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PCR-RFLP方法通过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以及陶赛特×中国美利奴羊和萨福克×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后代共615只个体的FecB基因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对产羔数、体尺和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不同品种(系)绵羊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研究,发现BB和B+基因型群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和2.3,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2,P<0.01).在90日龄时,BB和B+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18.6±3.70 kg和18.0±3.31 kg,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5.6±2.22kg,P<0.05);此外,90日龄时,BB和B+基因型群体比++基因型群体胸围、胸宽较大(P<0.05);但这些差异在120日龄时消失.另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群体的第一胎产羔数存在明显差别.这些结果表明,BMPR-IB基因为影响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首次证明该基因对后代羔羊出生后生长发育具有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雌激素受体2 (Estrogen receptor 2, ESR2)基因在绵羊各组织的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SR2基因在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群体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誖SNP技术对多羔品种绵羊(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和单羔品种绵羊(苏尼特羊,草原型藏羊,滩羊) ESR2基因g.73324006C>T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半定量PCR表明,ESR2基因在单、多羔小尾寒羊子宫中高表达,在其它组织中等或低丰度表达;单羔群体、多羔群体间荧光定量PCR表明,ESR2基因在单羔小尾寒羊垂体表达量显著高于多羔小尾寒羊(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g.73324006C>T在小尾寒羊群体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在滩羊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0.25T在小尾寒羊群体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g.73324006C>T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产羔数及平均产羔数均显著关联(p<0.05),CC型各胎产羔数均高于TC型。与FecB (A746G)基因组合后发现,GG-CC和AG-CC基因型母羊产羔数显著高于AA-TC、AA-CC、AG-TC基因型组合(p<0.05)。综上,ESR2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密切相关,g.73324006C>T可作为绵羊产羔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绵羊产羔性状主效基因检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以绵羊BMP15基因和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以湖羊、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同时研究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对BMP15基因进行SNP检测,结果未发现多态性位点;对BMPR-IB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了一个A746 G SNP位点。依据A746 G 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在各品种(系)羊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即BB、B+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在湖羊中以BB基因型为主,在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以++基因型为主, 而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中以B+基因型为主。BMPR-IB A746G位点的变异明显影响绵羊的产羔数,与++基因型母羊相比, BB和B+基因型母羊产羔数明显较多。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利用BMPR-IB基因型可以很好的预测母羊的产羔数。研究获得的这些结果强烈表明BMPR-IB为影响绵羊的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ct SNPs within BMP15 and BMPR-IB gen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genes on sheep litter size. Four sheep lines, HU-Yang, Chinese M erino monotocous, Chinese Merino multiparous for wool production and Chinese Merino multiparous for mutton production,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Litter sizes were recorded for each ewe in the four lines. Primers for BMP15 and BMPR-IB gene were designed from database sheep sequence and polymorphisms were detected by PCR-RFLP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polymorphism with BMP15 gene among the four lines, and there was an A / G SNP with BMPR-IB gene at base 746 among the four lines. Three types of genotype (BB, B+ and ++), based on A / G locus, were found within each line. The frequencies of geno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lines (P<0.001), with BB genotype primarily existing in HU-Yang, ++ genotype in Chinese Merino monotocous line, and B+ genotype in Chinnese Merino multiparous lines. The A / G mutation influence significantly the sheep litter sizes, and the BB and B+ ewes had significant higher litter sizes than ++ ewes. 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showed simultaneously that the genotype of BMPR-IB was a perfect predictor of the sheep litter sizes. These results intensively indicated that BMPR-IB is a major gene to affect litter size in sheep,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 to select litter size in sheep.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绵羊产羔性状与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位点关系,找寻调控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标记,以小尾寒羊(多胎母羊)、湖羊(多胎母羊)、蒙古羊(单,双胎母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单,双胎母羊)样本为试验材料,运用DNA直接测序及PCR-SSCP技术的方法,对BMPR-IB基因CDS区864位点进行分析。试验羊品种出现3种基因型AA、AB、BB,该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发生TC的突变。湖羊母羊以及小尾寒羊母羊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而蒙古羊母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AB型基因频率略高于AA型。4种绵羊的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小尾寒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湖羊三种绵羊x2值和G2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蒙古羊的x2值和G2值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除了蒙古羊其他3种羊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四种绵羊的观测值F在BMPR-IB基因中均处于95%置信区间内,且接近于上线。根据各品种间的PIC多态信息含量可知,属于低度多态的是小尾寒羊和湖羊(PIC0.25),而在蒙古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信息含量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与小尾寒羊、湖羊,蒙古羊与小尾寒羊、湖羊中差异呈现显著(p0.05)。BMPR-IB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突变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分布不同,该位点可以作为绵羊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FTH1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本研究以具有详细产羔记录的湖羊(n=424)和小尾寒羊(n=432)为研究对象,采用DNA-pooling结合PCR-RFLP的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扫描,同时分析SNP位点与绵羊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FTH1基因第一内含子上发现一个g.1635GA的SNP位点,并在小尾寒羊和湖羊群体中均有AA、AG和GG三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0.45、0.47和0.10、0.43、0.47,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05、0.695和0.315、0.685,表明GG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湖羊群体的基因He、Ho、Ne和PIC分别为0.431、0.569、1.759和0.338;在小尾寒羊中则分别为0.424、0.576、1.737和0.334。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在此位点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发现,在湖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29),而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各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FTH1基因可以作为提高湖羊产羔数的分子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6.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2518 A/G基因多态性与癌易感性的关联情况。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6年12月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MCP-1-2518 A/G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联的研究。共纳入30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5 602例患癌患者和6 500例健康对照人群)。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Cochran Q检验和I2检验对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以评价关联性,Begg's test和Egger's test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Meta回归、敏感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MCP-1-2518 A/G多态性与癌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但根据肿瘤类型的亚组分析发现,MCP-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p0.05)。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发现,携GG基因型的白种人群患癌风险增加(GG vs.AG/AA:OR=1.81,95%CI=1.10~2.96),而MCP-1-2518 A/G多态性与亚洲人群患癌风险无相关性(p0.05)。多态性与癌易感性的关联在基于对照组来源、研究样本量和低质量研究的亚组分析中显著,而根据对照组是否符合HWE遗传平衡和基因检测方法的亚组分析,这种关系不显著。Meta回归分析表明,种族差异和纳入研究的质量可能是各研究间异质性存在的主要来源。综上所述,MCP-1-2518 A/G多态性可能与癌易感性相关,GG基因型可增加白种人群患癌风险,MCP-1基因A2518G位点有望作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产羔数是现代养羊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显著影响绵羊饲养的经济效益。绵羊产羔数属低遗传力(0.03~0.1)性状,常规育种方法遗传改良进展缓慢。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产羔数相关分子标记已在绵羊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提高绵羊繁殖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此综述详述了绵羊产羔数相关主效基因如Fec B、BMP15、GDF9及IGF1、ESR、Ki SS1等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旨在为我国绵羊产羔数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培育我国特有的高繁殖力肉用绵羊新品种(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择分别影响Hanna、Cambridge与Belclare三个不同品种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为候选基因,为了解不同产羔性能母羊BMP-1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产羔数性状关联性分析,采用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检测BMP-15基因在蒙古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3种绵羊母羊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肾脏、心脏5个组织中m RNA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具有高繁殖力的蒙古羊双羔母羊、无角陶赛特羊双羔母羊中,BMP-15基因集中表达在肾脏和卵巢,其中肾脏的表达量高于卵巢(p0.05),而其余组织表达并不明显;在小尾寒羊多羔母羊中,BMP-15基因集中表达在肾脏、心脏和卵巢,其余组织表达并不明显。在蒙古羊及无角陶赛特羊卵巢中,双羔母羊的BMP-15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羔母羊(p0.05),而小尾寒羊多羔母羊的卵巢中BMP-15基因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蒙古羊的单、双羔母羊。推测BMP-15基因可能是影响以上3个品种绵羊高产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敏  彭婵  屈亚莉  黄青阳 《遗传》2010,32(8):808-816
多个欧洲白人的Meta分析表明核苷酸焦磷酸酶1(Ecto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phosphodiesterase 1, ENPP1)基因K121Q多态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 但在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台湾人的研究中没有发现相关性, 而在中国大陆人群中二者的关联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文章调查了湖北地区5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4名正常人ENPP1基因K121Q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但经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调整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XQ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OR=1.5, 95%CI: 1.39~1.62, P<0.001)。对性别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 女性病例组Q等位基因和XQ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Q: 12.4% vs. 6.1%, P=0.001; XQ: 23.7% vs. 11.7%, P=0.001)。结果表明ENPP1基因K121Q多态与湖北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 在女性中更明显。文章是对中国大陆人群进行的第一个Meta分析, 结果显示Q等位基因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OR=1.42, P=0.04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VIP)检索2008年5月-2018年5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文献,纳入11篇病例对照研究,采用NOS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学指标、炎性指标及影像学分级等参数,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Stata 12.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结果纳入的11篇病例对照研究符合标准,病例总数为650,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组较对照组,可明显降低血清学指标ALT (WMD=-12.49,95%CI:-16.67~-8.31,P0.00001)、AST (WMD=-11.39,95%CI:-16.51~-6.26,P0.0001)、TC (WMD=-0.34,95%CI:-0.54~-0.13,P=0.001)水平,增加脂肪肝消退数(RR=4.20,95%CI:2.02~8.72,P=0.001),对于身体质量指数(WMD=-0.81,95%CI:-2.22~0.60,P=0.26)、胰岛素抵抗指数(WMD=-0.06,95%CI:-0.82~0.70,P=0.88)、炎症指标TNF (SMD=-1.00,95%CI:-2.11~0.11,P=0.08)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对身体质量指数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三种以上复合益生菌可明显降低身体质量指数水平(WMD=-2.30,95%CI:-2.43~-2.17,P0.00001)。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功能及影像学表现,降低血脂水平,但并未明显降低身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及炎性指标TNF水平。发现三种以上复合益生菌对于降低BMI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绵羊存在影响多胎性状的不同主效基因,选择影响Romney Hanna绵羊和Cambridge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的方法检测BMP15基因外显子Ⅱ第747位点(T747→C)和755位点(T755→C)在蒙古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小尾寒羊三种绵羊母羊中的多态性,同时还研究了上述两处突变对三种绵羊产羔数的影响。表明:(1)一共检测到野生纯合型AA、突变杂合型AB (T747→C)、AC (T755→C)三种不同的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2)三种基因型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中均被检测到,而蒙古羊和小尾寒羊中未检测出AB基因型;(3)突变杂合型蒙古羊(AC)比野生纯合型(AA)的平均产羔数多0.27只(p<0.05)。(4)AC的基因型频率,双羔母羊和多羔母羊均高于单羔母羊。根据以上实验推测,BMP15第755位点发生的T→C突变(AC型)对蒙古羊一胎产双羔影响十分显著,甘肃高山细毛羊中AC基因型的绵羊其产羔数有比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多的趋势,因此该位点可能是一个影响绵羊高繁殖力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12.
绵羊微卫星BMS2508和FecB基因的多态及连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与绵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座位BMS2508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多赛特和中国美利奴)中的遗传多态性, 同时探讨该微卫星座位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高繁殖力品种小尾寒羊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 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FecB突变(A746G), 而在低繁殖力的特克塞尔、多赛特和中国美利奴绵羊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 小尾寒羊B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85、0.398和0.117。微卫星座位BMS2508在4个绵羊品种的43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8个等位基因和15种基因型, 最小等位基因为94 bp, 最大等位基因为116 bp; 小尾寒羊(n = 307)、特克塞尔(n = 45)、多赛特(n = 46)、中国美利奴(n = 40)和BB型(n = 149)、B+型(n = 122)、++型(n = 36)小尾寒羊群体中优势等位基因分别是100 bp、94 bp、94 bp、112 bp、100 bp、100 bp、112 bp, 其频率分别为0.453、0.544、0.802、0.475、0.483、0.439、0.389。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与BMS2508微卫星座位100 bp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D′=0.408), 而+等位基因与BMS2508微卫星座位110 bp和114b p等位基因均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D′=0.513)。  相似文献   

13.
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α)基因参与调控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在能量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动物高原低氧适应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检测2个品种(藏绵羊,湖羊) PPARα基因P1区核苷酸变异及遗传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检测藏羊与湖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骨骼肌6个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检测表明:在扩增区域发现2个SNPs (c.515-22AG, c.515-10CT)对应的等位基因A、B。基因频率在2个群体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绵羊的优势基因型为AB,湖羊优势基因型为AA。推测AB基因型个体可能更有利于藏绵羊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可作为藏绵羊低氧适应选育的分子标记。PPARα基因在2个绵羊的6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具有品种间差异性。PPARα基因在藏绵羊心脏的表达量极显著的低于其余5个组织(p0.01),而2个品种间,藏绵羊各组织的表达量均低于湖羊,其中在心脏、肝脏、肺脏3个组织表达量极显著的低于湖羊(p0.01)。本研究可丰富绵羊基因组学内容,为藏绵羊低氧适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含铂化疗是肺癌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方法,然而不同患者对含铂化疗的敏感性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提示发现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对预测临床中含铂化疗疗效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自噬通路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寻找可能影响含铂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纳入了1004例接受含铂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了自噬通路中13个基因上的99个SNP位点与含铂化疗临床获益、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位于ULK1基因的位点rs7953348(G>A) (P=0.017, OR:0.67, 95%CI:0.49~0.93)和rs12303764(A>C) (P=0.009, OR:0.63, 95%CI:0.45-0.89)及位于ATG14基因上的位点rs17742719(C>A) (P=0.002, OR:1.83, 95%CI:1.26~2.66)、rs8003279(A>G) (P=0.006, OR:1.65, 95%CI:1.16~2.35)和rs1009647(G>A) (P=0.002, OR:1.70, 95%CI:1.22~2.37)与临床获益存在显著关联,位于DRAM基因上的位点rs7955890(G>A) (P=0.004, HR:0.63; 95%CI:0.46~0.86)和rs17032060(G>A) (P=0.006, HR:0.65, 95%CI:0.48~0.88)及位于ATG3基因上的位点rs13082005(G>A) (P=0.012, HR:1.27,95%CI:1.05~1.53)与含铂化疗的无疾病进展时间显著相关,位于ULK1基因的位点rs7953348(G>A) (P=0.011, HR:0.74, 95%CI:0.58~0.93)和位于ATG10基因上的位点rs1864183(G>A) (P=0.016, HR:0.42, 95%CI:0.21~0.85)对含铂化疗的总生存时间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提示自噬通路在含铂化疗敏感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通路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预测含铂化疗疗效的潜在分子标志物,这可能为临床上肺癌的个体化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管峰  杨利国  艾君涛  刘守仁  石国庆 《遗传》2005,27(4):579-583
四引物ARMS PCR是检测SNP有效、快速、简便的方法.绵羊BMPR-lB基因是控制Booroola绵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此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BMPR-IB基因四引物ARMS PCR检测方法.根据四引物ARMS PCR技术原理,在绵羊BMPR-IB基因突变位点(A746G)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在突变点两侧设计一对参照引物,用来扩增含有突变点的DNA片段,可在一步PCR反应中根据电泳图谱准确判断绵羊个体的BMPR-IB基因型,对比PCR-RFLP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cγRⅡa、FcγⅢa和FcγRⅢb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发病风险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2019年10月前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有关FcγRⅡa、FcγⅢa和FcγRⅢb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发病风险性的研究,共27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含2 105个病例和1 115个对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利用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评价效应强度。结果 Meta分析结果合并显示FcγRⅡa和FcγRⅢb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但FcγⅢa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慢性牙周炎发病风险(V vs. F,OR=1.93,95%CI 1.01~3.69)。根据种群进行亚组分析,FcγRⅡa H131R位点的突变型可能会增加亚洲人群慢性或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风险[慢性牙周炎:R vs. H,OR=1.22,95%CI 1.04~1.42,(HR+RR)vs. HH,OR=1.28,95%CI 1.03~1.59;侵袭性牙周炎:R vs. H,OR=1.60,95%CI 1.01~2.54],但可能会降低高加索人群慢性牙周炎的发病风险[(HR+RR)vs. HH,OR=0.66,95%CI 0.48~0.90]。FcγⅢa F158V位点的突变型可能增加高加索人群慢性牙周炎的发病风险[V vs. F,OR=1.73,95%CI 1.06~2.85,(VV+FV)vs. FF,OR=2.26,95%CI 1.06~4.82]。FcγRⅢb NA1/NA2位点的NA2等位基因可能会降低包含50%高加索人群的混合人群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风险[(NA1NA2+NA2NA2)vs. NA1NA1,OR=0.57,95%CI 0.34~0.94)]。结论 FcγRⅡa、FcγⅢa和FcγRⅢb的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发病风险性之间的联系可能存在着种族差异,需要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研究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本实验通过比对高山美利奴羊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中不同个体INHA外显子,分析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突变前后不同等位基因的m RNA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通过上述分析,将引起高山美利奴羊INHA编码氨基酸变化的位点作为该基因的特异性候选位点,通过直接测序法分析高山美利奴羊特异性候选位点INHA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外显子区域存在3个SNPs,分别为T206A (Met→Lys)、T387A(Thr→Thr)、G900A (Pro→Pro);INHA基因3个SNPS都改变了RNA的最小自由能以及二级结构,错义突变T206A (Met→Lys)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T206A突变表现出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TT、TA、AA,基因型与产羔数关联分析发现TT、TA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1)。本研究初步表明INHA基因是影响高山美利奴羊产羔数的一个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8.
曹岚  李志强  师咏勇  刘赟 《遗传》2020,(9):882-888
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端粒长度缩短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之间存在关联。然而,传统观察性研究结果常受到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联的影响,端粒长度与T2D是否存在因果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和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 PRS)方法探索端粒长度与T2D的因果关系。MR研究选取8个与端粒长度相关的独立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利用2632例中国汉族人群T2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检验遗传预测的端粒长度与T2D的关系。利用中国汉族人群GWAS数据,采用PRS分析评价端粒长度PRS与T2D的关系。MR研究共纳入1318例T2D患者和1314例正常对照,逆方差加权、MR-Egger回归、简单中位数和加权中位数法估计的OR值分别为0.78 (95%CI:0.36~1.68, P=0.522)、0.23 (95%CI:0.01~7.64, P=0.412)、0.60 (95%CI:0.28...  相似文献   

19.
波尔山羊9个微卫星标记与产羔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与绵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和FecX紧密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BM1329, BM143, OarHH55, TGLA68和LSCV043, 和其他4个微卫星标记ETH225, INRA063, BM1225和MAF0214, 分析研究其与波尔山羊产羔数的关联。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9个波尔山羊微卫星基因座均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PIC > 0.5)。找到与波尔山羊产羔性状显著相关的等位基因计12个。其中与波尔山羊第一胎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的等位基因3个: BM143的120 bp和108 bp, ETH225的183 bp; 与波尔山羊第一胎产羔数有显著负效应的等位基因8个: BM1329的216 bp、BM143的110 bp、BM1225的255 bp和239 bp、INRA063的175 bp、177 bp和189 bp, ETH225的163 bp。与波尔山羊第二胎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的等位基因1个: TGLA68的115 bp。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术前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DL])异常和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病例共224例,其中浸润性乳腺癌88例(病例组),乳腺良性疾病136例(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153、CA125)、TNM分期、肿瘤体积、阳性/活检淋巴结数、Luminal分型、初潮年龄、绝经状态、生育子女数、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等临床病理参数,同时收集术前1月内患者血脂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病例组术前TC值(p=0.02)、HDL-C/LDL值(p=0.04,p=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②术前TC取值为4.62 mmol/L、TG取值为0.92 mmol/L、LDL取值为2.86 mmol/L时预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4.5%、69.3%和61.6%,特异度分别为32.4%、45.9%和3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95%CI:0.54-0.69,p=0.00)、0.64(95%CI:0.57-0.71,p=0.00)和0.64(95%CI:0.56-0.73,p=0.00);③以上述取值为分割点分析,在病例组中TG和LDL升高更多见于BMI(分别为:21.66±3.09 vs 25.11±3.37,p=0.00;22.99±3.70 vs 24.91±3.48,p=0.03)偏高的患者,而TC和TG升高更多见于已绝经患者(分别为p=0.01;p=0.00)的患者。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存在一定程度血脂异常,该异常对协助诊断乳腺癌具有一定意义,术前BMI偏高和已绝经的患者存在TG和LDL值异常升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