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有1,445种鸟类, 是世界上鸟类物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物种特征反映了生物有机体的功能和适合度, 在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目前还没有关于我国鸟类生活史、生态学和地理分布等物种特征的完整数据库。通过系统查阅文献和各种数据资料, 本文共收集整理出了中国1,445种鸟类17个功能特征数据: 体重、体长、嘴峰长、翅长、尾长、跗蹠长、食性、窝卵数、卵大小、卵体积、巢址、巢的类型、集群状况、迁徙状况、是否特有种、地理分布范围和分布省份等。在这些特征中, 除迁徙状况、是否特有种、地理分布范围和分布省份外, 其余特征数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数据的完整度为60.83%‒100%。本数据库是目前关于中国鸟类最新和最全的物种特征数据库, 期望能为我国鸟类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在加强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组织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实践证明,生物课外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够因材施教地培养出一批生物科学的爱好者。下面,仅以鸟类小组的活动为例,谈谈我们是怎样开展生物课外小组活动的。 (一)拟定周密的小组活动计划为了使课外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和提高活动效率,必须拟定周密的活动计划。制定鸟类小组的活动计划主要应根据季节性和地区鸟类活动的规律,例如,北京地区的冬季气候寒冷,鸟类活动少,不便于外出观  相似文献   

3.
答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这一内容时 ,各班都有一部分学生提出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 ,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 ,还有细菌等微小的生物。”那么 ,人类和其他陆生生物就不生活在大气圈中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 ,我并没有马上给予作答 ,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展开讨论。通过对课文中 (图 ~ 11)生物圈的范围进行观察 ,分析和分组讨论 ,最后统一了认识。我们认为 ,海平面和陆地以上部分都属于大气圈的范围。在这个大气圈中 ,不仅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在生活 ,人类和一切…  相似文献   

4.
栖息地保护对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息地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栖息地丧失和质量下降都会对野生生物的种群维持带来严重影响。通过2个案例介绍栖息地保护对鸟类保护的重要性:1)韩国西海岸大滨鹬的关键迁徙停歇地丧失导致其种群快速下降;2)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通过治理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和优化鸟类栖息地,鸟类多样性明显提升。栖息地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开展栖息地保护对野生生物的保护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教材(北师大版)8年级生物下册“鸟类”一节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形成热爱鸟类和保护鸟类的情感为主,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堂观察标本、讨论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认识鸟类的过程中,激发出爱护鸟类的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指标,生物的体重受到发育、繁殖和进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灭绝生物体重的估计有助于进一步恢复它们的各种生物学信息。本研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422件现生鸟类(分属于21目229种)的体重和18项骨骼量度指标分别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判定系数的分布范围在0.5~0.91之间,多数指标的判定系数均集中在0.8~0.9之间。采用另外64件测量有体重数据和骨骼量度的鸟样本对回归方程的估算准确率进行检验,发现前肢中肱骨长度和尺骨宽度以及后肢中胫跗骨宽度3项指标的估算准确率高于其他指标。分析结果还表明前肢两项指标对于估算鸣禽、猛禽和攀禽类等树栖鸟类的体重准确率较后肢显著;后肢指标对于估算陆禽类等地栖鸟类体重的准确率高于前肢指标。这一结果反映出与体重相关程度较高的骨骼量度指标在不同习性的鸟类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化石鸟类的体重估计,采用估算准确率较高并且便于测量的肱骨长度和胫跗骨宽度两项回归方程加以计算。通过对中国中生代鸟类的体重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中生代鸟类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反鸟类经历了体重逐渐减轻的过程,而今鸟类的体重开始不断增大并且出现显著的分异。  相似文献   

7.
栖息地破碎化与鸟类生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文洪 《生态学报》2009,29(6):3181-3187
栖息地破碎化给野生动物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全球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自从提出栖息地破碎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的论点后,近20年来,栖息地破碎化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最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栖息地破碎化是一动态过程,可在多尺度上发生并蕴涵着复杂的空间模式变化.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的生态学效应主要体现在面积效应、隔离效应和边缘效应等.这些效应影响着鸟类的分布、基因交流、种群动态、扩散行为、种间关系和生活史特征等,最终影响着鸟类的生存.介绍和总结了栖息地破碎化过程、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生存产生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8.
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指标,生物的体重受到发育、繁殖和进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灭绝生物体重的估计有助于进一步恢复它们的各种生物学信息.本研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422件现生鸟类(分属于21目229种)的体重和18项骨骼量度指标分别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判定系数的分布范围在0.5 ~0.91之间,多数指标的判定系数均集中在0.8 ~0.9之间.采用另外64件测量有体重数据和骨骼量度的鸟样本对回归方程的估算准确率进行检验,发现前肢中肱骨长度和尺骨宽度以及后肢中胫跗骨宽度3项指标的估算准确率高于其他指标.分析结果还表明前肢两项指标对于估算鸣禽、猛禽和攀禽类等树栖鸟类的体重准确率较后肢显著;后肢指标对于估算陆禽类等地栖鸟类体重的准确率高于前肢指标.这一结果反映出与体重相关程度较高的骨骼量度指标在不同习性的鸟类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化石鸟类的体重估计,采用估算准确率较高并且便于测量的肱骨长度和胫跗骨宽度两项回归方程加以计算.通过对中国中生代鸟类的体重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中生代鸟类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反鸟类经历了体重逐渐减轻的过程,而今鸟类的体重开始不断增大并且出现显著的分异.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鸟类群落变化及其与城市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助长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其中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目标,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从城市环境变化压力下,鸟类群落组成与结构、空间分布和繁殖营巢方式的改变分析,重点介绍了支持城市地区鸟类多样性的植物环境因素与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城市中的植被和绿色空间为城市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是城市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地。2)保留原生乡土植物和大型树木的地区能支持更丰富的鸟类物种。3)植被的结构和盖度对鸟类群落有显著影响。林冠覆盖率增加,复杂的垂直空间和多样的植物种类的组合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空间和栖息地类型,吸引不同的鸟类物种,相应地也会导致更丰富的鸟类群落。总之,保持和加强城市中植物环境良好和稳定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据此,提出城市环境与鸟类群落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其在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入侵对鸟类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 入侵种在改变入侵地环境的同时也使当地的生物受到极大影响。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较高的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对鸟类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哺乳动物、鸟类、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等不同生物类群的入侵对本地鸟类生态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外来生物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来哺乳动物对成鸟、幼鸟或鸟卵的捕食作用; (2)外来鸟类与本地鸟类竞争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与当地的近缘种杂交而造成基因流失; (3)外来无脊椎动物改变本地鸟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状况, 甚至直接捕食本地鸟类; (4)外来植物入侵改变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造成本地鸟类的栖息地丧失或破碎化, 并通过改变入侵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而对高营养级的鸟类产生影响。最后, 作者还提出了该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污染对鸟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峰  丁长青 《生态学报》2007,27(1):296-303
鸟类属于高等脊椎动物,是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由于生物富集作用,鸟类容易受到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影响。鸟类羽毛和卵壳中的重金属浓度可以反映其所处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因此可以用鸟类作为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对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特征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的原因,分析了汞、铅、镉、砷、铜等几种重金属元素在鸟体内富集的特点及其对鸟类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物在不同生物体内的浓度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对环境和鸟类的毒害作用有所增加。建议选择野生鹭类、麻雀和喜鹊等鸟类作为指示生物监测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类型多种多样,是世界上拥有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1999年底,已知有鸟类1253种948亚种,隶属于21目83科,其中有多种为我国特有或珍稀濒危的鸟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及非法捕猎等种种原因,许多鸟类尤其是珍稀鸟类正逐步濒临灭绝。为了加紧保护野生鸟类种群,我们对珍稀鸟类采用了人工饲养、交配等手段以提高繁殖率,并已经在部分鸟类中获得成功。但是,在全世界的鸟类中有50%是单态性鸟。他们的性别不论是在幼鸟还是在成鸟时期,都很难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单通用的鸟类性别分子鉴定技术(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类型多种多样,是世界上拥有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1999年底,已知有鸟类1253种948亚种,隶属于21目83科,其中有多种为我国特有或珍稀濒危的鸟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及非法捕猎等种种原因,许多鸟类尤其是珍稀鸟类正逐步濒临灭绝。为了加紧  相似文献   

14.
生物群研讨会将在京召开 鸟类起源和进化一直是生物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自从 1861年发现第一块始祖鸟标本以来,产生了各种有关鸟类起源及进化的学说、假设,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疑问,其主要原因是化石太少、各种学说都是建立在个别标本之上。 近些年来,在我国北方,特别是辽宁西部,发现了大量的中生代鸟类化石,使我们对生物进化史的这一重要环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引发了有关鸟类起源、鸟类与恐龙的系统关系等诸多热点问题的争论,推动了世界古鸟类学的发展。我国的鸟类化石材料在时代上稍晚于德国的始祖鸟…  相似文献   

15.
陈潘  张燕  朱晓静  鲁长虎 《生态学报》2019,39(7):2282-2290
生物入侵威胁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来植物是入侵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可以显著改变本地植被群落,并影响其他生物类群。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营养级,对由入侵植物引起的栖息地变化十分敏感。互花米草自引入中国沿海以来,其分布区域不断扩散,多数研究认为互花米草入侵造成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退化。系统梳理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栖息地、食物资源、繁殖、群落等方面的生态影响。主要负面影响有:(1)植被群落结构不利于鸟类栖息、筑巢、觅食;(2)鸟类食物资源丰度和多样性下降;(3)本地鸟类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在我国东部沿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已经显著改变了植被与鸟类分布格局。但随着入侵历史的增长,少数小型雀形目鸟类却可以逐渐适应互花米草生境。互花米草入侵为某些非本地鸟类提供了空白生态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本地物种多样性,对互花米草的快速清除反而可能不利于已适应并依赖互花米草生境的鸟类。综上,认为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群落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需要更多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应开展长期、大尺度、多因子的监测研究和多物种比较研究,建立生态评价模型并制定科学有效的互花米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区域性的鸟类监测有利于地方管理部门作出科学的鸟类多样性管理决策。赣州作为江西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但现有的鸟类数据报道较为零散,尚没有完整的鸟类名录,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与野外调查相结合,对现有的赣州鸟类名录进行汇总。江西赣州地区共有鸟类392种,隶属于20目75科,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7.1%,占江西省鸟类总数的68.7%。新增加赣州鸟类新记录6种,其中黑叉尾海燕(Hydrobates monorhis)为江西省鸟类新记录。鸟类物种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2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1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11种。赣州市的食虫和树冠巢鸟类最多,分别占鸟类总数的38.0%和36.4%。本编目为江西赣州地区的鸟类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赣州具有较为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保护区监测空白分析表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监测的热点区域,而大部分非国家级保护区的鸟类监测报道较少,并不利于保护区管理和鸟类数据共享,亟待作出监测行动,以弥补监测空缺。  相似文献   

17.
要求用常规的、现代的教学手段,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活动,使初二学生掌握关于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对空中飞翔生活适应的基础知识。原理增加直观信息量,发展扩散思维;利用综合、推理培养求同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幻灯字幕(伴教师朗读)(2分钟):鸟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第二个大类群。全世界约有鸟类9000种,我国约有鸟类1180多种,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8.
街旁绿地的休闲、美化功能及其环境设计已有大量的讨论,而生态功能尤其是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却常常被忽略。通过上海浦东世纪大道沿线街旁绿地的鸟类多样性实测调查与统计,对街旁绿地与其他对照组绿地的鸟种数量、密度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街旁绿地与周边绿地的鸟类物种丰富度与相似性,探讨对鸟类等物种多样性有支持功能的环境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1)街旁绿地作为一种面积有限的微型绿地,可以成为鸟类等城市野生动物的庇护所和中转站,在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中应该重视该类“边角料”用地的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2)干扰边界比例和首层乔木退界率对街旁绿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周边人工环境对生物的干扰是提升街旁绿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路径。研究为街旁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结论可为设计、建设和管理城市生物友好型街旁绿地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也为进一步探讨街旁绿地在高密度城市生态绿网中的生物“踏脚石”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Walter J.Bock 《动物学报》2004,50(6):880-912
科学需要国际交流 ,国际会议也许是国际交流和认识其他同行的最好方法。然而 ,国际科学会议起步较晚 ,于 188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鸟类学大会即是最早的国际科学会议之一。召开那次国际会议的起因是探讨鸟类生物学中一个超越国界的自然现象 ,即鸟类的迁徙。许多鸟类每年一次的南北迁移运动是鸟类生物学中最具魅力的问题之一 ,但 19世纪的人们对鸟类的迁徙了解甚少。在多国组成的欧洲 ,如果研究鸟类迁徙则必须进行国际合作。RudolfBlasius和GustavvonHayek制定了一个欧洲多国合作研究鸟类迁徙的宏伟计划 ,并得到了匈牙利 -奥地利王储的支持。与此同时 ,二人发表了一项公告 :于 1884年 4月在维也纳召开第一届世界鸟类学大会 ,会议主题是鸟类迁徙。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收集和出版鸟类迁徙资料的方案。在 19世纪 90年代 ,由于大量的数据没有分析 ,因而这项计划被迫终止。第二届世界鸟类学大会于 1891年在布达佩斯举行。会议的主题仍然是鸟类迁徙 ,但增加了鸟类生物学中其它方面的议题 ,包括对R .B .Sharpe鸟类分类系统的总结。第三届世界鸟类学大会于 190 0年在巴黎举行 ,会议内容涉及到鸟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随后 ,世界鸟类学大会于 190 5年在伦敦举行 ,于 1910年在柏林举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于 1915年  相似文献   

20.
鸟类承载着我们对忠贞爱情的想像,可惜鸟类一夫一妻制下却不乏婚外性行为,一夫一妻制有诸多好处,婚外情的发生也有生物学原因,神经生物学发现催产素、抗利尿激素和两性二形性可能影响婚姻模式。研究表明人类也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