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辉  袁建林  张伟  张楠  金雷 《生物磁学》2009,(9):1703-1706
目的:研究Cox-2、P504s、CK34βE12和P63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4例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Cox-2、P504s、CK34βE12和P63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未见或偶见P504s弱表达,但CK34βE12和P63均表达良好;前列腺腺癌组织中P504s表达良好,但CK34βE12和P63均表达消失,P504s表达阳性率为91.07%;与正常前列腺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P504s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COX-2在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几乎不表达,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及前列腺腺癌组织均可见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6%和80.36%;COX.2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前列腺组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腺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27)。COX-2与P504s表达存在相关性(r=0.377,P=0.039);COX-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联合P504s、P63、CK3413E12和COX-2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前列腺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ox-2、P504s、CK34βE12和P63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4例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Cox-2、P504s、CK34βE12和P63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未见或偶见P504s弱表达,但CK34βE12和P63均表达良好;前列腺腺癌组织中P504s表达良好,但CK34βE12和P63均表达消失,P504s表达阳性率为91.07%;与正常前列腺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P504s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COX-2在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几乎不表达,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及前列腺腺癌组织均可见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6%和80.36%;COX-2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前列腺组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腺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27).COX-2与P504s表达存在相关性(r=0.377,P=0.039);COX-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联合P504s、P63、CK34βE12和COX-2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前列腺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诊断时的免疫组化标记研究,从最初的P63、34βE12、P504S法单标记,到鸡尾酒混合-抗法,P63(34βE12)/P504S双标双染法,再到Jiang等提出P63/34βE12/P504S三标双染记法等,其研究方法学经过不断改进,诊断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504s、p63和HMWCK在前列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3例不同的前列腺病变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P504s、p63和HMWCK的表达.结果:P504s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正常前列腺组织基本不表达,在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及不典型增生(AAH)组织中可散在弱表达;p63和HMWCK正常前列腺组织表达,而在前列腺癌则没有或少量表达.结论:采用三种组合式抗体在同一张切片中直接观察各种病变,有助于前列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与高级别上皮内瘤,目前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是公认的前列腺腺癌的癌前病变,在形态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上和前列腺癌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病因仍不明,临床上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其诊断帮助不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前列腺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的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P504S、P63、34βE12有助于和前列腺癌相鉴别。而首次穿刺活检诊断为HGPIN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PSA和定期行增加穿刺针数的活检,是否对HGPIN行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本文对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洋  原劲杨  安瑞华 《生物磁学》2014,(6):1188-1190
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与高级别上皮内瘤,目前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是公认的前列腺腺癌的癌前病变,在形态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上和前列腺癌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病因仍不明,临床上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其诊断帮助不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前列腺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的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P504S、P63、34茁E12 有助于和前列腺癌相鉴别。而首次穿刺活检诊断为HGPIN 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PSA和定期行增加穿刺针数的活检,是否对HGPIN 行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本文对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TRSWE)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根据病理检查分为前列腺癌组(47例)和前列腺良性病变组(43例)。对所有前列腺病变患者均行TRSWE检查,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图像差异以及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检测所有前列腺病变患者的血清CEA、PSA、FPSA水平并进行对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Emax值、Emean值以及血清CEA、PSA、FPSA水平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Emax值、Emean值均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组(均P<0.05)。前列腺癌组血清CEA、PSA及FPSA水平均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Emax值、Emean值以及血清CEA、PSA、FPSA水平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优于上述5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TRSWE联合血清CEA、PSA、FPSA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可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疾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37例前列腺良性肥大、结节性增生和13例前列腺癌的MRI表现。提出了前列腺良性肥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结节与前列腺癌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分析了前列腺癌MRI临床分期的价值。文章认为MRI的软组织分辨力高,成像参数多、成像平面多,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有相当的地位。尤其在前列腺癌的分期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协助临床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但MRI在良恶性前列腺结节的鉴别中仍有不足,二者的形态和信号有部份重叠交叉,妨碍了MRI做出准确的判断。最后的确诊仍依赖穿刺活捡取得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clinD1、CDK4和P1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CyclinD1、CDK4和P16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yclinD1、CDK4阳性表达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1);并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正相关。P16阳性表达前列腺增生明显高于前列腺癌(P〈0.01);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负正相关。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D1、CDK4和P16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相关,因此研究CyclinD1、CDK4和P16的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科疑似前列腺癌(PCa)并拟行穿刺活检的患者49例,以病例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经直肠超声(TRUS)及直肠指诊(DRE)在疑似PCa患者中的诊出结果,并对直肠超声进行弹性图像评分及应变指数分析。结果:弹性图像评分≥4分时,其对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3%、91.3%和93.9%;良性病灶的应变指数为2.84±4.72,恶性病灶的应变指数为32.12±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提高PCa的诊出率,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及指导治疗与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受体(EPOR)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阐述EPO和EPOR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组织标本中癌与增生(BPH)组织的EPO和EPOR表达及3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EPO和EPOR表达。前列腺癌分级采用Gleason评分。半定量EPO和EPOR评分分析免疫组化结果。同时根据细胞染色强度区分为过表达和正常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比较Wilcoxon的秩和检验及线形回归分析。结果:大部分前列腺癌均可见EPO和EPOR同时过表达,但是前列腺增生组织只有EPO过表达;正常前列腺组织没有EPO和EPOR过表达。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EPO免疫组化评分中位数为2.38和0.93(P<0.01);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EPOR免疫组化评分中位数为2.50和0.68(P<0.01)。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EPO和EPOR表达密切相关,但是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和EPO以及EPOR评分没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EPO和EPOR同时过表达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但是相对于EPO的过表达,EPOR过表达是前列腺癌发生更为重要的早期事件;前列腺癌组织中EPO和EPOR表达差异,提示除了缺氧外,可能还有其它机制参与EPOR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12.
研究前列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 的生理学意义。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 检测43 例前列腺增生组织, 8 例腺癌组织和8 例正常组织中β-NGF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显示β-NGFm RNA 在正常组织及增生组织中定位于间质细胞, 偶见于上皮细胞中; 而在癌组织中, 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有同样强度的β-NGFm RNA染色。其蛋白在良性组织中表达主要着色在间质细胞中,上皮细胞呈弱表达,而癌组织中上皮细胞见着色明显增强(P< 0.05)。NGF的自分泌异常可见是前列腺组织由良性向恶性转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Glypican-3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piean-3在肝细胞性肝癌、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lypican-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25%,而在肝脏良性病变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及正常肝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Glypican-3有助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上皮钙黏蛋白(sE-cadherin)、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组)以及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展开回顾性研究。100例研究对象均完善了MRI检查并测定血清PSA、EPCA-2、sE-cadherin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PSA、EPCA-2、sE-cadherin水平以及各项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前列腺癌的MRI影像学特征为病灶主要位于外周带,外周带T2W呈低信号,病变侵及包膜、膀胱及周围组织具有T1加权消失或者不对称,具有信号异常、肌肉增厚的表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淋巴结部分融合或增大表现;前列腺增生的MRI影像学特征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并且中央带增生、不均匀信号结节;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前列腺体积增大。相比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sE-cadherin、EPCA-2水平明显更高(P<0.05)。MRI、PSA、sE-cadherin、EPCA-2四项联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6.00%,明显高于四项单独诊断的88.00%、79%、81%、82%(P<0.05)。结论:MRI联合PSA、sE-cadherin、EPCA-2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作为临床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导方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对胸腔积液中的肺非小细胞癌分类与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自动涂片技术方法对筛查出的胸腔积液可疑瘤细胞及瘤细胞标本1158例进行细胞包埋连续切片,分别作肺非小细胞癌(NSCLC)肿瘤细胞标记物CK7、CK5&6、TTF-1、E—Ca及恶性间皮瘤标记物MC(MesothelialCell,MC)、CR(Calfetinin,CR)、P53、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1158例胸腔积液患者确诊为肺腺癌581例,鳞癌509例,腺鳞癌48例,恶性间皮瘤20例。TTF-1在腺癌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2.43%;CK58L6在鳞癌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7.45%;MC、CR在恶性间皮瘤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00%和95.00%。结论液基细胞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CK7、CK58L6、TTF-1、E—ca联合应用可用于胸腔积液中NSCLC之间的分类与诊断,CK58L6、MC、CR、P53、Vimentin联合应用可用于胸腔积液中间皮瘤的定性诊断,值得在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nnexinⅠ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AnnexinⅠ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年龄、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AnnexinⅠ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5);AnnexinⅠ在低分化癌中表达较高,与高、中分化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中分化癌之间AnnexinⅠ表达均较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AnnexinⅠ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AnnexinⅠ蛋白表达下调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1例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大部分区域为温和的梭形细胞,仅于靠近导管区域细胞密集,并伴轻-中度异型,可见假血管瘤样、黏液样间质,并见胶原化,肿瘤周边可见乳腺增生性病变;免疫组化标记,梭形细胞既表达上皮标记CK(AE1/AE3)、CKH(34βE12)和CK7,,也表达肌上皮的相关标记CK5/6、p63、CD10,而ER、PR、HER-2、SMA、desmin、CD34、CD117和S-100均阴性。随访13个月,尚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是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诊断时需结合组织学特点及免疫标记表达情况,注意与乳腺相关的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王应洪  张霞  陈春梅  段晨阳  王燕 《生物磁学》2013,(34):6665-6667
目的:探讨临床上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情况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泌尿科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定义为前列腺增生组(BPH),前列腺癌患者83例定义为前列腺癌组(PCa),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1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入院时的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变化情况。对比并分析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总PSA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正常值,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总PSA比前列腺增生患者增高的更为明显。对照组游离PSA为(2.78±0.94)ng/mL,总PSA(1.05±0.57)ng/mL,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为,(0.38±0.61);前列腺增生患者游离PSA为(6.36+3.24)ng/mL,总PSA为(1.64±0.76)ng/mL,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为(0.26±0.23);前列腺癌患者游离PSA为(12.42±4.97)ng/mL,总PSA为(1.44±0.78)ng/mL,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为(0.12±0.1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PSA进行检测,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ID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AID对前列腺癌细胞C4-2的侵袭、迁移、增殖以及凋亡方面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敲减AID的慢病毒对前列腺癌细胞C4-2进行干扰,运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平板克隆形成、流式、Transwell实验对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癌细胞C4-2表型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临床前列腺癌样本中AID高表达,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AID低表达,正常前列腺组织不表达(*P0.05);shRNA干扰以后的shAICDA-C4-2单克隆细胞株中AID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阳性对照组(Monoclonal6)与阴性对照组(NC)相比分别降低49%、80%、63%,凋亡率阳性对照组(Monoclonal6)为阴性对照组(NC)的3.2倍。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AID高表达,AID在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抑制前列腺自细胞的凋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ID表达极可能与前列腺癌的进展、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nnexin Ⅰ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Annexin Ⅰ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年龄、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Armexin Ⅰ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5);Annexin Ⅰ在低分化癌中表达较高,与高、中分化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中分化癌之间Annexin Ⅰ表达均较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Annexin Ⅰ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Annexin Ⅰ蛋白表达下调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