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甘薯块根和叶片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甘薯(Ipomoea batatas) 2.材料类别 (1)块根,用内径5毫米的打孔器,随机钻取不同部位的组织。然后切成约2mm厚 相似文献
4.
甘薯块根特异蛋白——Sporam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oramin是在甘薯块根中特异表达的一类特殊贮藏蛋白,它不仅具有一般贮藏蛋白的特性,而且还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并与甘薯块根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该块根特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对甘薯“胜利百号”的块根成长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归结如下: 1.甘薯在生育初期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生长茎叶,陕西关中的气候条件下自扦插之日(5月13日)到7月底以前是茎叶增长最旺盛的时期,但由9月上旬以后,茎叶生长不但无明显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当地上部生长构成一定量的光合器官后,块根才迅速成长,自7月底至9月15日以前是块根成长增重最快的时期。夏薯茎叶与块根的生长趋势基本上与春薯有相同的规律,唯时期推迟,以致产量低于春薯。 2.块根在成长过程中体积膨大与物质累积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前期块根的容重小、干物量少,表明块根体积膨大的速度高于物质累积,但到生长后期则显示以物质累积为主而体积膨大速度减缓。 3.同一株甘薯上三极块根在成长过程中,从其绝对重量的增加和块根体积的膨大量来看,大块根比中、小型块根居先,显然大块根占有有利的成长因素。 4.对三极块根中水分、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变化做了分析。在接近收获时期块根中所发生的糖量加增与淀粉量加增与淀粉量减少的变化,主要受气温降低的影响,这一影响在大块根和小块根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甘薯块根生长及其淀粉体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规律,该试验以甘薯品种‘徐薯22’为材料,采用树脂半薄切片等方法对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甘薯块根完成初生生长的时间短,块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构成,块根横截面上皮层所占比例比中柱大。(2)甘薯移栽后10 d块根开始次生生长,次生生长形成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随着块根次生生长,位于次生木质部分散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脱分化,通过平周分裂产生副形成层;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和副形成层的共同作用使块根快速膨大。(3)淀粉体在块根进入次生生长时首先在皮层细胞产生,随后大量出现在次生生长产生的薄壁细胞中,块根中淀粉体的发生及发育总体上表现出由外向内的顺序。(4)块根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有单粒和复粒两种类型;块根生长早期,薄壁细胞中主要以复粒淀粉为主,生长后期主要以单粒淀粉为主;块根生长过程中,包含复粒淀粉的淀粉体可通过分裂形成包含单粒淀粉的淀粉体。(5)淀粉可在块根生长的整个时期积累,其中以块根生长中期积累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8.
甘薯主要病毒病及脱毒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2000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黄淮薯区1580份甘薯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SPFMV和SPLV是普遍存在的两种主要甘薯病毒,感染幅度分别达到20.8%~100%和2.1%~90%,SPMMV,SPCEM,C-6,SPTSV病毒在上述部分地区存在.SPCSV病毒首次在国内检测出,感染率达到8.9%。同期的标准对比试验表明脱毒种薯可显著提高鲜薯产量和商品率,7个品种鲜薯平均增产38.4%,增产幅度11.3%~92.0%.商品率(薯块大中薯率)提高23.05%.但脱毒对薯块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山东30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脱毒种薯随代数的增加增产幅度逐步降低,脱毒后春、夏薯产量在前3年分别平均年降低5.8%和11.7%。 相似文献
9.
黄鳝气呼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黄鳝气呼吸状态下 ,2 5~ 2 7℃时的能量代谢情况。结果 ,表明平均耗氧率为 6 3 6 4mg/kg·h ,平均耗氧量 2 .81mg/尾·h ,体重与耗氧量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 =1.32 +0 .0 3x ;个体越大 ,耗氧量越大 ,个体越小 ,耗氧率越高。同时发现 ,黄鳝的耗氧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及昼夜节律交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ATP酶活性、ATP和AB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选用鲁薯7号和徐薯18号为材料,对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及其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ATP含量、ATP酶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呈一双峰曲线,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50-70d,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120-165d;(2)块根膨大高峰期,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ATP含量则较低;(3)块根中ATP酶活性和ABA含量变化动态与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相似。讨论了ATP酶和ABA在块根膨大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氟化氢熏气对植物影响的防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用不同浓度的CaCl2、Ca(OH)2、Vc和C6H6COONa(苯甲酸钠)作为小麦的氟污染防护剂。通过实验研究了其防护效果并作了进一步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0.5‰Ca(OH)2防护效果极显著,0.1‰Ca(OH)2、1‰Vc和1‰CaCl2也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因此,使用防护剂时掌握其浓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施钾时期对食用甘薯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施钾240 kg·hm-2水平下,研究施钾时期对甘薯叶片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性施钾(全部基施)相比,分期施钾(1/2基施+1/2栽后75 d追施)提高了甘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及叶片中磷酸蔗糖合成酶和块根中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活性,提高了块根中淀粉积累速率(生育期平均增幅为6.7%),显著增加了块根产量(增幅为8.2%).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两个施钾处理均提高了叶片中蔗糖的合成能力和蔗糖在块根中转化为淀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用小篮子法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 ,在用草酸滴定时 ,须将滴定管插入广口瓶塞上的滴定孔内。因在滴定过程中 ,需不断摇动广口瓶 ,往往造成滴定管尖部碰坏或折断 ,有时学生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 ,索性在滴定管口未靠近滴定孔时就进行滴定 ,这样会出现管内草酸液流失和外界空气从孔进入广口瓶内 ,造成实验误差或失败。我在实验课中 ,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小改进 :取一段软塑料管 (或橡皮管 ) ,口径比瓶塞上滴定孔的口径略小一些 ,将管下端插入滴定孔内 ,周围用凡士林膏密封 ,上端在滴定前 ,可用铁夹夹住。滴定时去掉夹 ,将滴定管插入塑料管内 ,这样在摇… 相似文献
14.
淹水对甜樱桃根系呼吸强度和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美早/东北山樱桃(Prunus serrulataG.Don)和美早/马哈利(P. mahaleb L.)为试材,研究了淹水对甜樱桃根系(生长根和褐色木质根)呼吸强度和呼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过程中,两种甜樱桃砧木生长根和褐色木质根呼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生长根降幅更大;东北山樱桃生长根和褐色木质根呼吸强度降幅分别是马哈利的1.47和1.36倍.丙酮酸脱羧酶(PDC)、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两类根系中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在生长根中亦先升后降,而在褐色木质根中为上升趋势,3种酶活性变化幅度表现为生长根大于褐色木质根;东北山樱桃ADH和LDH活性增幅大于马哈利,但PDC活性则相反.两类根系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下降,且生长根降幅大于褐色木质根;东北山樱桃MDH活性降幅大于马哈利.说明生长根对淹水的敏感性强于褐色木质根;与马哈利相比,东北山樱桃对淹水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16.
电穿孔法转化完整酵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材料,探讨了电穿孔转化完整酵母的几个条件。其中电场强度及脉冲时间是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在2kv/cm,9ms时获得10^4转化子/ugDNA的转化率。转化率还与所采用的菌株与质粒等条件有关。此技术简便迅速。 相似文献
17.
小麦孕穗期用4000ppm乙烯利处理诱导雄性不育时,穗部乙烯大量释放的时间集中在大约10天以内,形成高峰。乙烯熏气直接处理三天(1~100ppm,每天12小时),明显增加不育率,但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其它方面未见影响。AgNO_3(500ppm)预处理对乙烯利(乙烯)抑制小麦生长和杀雄等具有拮抗作用。对杀雄过程中乙烯利的运转、分解以及乙烯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用简易测定法进行呼吸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体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进行呼吸作用测定一般测定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量或CO2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以低浓度(0.1ppm)的臭氧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进行了长时间的熏气,观测到:随着熏气时间的延长,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积累增多,膜透性增大。在较高浓度(0.2ppm、0.3ppm、0.4ppm)臭氧熏气下,臭氧浓度越高,叶片内叶绿素降解越快,MDA含量越高,膜透性越大。低浓度和短时间的臭氧熏气可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而高浓度和长时间的臭氧熏气则导致SOD活性下降。试验结果表明,由臭氧熏气所引起的植物体内代谢紊乱与诸多伤害是由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