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程式中为什么又用K表示花萼方波花程式又叫花公式,是用符号、字母。数字表示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在花程式中花的各组成部分分别以拉丁字母表示,如用P表示花被(Perigonium);Co或C表示花冠(Corolla):A表示雄蕊...  相似文献   

2.
花程式和花图式是学习植物分类学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本文介绍了二者的基本概念、内容,正确的写法和画法以及常用的代表符号,同时例举了一些常用的和容易搞错的例子,并给以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杨雪  彭华  陆树刚 《植物研究》2006,26(4):397-401
四角果科(Carlemanniaceae)科下有四角果属Carlemannia(3种)和蜘蛛花属Silvianthus(1种1亚种)。这两属建立之初均置于茜草科,此后又被多个分类及系统学家将它们移至忍冬科;1965年由Airy Shaw将它们从忍冬科独立成四角果科,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赞同,但其系统位置仍存在争议,认为与与苦苣苔科、虎耳草科、马鞭草科和绣球花科等科的关系错综复杂;科下两属间的关系也仍然值得探讨。APGII认为四角果科与木樨科素馨属或女贞属近缘,但支持率不高。本文对四角果属和蜘蛛花属系统位置的研究和现状进行了评述;将Silvianthus bracteatus ssp. tonkinensis (Gagnep.) H. W. Li作为线萼蜘蛛花Silvianthus bracteatus ssp. clerodendroides (Airy Shaw) H.W.Li的异名归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旌节花科植物上的二个小煤炱科新种。它们是(1)旌节花附丝壳(Appendiculella stachyuri Y.X.Hu et B.Song sp.nov.);(2)旌节花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stachyuri Y.S.Ouyang et B.Song sp.nov.)。旌节花科分布于东亚,是小煤炱菌寄主的世界新记录。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模式标本存放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GDIM)。  相似文献   

5.
茎花植物即是直接在树干或无叶的老枝上萌生花枝、开花结果的植物.茎花植物多生长在热带雨林中,为组成下层乔木或灌木层的成员.据统计约有1000种以上.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林中常见的有桑科、水东哥科、大戟科、酢浆草科的一些树种.关于这类植物具有老茎生花现象的原因,人们认为是林中下层乔木对得  相似文献   

6.
由于四福花Tetradoxa顶花、侧花均为典型的4数花,并被认为是科内最原始的属,因而长期以来关于五福花Adoxa“总苞一萼”还是“萼一花冠”的争议得到了彻底解决。根据本研究,五福花顶花和侧花的变异痃较五福花科另外3个分类群要高得多。五福花顶花和侧花的变异率分别为20%和361%。通过后位雄蕊的退化和两则相邻花瓣的融合,雄蕊和花瓣从6数至3数的减少系列仅存在于五福花中。本文假设五福花科顶花和侧花的  相似文献   

7.
南五味子属花的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段林东  林祁  袁琼 《植物研究》2004,24(1):87-92
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南五味子属(Kadsura)中黑老虎(K.coccinea)、南五味子(K.japonica)和狭叶南五味子(K.angustifolia)雄花和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 三种植物花发育早期相似而发育后期出现分异。根据花形态发生早期的相似性, 支持南五味子属为单系起源;根据花形态发生后期的分异状态, 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Subgenus 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Subgenus Kadsura)。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短梗南五味子(K.borneensis)和披针叶南五味子(K.lanceolata)花的形态, 将南五味子和狭叶南五味子的花与短梗南五味子和披针叶南五味子的花比较, 赞成在南五味子亚属下设南五味子组(Section Kadsura)和南洋南五味子组(Section Sarcocarpon)。根据在狭叶南五味子中观察到的两性花痕迹和在五味子属(Schisandra)东亚五味子(S.elongata)花中观察到的两性花, 本文认为现存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植物的单性花可能由具两性花结构的祖先演化而来。根据五味子科植物柱头与八角科(Illiciaceae)植物柱头的相似性, 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Illiciales)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Schisandrales)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蜘蛛抗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隐蛛科的白斑隐蛛;狼蛛科的拟环纹豹蛛、星豹蛛、真水狼蛛、细毛水狼蛛;卷叶蛛科的猫卷叶蛛;栅蛛科的栓栅蛛;球蛛科的温室希蛛;皿蛛科的草间钻头蛛、难波小黑蛛、隆背微蛛、花腹盖蛛;园蛛科的黄斑园蛛;管巢蛛科的棕管巢蛛;蟹蛛科的三突花蛛;跳蛛科的吉蚁蛛等10科共16种蜘蛛做了在30 ℃恒温条件下的抗逆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蜘蛛是一类抗逆能力较强的动物,只要供给水分,其雌蛛的平均寿命在25 d以上;水在蜘蛛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断食断水,蜘蛛的平均寿命显著缩短,只有6 d左右;由于蜘蛛种类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耐饥饿的能力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一般地面活动的蜘蛛或靠水边活动的蜘蛛耐饥、耐水能力较差,而游猎性蜘蛛,尤其是结网的蜘蛛抗逆能力较强;雌蛛的抗逆能力大于雄蛛;三突花蛛的耐饥能力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9.
狭义五福花科(Adoxaceae.s.s)仅含3属4种,但该科的物种分化、系统发育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测定东方五福花和血满草的ITS(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构建了包括狭义五福花科(4种)、广义忍冬科接骨木属、荚属以及其余4属植物在内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不支持狭义五福花科内根据形态学证据做出的系统发育假设四福花不是该科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种;该物种与五福花属的两个物种形成一个单系群,与另一分支华福花属相对应。该科中3个物种,四福花、五福花和华福花之间的分化主要是在二倍体水平上的异域分化,而东方五福花则是通过多倍化形成的。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这些物种之间的分化较晚,可能在第三纪末至第四纪早中期,与青池高原近期强烈隆升以及冰期气候反复变化形成的环境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毛茛科木里翠雀花(Delphinium muliense W. T. Wang)同时用拉丁文和中文发表。在拉丁文原白中,该种的模式标本被错误地引证为俞德浚6988,但原白中文译文中引证为俞德浚6989是正确的。俞德浚6988号标本属于石蒜科的太白韭(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 ex Hemsl.)。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旌节花科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最早由P.F.Siebold和J.G.Zuccrini根据日本植物Stahyurus Praecox Sieb.et Zucc.(Fl.Jap.1:43.1835)建立旌节花属(StachyurusSieb.et Zucc.),放在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中;G.Bentham于1861年将它移入山茶科Ternstroemiaceae中,但由于与这两个科的差别太大,E.Gilg于1893年又从山茶科Ternstroemiaceae中移出,建立了单属科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直到这次整理之前仅有14种4变种,经整理又增加2新种4变种,共计16种8变种。我国有11种7变种。  相似文献   

12.
研究西域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ex Benth)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并与“近缘”类群(山茶科,猕猴桃科,山柳科,省沽油科,堇菜科,金缕梅科和Crossomataceae等)的胚胎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西域旌节花主要胚胎学特征可概括为:四囊型花药,药壁形成方式为基础型,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药室内壁纤维质加厚,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排列,花粉散发时为二细胞,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珠被构成,具珠心冠和承珠盘,蓼型胚囊,从目前可资利用的雌雄配子体形成和发育的资料来看,旌节花科与堇菜科最为接近,与金缕梅科的关系值得注意,而与山柳科和猕猴桃科以及山茶科的关系相对疏远,胚胎学证据不支持Nandi等(1998)揭示的旌节花科与Crossosomataceae的姐妹群关系,但他们的分析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得到了胚胎学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鞣花酸类化合物在植物界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自然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鞣花酸类化合物打下基础。目前发现自然界存在的鞣花酸类化合物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大戟科中的大戟属和叶下珠属、蔷薇科中的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和草莓属,在珙桐科、使君子科、石榴科和桃金娘科等科属中均有分布,为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类化学成分。鞣花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菌及增强免疫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产自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中的一块小型花蚤化石标本,建立1新种——小多刺花蚤(Multispinus parvus sp. nov.),归于花蚤科(Mordellidae)。同时,对缅甸琥珀中已发现的花蚤和泛花蚤进行了重新观察和研究,重点分析了其形态学特征并认真考虑了相关分类学依据,将短尾花蚤科(Apotomouridae)修订为花蚤科之下的短尾花蚤亚科(Mordellidae:Apotomourinae)。短尾花蚤中普遍存在的臀锥完全不发育,不可作为区分于花蚤科的衍征。白垩纪中期琥珀中发现的花蚤化石类群体型均小,这也许与白垩纪中期生态环境和栖息地被子植物花朵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番荔枝科囊瓣木族植物叶片脉序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健辉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3,13(1):26-31+99
中路番荔枝科囊辦木族植物共有5属10种,其中有囊辦木属Saccopetalum Benn.,野独活屈Miliusa Lesch.ex A.DC.,蚁花届Mezzettiopsis Ridl.,澄广花属Orophea B1.等属的分类位置仍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对它们有争议的4个屈进行了叶片脉序比较观察,提供分类一个辅佐证据。  相似文献   

16.
罗源湾水螅水母纲一新属二新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标本系于福建省罗源湾水域采集的。发现在水螅水母纲的裸鞘花水母亚纲、丝螅水母目的唇腕水母科中一新属——拟唇腕水母属Pseudorathkea gen. nov.,一新种大胃拟唇腕水母Pseudorathkea macrogastrica nov. sp.;在水螅水母纲的被鞘软水母亚纲、锥螅水母目、真唇水母科的真唇水母属中一新种,多丝真唇水母Eucheilota multicirtis nov. sp.  相似文献   

17.
花部形态是马铃苣苔属属下划分和种间界定的关键性状,缺乏花器官的描述直接导致了一些存疑物种的存在。网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rhytidophylla C. Y. Wu ex H. W. Li)自1956年最后被采集到并于1983年发表,由于没有花的特征,在《中国植物志》《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和Flora of China均存疑,但该种在随后的60余年间再无相关的采集记录。作者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于2017年在其模式产地重新发现并采集了带花的凭证标本。该文作者根据已经采集到的具花标本,确定这个种是个自然种,并基于新收集到的材料,补充描述了花的形态特征。网叶马铃苣苔的重新发现,为探索其系统位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花部形态是马铃苣苔属属下划分和种间界定的关键性状,缺乏花器官的描述直接导致了一些存疑物种的存在。网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rhytidophylla C. Y. Wu ex H. W. Li)自1956年最后被采集到并于1983年发表,由于没有花的特征,在《中国植物志》《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和Flora of China均存疑,但该种在随后的60余年间再无相关的采集记录。作者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于2017年在其模式产地重新发现并采集了带花的凭证标本。该文作者根据已经采集到的具花标本,确定这个种是个自然种,并基于新收集到的材料,补充描述了花的形态特征。网叶马铃苣苔的重新发现,为探索其系统位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如何判别雌蕊的心皮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彪 《生命世界》2002,(5):35-35
植物花程式是将组成花的各部分,用符号和数字列成的公式。如何准确地写出各种植物的花程式,是学生学习植物分类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有关花萼、花冠和雄蕊的组成特点,均可通过肉眼观察便能基本掌握,而惟独雌蕊的组成特点,特别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的数目,则需  相似文献   

20.
欧阳友生  宋斌 《真菌学报》1993,12(4):265-270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旌节花科植物上的二个小煤炱科新种,它们是(1)旌节花附丝壳。(2)旌节花小光壳炱。旌节花科分布于东亚,是小煤炱菌寄主的世界新记录。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模型标本存放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