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眼镜熊对空间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6年秋在泽西动物园以一个眼镜熊家庭(2.2)对笼舍空间和活动设施的利用进行了研究。从1996年10月14日 ̄11月16日,采用瞬间抽样方法,进行了40个小时(60个时间段,1200次扫描)的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所有的眼镜熊以同样的方式利用笼舍,对某些地点的利用超过其它地点,其中11% ̄17%的地点被过度利用,占活动时间的73% ̄86%。除成年雌性外,所有个体都利用所有的活动设施。然而,  相似文献   

2.
刘俊 《化石》2007,(3):45-48
久闻大西洋的度假乐园———加拿大新斯科舍(Nova Scotia)的大名,常常在各种旅游宣传资料上见到那里的美景。我的导师早就说要带大家去那里野外考察,不过最近才确定行程。我提前一周到加拿大驻纽约领事馆办理了签证。在阅读文献了解当地地质情况的同时也找来一些资料了解当地的  相似文献   

3.
正说实话,托尼我一直觉得动物大规模的迁徙行为,基本等同于中邪行为。每年到了固定时间,它们便自然而然地想换个地方,不管旅途如何艰辛,过程如何曲折,都要向着目标,勇敢前进。当我把这个观点转给艾森导演的时候,只见他沉思片刻点点头:"托尼,中国人过年,美国人过圣诞也是这个样子的!"好像是有那么一丁点的相似!但我还是努力进行辩解:"人类的节日性迁徙,那是因为感情。感情你懂吗?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产自山东沂南一洞穴堆积中的熊类化石一新种:Ursus yinanensis。这种熊具有个体较小,前臼齿数目全,下裂齿的下后尖之前尚未出现附尖等原始性特征,它与欧洲早上新世的Ursus boeckhi在进化程度上比较接近但更显进步。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中上新世Ursus的可靠记录,它的发现对于探讨欧亚大陆上真正熊类的演化及地理分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记山东沂南上新世熊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6.
善待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生命历程,让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延迟评价判断,会在课堂"意外"中收获"意外"。  相似文献   

7.
尽管“蛇中巨人”的称号毫无争议地为蟒蛇所夺,但毒蛇中“天字第一号”的大模子仍为眼镜王蛇。此蛇破壳而出的“婴儿”,身长就半米有余。及至成年,身长可达3—4米;最长者竟可达到5.5米,重20公斤。对眼镜王蛇,一般捕蛇的行家也难免“谈蛇色变”。曾有过这么一回事:1972年,有一人在浙江南部龙泉隆宫的山路上行进,  相似文献   

8.
正"爸爸,我长大后要做山地大猩猩王!"说这话的金金是一只刚刚3岁的山地大猩猩。它有着乌黑浓密的毛发,圆溜溜的大眼晴,肉乎乎的手掌,十分讨人喜欢。爸爸听后一愣,半天才回答道:"好啊,那你可要好好学习‘金刚经’哦!"不一样的家金金生活在一个中型的山地大猩猩群里,爸爸是首领,手下还有几个半大的山地大猩猩小子,六个温柔的成年雌性,每只还都带了一个和金金差不多大小的小山地大  相似文献   

9.
李占扬 《化石》2010,(1):41-46
灵井位于许昌县西北,距许昌旧城大约15公里。由于泉水的作用,这里曾经是一片不小的水域。该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井在卫灵公庙(行宫遗址)内,故俗称灵井;一是灵公庙的铜铃随风而动,声传数里,因“铃”,“灵”同音,故称之为灵井。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形成了单一化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必然引起害虫群落大爆发。化学农药的施用虽然达到了防控害虫、保障产量的目的,但过度依赖会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直接威胁到农业、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I0005-I0005
美国科学家2日指出,因学术造假而声名扫地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曾在造假过程中,“意外地”培养出了世界首例由人类未受精卵得来的胚胎干细胞。但是黄禹锡本人却对这项重大科研突破浑然不知。  相似文献   

12.
<正>"幸运"是美国大提顿国家公园里最神秘的一只美洲狮。虽然脖子上的无线电项圈可以让科学家24小时追踪它的一举一动,但是人们却很少亲眼看到它的身影。有人说美洲狮本来就是性情孤僻的动物,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也有人说这是由于它害怕受到人类的伤害,刻意躲避。而只有那些了解"幸运"成长经历的人,才会知道它如此神出鬼没的真正原因。狼口逃生的幸运儿两年前的春天,"幸运"降生在大提顿峰脚下一个隐蔽的山洞里。与它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相似文献   

13.
“再过三十年,清山绿水河,繁花开遍,轻舟隐显,秦岷国宝结良缘。”这是所有热爱大熊猫的国人的心愿。三十年前,WWF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进行大熊猫研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大熊猫专著《卧龙的大熊猫》,从此引起了全世界对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广泛关注。无数人为了大熊猫的生境和繁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文特邀北京动物园刘学锋老师讲述了一个大熊猫的孕产故事,在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背后,不要忘了它们艰难而坚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再过三十年,清山绿水间,繁花开遍,轻舟隐显,秦岷国宝结良缘。"这是所有热爱大熊猫的国人的心愿。三十年前,WWF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进行大熊猫研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大熊猫专著《卧龙的大熊猫》,从此引起了全世界对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的广泛关注。无数人为了大熊猫的生境和繁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文特邀北京动物园刘学锋老师讲述了一个大熊猫的孕产故事,在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背后,不要忘了它们艰难而坚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多数人见到大熊猫会感到非常激动,但真正和大熊猫打交道的科学家们见到这种动物时,却未必有同样的感受你还别不信,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专家王放博士说:"那种感觉相当复杂……嗯,回顾我科研生涯里见过的大熊猫,它们给我的感受往往是又惊又喜,又羞又气。"为什么这么说呢?故事要从不讲"武德"的大熊猫说起那是10年前的一次考察,王放博士和团队第一次深入秦岭,寻找大熊猫。为方便收集大熊猫的资料,他们在山上设置了红外相机。那时的红外相机虽然并不十分先进,却是科研团队的心肝宝贝。尤其当时他们在面临重要科研任务的情况下,经费十分紧张,每一台设备都很珍贵。  相似文献   

16.
正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1963年,这种珍稀鸟类在我国甘肃首次被发现。然而在之后的20多年里,人们再未见过其身影。它们因此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有一天……1981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发现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仅7只。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当月,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一件与下颌咬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祖熊头骨化石。化石发现于甘肃临夏州广河县槐沟村柳树组地层中上部,其层位与时代为新近纪灞河阶/期的晚期,距今约8 Ma。对比研究表明,该头骨与目前所有已知熊类祖先类型都不同,应为一新种,定名为Ursavus tedfordi(戴氏祖熊)。采用TNT软件包对11种祖先熊类和37个特征组成的数据进行不同条件(non-additive,additive等)下全搜索(Implicit Enumeration),并采用自引导法(bootstrapping)进行可信度评价。我们从基于部分特征加积(partially additive)条件下所得出8个最简约树中选取树5作为最可信简约树。该树表明,熊科从渐新世-早中新世的豺熊类(hemicyonids)分出后产生了两类基干类型,Ballusia elmensis和B.orientalis。后者稍更进步,可能为一特异支。此后产生了两大次支:一支向印度熊(可能还有郊熊)+大熊猫演化;另一支则由中-晚中新世的祖熊(Ursavus)和此后由某类祖熊所产生的现生熊类(不包括大熊猫)组成。从现有的化石判断,新建戴氏祖熊是与现生熊类在形态上最为接近的祖先类型,但戴氏祖熊具有某些自近裔性状,可能为一早期旁支。  相似文献   

18.
“无人区”里考古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高原,藏语把这个地区叫“羌塘”,意思是北方的高地。它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原缺氧、干旱(年平均雨量不超过200毫米),年平均温度在摄氏零度左右,最高不超过10℃,最低在-40℃以下,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湖水盐化,植被稀疏,人难以生活,故有“藏北无人区”之称。广袤的羌塘,是科学上的处女地,为揭开其奥秘,唤醒沉睡的宝藏,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组织了藏北分队,决心进山探宝,对这个地区进行多学科的考察。1976年6月9日藏北分队从班戈县色哇区出发,不畏艰险,开始了“无人区”里的综合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参加了甘肃省酒泉地区俞井子盆地的考察工作,同行的师友包括Peter Dodson教授、尤海鲁老师、李大庆老师、甘肃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学生.俞井子盆地位于嘉峪关北部,其附近区域包括公婆泉和算井子等盆地,也统称为马鬃山地区,出露层位为早白垩世的新民堡群.我们团队内部人员称该盆地为"白城子",因为远处可眺望到三座灰白色小山,恰如三座宏伟的城堡,因此得名.据说玄奘取经曾过此地,又听说附近老乡取名日"三墩儿",平添了许多趣味.  相似文献   

20.
正1916年,北洋政府实业部顾问、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在垣曲寨里村土桥沟发现了在中国土地上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黄河猴化石,随后又多次调查、发掘,研究出的成果开启了中国古近纪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序幕。1992年小浪底水库即经兴建,为抢救库区脊椎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组建了野外考察队,于1994年至1997年对垣曲盆地进行了调查发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