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南亚热带丰产果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总体是柑桔园基本良好,龙眼、荔技园尚不平衡。不同树种或园地的某些元素有效含量偏低(锰、硼、铜、钼等)。在土壤pH3.60~8.76时,土壤pH值与元素有效含量间的相关性,多数符合一般规律,少数不尽一致。本研究初步提出南亚热带地区柑桔、龙眼、荔枝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适宜指标,可供土壤营养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二、三十年来,植物的矿质营养科学,有了巨大的进步。长时期认为,植物除需要所谓“有机元素”——碳、氧、氢、氮外,仅仅还需要六种矿质或灰分元素:磷、钙、钾、镁、硫和铁。这个概念已完全为新的发现所推翻。现已证明,有很多微量元素如硼、锰、锌、铜、钼等,对植物是很重要的。它们以极微的量,存在活体中。对植物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极必需的。因此在农业突践上,应用了新的肥料:硼、锰、钼等肥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得各种西洋参含有8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铬、铜、硼、锰、硅、锶和锌,以及人体必需宏量元素3种:钙、镁和磷。并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得黑龙江省五常县西洋参中部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及宏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系,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于地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中含量甚少的元素.它们在岩石、海水、大气或生物体内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铁、硅,在岩石圈中厲宏量元素,而在人体中却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除了少数非金属外,大部分是金属,所以有时又统称为微量金属元素.为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称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仅占人体重量的0.01%,包括铁、锌、铜、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锶,共14种.据现有资料来看,有人认为硼和硅也是必需微量元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知高等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有16种元素即:碳、氢、氧、钾、钙、镁、氮、磷、硫、硼、氯、铜、鉄、锰、钼和锌;前面9种元素需要的量较多称为常量元素,而后面7种元素需要的量很少,故称微量元素。元素钴、钠和钒对于某些微生物是必需的,但对于高等绿色植物的重要性迄今还不能肯定,而这3种元素即使将来证明对于高等绿色植物是重要的,那么可以预言,对于它们的需要是超微量的。这些必需元素是通过外界环境的三种介貭——空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锰、锌、铜、钼、硼等)为植物正常生活所必需。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上栽培农作物产量很低,为了保证丰产必须施用微量肥料(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的不足,可能由于它们生长的土壤中缺乏这些元素;但往往不是完全缺乏,而是微量元素以不溶解的状态存在,因而这些物质不能为植物所利用。例如土壤中石灰含量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59年曾探討过微量元素的鈷、鋅、銅单独加喂对安哥拉幼兔生长的影响;曾証明:在定量飼喂上述三种元素的条件下,无論对兔体体重增长、絨毛生长速度,都有較为显著的影响,且以鈷、鋅二种元素的效果較好。同时,江永成等也进行了鈷、錳、硼三元素对安哥拉幼兔生长的影响,其結果表明:在定量飼喂三元素的条件下,兔的体重和絨毛产量也有較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硼促使水稻谷粒增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的实验曾证明,水稻对硼素的要求量是较低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壤中有效态硼素量在0.1ppm以下,在分别施用每升含0.5、10毫克硼的盆栽条件下,随着硼的用虽增加,水稻籽粒产量下降并出现毒害症状。但是,1979年下半年作者在以浙花一号为供试品种的实验中,却发现在水稻的一定发育阶段,土壤中施高浓度的硼能增大谷粒。1981年下半年对此继续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微肥对川白芷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川白芷生长旺盛期叶面喷施锌、硼、钼,研究微量元素锌、硼、钼配合喷施对川白芷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最适宜的喷施量.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锌、硼、钼有利于川白芷欧前胡素和总香豆素含量的提高,对异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硼对欧前胡素和总香豆素含量的积累影响最大,锌次之,钼最小;硼和钼互作对欧前胡素含量有拮抗效应,锌和硼互作对总香豆素含量有协同效应;施锌0.15~0.24 kg·hm-2、硼2.02~2.36 kg·hm-2、钼0.08~0.13 kg·hm-2时,川白芷总香豆素含量≥0.7%;施锌0.15~0.20 kg·hm-2、硼1.37~1.47 kg·hm-2、钼0.09~0.13 kg·hm-2时,欧前胡素含量≥0.2%.叶面喷施锌、硼、钼有利于川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人们很长时期认为植物的正常发育,除了需要碳、氢、氧和氮之外,还需要磷、钾、钙、镁、硫和铁。现在已经确定土壤里含有的以十万分之几来定量的所谓微量元素,在植物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包括硼、锰、铜、锌、钼、砷、碘、钴等等。例如,当缺乏硼这种微量元素时,植物的根和茎就停止生长,并且植物会害重病。正常的供给植物以硼和锰,就能提高它们的收获量,同时对发生在植物体内的基本生理过程——光合作用、蛋白质和醣类的新陈代谢等——发生良好的影响。譬如,我们在“谢格洛沃”(列宁格勒州)集  相似文献   

11.
用ICP-OES法测定罗汉果中受花粉直感效应影响明显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授粉处理的罗汉果样品中Zn、Fe、Cr、Al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受花粉直感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Zn元素;罗汉果样品铅含量超过罗汉果行标NY/T 694-2003的限量标准,但符合药用植物绿色行标WM/T 2-2004,研究认为,罗汉果行标Pb标准不太严格,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高甜苷Ⅴ授粉组合("青皮3号"×"红毛1号")果实中B元素含量较高,为硼微肥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低甜苷Ⅴ组合("青皮3号"×"红毛2号")果实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偏高,其中锰与提高呼吸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一门新型边缘学科 ,人类繁衍生老病死无不与微量元素密切相关。 1 964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人体健康提出新的概念 ,即身体、精神、社会性完全健康的一种状态 ,达到这种状态至少需要 2 5种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按含量可分为宏量、微量元素两大类。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的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称宏量或常量元素 ,它们占人体总量的 99.5 %。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铁、锌、铜、锰、钴、铬、硒、碘等微量元素 ,总共约占人体的 0 .0 5 %。依其生理功能 ,人体微量元素又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 ,可能需要…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对硼元素的吸收转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中硼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近来人们对硼的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鉴定了一些硼的转运通道和转运蛋白,例如:NIP5;1、NIP6;1、BOR1和BOR4,并对它们的转运机制有了一些了解.植物在硼缺少的情况下首先通过转运通道NIP5;1把硼吸收到共质体,然后通过转运蛋白BOR1运入中柱;在高硼毒害时,通过转运蛋白BOR4把过多的硼转出植物体,同时在植物中增加糖醇的含量,过表达BOR1或BOR4都能改变植物对硼含量变化的耐受性.因此,对植物中硼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人们通过生物学手段提高作物对土壤中硼过高或过低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绿原酸是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入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何稳定和提高绿原酸的含量是近年来金银花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金银花分别根施Fe、B和Mo3种微量元素,比较处理前、后金银花中微量元素与绿原酸含量的变化,并定量分析3种微量元素对金银花绿原酸合成关键酶基因LjHCT和LjC3H1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Fe处理对LjHCT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中、低浓度的Fe处理可以促进LjHCT基因的表达;随着B和Mo元素浓度的提高,LjHCT基因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加。低浓度的Fe处理可以促进LjC3H1基因的表达,而高浓度的Fe处理对LjC3H1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B元素对LjC3H1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Mo处理可以促进LjC3H1基因的表达。根施中、低浓度的Fe元素,中、高浓度的Mo和B元素后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显著增加;而根施高浓度的Fe元素后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Fe、B和Mo可通过调节绿原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促进绿原酸的形成和积累。本研究为人工定向调控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开发人工栽培金银花专用微量元素肥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敏  谢运球 《生态科学》2007,26(4):367-373
硼和镉两种元素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硼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施硼是油菜种植的必需环节;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要元素,易在油菜体内富集,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从镉含量与油菜食品安全品质角度考虑,阐述了油菜对镉的积累和耐受机制;同时,概括了前人总结的硼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后,结合本人研究区广西地区土壤有效硼含量低,全镉含量高的现状,提出运用硼镉交互作用机理,通过施加适量硼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消除土壤镉的潜在危害,从本质上改善该地区土壤存在的低硼高镉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生物发酵法转化黄芩苷生产活性产物黄芩素,本研究从自然发毛的新鲜黄芩植株根部筛选发酵转化黄芩苷生成黄芩素的菌株,并进行产物分析和菌株鉴定。通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富集,黄芩药粉培养液初筛,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分离后转入PDB黄芩苷培养液复筛,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得到一株能够高效转化黄芩苷为黄芩素的菌株RM3,该菌在添加0. 1%黄芩苷的PDB培养液中能够将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未经任何优化条件下,28℃,150 rpm培养5天后摩尔转化率达到83. 87%。通过对菌落的形态、显微结构观察及ITS序列分析比对,鉴定菌株RM3为青霉菌(Penicillium sp. RM3)。该菌转化黄芩苷生成黄芩素效率高,且清洁环保,可缓解中药资源紧张,满足市场和临床需求,是一株很有前途的黄芩素生产菌。  相似文献   

17.
盐碱对黑麦草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麦草种子在Na_2SO_4混合盐溶液中萌发较好,而在NaCl混合盐和Na_2CO_3盐溶液中萌发则不及对照。在三类盐中的萌发极限分别为4.5%,2.5%和0.8%。在克诺普培养液中加入Na_2SO_4时,黑麦草幼苗生长较好,加NaCl或Na_2CO_3则受抑并有盐害,前者极限浓度和致死浓度分别为1.0%和4.0%;后者分别为0.3%和1.3%。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植物体的化学分析,构成植物的元素最多的是碳,氢和氧,还有6种含量较高的元素即氮、磷、钾、硫、钙、镁.进一步分析还有8种微量元素也是植物必须的,它们是铁、锰、硼、铜、锌、钼,氯和钴.把以上17种元素按植物需要量的比例,配成培养基,在试管中培养植物,植物就能健康生长. 植物对各种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碳、氢、氧需要量最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  相似文献   

19.
硼营养与植物细胞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中,植物缺硼最为普遍,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硼的生理功能和硼肥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硼元素的特殊性,至今对硼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基本生理功能仍不十分清楚。不同植物的缺硼症状尽管各不相同,但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根尖和茎尖的伸长首先受到抑制。顶端生长依赖于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由此可见,硼必然首先影响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硼对细胞分裂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hittington〔1〕曾报道缺硼减少大豆有丝分…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鲜蕨和盐渍蕨菜中的氨基酸,γ-氨基丁酸,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中均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5种常量元素。其中盐渍蕨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微量元素(Fe、Mn、Cu、Zn等)的含量均高于鲜蕨,而鲜蕨中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却明显的高于盐渍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