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泽螺旋藻与其他螺旋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盐泽螺旋藻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与其他螺旋藻进行了比较。盐泽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在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组分以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方面差别不大。盐泽螺旋藻的生长速度最快(世代时间为8.4h)。极大螺旋藻、钝顶螺旋藻1926和钝顶螺旋藻2340的世代时间分别为11、11.8和14.8h。盐泽螺旋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亦大于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此外,这种藻对盐分和温度还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在形态上也和其他3种螺旋藻有较大之差异。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形态变化是藻种衰退的表现,衰退的藻种产量下降,且不易于采集。同时,螺旋藻形态易变也给螺旋藻的分类和鉴定增加了难度。因此,研究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在螺旋藻应用前景上具有重要价值。综述了国际上在螺旋藻形态建成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光照、温度、pH等对螺旋藻形态建成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展望了应用新一代蛋白组学技术结合基因组学分析不同条件下螺旋藻形态建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邱丽氚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8):1520-1522
通过对大螺旋藻的6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大螺旋藻含有61%~66%蛋白质,4.5%~4.7%核酸,6%~8%碳水化合物,4%~5%粗纤维,1%~2%粗脂肪和13~14mg/100g维生素C,这些成分与极大螺旋藻及钝顶螺旋藻的成分很相似。因此大螺旋藻与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同样可被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业大学螺旋藻课题组从1995-2003年经过九年的研究,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碱湖螺旋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首次发现了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Nordst.)Geitl),又称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Nordst.)Gomont)。 一、钝顶螺旋藻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的钝顶螺旋藻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在含CdCl2水体中的生长状况与摄Cd能力.结果表明:两种螺旋藻皆对CdCl2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但是有不同的摄Cd行为.当CdCl2浓度为6~24mg.L-1,培养96h时,两种螺旋藻对Cd的摄取作用主要表现为藻细胞外的表面吸附;培养10d时,钝顶螺旋藻的胞内Cd含量依然甚微,而极大螺旋藻对Cd的细胞内吸附量却明显增加,24mg.L-1CdCl2处理的极大螺旋藻胞内的Cd吸附量为12mg.L-1CdCl2处理的11.6倍,且略超过细胞表面吸附量.表明在高浓度Cd的长时间胁迫下,两种螺旋藻的摄Cd行为和对Cd的耐受机制具有明显差异,其中钝顶螺旋藻为胞外机制,而极大螺旋藻却为胞内、胞外混合机制,且以胞内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的优良单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言说“好种出好苗,好瓜结好瓢”,良种是所有生物生长繁衍的根本,螺旋藻也不例外。螺旋藻有50余种,而广泛培养应用的主要是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maxima)。鉴于螺旋藻的分类标准不够一致,本文对介绍的藻株只用代号表示。近年来,我国的藻类工作者对从国内外收集的一些螺旋藻株进行了大量的比较试验,其中农业部螺旋藻协作组收集的十几个藻株中表现较好的藻株是:Sp.A(中科院水生所提供,简称A),Sp.B  相似文献   

7.
光照对螺旋藻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螺旋藻的高光效性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研究了光照对螺旋藻的效应 ,探讨了光照度对螺旋藻生长速率、形态、色泽等方面的影响。发现光照强度可以加速螺旋藻的生命进程 ,影响藻丝形态 ,改变藻液颜色。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的培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述了螺旋藻的培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认为: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培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工厂化生产日趋成熟,封闭式生物反应器的出现将加快螺旋藻产业的发展,螺旋藻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螺旋藻上的应用将促进藻类学的研究和藻类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武汉、汕头和湛江进行的螺旋藻室外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对藻种的选择,培养基调控,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大螺旋藻FACHB438表现了较好的适应性和较稳定的生物量生产率;钝顶螺旋藻FACHB439在武汉地区和湛江地区的生物量生产率略低于极大螺旋藻FACHB438.但是在低温季节钝顶螺旋藻HB83在湛江地区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能力和生物量生产率。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地区生产的螺旋藻粉产品质量相差不大。在不同地区或季节选用不同的藻种搭配是保持螺旋藻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的生物量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钝顶螺旋藻FACHB-439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提高螺旋藻多糖的得率,为螺旋藻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因子实验,初步对影响螺旋藻多糖提取的主要参数优化;然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Box-Benhnker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时间、温度和水料比进一步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了优化的钝顶螺旋藻FACHB-439多糖提取工艺,提取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84min,水料比为41:1.结论:在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66mg/g,表明响应面法可有效用于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是一类微型丝状藻类,对环境具有很强的耐受力,可用于污水体的生物监测和净化处理。更重要的是,螺旋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细胞内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有益成分。在所有的植物资源中,螺旋藻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最高。所以。螺旋藻可作为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螺旋藻还具有很高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微藻。针对螺旋藻的高光效性,在不同波长LED灯照射下,研究光照对螺旋藻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螺旋藻的养殖中,经过红光(650-675 nm)、绿光(522-532 nm)和蓝光(465-475 nm)处理后,获得最大螺旋藻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32 g/L、1.195 g/L、0.742 g/L;红光处理过的螺旋藻生长速度最快,所得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样增加了66.04%。  相似文献   

13.
李乐农  郭宝江 《植物学报》1998,15(Z1):72-76
 本文评迷了螺旋藻的培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认为: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培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工厂化生产日趋成熟;封闭式生物反应器的出现将加快螺旋藻产业的发展;螺旋藻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螺旋藻上的应用将促进藻类学的研究和藻类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螺旋藻多糖是从螺旋藻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简要的评述了螺旋藻多糖在提取、组成与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结构修饰与改性(主要是硒化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螺旋藻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等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螺旋藻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pirulina)是从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无毒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探讨螺旋藻多糖的作用,本文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极大藻多糖对小鼠生物功能的影响。螺旋藻多糖可以提高受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30天内的存活率促进小鼠多能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受到辐射损伤的小鼠造血系统的恢复,增强小鼠的抗辐射能力。螺旋藻多糖可以提高小鼠  相似文献   

16.
蓝藻—螺旋藻(Spirulina)作为大规模工业化培养的对象,以其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合理的氨基酸组成,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外生物学工作者的注意,他们对原产于非洲的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或墨西哥的极大螺旋藻(S.maxima)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6。笔者在我国广州珠江河畔一个小池塘里发现采集了一种螺旋藻——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1,2,进行了分离和单种培养。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POD、CAT和SOD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乌素沙地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3和鄂尔多斯螺旋藻S4与国外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1和极大螺旋藻S2 的POD、CAT和S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4个样品的 3种酶同工酶带数目不同 ,依次是S4 >S3>S1>S2 ;S3和S4 酶带数多 ,对环境适应性强 ,进化程度较高。螺旋藻不同种间的酶谱相似系数为 0 5 3~ 0 80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原产地不同的钝顶螺旋藻S1和S3间酶谱相似系数最高为 0 86,表明螺旋藻种内差异 <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盐酸林克霉素诱发小鼠相关性腹泻模型,观察螺旋藻、婴儿型双歧杆菌及其混合物爱灵生乐(2036)螺旋藻双歧胶囊(胶囊内容物,含婴儿型双歧杆菌、螺旋藻,下同)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经口投予盐酸林克霉素0.15 g/(d.鼠),连续3 d,然后经口分别给予螺旋藻、双歧杆菌及爱灵生乐(2036)螺旋藻双歧胶囊1.66 g/(kg.b.w),连续5 d。结果经口投予螺旋藻、婴儿型双歧杆菌及爱灵生乐(2036)螺旋藻双歧胶囊1.66 g/(kg.b.w),连续5 d,能有效改善盐酸林克霉素诱发的小鼠相关性腹泻症状,特别是给予爱灵生乐(2036)螺旋藻双歧胶囊组,可有效治疗盐酸林克霉素诱发小鼠相关性腹泻。结论螺旋藻与双歧杆菌复合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明确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在体外对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增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用改良的TPY和GAM培养基作为螺旋藻的基质,在试管内证实了螺旋藻对双歧杆菌、乳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钝顶螺旋藻在实验浓度下,对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也说明了钝顶螺旋藻在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螺旋藻藻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螺旋藻属蓝藻门 ( Cyanophyta)、段殖体目 ( Hormogonales)、颤藻科 ( Oscilatoria-ceae)、螺旋藻属 ( Spirulina) [1 ] ,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资源 ,其蛋白质含量高 ,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种活性物质 ,是举世公认的最佳天然营养保健品和 2 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食品之一 [2 ]。目前已知该属有 36个种 ,其中绝大多数为淡水藻类 ,用于工业生产的主要有钝顶螺旋藻 ( Spirulina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 ( Spirulinamaxima) 2种[1 ,3] 。自 1 990年以来 ,国内螺旋藻产业突飞猛进 ,获得了长足发展。要上一个螺旋藻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