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炎症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这种炎症过程与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它能黏附循环中的白细胞,促进内皮细胞表面粥样斑块的形成,许多研究表明,ICAM-1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32例和化疗加黄芪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uSA法),对治疗前后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升高(P<0 05)。②治疗后,化疗加黄芪组与化疗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下降(P<0 05),化疗加黄芪组下降尤为明显(P<0 05)。结论黄芪可通过降低白血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ICAM-1)及可溶性血管间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s ICAM-1及s VCAM-1水平,同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升高,s ICAM-1及s VCAM-1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较高,s ICAM-1及s VCAM-1水平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提高患者血清IGF-1水平,降低s ICAM-1及s V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模型(n=27)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造模成功后当天三组分别给予注射生理盐水、替米沙坦、康柏西普治疗,1次/w,持续4 w,检测VEGF、ICAM-1及CRP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造模成功后均出现食欲增多、饮水、尿量、体重减轻的现象。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1 w与第4 w的体重高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高于替米沙坦组(P<0.05)。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1 w与第4 w的空腹血糖低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4 w的视网膜VEGF、ICAM-1、CR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康柏西普组视网膜厚度变薄不明显,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神经纤维层未见明显空泡样变性。结论:康柏西普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能抑制VEGF、ICAM-1及CRP的表达,能促进降低血糖,增加大鼠体重。  相似文献   

5.
陈向武  袁非  靳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19(4):292-296,I0015,I0016
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模型(OIR)中曲安奈德(TA)对CD14+细胞聚集及VEGF表达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曲安奈德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哺乳期小鼠36只(共36个眼球),随机将其分为四组:①正常对照组(6个眼球),6只17日龄正常小鼠先行FFA眼底造影,然后每鼠随机摘取一个眼球,行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②单纯高氧组(6个眼球),6只17日龄OIR模型小鼠处理同单纯对照组。③TA高氧组(12个眼球),12只12日龄OIR模型小鼠随机一眼注射TA 2μL,再于17日龄后行FFA眼底造影后摘除术眼,其中6个眼球行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及视网膜CD14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另6个眼球行视网膜VEGF mRNA的real-time PCR检测。④BSS高氧(12个眼球),12只12日龄OIR模型小鼠随机一眼注射BSS 2μL,余处理同TA高氧组。用t检验两两比较各组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视网膜CD14与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IOD/AOI),及VEGF mRNA的相对含量值(2-ΔCt×105)。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氧诱导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肺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地塞米松(DEX)和MT处理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气道内滴注后3、6和12h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LPS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MPO活性与MDA含量以及ICAM-1的表达则显著升高(P<0.01);应用MT及DEX均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或P<0.01)。结论:MT对ALI时的肺脏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T清除自由基及抑制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扫频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S-OCT)在不同肾功能状态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DME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含量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5例,<30 mg), 微量蛋白尿组(28例,30~300 mg)和大量蛋白尿组(17例,>300 mg)。所有患者均接受抗VEGF治疗,比较不同肾功能状态临床疗效差异,SS-OCT技术测量治疗前后黄斑区中央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中心凹旁300 μm血流密度(FD-300)、旁中心凹浅层及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结果:大量蛋白尿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35.29% vs 60.71%、85.71%,P<0.05)。三组治疗后CRT、FAZ面积、FAZ周长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D-300、旁中心凹浅层血流密度、深层血流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大量蛋白尿组治疗前、后CRT、FAZ面积、FAZ周长大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P<0.05),且微量蛋白尿组大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大量蛋白尿组治疗前、后FD-300、旁中心凹浅层血流密度、深层血流密度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P<0.05),且微量蛋白尿组低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结论:SS-OCT可准确定量评估不同肾功能状态DME患者抗VEGF治疗前后CRT、FAZ形态以及血流灌注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抗VEGF疗效。  相似文献   

8.
观察全草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STT抗AS的机制。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给药大鼠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而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及各STT药均能降低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P〈0.01~P〈0.05),并能增加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P〈0.01)。提示STT能下调实验性AS大鼠动脉壁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及上调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这可能是STT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的情况,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进行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和ICAM-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hs-CRP和ICAM-1均明显降低,而两组的hs-CRP和ICAM-1差异显著(t=3.1655,P〈0.01;t=9.698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ICAM-1水平,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的情况,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 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进行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和ICAM- 1 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hs-CRP 和ICAM-1 均明显降低,而两组的hs-CRP 和ICAM-1 差异显著(t=3.1655,P<0.01;t=9.698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hs-CRP 和ICAM-1 水平,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已经证实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评估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有效性.对发表于1975年1月~2013年10月的共221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及评估.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羟苯磺酸钙"作为主题词分别于Pub Med,Spring Link和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数据库的检索系统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研究选择、质量评估和信息提取.所提取的信息包括设计方案、入选和排除标准、样本大小、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治疗方案、最佳矫正视力、实验室指标、毛细血管脆性、眼压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共有8个设计良好的Jadad评分为4级以上的临床试验及552名患者符合入组条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羟苯磺酸钙可显著改善视网膜微血管瘤(RR:0.62,95%CI:0.42~0.90,P=0.01)、视网膜出血(RR:0.39,95%CI:0.17~0.88,P=0.02)、渗出(RR:0.31,95%CI:0.12~0.81,P=0.02),降低全血黏度(MD:-0.57 CP,95%CI:-0.75~-0.38,P0.001)、血浆黏度(MD:-0.36 CP,95%CI:-0.63~-0.09,P=0.01)、血胆固醇(MD:-0.48 mg/m L,95%CI:-0.64~0.33,P0.00001).也可显著降低DR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MD:-5.59 mm Hg,95%CI:-6.69~-4.50,P0.00001).结果表明,羟苯磺酸钙在系统全身及眼局部治疗DR均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VEGF、MMP-9、sICAM-1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MMP-9、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子宫直肠窝结节粘连、子宫直肠窝触痛以及子宫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症状体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VEGF、sICAM-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5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5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病理切片证实,对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VEGF和VEGF受体-1(VEGFR-1)。结果:观察组血清中VEGF和VEGFR-1的浓度分别为(132.75±68.31)ng/mL和(33.76±15.39)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分期患者血清中VEGF和VEGFR-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分期增加,VEGF与VEGFR-1的浓度增加,VEGF与VEGFR-1呈正相关(r=0.625,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用于诊断RCC,且对于预判RCC的病例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枳实提取物及其药效组分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line,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50μg/mL ox-LDL制造HUVEC损伤模型。以MTS染色法检测细胞毒性确定用药浓度。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表面ICAM-1的含量,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①枳实提取物小于等于2 mg/mL时,橙皮苷浓度小于等于0.03125 mg/mL时,新橙皮苷浓度小于等于0.25 mg/mL时,HUVEC存活率分别大于80%。②2.0 mg/mL和1.0 mg/mL两个浓度的枳实提取物、15.625μg/mL的橙皮苷和0.2500 mg/mL新橙皮苷对ox-LDL诱导的HUVEC的ICAM-1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③2.0 mg/mL枳实提取物显著提高ox-LDL诱导的HUVEC和正常HUVEC培养液中的NO含量;7.813μg/mL、15.625μg/mL和31.250μg/mL 3个浓度的橙皮苷能显著提高ox-LDL诱导的HUVEC培养液中的NO含量,31.250μg/mL的橙皮苷能促进正常HUVEC的NO释放;0.2500 mg/mL和0.1250 mg/mL 2个浓度的新橙皮苷能显著提高ox-LDL诱导的HUVEC培养液中的NO含量。结论:枳实提取物及其药效组分橙皮苷、新橙皮苷能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的ICAM-1表达,促进ox-LDL诱导的HUVEC的NO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衍生因子-1(SDF-1)的协同作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集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健康对照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培养外周血中的EPCs。用分别含有不同VEGF与SDF-1的培养基处理患者外周血分离的EPCs,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以及患者和对照中VEGF和SDF-1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值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分别转染VEGF-si RNA与SDF-1-si RNA至各组细胞观察抑制VEGF和SDF-1对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VEGF和SDF-1在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VEGF和SDF-1对E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有促进作用,且在其协同作用下效果显著。抑制VEGF或SDF-1显著降低VEGF和SDF-1对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VEGF和SDF-1的协同作可促进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EPCs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患者血管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对照组(60例,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MDA较对照组低,SOD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罗容  吴霞  李静宜  崔湖荣  张楠  张贵君 《生物磁学》2012,(32):6228-6233
目的:研究枳实提取物及其药效组分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 ensity lipoprotein,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line,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50μg/mLOX—LDL制造HUVEC损伤模型。以MTS染色法检测细胞毒性确定用药浓度。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表面ICAM-1的含量,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①枳实提取物小于等于2mg/mL时,橙皮苷浓度小于等于0.03125mg/mL时,新橙皮苷浓度小于等于0.25mg/mL时,HUVEC存活率分别大于80%。②2.0mg/mL和1.0mg/mL两个浓度的枳实提取物、15.625μg/mL的橙皮苷和0.2500mg/mL新橙皮苷对OX—LDL诱导的HUVEC的ICAM-1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③2.0mg/mL枳实提取物显著提高OX—LDL诱导的HUVEC和正常HUVEC培养液中的NO含量;7.813ixg/mL、15.625μg/mL和31.250μg/mL 3个浓度的橙皮苷能显著提高OX—LDL诱导的HUVEC培养液中的NO含量,31.250μg/mL的橙皮苷能促进正常HUVEC的NO释放;0.2500mg/mL和0.1250mg/mL 2个浓度的新橙皮苷能显著提高OX—LDL诱导的HUVEC培养液中的NO含量。结论:枳实提取物及其药效组分橙皮苷、新橙皮苷能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的ICAM-1表达,促进Ox-LDL诱导的HUVEC的NO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VEGF、IGF-1、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VEGF、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患者视力快速恢复,用药安全性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ICAM-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ICAM-1蛋白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AM-1蛋白在CRC和腺瘤的高表达均与正常黏膜的低表达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1);随着组织分化的降低和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呈上升的趋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P0.01,P0.05)。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ICAM-1的特异性条带出现在Marker标准相对分子量110KD左右,ICAM-1在CRC的阳性率高于正常黏膜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CAM-1在CRC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常温对照组(NC)、干热对照组(DHC)、低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50 mg/kg),中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100 mg/kg)及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200 mg/kg)。NC、DH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预处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第8天除NC组外,其余4组大鼠转移至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进行实验,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实验的第150分钟达到热射病状态,麻醉后取材。大鼠肺组织通过HE染色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并应用RT-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干热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HMGB1和ICAM-1 mRNA表达较常温对照组、中、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均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低、中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P0.01),肺组织HMGB1和ICAM-1 mRNA表达在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明显低于低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P0.01)。肺组织HMGB1和ICAM-1 mRNA的表达均与肺损伤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629、0.689,P0.01),HMGB1 mRNA和ICAM-1 mRNA之间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性(r=0.437,P0.01)。结论:姜黄素可能部分通过抑制HMGB1表达的上调,减少下游的ICAM-1的表达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肺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