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九八五年和八六年在研制、试验和临床试用疟疾疫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于热带地区疟疾地方性流行区控制(更不用说根除)疟疾的方法正日益减少,到本世纪七十年代就明显地需要一种新的疟疾控制方法。由于媒介按蚊对大多数有效的(但价格越来越贵的)杀虫剂抗性日益增加,疟原虫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 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广泛地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美洲和非洲。斯堪的纳维亚、苏联、中国和朝鲜是人类HF-RS疾病的地方性流行疫区。朝鲜出血热(KHF)的病因汉坦(Hantaan)病毒76-118株是由Lee等人于1978年从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分离到。1975年以来,日本从一些HFRS病例联想到与实验室大鼠  相似文献   

3.
间接血凝试验(简称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已成为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应用较广泛的血清学方法之一。本文就斑疹伤寒血凝试验方法的一些技术问题,尤其是影响血凝试验的各种因素,作一综合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斑疹伤寒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一般采用补体结合试验方法,但由于此法与判定阳性标准有差异,调查结果难以比较。为了统一其标准,并结合间接血凝试验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斑疹伤寒接种后效果的考核等问题,作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流行病学和生态学 1.第七次世界性流行 自1961年发生世界性流行以来,在非洲,亚洲,地中海东部及南欧等地区的许多国家已经历了地方性或流行性霍乱。这次流行未发现霍乱的唯一地区是南美洲。在某些地方性流行区域,传播趋向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在孟加拉和印度,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也有明显而典型的季节高峰。  相似文献   

6.
霍乱疫苗     
霍乱是由01和0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疾病,继而引起地方性流行和世界许多地区爆发流行。该病在废物处理不当及水源被污染的贫困国家发病率最高。近两个世纪以来,发生了七次大流行,最后一次爆发在1961年,并持续至今,霍乱对世界人民的健康的影响直到最近的10年依然存在。1991年,霍乱重返拉丁美洲并引起数十万人感染;1994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微量免疫酶染色(Micro-IP)检测斑疹伤寒IgM、IgG抗体的方法,Micro-IP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78.9%。IgM抗体早于第四病日阳性,第一周阳性率达76.2%,适于早期诊断。检测IgG抗体适于流行病学调查。Micro-IP检测免疫兔及患者血清抗体为群特异性(对普氏及莫氏立克次体均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963年3—4月份重庆市某单位斑疹伤寒流行当中,从4例典型病人分离出3株立克次体。该3株立克次体不适应于鸡胚而能使豚鼠产生典型的发热反应,发烧期间多数感染豚鼠出现轻微的暂时性阴囊反应,并在睾丸涂片中查到少量的典型立克次体,感染豚鼠的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普氏滴度高于莫氏2倍以上,证明这3株病原系普氏立克次体。除此,由病人体虱戚染豚鼠试验,亦证明体虱确携带了普氏立克灰体。由此说明重庆市此次所发生的斑疹伤寒确系流行性斑疹伤寒。  相似文献   

9.
陈兴保 《昆虫学报》1980,(1):99-101
恙螨不仅传布恙虫病,而且已从一些螨种体内分离出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和弓浆虫,有些学者还提出某些螨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可疑媒介(1954),可见恙螨与疾病有密切关系。恙螨季节分布的研究将对疾病流行趋势提供理论根据,对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江苏省东山是个丘陵地带,恙螨种群多而数量高,我们对当地五种优势种:条纹恙螨Leptotrombidium (leptotrombidium)striatum,田姬葛李恙螨 Gahrltepia(Gahrliepia)agrariusia,于氏恙螨Leptotrombidium(Leptoirombidium)yui,萨氏葛李恙螨Gahrliepia(Gahrliepia)saduski和居中恙螨Leptotrombidium(Lepioirombidium)intermedium的季节分布进行了研究。田姬葛李恙螨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登革病毒是蚊源性病原,保持于森林(非人灵长类/森林蚊子)和地方性流行(人类/城市/家周蚊子)循环中。由蚊媒介的人-人的传播在亚洲和美洲是病毒循环的通用方式,而在西非森林循环占优势。登革病毒的地方性流行方式源于森林登革病毒对家周/城市蚊子的适应。在2004-2007年,马来西亚在登革1型流行中分离到1株原型森林登革1型病毒。该病毒与哨猴株间外膜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99%。在55位点上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猴株是缬氨酸,人株是异白氨酸。病毒能被流行登革病毒1型感染的患者血清中和。该病毒的罕见分离表明来自只限于森林循环的一种有限的外溢感染。估计患者株序列进化率是5.2×10-4取代/位点/年。尼日利亚1965年从发热患者分离到3株森林病毒,遗传发生树表明不同于地方流行登革病毒并均在森林登革病毒区块内,表明外溢流行。埃及伊蚊在西非森林中表现偏动物倾向,在登革病毒森林扩大循环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
登革病毒是蚊源性病原,保持于森林(非人灵长类/森林蚊子)和地方性流行(人类/城市/家周蚊子)循环中。由蚊媒介的人-人的传播在亚洲和美洲是病毒循环的通用方式,而在西非森林循环占优势。登革病毒的地方性流行方式源于森林登革病毒对家周/城市蚊子的适应。在2004-2007年,马来西亚在登革1型流行中分离到1株原型森林登革1型病毒。该病毒与哨猴株间外膜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99%。在55位点上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猴株是缬氨酸,人株是异白氨酸。病毒能被流行登革病毒1型感染的患者血清中和。该病毒的罕见分离表明来自只限于森林循环的一种有限的外溢感染。估计患者株序列进化率是5.2×10-4取代/位点/年。尼日利亚1965年从发热患者分离到3株森林病毒,遗传发生树表明不同于地方流行登革病毒并均在森林登革病毒区块内,表明外溢流行。埃及伊蚊在西非森林中表现偏动物倾向,在登革病毒森林扩大循环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克汀病遗传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流行病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认为缺碘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但两者的患病率却无平行一致关系,且地克病的患病常有明显家族倾向,在近亲婚配的家族中患病率尤高,似与遗传有关。为此,我们对地甲病流行区抚顺县五龙、哈达两公社进行了地克病的家系调查,以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东宁县山区蜱类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有的蜱种已证实是传播森林脑炎、北亚蜱传斑疹伤寒的媒介。近年来,国内文献又报导了从东北牡丹江林区发现了莱姆病(Lyme Disease)病人,病人都有被婢咬史,并从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的中  相似文献   

14.
跳蚤在流行病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鼠疫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由于其吸血叮咬习性,扰人安宁,乘务人员和旅客常反映其危害。我们于1978年4~9月,对成都至嘉川的403/4次;1979年3~10月成都至格里坪的441/2次;以及有关车次和成昆线的普雄车站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游离蚤密度用粘蚤纸粘捕法,当列车在折返站库停(过夜)时进行。每节车厢布放16开粘蚤纸10~14张,全列车布放120张左右,6~8小时后收粘蚤纸,同时测定微小气候。调查结果一、列车上游离蚤的种类本次调查共粘捕到游离蚤2,353只。其中人蚤(Pukexirritans)2,340只,占99…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乙型肝炎呈地方性流行,只有在儿童早期完成预防接种,才能控制该病的感染。为了解决乙肝疫苗能否与计划免疫六种制品同时使用,以适应形势需要。作者们在塞内加尔进行了三组现场试验:(1)单独接种乙肝疫苗;(2)一起接种百白破小儿麻痹疫苗;(3)同时接种百白破小儿麻痹疫苗加乙肝疫苗。并研究了儿童对HBsAg,破类、白类和百白咳的血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64年从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BL)细胞发现Epstein-Barr病毒(EBV)以来,对此病毒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由于一开始就认为EBV与BL有关,故许多实验室对此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本世纪初已认识到动物的致瘤病毒,EBV亦可致人类肿瘤,且与其它动物肿瘤相似。  相似文献   

17.
西尼罗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原发于非洲,后传播至欧洲以及西亚,主要在鸟类中传播,也可以感染其他一些哺乳动物(如马、人等)引发脑炎及脑膜炎等症,重者可致死亡.1999年传入北美,在美国纽约地区首次流行,2004年以来被感染的人及动物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迄今为止西半球最大的虫媒病毒性脑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起病急。持续高热、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起病急。持续高热、头痛、皮疹及神经系统中毒迁延合并肺炎。心肌炎等愈后不良。下面将我院近年来收治4例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物种生物学(Biosystematics)又叫遗传分类学(Genonomy),是根据群体水平的生物学信息如遗传变异性、杂交、繁育对策、竞争和地方性适应等来研究生命有机体的进化和分类的学科。自1920年以来,进化遗传学家提出了有关物种进化的学说、理论和概念,使分类学在思想、理论上产生了一场革命。现在这门学科仍然是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稻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区域性暴发和它们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大面积流行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对这种新的毁灭性病毒病却知之甚少。为此,亟需解决稻飞虱区域性迁飞规律、虫毒互作、毒源寻踪等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宏微观结合及多尺度多途径的综合研究,探索稻飞虱发生与SRBSDV流行的互作机制(虫病地方性消长关系、两者在微观水平上的互作等),明确稻飞虱远距离传毒的行为与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迁飞与病原摄带及传毒的关系),阐释各稻区飞虱与病毒的源库关联机制,揭示稻飞虱与SRBSDV区域性灾变的触发因子与调控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