江豚和印度洋的及日本海的江豚不属同一个种,但国际上对此尚有不同意见。因此,搞清江豚染色体的核型,将可有助于澄清江豚属的的分类问题。本文就我国长江产江豚的染色体核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江豚眼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结果表明:与黄海沿岸种群江豚相比,长江种群江豚眼中央至吻端的平均距离显著较小,与长江弱光环境相适应。长江种群平均眼裂高比较小,眼球平均相对水半径比较短,而前后径比较长。眼球较趋近于圆球型。视觉较近视。在显徽与亚显微结构方面未发现两种群之间有差异。江豚无典型的视锥,而具有细胞核和内节呈视锥状、外节呈视杆状的一种中间型视细胞。  相似文献   

20.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