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并分析研究组依照不同层次分组后以上各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症患儿高于轻症患者,急性期患者高于非急性期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指标中任意二种、三种、四种及五种联合检测,其诊断效能均在0.923-0.967之间,六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效能最高为0.97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儿的以上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六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与支原体肺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3例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9例分别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心肌酶指标和心肌蛋白指标。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心肌肌钙蛋白I(c Tnl)、肌红蛋白(MYO)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10 d c Tnl、MYO均低于入院第1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入院第10 d c Tnl、MYO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10 d CK、CK-MB、AST、LDH均低于入院第1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入院第10 d CK、CK-MB、AST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临床性能,c Tnl、MYO、CK、CK-MB、AST、LDH的临界值分别为0.38μg/L、56.2μg/L、236.58 U/L、32.8 U/L、71.6 U/L、232.8 U/L,灵敏度分别为82.7%、85.4%、84.8%、89.6%、90.2、79.8%。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应用ROC回归曲线确定各指标的临界值,还可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琢1b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病毒性脑炎患儿提供合理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联合组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惊厥、发热、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4/38)与对照组5.26%(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gE、IgG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指标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惊厥、发热、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可取得显著疗效,能减轻患儿脑组织损伤,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用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新生儿70例(对照组),采用生化仪检测入选者血清心肌酶谱,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 Tn I,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酶谱和c Tn I水平。结果:研究组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n 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检测灵敏度最高,c Tn I检测的特异性最高。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c Tn 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联合止泻保童颗粒对腹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39例采取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39例采取蒙脱石散联合止泻保童颗粒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有关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大便恢复至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泻患儿经蒙脱石散联合止泻保童颗粒治疗较单用蒙脱石散能更有效降低患儿血清CRP水平,改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患儿的临床症状可快速恢复,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彭洁清  梁平  黄亚铭 《蛇志》2012,(4):354-355
目的研究眼镜蛇咬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为临床蛇伤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为眼镜蛇咬伤的住院患者心肌酶谱5项指标进行连续5天动态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眼镜蛇咬伤的住院患者83例,其中心肌酶谱异常63例,占75.90%。患者第1天的心肌酶谱5项指标均开始升高,但以CK升高较为明显;第2天LDH、α-HBD和CK 3项指标达到5天中的最高值;第3天AST和CK-MB 2项指标达到5天中的最高值;第4天各项指标均开始下降;第5天各项指标已接近正常值。结论动态血清心肌酶谱观察在眼镜蛇咬伤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4+/CD8+比值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组(67例)和轻症组(85例),另选择7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89例)与预后不良组(1~3级,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PEWS测评和VEEG检查,检测血清NSE水平,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重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血清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4+/CD8+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惊厥、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是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4+/CD8+比值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59,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联合以上四项指标辅助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水平并对比分析及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贵阳市儿童医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7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肺炎患儿35例,男22例、女13例,将其分为重症组,轻症肺炎患儿35例,男20例、女15例,将其分为轻症组。对比两组患儿的suPAR水平、心肌酶水平以及肺部影像学结果,了解suPAR在重症肺炎中是否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分析重症肺炎suPAR水平与心肌酶、肺部影像学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重症组suPAR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心肌酶相关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密度增高影、带片絮状影、节段性实变、斑片状影人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肺不张、大片状影、双肺纹增多人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suPAR水平与CK-MB、CK、LDH、AST以及影像学特征呈正相关(P<0.05)。血清suPAR水平对重症肺炎病情危重程度ROC的AUC为0.897(95%CI:0.819~0.975),最佳cutoff值为1.9 ng/mL,此时特异度、灵敏度为82.86 %、85.71 %。结论:重症肺炎组suPAR的值与心肌酶呈正相关;suPAR水平与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关性;suPAR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危重,在重症肺炎评估中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