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贤 《蛇志》2011,23(4):416-4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用人造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Ⅲ。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5月共实施老年患者THR64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5例(30髋)按病因分三组,A组酒精性17例,B组为激素性6例,C组潜水性2例,记录各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患髋功能,X片等,并进行Harris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三组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9.7±2.8)、(81.5±3.1)分、(87.8±2.9)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假肢松动髋数率分别为4.8%、16.7%、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随访3年总体髋部优良率分别为100%、83.3%、10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较好,对酒精性病因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的82例行手术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术后引流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93.25±4.51),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2.76±3.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 年7 月-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 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THA 组)和双极人工股 骨头置换组(BHA 组),每组45 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结 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A 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HA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年,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年及三年,THA 组手术优良 率明显高于BH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和BHA 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THA具 有更好的远期疗效,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梁青华 《蛇志》2014,(2):224-226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对髋关节疾病患者而言,该手术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缓解了疼痛,也缩短了疗程。而且该手术能较好地纠正患者的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因此,要加强护理。采用科学的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恢复,而且还可减  相似文献   

6.
蔡晓敏  林连珠 《蛇志》2014,(4):436-437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完善术前准备,全面术后护理,合理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连续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4月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入选实验组,2000年1月-2004年12月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怠者入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系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固术期康复训练程序.结果: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按Charnley标准评分,优良率80%;对照组优良率为6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赵婵  苏海瑕 《蛇志》2010,22(2):179-180
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髋周肌群退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其愈合能力差,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42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方面处于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海远 《蛇志》2009,21(2):134-136
自1938年willess首次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应用到临床后,该手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与应用,它是多年来矫形外科学中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目前,THR被认为是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甚至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是终生的痛苦或生命的代价。如何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重要手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和预防。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现结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高龄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类疾 病的方法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但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出现衰退,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探讨流程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参 考。方法:选择我科2010 年12 月至2013 年6 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 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 模式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出现,髋关节 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模式对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Delta陶瓷较Forte陶瓷在材料复合方面进步明显,并采用了36 mm大直径球头的设计,其组成的界面具有耐磨性好,关节活动度大,稳定性佳,不易脱位等优点,适合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但其价格较其他界面更为高昂.观察采用Delta陶瓷-陶瓷界面与Delta陶瓷-高交联聚乙烯界面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选择Delta陶瓷-高交联聚乙烯界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5例患者(A组),以同期在我院选择Delta陶瓷-陶瓷界面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B组)作为对照.通过随访影像学复查,以及术后Harris功能评分进行临床效果的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到2年.所有患者在影像学方面,未发现松动下沉,脱位以及碎裂等现象.假体周围未见骨溶解所致透亮线形成以及异位骨化.两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Delta陶瓷作为最新一代的生物陶瓷,其优异性能毋庸置疑.采用Delta陶瓷-陶瓷界面及Delta陶瓷-高交联聚乙烯界面在短期内未见明显差异,其中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蓝丽智 《蛇志》2012,(4):382-383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月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认知水平、行为方式达标率分别为86.7%、76.7%、66.67%,对照组分别为53.3%、36.7%、33.3%,观察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护理模式,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60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治疗优良率、手术前后不同Crowe分型Harris评分、手术前后行走及疼痛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1根据Harris评分,本组治疗优良率91.67%(55/60);2术后各Crowe分型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组术前自行行走及辅助行走例数分别为23及37例,术后分别为39例及21例;术前疼痛情况:无、轻、中及重度疼痛例数分别为1例、6例、22例及31例,术后分别为18例、28例、12及2例,手术前后行走情况及疼痛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标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42.16±10.32)分,显著高于术前(115.24±7.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龙巧仙 《蛇志》2013,25(2):244-24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方法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解决患者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压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77例患者住院期间仅1例发生患肢肿胀,经治疗及促进患肢功能锻炼后好转.结论 循证护理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后侧入路小切口行全款关节置换术,选取55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共62髋,进行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15.5±2.5)个月。结果: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较好,假体位置及周围组织结合良好,Harris评分比术前提高45分以上,临床效果值得肯定。结论:通过外后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达到预期疗效,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手术成功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减轻患者自身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高龄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类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但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出现衰退,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探讨流程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出现,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模式对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覃丽 《蛇志》2014,(4):417-418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膝关节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也逐年增加。为使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功能康复训练尤为重要。胡艳君等[1]将膝关节置换术的整个护理过程分为术前、术后护理两部分。而杨晓霞等[2]则分为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功能康复训练。张艳等[3]介绍美国护理专家Diem提出的护理模式:不按手术的阶段区分,而按病人的  相似文献   

18.
盖建华  夏勇 《蛇志》2003,15(4):39-4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股骨头代替已损坏的股骨头 ,是目前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较好的一种方法。我院自 2 0 0 2年以来共收治了 5例 ,其中 1例曾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双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37~45岁 ,平均手术时间为 6h,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 50 0~ 1 80 0 ml,术中输血量为 1 2 0 0~ 1 60 0 ml。2 术前准备2 .1 器械准备 根据手术需要除准备常规器械外 ,应备骨髓锉、人工股骨锤入器、股骨头取出器、人工股骨头把持器…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具有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的综合优点,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二科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对62个病人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护理体会报告见下文。  相似文献   

20.
劳美荣  廖红珍  叶颜凤 《蛇志》2017,(2):222-22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2、24、36、48、72h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能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加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