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管巢蛛属两新种记述(蜘蛛目,管巢蛛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采自太行山区的管巢蛛科管巢蛛属2新种:白石山管巢蛛Clubiona baishishan sp. nov.和克氏管巢蛛Clubiona kropfi 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测量单位为mm.白石山管巢蛛,新种Clubiona baishishan sp.nov.(图1)正模♂,副模2♀♀,河北省涞源县(39.3°N,114.7°E)白石山,1999年7月4日,海拔1 300~1 400 m,张锋、张俊霞采;副模7♂♂,3♀♀,河北省平山县驼梁,1999年6月5日,海拔1 500~1 700 m,张锋采.新种与沟岸管巢蛛Clubiona riparia L. Koch, 1866相似,但有以下3点区别:1)本种雄蛛触肢的胫节突复杂,而后者较为简单;2)本种外雌器呈\"门\"字形,而后者不同于此;3)本种螯肢的后齿堤2齿,而后者为4齿.词源学:新种的种名依模式标本的产地拟定.克氏管巢蛛,新种Clubiona kropfi sp. nov.(图2)正模♀,副模1♀,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1999年7月16日,海拔1 300 m,张锋采.新种近似巴氏管巢蛛Clubiona bakurovi Mikhailov,1990,但本种的外雌器后缘硬化部分超越生殖沟向后延伸,后中部形成一舌状的突起.词源学:新种的种名以瑞士蛛形学家克罗普夫博士(Dr. C. Kropf)的姓氏拟定,以感谢他对此研究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我国闪蛛属1新种:尖闪蛛Heliophanus cuspidatus Xiao,sp.nov.,标本采自内蒙古包头市,保存于湖南中医学院生物教研室。新种雄蛛腿节突和插入器均尖直,故定名为尖闪蛛。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我国蚁蛛属1新种:短螯蚁蛛Myrmarachne brevis sp.nov.,标本采自云南景洪和广西北海,保存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和湖南中医学院生物教研室。正模测量如下(单位:mm),体长6.82,头胸部长3.05,腹部长3.50,眼区长1.26,第1眼列宽1.45,第3眼列宽1.50,头胸部背面棕红色,眼周围黑色,眼区中央有1对短棒状黑褐斑,螯肢较短小,触肢器圆饼状,贮精囊如“C”型弯曲的肠管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采自湖北的拟态蛛科拟态蛛属一新种,定名为中华拟态蛛Mimetus sinicus sp.nov. 相似文献
5.
6.
记述了采自中国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蟹蛛科Thomisidae绿蟹蛛属Oxytate 1新种:微绿蟹蛛Oxytate minuta sp.nov,新种与冲绳绿蟹蛛Oxytatehoshizuna Ono,1978较为近似,但有以下几点不同:1)身体大小、形状差别较大,本种身体微小2.60,而后者一般在7.00以上,2)本种插入器隆起于生殖球之上,而后者并不如此.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量度单位为mm.词源:本种以其体型微小而命名.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采自中国湖南张家界境内的蛤莫蛛属Harmochirus 1新种:松林蛤莫蛛Harmochirus pineus sp.nov..新种与鳃蛤莫蛛Harmochirus brachiatus(Thorell,1877)相似,但有以下几点不同:1)新种后齿堤一齿不分叉,后者分两叉;2)两者雄蛛第Ⅰ步足胫节刺着生位置有区别,新种的3对胫节刺着生于胫节远端2/3下方,后者3对胫节刺等距离着生于胫节下方;3)新种雌蛛Ⅰ胫节背面无羽状毛;4)二者腹部背面斑纹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采自中国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境内的蟹蛛科形状不同,本种纳精囊细管状,而后者囊状;3)新种螯肢Thomisidae冕蟹蛛属Smodicinodes 1新种,壶瓶冕蟹蛛Smod- 前齿堤有5根须状长毛,而后者为2个小齿.雄蛛与Smodiicinodes hupingesissp nov..新种与Smodicinodes kovaci Ono,cinodes schwendingeri Benjamin,2002相似,但有以下几点不1993相似,但有以下几点不同:1)两者头胸部和腹部的比同:1)腹部形状不同;2)本种触肢胫节腹突和跗舟延伸部例不同,且前者腹部梨形,后者腹部长卵圆形;2)交媾腔分尖锐,而后者圆钝;3)胫节后侧突指状,而后者分叉.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产于我国云南的蚁蛛1新种:环蚁蛛 Myrmarachne circulus sp.nov.,标本采自云南勐腊,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量度单位为mm.新种与黄蚁蛛Myrmarachne plataleoides(Cambridge,1869)相似,但有以下区别:1)雄蛛螯肢外侧近平直,后者呈\"P\"形;2)生殖球肥大,后者较细小;3)贮精管粗大,半环形,后者较细小,呈\"S\"形;4)兜位于外雌器中下部,后者位于下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采自新疆的皿蛛科蜘蛛一新届——颚齿蛛属Maxillodens gen.nov.及其一新种——鞭状颚齿蛛M.flageu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云南隆头蛛属1新种:大理隆头蛛Eresus daliensis sp.nov.。新种与草隆头蛛Eresus cinnaberinus (Olivier,1789)近似,但本种雌蛛外雌器的凹陷呈倒“U”字形,雄蛛腹部背面中部具一宽的暗色横带,引导器的内侧面近顶部具1个三角形裂片,而不同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13.
记述产自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球蛛科类球蛛属1新种,命名为荔波类球蛛Nesticus libo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和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模♂,副模1♂,4♀♀,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翁外洞,2000年11月13日,陈会明采.鉴别特征:新种近似于上野类球蛛Nesticus uenoi Yaginuma,1972(296,fig 24-26,47,49),但其雄蛛触肢器的中突呈杵状,副跗舟的内侧分叉大;雌蛛外雌器的中隔呈梯形,而不同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栅蛛属一新种:镰形栅蛛。该新种产自云南省景洪州原始林区小溪边。文内对该新种的鉴別特征均作了简要描述,附有外雌器和触肢器图。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记述蜘蛛目跳蛛科孔蛛属一新种,宋氏孔蛛,新种Portia songi sp.nov.,标本采自甘肃文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幽灵蛛属四新种记述(蜘蛛目:幽灵蛛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记述了幽灵蛛属四新种:杂斑幽灵蛛Pholcus alloctospilus sp.nov.,山谷幽灵蛛P.bessus sp.nov.,星斑幽灵蛛P.spilis sp.nov.,和武夷幽灵蛛P.wuyi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教育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隙蛛属七新种(蜘蛛目:漏斗蛛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隙蛛属Coelotes隶属呈漏斗蛛科Agelenidae.本文记述隙蛛属蜘蛛七新种:双轮隙C.syzygiatus sp.nov.,月形隙蛛C.luniformis sp.nov.,似阴暗隙蛛C.subluctuosus sp.nov.,弯曲隙C.palinitropus sp.no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