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笼养褐马鸡繁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我们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繁殖行为作了观察。了解到它们的一些行为特征,通过这一工作希望有助于促进褐马鸡和其它珍禽的饲养管理和繁殖。 材料与方法 观察的三对褐马鸡,其中两对于1982年获自河北省西部的小五台山,都是当年的幼体;另一对于1983年初取自北京动物园,是1982年该园繁殖的后代。观察期间,褐马鸡圈养在笼舍内,舍内面积约3×2米,舍外架设网以防外逸并作为活动场所,面积约7×2.5米。观察是在距活动场10—15米的室内隐蔽处进行。录相是在活动场的护网外用 相似文献
2.
环颈雉的饲养与雏鸟生长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颈雉的饲养与雏鸟生长发育尹祚华,刘如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饲养繁殖,生长发育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suehschanensis)别名,雉鸡、野鸡、山鸡、角鸡。作者对环颈雉的饲养、繁殖行为、卵在孵化期间... 相似文献
3.
4.
5.
笼养丹顶鹤的繁殖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俗称“仙鹤”,其繁殖行为释放是一系列反射活动,笼养能引起丹顶鹤某些繁殖行为成分量的变化,但不能引起质的变化即并不会出现新的繁殖行为,在丹顶鹤的性行为程序中,行为成分常以固定动作方式有节律地反复演示,显示仪式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红腹锦鸡的饲养繁殖与雏鸟生长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腹锦鸡的饲养繁殖与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和讨论。4~5月为产卵期,驯化当年能产少量卵,第2年每窝卵12~13枚,产卵期21~28d。家鸡代孵孵化期为21d,雌鸟自然孵化23d。最佳孵化方式为电孵卵器孵化,其次为雌鸟自然孵化。记述并统计分析了孵化过程中卵重、气室的变化以及体重及尾羽生长情况。体重及尾羽生长呈“S”形生长,前后期较慢,中期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7.
9.
10.
笼养褐马鸡冬季的社群等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BBS方法(Batchelder-Bershad-Simpson Scaling Method)对笼养褐马鸡的社群等级进行了排序,发现其等级制度为近单线式。成鸟的等级明显高于亚成体,成年雄鸟的等级明显高于成年雌鸟,成年个体的等级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与面部红斑大小及耳簇羽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全体14只鸟的体重与体长及耳簇羽长呈显著正相关,与面部红斑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体重可以认为是直接与个体的争斗实力相关的参数,而面部红斑大小,耳簇羽长则可能是个体争斗实力的外在信号,在体重相近的雌性个体中,面部红斑和耳簇羽对社群等级有很大的影响。褐马鸡的争斗炫耀可能是以面部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1.
12.
2014年和2015年监测朱鹮保护区野生朱鹮(Nipponia nippon)15只雏鸟的生长发育,拟合其生长发育数据的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公式,与1989年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野生朱鹮雏鸟的生长发育不受孵化顺序的影响,雄性体长的生长速度快于雌性。目前朱鹮雏鸟体重、体长、翅长、嘴峰长、跗跖长和中趾长的生长均符合逻辑斯谛生长曲线,雏鸟体重生长率在13日龄左右达到最大。与1989年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目前野生朱鹮幼鸟总体生长发育有所放缓。这可能与近年野生朱鹮种群的增长和扩散导致的环境压力加大以及繁殖期食物资源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白琵鹭雏鸟的生长和恒温能力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 1995年 4~ 6月在扎龙自然保护区 (4 7°2 9′N ,12 4°0 2′E)测定了 13只白琵鹭 (Platalealeucorodia)雏鸟的体重、体长、翅长、跗长和体温 ,以及环境温度。雏鸟生长符合逻辑斯谛模型 ,而 4~ 8日龄相对生长率最大。随着雏鸟日龄增大 ,体温稳步增加而且不随环境温度局部波动改变 ;冷暴露 2 5min后体温下降的幅度减小。孵出至 2 8日 ,雏鸟的体重与在巢内和冷暴露后的体温正相关 ,其体重和体长也与恒温指数正相关 ,雏鸟身体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有某种同步关系 ,体现了晚成鸟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笼养条件下出生的20胎41仔(26♂♂,15♀♀)间蜂猴的生长发育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体重,体长,前肢长,后肢长,耳长和尾长的生长方程及头骨的瞬时增长率,表明间蜂猴属快速生长的早熟类群。(2)幼猴的成猴毛色有一个由浅变深的过程,面部皮肤(包括耳,鼻,眼圈)及手足皮肤从幼猴到成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幼猴为浅粉红色,成猴为黑色,(3)初生幼仔门齿,犬齿,第1前臼齿已被龈萌发,1 相似文献
15.
紫蓬山区三种鹭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作者报道了1996年4~7月紫蓬山区的池鹭,白鹭和夜鹭的繁殖行为和雏鸟的食性及生长,结果表明:巢前期三种鹭取食地点远离巢区;求偶方式主要有婚飞,显示饰羽,求偶喂食和象征性营巢行为;获得巢材的方式不同,异步产卵,异步孵化;雏出孵前,白鹭和夜鹭的迅速加固和扩大巢的行为,育雏期,取食大小随雏鸟日龄增大而增大,取食距离随雏期延长而缩短,三者雏鸟重增长的数学模型分别为:w=205.1e^-(0.065e)^ 相似文献
16.
笼养雌性褐马鸡的静止代谢率(RM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型陆生动物呼吸仪”,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下,测定了笼养雌性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RMR与环境温度(Ta)之间可用等式RMR=A BTa CTa^2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季节下的特定温度(special temperature):春季22.6℃,夏季25.9℃,秋季22.2℃,冬季20.7℃。同时得到以下结论:笼养雌性褐马鸡的RMR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与秋季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18.
家燕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卵重(2 5 7±0 3 8)g。孵卵期(1 6±1 )d ,育雏期2 2~2 3d。雏鸟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体长、翅长及1 3日龄前的体重增长曲线均呈“S”型。 相似文献
19.
褐马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雏鸟矿物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常规方法对褐马鸡的22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糖和血清无机磷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分析了幼鸟的6种组织器官内锌、铜、锰、铁及1日龄雏鸟体内10种矿物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灰冠鹤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0年对哈尔滨动物园8只灰冠鹤(Balerica regulorum)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并对雏鹤恒温能力的发育进行测定。发现灰冠鹤体重、嘴峰、跗跖和翼4个生长指标的增长曲线均呈“S”型。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分别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3种曲线的回归效果均较好,其中Logistic曲线的回归效果最佳。显示出雏鹤外部体征发育呈现一定的顺序,符合重要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灰冠鹤雏鸟的体温调节能力在5~10日龄发育最快,到40日龄体温基本恒定,达到成鸟体温。根据灰冠鹤的发育规律,可将其生长分为4个阶段:(1)0~5日龄,体重下降,体温调节能力很低;(2)6~30日龄,体重开始增长,嘴峰增长速度达到顶峰,体温调节能力明显增强;(3)31~80日龄,体重、跗跖和翼快速生长,体温基本恒定;(4)81~135日龄(离巢),体重及各外部体征的生长都很缓慢,体型已接近成体,不断完善身体各部的机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