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正宏教授简介袁正宏教授,1985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88年获南通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获欧共体居里奖学金,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圣玛丽医院进修丙型肝炎病毒(HCV)分子生物学。1999、200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分别在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St.Louis)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源传播的一类肝炎病毒。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Choo等率先将HCV cDNA克隆成功,使HCV成为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而发现的病毒。近两年来,HCV研究的进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就H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克隆了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片段,并由此开发了C100-3抗体检测系统。1990年,冈本等人发现HCV结构基因中含有5'非编码区(5'noncoding region),从而使HCV的基因组成、分子生物学活性及免疫化学方面的抗原决定基等研究迅速进展,从临床及基础研究两方面逐渐搞清楚了其全貌。本文仅简述用PCR法诊断HCV基因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价了一种新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法HCV Monitor Genotype(TM) Test,该法系基于对HCV RNA定量检测(HCV Amplicor Monitor(TM) Test)产物的分析。此项研究比较了新方法与DNA直接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研究深入,迫切需要建立HCV体外感染模型.本文就HCV易感细胞的筛选、促进细胞生长的条件、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病毒复制标志的检测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丙型肝炎易复发和慢性化.检测HCV标志物,可有效地筛选献血员,保证输血安全,降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本文就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达的分子机理 ,从HCV和HBV共感染中国病人血清中分离了 5个含HCV 5′非编码区 ( 5′NCR)和核心区 (CR)cDNA序列的克隆 .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从共感染病例中分离的HCV序列与其它已发表的从单独HCV感染病例中分离的序列没有显著差异 .共转染实验证实采用从其中 1例共感染病人中分离的核心蛋白cDNA基因所表达的核心蛋白 ,可抑制HBV表面抗原 (HBsAg)和HBVe抗原 (HBeAg)的表达 ,缺失突变分析说明HCV核心蛋白的C端疏水区对这种抑制作用是必需的 ,报道基因产物分析进一步说明了HBVC启动子和增强子Ⅱ是HCV核心蛋白的效应靶序列之一 ,而HCV核心蛋白在肝细胞和非肝细胞中均对HBV和其他细胞和病毒的基因的转录起负调节作用 .因此 ,认为HCV核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负调节因子 ,与HCV和HBV以及HCV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急、慢性肝炎。由于HCV的宿主范围较窄,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动物模型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免疫预防等,至今也无证据表明动物源的HCV同源病毒可能跨种传播给人类。最近,研究者在小型野生动物(如啮齿类动物、蝙蝠)和家养动物(如犬、马、牛)中相继发现了新型HCV同源病毒(HCV样病毒和GBV样病毒),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丙型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或持续性G病毒属(pegivirus),研究这些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有助于HCV的起源及其致病机制和免疫等研究。本综述从HCV基本特征、相关病毒谈起,着重介绍新型HCV同源病毒,并探寻其自然宿主,进而讨论了人类重要病原之一HCV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全球约1.7亿人感染HCV.高效体外细胞培养体系的缺乏,严重影响了HCV病毒生命周期的阐明以及抗病毒药物和预防性疫苗的研发.2005年Wakita T建立了JFH1/Huh7真正的HCV体外培养体系,为HCV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条件.其后,研究者为提高病毒复制效率,简便病毒检测方法,在病毒株的选择替换、重组病毒构建、宿主细胞的改造筛选及病毒培养操作技术改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为HCV的病毒学研究、药物筛选以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自1989年被鉴定并命名以来,对其研究一直很难全面展开,对它的生活周期人们知之甚少,主要原因之一是该病毒在体外很难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延边地区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8例本地区抗HCV阳性血清,结果有29例出现HCVRNA阳性.再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29例RT-PCR阳性标本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延边地区主要流行HCVⅡ型,其次是HCVⅢ型,也存在HCVⅡ/Ⅲ混合型,且HCVⅢ型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入侵细胞的过程由多种细胞受体介导,目前已鉴定出人CD81、SR-BI、LDLr、L-SIGN、DC-SIGN、ASGPR、Claudin-1等为HCV的受体.对HCV入侵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HCV入侵的各个环节进行阻断和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或/和治疗的目的.近年来,HCVpp及HCVcc模型的建立为HCV入侵细胞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该文从HCV细胞入侵的研究模型、HCV的细胞受体和HCV入侵细胞的影响因素三方面,综述HCV细胞入侵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与感染》2011,(3):132+143+152+157+187+190
丙型肝炎病毒通过NS5A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紊乱逃避NKG2D依赖的自然杀伤细胞反应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如何诱导和逃避宿主自然杀伤(NK)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报道了HCV逃避NK细胞介导反应的一种新策略,即通过降低NKG2D活化受体的表达。该研究表明,慢性HCV感染与肝细胞上NKG2D的配体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高度变异,已鉴定有6个主要基因型和100多个亚型.不同的HCV基因型对α-干扰素(IFN-α)的反应性不同,并表现为不同的慢性感染病程,因此确定HCV基因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密切相关,推测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也有关系。该研究发现,感染HCV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存在高频染色体异常,且用HCV体外感染B细胞系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毒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据统计,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致慢性感染的人口即达5亿之多.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E蛋白)位于病毒的最外侧,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蛋白包括E1和E2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时,其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受糖基化程度的影响,而且两者以某种形式连接形成二聚体,成为HCV包膜的亚单位.HCV E蛋白可能参与了某种信号转导过程.CD81是HCV E蛋白的受体.  相似文献   

18.
用15ml非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混合血清提取病毒RNA,经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583个核苷酸的非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的cDNA片段.该片段与美国报道的同片段HCV cDNA原型比较,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0.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2%。与日本报道的同片段J1 HCV cDNA相比较,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6%和95.2%。用α-~(32)P同位素标记该片段,与HCV病人血清出现杂交反应。  相似文献   

19.
缺乏有效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细胞培养系统是目前研究HCV侵入细胞及其装配机制的主要障碍之一。作者利用其构建的展示HCV包膜糖蛋白E1E2的假型病毒颗粒(HCVpp)对细胞表面CD81和人清道夫受体SR—B1等共受体在HCV侵入细胞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E2蛋白氨基端的高变区1(HVR1)由27个氨基酸组成,是HCV蛋白中变异频率最高的肽段.HVR1含中和抗体表位,同时对HCV细胞侵入起重要作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对H77株包膜蛋白基因中的HVR1进行了一系列缺失突变,然后将突变体表达质粒与假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