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泰和县近年来晚稻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连年暴发的规律。通过分析泰和县2008—2013年褐飞虱的田间调查及灯诱数据,并结合气象条件,研究了泰和县晚稻田褐飞虱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危害早稻田的褐飞虱以2、3代为主,其田间种群数量的多少主要受春季迁入虫量的限制,本地早稻收割后的滞留虫源对晚稻种群数量的影响很小。(2)危害晚稻田的褐飞虱以5、6代为主,后期迁入虫量、秋季温度以及晚稻田初期外来迁入虫量是影响晚稻田后期暴发的关键因子。(3)不同年份间晚稻田褐飞虱暴发类型不同。2008和2009年属后期迁入虫量与"暖秋"共同影响类型;2010年是"暖秋"影响类型;2011和2012年是后期迁入虫量影响类型;2013年是晚稻田早期迁入虫量积累影响类型。后期迁入虫量、秋季温度以及晚稻田早期迁入虫量是导致泰和县晚稻田褐飞虱连年暴发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为褐飞虱暴发规律的阐明及可持续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十九种飞虱卵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飞虱的卵大同小异,单纯从卵的形态鉴别种类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当我们同时掌握了飞虱的产卵寄主和产卵特性以后,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在田间调查时识别飞虱卵种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 缨小蜂Anagrus spp.是飞虱卵期主要的寄生性天敌。我们在稻田已发现寄生于飞虱卵的缨小蜂五种,其中稻虱缨小蜂、拟稻虱缨小蜂和长管稻虱缨小蜂的群体数量较大,对稻田飞虱所起控制效用较为显著。在对这三种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过程中,我们初步观察不同缨小蜂种类,对于不同飞虱种类所表现寄生行为的选择性。本文主要报道这方面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4.
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主要为害禾本科植物,其中稻飞虱是水稻上的大害虫,分布很广,常暴发成灾。飞虱科中的有些种类还能传播病毒病,如灰飞虱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的传播媒介。由于不同种的飞虱在外形上常易混淆,即使是同种的雌雄个体在体形颜色上的差别也较大,因此正确识别飞虱的种类在测报与防治上都很重要。 通过田间调查和灯下采集,常见的飞虱主要有以下10种: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动终端的稻田飞虱调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稻田飞虱调查方法,以减轻测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稻田飞虱调查的客观性,实现稻飞虱调查结果可追溯。【方法】利用Android相机、可伸缩手持杆和装载控制相机APP的Android手机研制了稻田飞虱图像采集仪。在Android开发环境下,利用socket通信和视频编码等技术,实现Android相机的视频采集与编码模块、视频传输模块和相机命令控制模块等。利用Android NDK开发和Java web等技术,实现手机端的视频预览模块、手机控制模块、图像上传模块等。相机实时拍摄的视频将压缩成H.264格式,通过RTSP/RTP协议控制其传输至手机端。手机端通过解压缩,实现实时预览相机所拍摄的视频,并控制相机拍摄水稻茎基部飞虱图像,同时将图像传输到手机端。稻飞虱识别算法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手机端可选择稻飞虱图像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运行稻飞虱自动识别算法,结果返回至手机端。【结果】基于移动终端的稻田飞虱调查方法利用手机可以实时预览相机拍摄的水稻茎基部飞虱画面,控制相机拍照。云服务器上稻飞虱自动识别算法对图像中的飞虱平均检测率为86.9%,虚警率为11.2%;对稻飞虱各虫态平均检测率为81.7%,虚警率为16.6%。【结论】基于移动终端的稻田飞虱调查方法可以便捷地采集到水稻茎基部飞虱图像,实现稻田飞虱不同虫态的识别与计数。该方法可大大减轻测报人员的劳动量,避免稻飞虱田间调查的主观性,实现稻飞虱田间调查的可追溯。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研究与防治》一书 ,由陈遐年等教授主编 ,已于 2 0 0 3年 7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褐飞虱研究与治理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全书分 :国内外褐飞虱研究进展、褐飞虱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褐飞虱的形态特征和稻田内近似种类的识别、褐飞虱的种群生物学特性、褐飞虱大发生的种群特征、褐飞虱大发生与稻田生物群落关系、诱发褐飞虱再猖獗的生理生态因素、褐飞虱的远距离迁飞行为及其生理生态机制、褐飞虱发生系统的混沌特性及预测预报和褐飞虱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1 2章。…  相似文献   

7.
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于2011年和2012年在调查了浙江富阳不同品种稻田褐飞虱和蜘蛛的发生密度后,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子探针技术分析了9科27种3 807头蜘蛛对褐飞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生育期,稻田总的褐飞虱和蜘蛛密度等参数值均随调查时间呈规律性变化,且在调查时间点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各科蜘蛛对褐飞虱的捕食阳性率均随水稻生育期的发展呈增加趋势,整体上,狼蛛科Lycosidae、皿蛛科Linyphiidae、球腹蛛科Theridiidae、肖蛸科Tetragnathidae、跳蛛科Salticidae和园蛛科Araneidae捕食率在DAT21,DAT35和DAT77,DAT9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012年两品种稻田的褐飞虱和蜘蛛密度等参数值均显著高于2011年的值,两年间汕优63(SY63)稻田的褐飞虱和蜘蛛密度均显著高于IR64的密度;2012年各科蜘蛛对褐飞虱的捕食阳性率显著高于2011年的值(P<0.05),且狼蛛科和球腹蛛科对褐飞虱的捕食阳性率在两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稻田4种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Bosenberg & Strand)、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 (Boes. et str.)和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Thoren)的捕食阳性率均随褐飞虱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可用非线性模型P=aN/(1+bN)拟合;除锥腹肖蛸外,其它3种的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均呈饱和状态;拟环纹豹蛛捕食褐飞虱的DNA残留量显著高于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和食虫瘤胸蛛的残留量(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稻田各蜘蛛类群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品种水稻的褐飞虱均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是生物防治策略中的重要因素,应加强田间蜘蛛的保护工作和增强自然天敌的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87和1988年对中国西北地区的飞虱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集,经整理鉴定,发现4种中国新记录种,均属于飞虱亚科(Delphacinae)、飞虱族(Delphacini),其中绿飞虱属Chloriona 2种,黎氏飞虱属Ribautodelphax和古北飞虱属Javesella各1种,而且黎氏飞虱属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1961年在湖南滨湖区水稻生长季节中每五日调查稻虫的结果。 查明该地区共有水稻害虫46种。田间虫口密度大小因稻田类型和季节的不同而异, 早稻田和中稻田有7种害虫数量较大, 一季晚稻田有9种, 双季晚稻田有4种。 全年内各种主要稻虫种群数量高峰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峰态的高低均有不同。种群数量较大的害虫, 依其高峰期出现的迟早顺序, 有稻象虫、稻蝗、二化螟、褐稻虱、黑尾叶蝉、稻苞虫、三化螟和粉白飞虱等。 在不同历史条件的稻田里, 稻虫群体组成及数量互有差异。老稻田稻虫种类较复杂, 主要稻虫虫口密度较高。新开稻田稻虫种类较少(如颤蚓、三化螟等), 而叶蝉和飞虱等较多。 分析了稻田历史条件、稻由生物学特性、还及气候和食料条件, 对于稻虫群体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氮肥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可能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会提高水稻对害虫的敏感性、改变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到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功能,导致害虫大发生。为了合理、公正地评价施用氮肥对稻田节肢动物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能力的影响,探索性地应用笼罩的方法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稻田中研究了害虫天敌在不同氮肥施用水平(0,100 kg N/hm~2和200 kg N/hm~2)稻田中对褐飞虱的捕食能力及自然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旱季田间的捕食性天敌对褐飞虱若虫的捕食能力和主要天敌对褐飞虱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均随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弱。在雨季,虽然天敌对褐飞虱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也随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弱,但捕食性天敌对褐飞虱若虫捕食能力的差异不明显。本研究表明,天敌对褐飞虱自然控制能力的减弱是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褐飞虱种群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l在香稻上的危害与产卵特征,结果表明香稻田中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基数远高于非香型稻。从7月22日至8月31日香稻田中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一直增长,在武香988和鄂香1号田间的若虫分别从7月22日的7头丛和3头丛上升至8月31日的126头丛和73头丛。香型稻田间的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增长慢于非香型稻田间。香稻与非香稻田间褐飞虱成虫出现的高峰日相差不大。香稻田中褐飞虱产卵株率高于非香型稻田,其中最高的为鄂香1号,达到74.27%。香稻田间株平均产卵块数几乎为非香型稻上的2倍,但是香稻上的卵死亡率(鄂香1号为39.24%)显著高于非香型稻上的(鄂中5号为27.58%,两优培九为27.21%),且产卵部位有一定差异。鄂香1号第Ⅲ叶鞘上卵块最多,占总数的60.98%,武香988的第Ⅱ和第Ⅳ叶鞘上产卵较多,第Ⅰ叶鞘上没有稻飞虱产卵。非香型稻鄂中5号上产卵最多的是第Ⅳ叶鞘,第Ⅰ和第Ⅱ叶鞘上没有褐飞虱产卵。两优培九除第Ⅰ和第Ⅴ叶鞘上没有褐飞虱产卵外,第Ⅱ、第Ⅲ和第Ⅳ叶鞘上均有褐飞虱产卵,而且卵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目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田间种群对常用防治药剂的抗性现状,为制定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湖北褐飞虱武穴梅川、枣阳十里铺、孝感陈店、鄂州长港和武汉江夏稻田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湖北稻区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吡虫啉(抗性倍数RR=101.8~1 239.4)、噻嗪酮(RR=15.9~1 326.3)产生高水平抗性;对噻虫嗪(RR=24.9~146.5)产生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对噻虫胺(RR=9.9~16.5)、呋虫胺(RR=13.5~15.9)、乙虫腈(RR=18.3~60.4)、毒死蜱(RR=17.4~29.8)、异丙威(RR=13.9~46.0)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啶虫脒(RR=5.1~9.9)产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啉(RR=3.9~7.1)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水平;对醚菊酯(RR=1.3~4.9)处于敏感水平。此外,褐飞虱对噻虫嗪、噻嗪酮抗性上升明显,同时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也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仍需暂停吡虫啉、噻嗪酮在水稻上防治稻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在水稻上的使用次数;醚菊酯可作为吡虫啉、噻嗪酮和吡蚜酮的替代药剂或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源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及寄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蜂蜜、玉米花粉、大豆花、褐飞虱蜜露和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寄生能力以及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玉米花粉、褐飞虱蜜露和大豆花均能明显延长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对褐飞虱卵的寄生能力,其中蜂蜜最有效,大豆花次之,玉米花粉和褐飞虱蜜露这两种营养源以玉米花粉(水和褐飞虱蜜露+水的形式)对提高稻虱缨小蜂寿命最有效,而单一玉米花粉、花粉液、褐飞虱蜜露稀释液和纯褐飞虱蜜露均不能延长稻虱缨小蜂寿命,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均无影响。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基本无影响。但致使其40~48h内的存活率提高,此后的存活率降低较快,在稻田周围的作物和植被上调查到约10种飞虱,非稻田生境能为稻田寄生性天敌提供寄主和食物,是理想的庇护所,对保护和提高稻田天敌种群数量,提高稻田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天敌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捕食非常重要,但很困难.本研究设计褐飞虱的PCR特异引物,并对利用从稻田66种稻田常见节肢动物中提取的DNA进行了特异性验证,得到褐飞虱的特异引物( Lug-F1a/Lug-R1),在实验室以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  相似文献   

15.
<正>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进行远距离迁飞活动,势必消耗体内大量能源物质。本试验研究羽化幼嫩阶段的稻田褐飞虱(简称稻田类型〕和高山网捕获及当年测报灯下初见的褐飞虱(简称非稻田类型)胸部及整体能源物质的变化,分析能源物质与迁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 丽带背飞虱Himeunka formosella(Matsumura)的寄主,据记载有千金子、蟋蟀草等。据1979年3月原全国褐稻虱科研协作组在云南省西南部进行越冬考察期间,在与缅甸交界的耿马县勐定公社稻田内(拔节期)调查,丽带背飞虱的虫口数量较多,各稻田间为20—300头/百丛,比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的虫量大。而且各虫态均有(包括短翅型雌成虫)。  相似文献   

17.
<正> 稗飞虱是稻田和灯下常见的一种飞虱,在灯下全年获得的数量,一般占飞虱种类的第四或第五位。稗飞虱过去国内用的学名是Soga-tella panicicola(Ishihara),现经我们几年来对采自国内各地的许多标本研究,认为学名应订正为Sogatella longifurcifera(Ksaki et Ishihara)。 Ishihara 1949年在发表新种Sogatella pa-nicicola时,于描述中曾指出:新种与原有种Sogatella longifurcifera(Esaki et Ishihara)相似,其区别在于前者中胸背板侧脊外侧的淡黑褐色斑边缘不清晰;雄虫生殖节构造不同。据此,我们对国内采自南北许多地区的大量标本,进行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长突飞虱亚科昆虫进行了系统整理,该亚科在中国迄今共记录了3个属:长头飞虱属Terauchiana Matsumura,1915(3种)、鞘茎飞虱属Preterkelisia Yang,1989(1种)和长突飞虱属Stenocranus Fieber,1866(20种).文中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记录了各属的主要特征、种类、分布及部分种类的寄主植物.记述采自我国贵州的长突飞虱属1新种,畸剌长突飞虱S.anomalus sp.nov.,绘制了新种的鉴别特征图.研究标本和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的轻简化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出对褐飞虱成、若虫取食及雌成虫产卵均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混配剂3种;研发出显著提高稻虱缨小蜂对田间褐飞虱卵寄生率的引诱剂1种。建立了褐飞虱环境友好防控技术集成体系,并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6省区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和越南共14个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田间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14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氟虫腈、吡蚜酮和叶蝉散的LC50值分别在9.5287~46 6716、1.6621~17.8785、0.9818~ 8.4084、0.3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