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世界》2007,(11):55-55
“中国泰达华生生物论坛、2007”将于2007年11月16-18日在天津隆重召开。论坛以“生物技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主题,下设“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农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工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加工”、“资本融通与生物技术创业”、“生命科学信息传播与生物伦理”、“生物技术产业人才培养与生物产业专业化园区”7个分论坛,围绕前沿生物技术、生物产业、风投融资、创业教练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大会同期还将举办生物技术及产品展览与技术交流等专题服务。  相似文献   

2.
狙击生物入侵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加入 WTO后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自由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国际生物水平的科技成果或产品将渗透进入我国生物界中 ,外来生物在丰富我们生物物种的同时 ,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近期生物界出现一个新的名词——生物入侵 ,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 ,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 ,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通俗地说 ,就是外来物种“入侵并打败”当地物种 ,“反客为主”,导致当地生态失衡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举办生物自制教具展览△江西省教育厅于去年十月六日至十四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并举办了自制教具展览。会议收到经验材料36篇、自制教具118件。经过会议评选、“膝跳反射”、“青蛙血液循环模拟动作仪”、“人体呼吸运动原理演示器”、“细胞有丝分裂连续过程演示器”等四项被评为一等奖。全省约四千人参观了展览。 (本刊通讯员符小扉) △佳木斯市教育学院、生物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于1983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举办中学自制生物标本教具展览,展出标本、教具1089件。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逃逸有多种途径:直接逃逸为鱼类入侵生态学提供了独特的"天然实验"数据,而民间放生为水产养殖逃逸的主要间接途径,此外还包括观赏渔业的弃养等其他途径。以2016年清江流域外来种鲟鱼逃逸事件为例,探讨了逃逸后对长江外来种入侵影响,包括与土著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竞争排斥、潜在杂交风险和养殖疾病传播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通过网箱养殖的陆地工厂化和加强科普宣传使民间放生可能导致的降低生物多样性转化为科学放流的保存甚至提升生物多样性等预防措施,并指明了逃逸发生后续监管的方向,最后展望了水产养殖逃逸对长江外来种入侵影响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宿洋 《生命世界》2024,(1):54-57
<正>在世界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坝顶海拔185米处,建有一座三峡库区特有珍稀植物展示区——185平台科研示范区。该示范区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科研人员以科研和科普相结合的方式精心打造,形成了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珍稀植物保护典范,  相似文献   

6.
威胁北京的“福寿螺”、云南滇池的“水葫芦”、西双版纳的“飞机草”……大家是不是对这些名字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久侵生物”。那么,什么是入侵生物呢?  相似文献   

7.
《生命世界》2007,(6):110-111
为了更好地配合“5·22世界生物多样性纪念日”活动,由国家环保总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数码摄影赛作品评审工作已经完成。本届赛事共收到作品2000多幅,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部分作品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举办摄影作品展览。  相似文献   

8.
《生命世界》2012,(2):34-43
正科普是植物园日常开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科普工作主要是通过多种生动和便于理解的方法与手段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植物园科普工作主要包括整理保存展区物种信息、维护物种展示牌、举办科普展览、组织游  相似文献   

9.
展览温室是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展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3个单体温室和温室能源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2600平方米,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展览温室。展览温室有着流线造型设计,与辰山植物园的绿环地形相互融合,其平面形状和空间形态都与绿环的弯曲变化、高低起伏完全吻合,就像绿叶上的三颗晶莹剔透的水滴。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引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现有植物种类3000多种,游客在此可欣赏到物种丰富、秀美怡人、奇趣无穷的热带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日益严重。“十三五”时期,我国针对当前面临的重大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按照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研究3个层面,部署了一系列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阐明了入侵物种的入侵机理和进化机制,以及入侵植物与脆弱生态系统互作的调控机制;建立了潜在农业入侵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新发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预测与评估模型,重大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检测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以及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围绕豚草、空心莲子草、苹果蠹蛾、番茄潜叶蛾、甜菜孢囊线虫等危害特点,开展全程防控技术应用示范。“十三五”期间,基本实现了潜在入侵物种数据量持续丰富完善,新发/突发入侵物种应急防控技术产品有效储备能力增强,重大入侵物种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逐步健全的良好格局。面向“十四五”,建议继续支持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研究,推动“关口前移、疆域监控、灭除阻截、联控减灾”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有效防控生物入侵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10,(5):56-57
病毒的入侵过程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有几个固定的过程。首先病毒需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接着向细胞内注入自己的DNA或RNA,最后脱去蛋白质衣壳,完成入侵过程。其中,病毒与宿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黏附过程是病毒传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张黎华  冯玉龙 《生态学报》2007,27(2):802-809
随着生物入侵所引起的生态及经济问题日益严重,对有害入侵生物的防治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生物防治因具有持续、高效、安全等优点,已成为防治有害入侵生物的重要方法。传统生防是防治有害入侵杂草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简单介绍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传统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天敌逃逸假说,生防因子对外来人侵种的影响及其对本地非目标种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开展生物防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探究植物入侵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对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植物入侵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过去10年, 生态学家开展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推动入侵植物防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深入解析外来植物入侵机制, 为其防控管理提供依据, 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综述了植物入侵生态学重要进展: 首先是外来植物生物学特性、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植物入侵的调控作用; 其次是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最后介绍了外来植物入侵的类比研究范式——本地植物入侵, 以及多组学技术在入侵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这些研究进展, 本文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包括: (1)研究对象从单一物种扩展到多物种比较; (2)研究地理范围从局域尺度扩大到纬度梯度格局; (3)入侵机制从单一理论验证到综合阐释多个假说。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精心策划并主办的“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成果专题展览”于2005年10月12~17日在深圳第七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成功举办。同期,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授牌和生物产业发展论坛”也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5.
《生物磁学》2010,(20):I0004-I0004
生物防治是通过从原产地引入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天敌理论”,即,外来入侵生物在传入地暴发成灾是因为逃避了原产地天敌的控制。尽管一些国家引进利用原产地天敌已经成功控制了很多入侵植物,但是,国际上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的成功率还不到40%。一些引进的天敌昆虫野外释放后迅速建立种群,田间种群密度甚至远高于在原产地的密度,但对入侵植物的抑制效果却很低。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什么秘密?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国际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为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以历史文物所反映的地球演化史的事实批驳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教育各族人民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博物馆举办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展览”,在于1999年7月30日正式开幕,并将长期展出。这个展览运用大量的古动物、古植物化石标本,系统地展示了地球形成的45亿年期间,生物的进化史和地球的演变史。讲解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辩证唯物主义与生物进化史结合起来,批驳了李洪志编造的“地球爆炸”以及其他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邪说。展览开幕后盛况空前,许多观…  相似文献   

17.
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张宏达、徐祥浩,常务理事莫熙穆,于今年10月和11月,分别在省科委、科协召开的“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和“科技振兴经济”座谈会上,发表了“基础学科也要面向经济建设”、“兴办生态农场”和“开展生物能源科研科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与会者的重视和欢迎。  相似文献   

18.
长期大量实践说明,引进天敌防治外来入侵杂草的传统生物防治方法是治理外来入侵杂草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但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对本土生物的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利用传统评价方法预测候选天敌的生态风险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1)寄主专一性测定过分依赖室内进行的生理寄主范围测定结果,对生态寄主范围(实际寄主范围)问题重视不够,后者指在新环境中的一系列物理和生物条件下的寄主利用预测;(2)在生理寄主范围测定中,过分依赖完成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对行为、遗传性状以及系统发育关系重视不够;(3)在风险评估中,过多强调对经济作物的风险,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风险重视不够。对此,建议:(1)鼓励对已释放的天敌进行回顾性跟踪研究,从而为杂草生物防治实践提供生态学理论支撑;(2)在运用生物防治手段对付外来入侵杂草实践中,建议采用“有害推论”的预防性原则,以避免在面临入侵生物重大威胁时草率做出释放天敌的决策;(3)在评估候选天敌风险中重视生态效应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定位为:国家战略植物资源(物种、基因)储备库,我国北方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现有土地面积74公顷,其中展览区20.7公顷、展览温室2 430平方米,收集保存植物7 000余种(品种),建有15个专类园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北京植物园,在植物研究所国家/院重点实验室、标本馆、野外台站的支持和配合下,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日益加重。我国针对当前各类重大外来生物的入侵,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3个层面,部署了一系列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揭示了入侵生物的入侵特性和入侵机理,以及入侵植物与脆弱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研发了重大新发农业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建立了生物威胁数据库和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可视化智能决策支持平台,以及重大入侵动植物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了主要入侵生物标本资源库。今后应以跨境动植物有害生物为主要目标,开展入侵扩散与成灾机制、早期预防预警、快速检测监测、识别追踪溯源、点面拦截狙击、区域防灾减灾等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