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大麦 (HordeumvulgareL .)第 5染色体上RFLP探针衍生的 19个序列标志位点PCR(STS_PCR)引物对“中国春”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 (CS)及其ph1b突变体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 ,筛选出Ph1基因的一个连锁标记 ,再用“中国春”第 5部分同源群缺体_四体系和CS×ph1b突变体F2 群体证明并定位于离Ph1基因近着丝点端 5 .7cM (centiMorgan)处。然后将该标记转换成特异的序列特征扩增区 (SCAR)标记。以“阿勃”5B缺体为桥梁亲本 ,冬小麦“京 411”为受体亲本 ,“中国春”ph1b突变体为供体亲本 ,进行三轮杂交和一轮自交 ,每一轮经减数分裂分析和SCAR标记的辅助选择 ,快速地筛选出了ph1b基因型 ,并选得一个冬小麦“京 411”的ph1b中间代换系。  相似文献   

2.
ph1b基因对簇毛麦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的影响@陈静$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ph1b基因;;小麦;;簇毛麦  相似文献   

3.
普通小麦异源易位系的产生及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学勇 《遗传》1991,13(5):39-44
一般来说,附加系不论来自黑麦(Secale)、山羊草(Aegilop)、偃麦草(Elytriga)还是其它种属,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稳定性偏差,有不断丢失外源染色体的趋势,连续自交多代即可恢复为正常的普通小麦,为了保存附加系必须进行细胞学鉴定,另外,附加系育性偏低。代换系由于一对完整的小麦染色体被一对外源染色体所取代,打破了原受体品种的遗传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普通小麦品系“中国春”(对照)、中国春ph1b突变体分别与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杂交,杂种F1的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行为表现异常,中期I出现较多的单价体、棒状二价体和多价体,在后期和末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断和微核。原因是ph1b基因的存在造成染色体联会机制紊乱,致使一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有可能在以后的世代产生染色体易位与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5.
组织培养与普通小麦异源易位系选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惠君  辛志勇 《遗传学报》1996,23(5):377-381
以中国春小麦品种中8601、澳大利亚栽培小麦品种Sunstar、Millewa作母本,与抗大麦黄矮病毒病(BarleyYellowDwarfVirus,简称BYDV)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L1杂交,取杂种的幼胚和幼穗作离体培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染色体数目的检查和田间抗性鉴定,在再生植株回交后代中获得了抗BYDV的杂合易位株,经自交和花药培养纯合,选育出D1091、D1094、D1658、TC5、TC6、TC7等一批抗性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普通小麦选系。以白黑麦6R二体附加系为抗源,与严重感染白粉病的陕7859杂交,经幼胚培养在再生植株回交后代中筛选到白粉病免疫的普通小麦杂合易位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远缘杂交中,组织培养可以作为导入外源基因产生易位的手段之一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离辐射创造普通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辐射是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尤其是易位系的常用方法。介绍了电离辐射的原理、种类及方法,阐述了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分析了辐射的材料、时期和适宜剂量,最后论述了电离辐射创造的普通小麦外源易位系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普通小麦品系"中国春"(对照)、中国春ph1b突变体分别与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杂交,杂种F1的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行为表现异常,中期Ⅰ出现较多的单价体、棒状二价体和多价体,在后期和末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断和微核。原因是ph1b基因的存在造成染色体联会机制紊乱,致使一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有可能在以后的世代产生染色体易位与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8.
小麦ph1b突变体可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产生遗传上较为稳定、补偿性较好的重组体。将外源染色体引入ph1b的小麦遗传背景是产生目标染色体重组体的基础,但ph1b植株没有明显而稳定的表型性状,难以从表型上进行选择。本研究利用CSph1b缺失区中的分子标记Mads及外源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P4和P68,对小麦-中间偃麦草2Ai-2(2B)异代换系N420与CSph1b的杂种F2群体及其衍生的F5株系进行ph1b-2Ai-2染色体综合体的选择,高效地获得了目标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中国春ph1b突变体×Ae. crassa)F_1、(中国春×Ae.crassa)F_1;(中国春ph1b突变体×Ae.crassassp)F_1、(中国春×Ae.crassassp)F_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第一次证明了中国春ph1b突变体在诱导Ae.crassa、Ae.crassassp与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方面有显著作用。可以利用ph1b基因通过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的方法以染色体易位的方式把Ae.crassa和Ae.crassassp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Ae.crassa和Ae.crassassp中不含有拟ph1基因。Ae.crassa和Ae.crassassp的D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
普通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诱导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辐射、细胞组织培养、调控Ph基因、杀配子染色体、着丝点断裂融合等方法,诱导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是有效利用外源基因,开发小麦新种质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外源染色体易位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含量、小麦的加工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为穗发芽抗性资源和小麦杂种优势恢复系的创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利民  梁健  宋芳吉  贾静涛 《遗传》1999,21(3):1-24
对159名中国辽宁汉族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共检出4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DRB109012(12.8%)、0701(10.7%)、1501(10.4%)最为常见,其次为DRB11201(79%)、1202(75%)、1101(66%)、0301(5.0%)。并发现辽宁汉族人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间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不同人种有其自己的主要等位基因。同时对本技术在HLA-DRB1分型应用中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染色体定位、基因克隆、遗传标记以及染色体畸变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用于FISH技术的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的开发和利用有了巨大进展.就近年来小麦、黑麦等FISH技术中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以链霉菌G-1(Streptomyces sp.G-1)为出发菌株,通过研究菌株G-1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条件,发现该菌株在含0.5%甘氨酸的菌丝体培养基中经过二次培养后,所得菌丝体用2 mg/mL溶菌酶在30℃下处理90 min,可获得大量原生质体,其再生率可达8.2%。菌株G-1的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和宁南霉素抗性筛选后,得到一高产突变株G-1-125,其有效组分A的产量达到794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80%。  相似文献   

15.
黑麦(Secale cereale L., RR)是改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AABBDD)的重要基因资源,将黑麦优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是小麦品种改良的有效途经之一。文章将四川地方品种蓬安白麦子(T. aestivum L., AABBDD) 与秦岭黑麦(S. cereale cv. Qinling, RR)杂交,染色体自动加倍获得八倍体小黑麦CD-13(AABBDDRR);通过顺序FISH和GISH分析,发现该八倍体小黑麦1RS端部与7DS的端部发生相互易位,是一个携带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染色体的八倍体小黑麦。利用八倍体小黑麦CD-13与四川推广小麦品种川麦42杂交、连续自交,获得包含60个株系的F5群体;对F5群体的58个株系进行GISH和FISH分析发现,其中13个株系含有1RS-7DS.7DL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在这13个株系中,株系811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是稳定的1RS-7DS.7DL小片段易位系;并且1RS特异分子标记和醇溶蛋白分析表明,1RS-7DS.7DL易位染色体1RS小片段的断裂点位于分子标记IB267-IAG95之间,不包含编码黑麦碱蛋白的Sec-1位点;同时1RS-7DS.7DL小片段易位系的千粒重与川麦42相当,远远高于八倍体小黑麦CD-13,对千粒重无负作用。因此,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1RS小片段上的优异基因及其遗传效应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L.)Schur)物种专化重复序列探针pHv62及小麦(Triticun aestivum L.)第六部分同源群短臂专化RFLP探针Psr113对肠94-138(“扬麦158”的改良品系)与易位系92R149配制的F2群体进行分析,观察到易位系中的6V短臂在杂交后代中的传递率为69.5%,接近75%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17.
植物特异性DNA探针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南生  郑成木 《遗传》2002,24(4):507-514
本文简述了植物特异性DNA探针的种类,介绍了特异性探针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特异性DNA序列的分离与筛选,总结了植物特异性DNA探针在种质鉴定、外源染色体识别、核型分析和基因组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types of specific DNA probes from plant were briefly described,and som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specific probes were introduced,mainly were the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specific DNA sequences.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pecific probes in the germplasm and foreign chromosome identifications,the karyotype and genome analyses were also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10 Kev低能N~+注入啤酒酵母,经筛选获得一菌株Lz37,再用150 MPa超高压处理菌株Lz37,经双乙酰平板筛选获得一菌株Gy3,其凝聚性很强,适合于在小麦汁中发酵啤酒,其发酵度为66%~68%,双乙酰含量低于口味阈值,遗传稳定性良好。将Gy3酵母定为全小麦啤酒生产应用酵母,命名为商啤3号(Sp-03)。SP-03啤酒酵母菌株的各项生理及生产性能都较优良,特别是在全小麦芽啤酒的酿造中适用性较强,经过对发酵工艺等的调整,用其酿制的啤酒口感纯正、淡爽、柔和。  相似文献   

19.
王林海  周敏  李慧玲  何中虎  夏先春 《遗传》2010,32(6):613-624
发掘小麦近缘种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 可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文章利用Glu-B3位点特异性标记LB1F/LB1R、LB2F/LB2R、LB3F/LB3R和 LB4F/LB4R, 对普通小麦B染色体组的7个可能供体近缘种, 即硬粒小麦(T. durum)、栽培二粒小麦(T. dicoccum)、野生二粒小麦(T. dicoccoides)、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 speltoides)、高大山羊草(Ae. longissima)、西尔斯山羊草(Ae. searsii)和双角山羊草(Ae. bicornis)共20份材料进行PCR扩增, 克隆小麦近缘种中GluB3-1、GluB3-2、GluB3-3和GluB3-4基因的等位变异, 并对Glu-B3位点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共获得16个新等位变异, 其中GluB3-1基因的新等位变异1个, 命名为GluB3-16, 其推导氨基酸分子量为39.2 kDa; GluB3-3的新等位变异有3个, 分别命名为GluB3-35、GluB3-36和GluB3-37, 其推导氨基酸分子量为44.5 kDa(GluB3-36)或44.6 kDa(GluB3-35和GluB3-37); GluB3-4的新等位变异12个, 分别命名为GluB3-46、GluB3-47、GluB3-48、GluB3-49、GluB3-410、GluB3-411、GluB3-412、GluB3-413、GluB3-414、GluB3-415、GluB3-416和GluB3-417, 其推导氨基酸分子量变化在38.6(GluB3-414)~ 42.5 kDa(GluB3-413)之间; 16个新等位变异都包含单一的完整开放阅读框, 具有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典型结构。文章进一步拓展了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资源, 揭示不同Glu-B3基因的进化过程不完全相同, 为有效地利用小麦近缘种材料和转基因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以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L.)Schur)物种专化重复序列探针pHv62及小麦(TriticumaestivumL.)第六部分同源群短臂专化RFLP探针Psr113对扬94_138(“扬麦158”的改良品系)与易位系92R149配制的F2群体进行分析,观察到易位系中的6V短臂在杂交后代中的传递率为69.5%,接近75%的理论值。对来自同一个F1的另外147株F2群体以6个白粉菌菌株进行苗期抗病性测定,检测结果表明6VS上所携Pm21基因在向“扬麦158”小麦基因型转移时,按显性单基因遗传,并能很好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