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丛福 《蛇志》2014,(3):334-33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中漩涡征对小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提高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扭转的准确率。方法对20例术前CT平扫加增强扫描出现典型漩涡征已明确诊断为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血管三维重建(CTA)。结果 20例肠扭转诊断均正确,主要征象有肠管的"漩涡征"(18例)和血管的"漩涡征"(19例)、"靶环征"(3例)、"鸟喙征"(4例)。结论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较为特异性征象。CTA有助于观察肠系膜血管的表现,可清楚显示小肠扭转的部位和扭转的方向;"靶环征"及肠壁强化减弱、腹水是提示绞窄性梗阻的可靠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5例肠梗阻,其中完全性22例,不完全性43例;绞窄性为4例;肠肿瘤22例,肠扭转16例,腹内外疝5例。CT显示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靶征、鸟嘴征、缆绳征等具有诊断价值。增强后梗阻段肠壁异常强化。结论螺旋CT可以判断有无急性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以及是否绞窄,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小肠CT及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克罗恩病患者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分别实施小肠CT及双气囊小肠镜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对克罗恩病患者诊断准确率及病变范围、病变位置、活动度和并发症的检测差异。结果:CT检出克罗恩病的准确率96.67%,双气囊小肠镜检出克罗恩病的准确率为93.3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CT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50例(83.33%),肠壁增厚52例(86.67%),肠外淋巴结46例(76.67%),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21例(35.00%),肠外炎症10例(16.67%),瘘管3例(5.00%),瘘道1例(1.67%);双气囊小肠镜表现为环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环状溃疡等共计46例(76.67%),阿弗他溃疡22例(36.67%),黏膜充血、水肿等26例(43.33%),结节样增生6例(10.00%),小肠肠腔节段性狭窄16例(26.67%),假性息肉9例(15.00%);经病理学检测表现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浸润,淋巴组织及肉芽组织出现增生小肠CT发现肠外炎症、瘘道、瘘管等合计14例,而双气囊小肠镜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相比于双气囊小肠镜,小肠CT能够更为准确的判断克罗恩病患者是否处于炎症状态,也能够更有效的发现肠外并发症的存在,但小肠CT及双气囊小肠镜联合应用监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脑动脉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与DSA无明显差异;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动脉瘤颈结构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手术结果基本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具备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技术上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漫游(VR)及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术,分析所获得的相关CT资料。结果64排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较准确、清晰、全面地显示24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152处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及时准确无创的诊断方法,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查办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最大强度投影(MIP)测量肩胛孟斜倾角的价值。方法:收集成人肩关节标本24侧,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MIP测量肩胛孟斜倾角。取MIP重建肩胛骨前后两种冠状位层面,测得两组肩胛盂斜倾角度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肩胛盂斜倾角最小值95.86°,最大值117.78°,两组肩胛盂斜倾角数据分别为106.91°±6.30°,106.60°±6.57°,两种层面肩胛盂斜倾角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最大强度投影测量肩胛孟斜倾角层面选择对测值没有影响;多层螺旋CT MIP测量肩胛盂倾斜角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胸部大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12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胸部大血管造影资料,以临床手术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图像分析。结果CT能够显示主动脉、肺动静脉的结构,可以诊断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大血管病变,诊断准确率100%。结论64层CT血管造影扫描速度快、安全、准确,是胸部大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行骶髂关节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各向同性的扫描,原始采集层厚0.75mm,矩阵512×512,层厚3mm,在工作站进行三维骨成像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强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结果:23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关节面模糊、破坏,表现为软骨下骨质虫蚀状改变,11例发现皮质下小囊状透亮区。按CT表现分级,11例属于I级,8例属于Ⅱ级,8例属于Ⅲ级,5例属于IV级。结论:多层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诊断与分级中有较大价值,应作为临床可疑患者的优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肠坏死诊断价值,总结肠管坏死征象。方法:分析98例可疑肠坏死患者CT平扫图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或未能及时治疗死亡患者CT平扫影像,总结、分析影像特点。结果:全部患者中40例患者存在肠坏死,肠壁厚度改变,包括29例肠壁增厚,8例肠壁菲薄,5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减低,3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增加,25例表现肠管扩张,8例表现肠管塌陷,36例肠管内积液,其中34例见气液平面,4例仅见积气,5例肠壁内见气泡影,38例见腹腔积液,10例见系膜水肿,2例见肠系膜血管密度增高,1例肠系膜静脉内气体,1例门静脉内气体,5例见腹腔游离气体。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对肠坏死部位及范围的评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CT平扫能明确病因,为及早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54例AMI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包括其发病时间、主要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并分析异常的MSCT表现。结果:54例均以非特异性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3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12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4例。MSCT诊断AMI的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43例),间接征象包括:肠壁增厚35例,"靶征"16例,肠管扩张20例,"缆绳征"22例,肠壁积气征13例,"薄壁样征"12例,腹腔积液34例。结论:AMI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SCT检查可准确诊断AMI并明确缺血程度、范围,对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相对于CR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81例胸部创伤,全部患者在伤后10min至5h进行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58例在初次检查后12~38h内进行了CR或床旁CR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层厚0.625 mm,螺距为0.984:1。结果:81例中诊断肋骨骨折72例,肺挫裂伤65例,气胸36例,血胸53例,血气胸31例,锁骨骨折12例,肩胛骨骨折13例,皮下及纵隔积气18例,右横膈破裂2例。在同时进行过CR检查的患者中,非错位性及撕脱性肋骨、肋软骨骨折在CR上常显示不佳,而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或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非常清晰。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胸部创伤各种病变的检测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急救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方法10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在工作站进行多种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03例患者均获得了成功的造影图像,2459根下肢动脉血管得到了显示。其中845根(34.4%)下肢动脉血管正常;672根(27.3%)轻度狭窄;327根(13.3%)中度狭窄;292根(11.9%)重度狭窄,323根(13.1%)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又一种无创性的、可靠的、简便的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在军  甘甜  李猛 《生物磁学》2011,(19):3672-367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闭塞性及狭窄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ightSpeed VCT对52例患者进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扫描层厚0.62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30.205mAs,扫描时间约为10秒。图像后处理技术多采用VR、M1P、MPR、cMPR,图像分析密切结合原始轴位图像。结果:67支血管未见明确病变,CTA显示狭窄血管共77支,5支血管闭塞;狭窄≥50%,≤75%共21支;狭窄≤50%共51支。结论:64排CTA图像在发现闭塞远端血管方面优于DSA,可以清晰显示闭塞远端侧枝供血血管。随着64排螺旋CT临床广泛应用,在下肢血管疾病诊断方面的优势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闭塞性及狭窄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ightSpeedVCT对52例患者进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扫描层厚0.62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30-205 mAs,扫描时间约为10秒。图像后处理技术多采用VR、MIP、MPR、cMPR,图像分析密切结合原始轴位图像。结果:67支血管未见明确病变,CTA显示狭窄血管共77支,5支血管闭塞;狭窄≥50%,≤75%共21支;狭窄≤50%共51支。结论:64排CTA图像在发现闭塞远端血管方面优于DSA,可以清晰显示闭塞远端侧枝供血血管。随着64排螺旋CT临床广泛应用,在下肢血管疾病诊断方面的优势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显示门静脉高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螺旋CT门脉成像检查,其中10例患者又进行了门静脉造影检查(间接法)。30例患者中全部存在侧枝循环,多数病例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侧枝循环。结果: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不仅显示了肝内门静脉2-3级分支,还显示了整套门脉侧枝血管系统。在三维门脉像上,脾门静脉曲张29例(占96.7%),其中1例脾静脉因栓子部分闭塞而狭窄,另有1例则完全栓塞血管未显示。胃左静脉曲张28例(占93%),食管或食管旁静脉曲张27例(占90%),胃短静脉(胃后静脉)曲张19例(占63%),胃肾分流血管10例(占33%),腹膜后静脉曲张9例(占30%),脐周静脉曲张伴腹壁静脉曲张6例(占20%)。10例患者CT三维门脉像与间接门静脉造影作比较,前者对门静脉及其侧枝循环的显示好于后者。结论:多层螺旋CT门脉成像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了10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X线片检查,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观察并记录X线片与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临床TNM分期的诊断效果,评价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肿块、分叶征、支气管气象征、空洞、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胸腔积液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片(P0.05)。根据外科病理TNM分期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2.0%,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1.0%,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周围型肺癌各类型影像学征象具有较好的检出率,对周围型肺癌临床TNM分期诊断准确性接近病理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脑出血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出现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同时取仰卧位行机械辅助通气;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同时取俯卧位行机械辅助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退热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退热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PaCO_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脑出血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72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比较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检出率、神经、血管浸润情况、及选择55例正常胰腺组织比较两者多层螺旋CT扫描密度值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检出率分别为63.89%、77.78%、95.83%、90.28%,胰腺期、门脉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平扫、动脉期(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准确性为80.56%(58/72),敏感性为91.07%(51/56),特异性为43.75%(7/16),阳性预测值85.00%(51/60),阴性预测值58.33%(7/12);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血管浸润的准确性为95.83%(69/72),敏感性为80.00%(8/10),特异性为98.39%(61/62),阳性预测值88.89%(8/9),阴性预测值96.83%(61/63);胰腺癌组织多层螺旋CT扫描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密度值,(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胰腺癌中诊断价值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CT后处理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行CT扫描,原始采集层厚为0.75mm,重建层厚7mm。发现结节时利用层厚为0.75mm的原始数据对病灶及周围组织进行三维重建,MPR重建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病灶最大径平面图像,应用后处理软件重建出最大密度投影图像。结果:56例肺结节中恶性结节31例,良性结25例。4例假阴性包括2例腺癌、1例鳞癌和1例小细胞癌,4例病灶直径均小于1.0cm。5例假阳性包括2例肌纤维母细胞瘤和3例结核球。三维率>1.5的肺结节89%是良性SPN。结论:多层CT多平面重建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多平面重建技术的价值优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受检者130例。常规剂量组(A组)50例: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v;低剂量组(B组)80例,心率70次/分者50例,心率≧70次/分者30例: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管电压100 kv。B组患者原始数据分别应用迭代算法(Idose3)重建及标准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比较A、B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对各组客观图像质量及主观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5.34±3.89)、(1.43±0.12)m Sv。B组患者应用迭代重建图像噪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FBP重建,B组图像噪声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千伏扫描模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提供满足诊断的冠状动脉CTA图像的同时,辐射剂量降幅高达90.6%。心率70次/分-85次/分的患者也可行256层CT前门控扫描,降低管电压造成的图像噪声增加可以通过迭代重建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