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Study on Aroids in Gaoligong Mountai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黎贡山是云南与缅甸北部交界的山脉。这一地区的植物区系深受科学界的注意。由于地形险峻,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但研究的也较少。高黎贡山是特有现象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有天南星科植物58 种,属于11个属,以南星属为主,含35种。天南星科植物中,10种为高黎贡山所特有,6种为分布到高黎贡山的云南特有种,7种为分布到高黎贡山的中国特有种。植物地理学研究表明高黎贡山的植物区系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是东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横断山脉地区素有鹛类和雉类乐园的美誉,在这一地区,画眉科鸟类和雉科鸟类的种类极为丰富。全世界画眉科鸟类有259种,中国有117种,而在高黎贡山地区发现和记录的画眉科鸟类近90种。中国有62种雉科鸟类,高黎贡山地区就有18种。鹛类和雉类的某些种类在中国还只分  相似文献   

3.
高黎贡山地区杜鹃花科特有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贡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杜鹃花科特有植物种类。分布于高黎贡山的杜鹃花科特有植物达93种及变种,占该地区杜鹃花科总种数和变种数187种的49%强,其中有中国特有种38种及变种,云南特有种5种,高黎贡山地区特有种50种及变种。本文分别对不同类别的杜鹃花科特有种及其分布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贵州德江楠杆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首次调查植物种类达2 000余种,查阅药用植物文献资料记载,鉴定有药用植物1 079种,隶属于201科603属。其中,真菌类植物19科23属35种,苔藓类14科14属16种,石松和蕨类植物19科42属88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21科426属792种,单子叶植物21科87属134种,草本多达587种,木本多达438种。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组成、丰富度与周边地区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黎贡山南段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之一,迄今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92科878属2 807种.这一区域不仅植物的种类丰富,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其中东亚特有科8个、中国特有属17个、中国特有种1 085个、云南特有种305个、高黎贡山南段特有种82个.特殊地质历史和生态环境,使得高黎贡山南段既保留了许多古老特有成分,又孕育了许多新生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6.
高黎贡山花卉资源与赏花旅游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黎贡山有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已知有种子植物2门210科1086属4303种及变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62科320属1053种,是我国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高黎贡山花卉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名花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多;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特有植物多;垂直分布明显,四季花卉不断;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等特点,是开展赏花旅游的理想地方,笔者设计3条赏花旅游线中;(1)百花岭景区;(2)大蒿坪景区;(3)大塘大树杜鹃景区。为高黎贡山开展赏花旅游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黎贡山五加科的植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属、种及地史文献资料三方面对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包括15属56种及13变种。2.从起源来看,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以热带起源为主,热带属占66.7%(10属),温带属占33.3%(5属),而与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十分微弱。3.从种的分布区式样来看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以温带分布型为主,温带分布型的物种占全科种数的88.4%(61种),这一统计结果与属的统计结果(66.7%的属系热带属)形成很大的反差,其原因在于掸邦-马来亚板块上的高黎贡山植物区系源于赤道热带,在板块位移过程中,随着高黎贡山的北移,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升,五加科这一起源于热带的古老木本植物,因不适于比赤道带冷得多的气候环境而先后被淘汰,部分属种则在新的环境中经过适应、演化和重新分化,除个别热带属的北缘种在高黎贡山北端独龙江河谷中幸存下来(如树参属Dendropanax)以外,其余新分化出来的植物则是温带性的(如常春木属Merrilliopanax),因此,现在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中,热带起源的属多于温带属,但温带种大大多于热带种。所有这些成分中,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成分(15种)和中国特有的成分(43种)构成了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的基本骨架,这些成分标志着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的东亚温带性质。4.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特有现象突出。一方面表现在种类丰富,计有中国特有类群22种和变种,云南特有类群12种和变种,高黎贡山特有类群9种,另一方面表现在特有类群的丰富度与纬度成正比,就高黎贡山特有种来说,北段(贡山)的特有类群(8种和变种)远远多于南段的腾冲(仅1种)。5.由于掸邦-马来亚板块位移对高黎贡山生物区系的影响,部分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从滇东南或滇南至高黎贡山的一些连续分布区被间断为滇西北与滇东南的对角分布式样(如少毛云南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药用植物共计105科268属361种,其中药用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药用被子植物92科254属344种,药用蕨类植物7科8属10种;含1属的科、含2~5属的科和含1种的属的药用植物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较高;该地区各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各具特点,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D)表现为:乔木层最小、灌木层较大、草本层最大,但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较为复杂;药用植物群落总的物种丰富度、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随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000~1200 m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区域,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海拔之间无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山地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该区域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巩乃斯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生活型、药用部位等方面对巩乃斯沟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巩乃斯沟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共有野生药用植物54科260多种,分别占伊犁河谷地区药用植物科、种数的54.54%和46.34%。其中珍稀濒危药用种子植物21种,新疆道地药材8种,蒙医药地道药材38种;多年生草本类型占该区药用种子植物总数的70%以上;全草类和根类药用植物最多,分别占该区药用种子植物总数的50.84%和21.40%,大多数种类属于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优势科主要有菊科、蔷薇科、毛茛科和豆科,优势属主要有蒿属,毛茛属和委陵菜属。本文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陕北米脂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分布规律,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米脂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5科110属148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08属146种,集中分布于单种科和寡种科及单种属内;(2)从生长型来看,草本植物最多,其次是乔木,灌木最少;(3)药用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最多,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2.03%和14.86%;(4)药用功效以清热和利水渗湿为主,分别占药用植物总数的23.65%和11.49%;(5)从药用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来看,有13个分布区类型8个变型,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本研究表明米脂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较高,生长型、药用部位、功效、区系成分丰富多样,明确了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生存现状,为加强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黎贡山兰花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黎贡山兰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学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兰科是高黎贡山种子植物中最大的科,包括75属265种。2.高黎贡山兰花起源于新、旧世界的热带和温带, 热带属占60%(45属),温带属占38.67%(29属),包括2个云南特有属。但是,高黎贡山兰科植物与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十分微弱。3.高黎贡山的兰花以地生兰为主。这里,57.33%(43属)为地生兰,而附生兰和腐生兰仅分别为31属和3属。4.兰花物种的分布区式样表明高黎贡山兰花以温带兰为主 温带兰占总种数的69.43%(184种),包括东亚成分即滇西高黎贡山-东喜马拉雅分布的种和中国西南部特有种,它们是高黎贡山兰花区系的核心。5.高黎贡山兰科的特有现象在于1)具有云南二个特有属蜂腰兰Bulleyia和反唇兰Smithorchis;2)有高黎贡山特有种21个,如泸水兜兰Paphiopedilum markianum,贡山风兰Cymbidium gongshanense,贡山贝母兰Coelogyne gongshanense,热带附生兰——万带兰亚科在高黎贡山没有形成特有种;3)高黎贡山北段的特有种比南段丰富贡山有14种,腾冲仅有4种; 海拔1800~2100 m的梯度带特有种最多(13种);4)高黎贡山有云南特有种10种,其中小花槽舌兰Holcoglossum junceum是一个热带种,因为板块位移而来到了亚热带地域;5)高黎贡山的兰科植物中有19.25%(51种)是中国特有种,它们出现在高黎贡山,分布在云南其他地区和西南的一些省区。高黎贡山特有种,分布到高黎贡山的云南特有种和分布到高黎贡山的中国特有种一共为82种,占高黎贡山兰科总种数的30.91%, 兰科在高黎贡山是一个特有化程度很高的类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属、种及地史文献资料三方面对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包括15属56种及13变种。2.从起源来看,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以热带起源为主,热带属占66.7%(10属),温带属占33.3%(5属),而与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十分微弱。3.从种的分布区式样来看: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以温带分布型为主,温带分布型的物种占全科种数的88.4%(61种),这一统计结果与属的统计结果(66.7%)的属系热带属)形成很大的反差,其原因在于掸邦一马来亚板块上的高黎贡山植物区系源于赤道热带,在板块位移过程中,随着高黎贡山的北移,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升,五加科这一起源于热带的古老木本植物,因不适于比赤道带冷得多的气候环境而先后被淘汰,部分属种则在新的环境中经过适应、演化和重新分化,除个别热带属的北缘种在高黎贡山北端独龙江河谷中幸存下来(如树参属Dendropanax)以外,其余新分化出来的植物则是温带性的(如常春木属Merrilliopanax),因此,现在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中,热带起源的属多于温带属,但温带种大大多于热带种。所有这些成分中,中国一喜马拉雅分布的成分(15种)和中国特有的成分(43种)构成了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的基本骨架,这些成分标志着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的东亚温带性质。4.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特有现象突出。一方面表现在种类丰富,计有中国特有类群22种和变种,云南特有类群12种和变种,高黎贡山特有类群9种,另一方面表现在特有类群的丰富度与纬度成正比,就高黎贡山特有种来说,北段(贡山)的特有类群(8种和变种)远远多于南段的腾冲(仅1种)。5.由于掸邦一马来亚板块位移对高黎贡山生物区系的影响,部分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从滇东南或滇南至高黎贡山的一些连续分布区被间断为滇西北与滇东南的对角分布式样(如少毛云南 木Aralia thomosonii var. glaerescens,单枝五叶参Pentapanax leschenaultii var.simplex,拟白背叶鹅掌柴Schefflerahy poleucoides),而与此同时,在云南形成了一条从滇西北一滇东南走向的生态地理对角线,由于该对角线的形成,导致部分五加科植物仅能在对角线以西及以南生存和繁衍(如大叶鹅掌柴Schefflera macrophylla)。  相似文献   

13.
位于滇西北的高黎贡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 然而该地区昆虫多样性缺乏系统调查和总结。本研究聚焦蝴蝶类群, 考虑该区域高山峡谷特点, 结合海拔梯度、生境类型和季节变化, 采用样线法调查、分析蝴蝶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 共观测记录到蝴蝶2,055只, 隶属于5科85属151种, 在历史记录上新增27种, 使该地区已知蝴蝶种类达488种; 其中蛱蝶科物种多样性最高, 灰蝶科次之, 凤蝶科最低。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中海拔1,000-2,000 m区域种类丰富、多样性指数最高; 低海拔区蝴蝶分布明显聚集, 并且与高海拔地区空间上分离, 少有重叠。该地区不同生境中蝴蝶的种类及数量差异也较大, 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在自然保护区最高、边缘交错带居中及农业种植区最低。此外, 蝴蝶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季节差异, 春季调查到的个体数少, 夏季观察到的物种数少, 两年秋季调查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高, 但存在季节内变化。总之, 高黎贡山地区不同海拔、生境、季节间和季节内蝴蝶群落组成有自身特点, 共存物种有限, 蝴蝶群落相似性低。综合评估分布于该地区的蝴蝶保护种类, 包括易危种17种、近危种50种, 有国家二级保护蝴蝶3种。本研究弄清了高黎贡山地区蝴蝶的物种本底, 并调查获得其多样性随海拔、生境和季节变化的模式, 为加强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据植物分类学统计,南京地区有药用植物107科281属357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2属12种,种子植物95科269属345种.对数种江苏特产和稀有的药用植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云南高黎贡山地区主要药用蕨类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高黎贡山地区的民间访谈和集市药摊调查 ,从高黎贡山地区已纪录的 5 38种蕨类植物中总结、整理出主要的药用蕨类植物 85种 ,分属 2 7科 ,4 4属。本文主要对其中对 17种常见药用蕨类植物的药用功效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自2013年开始对阳春开展了全面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在全面了解阳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于2013年和2014年两次对阳春重阳传统药市进行全面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阳春重阳传统药市出售的药物种类丰富,共收集鉴定得出134种药用植物,隶属于60科117属,并对收集到的药用植物进行编目,包括俗名、学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从药用植物的科、属分布上来看,其中种类较多的科有大戟科(11种)、蝶形花科(10种)、菊科(10种)、茜草科(9种)、马鞭草科(6种)、姜科(5种)、防己科(5种)。药用植物的种类广泛分布于各科和属中,而非集中于少数科、属内。此外,还对阳春重阳传统药市所形成的文化基础、植物应用特色和药材地域特色进行了分析,在药市中调查到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滋补养生类的药材,得出阳春当地具有将药用植物融入日常饮食的习惯。药市中售卖的药材功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联系,其中尤以治疗与岭南地区湿热的气候和瘴疠虫蛇等特点所引起的常见疾病为主。同时,对阳春药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陕北米脂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分布规律,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米脂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5科110属148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08属146种,集中分布于单种科和寡种科及单种属内;(2)从生长型来看,草本植物最多,其次是乔木,灌木最少;(3)药用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最多,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2. 03%和14. 86%;(4)药用功效以清热和利水渗湿为主,分别占药用植物总数的23. 65%和11. 49%;(5)从药用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来看,有13个分布区类型8个变型,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本研究表明米脂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较高,生长型、药用部位、功效、区系成分丰富多样,明确了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及生存现状,为加强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黎贡山是中国杜鹃花植物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全世界约有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800-900种,中国约有650种,而高黎贡山就有140种及变种,成为高黎贡山种子植物最大的属,其中高黎贡山特有种(及变种)就达41种。无论从种群密度或特有种的丰富度等方面分析,高黎贡山都是杜鹃属植物的主要分化中心。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已成为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就如何加强这一宝贵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百花岭观鸟     
蜿蜒起伏的高黎贡山山脉,在云南西部由北向南绵亘数百公里,高大险峻的山体,形成多种气候,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产生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多种类型的小气候和各种植被类型。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形形色色的小生境为各种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高黎贡山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嘱目。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有国内外动物学者在高黎贡山地区进行考察研究,认为高黎贡山地区是云南脊椎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采取路线调查、样方套记录、野外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色季拉山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普查分析,为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色季拉山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04科350属647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15属22种,裸子植物2科3属9种,被子植物89科332属616种。草本野生药用植物478种,占总种数的73.88%;木本植物169种,占总种数的26.12%;全草类、根与根茎类药用植物最多,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6.21%和30.14%。(2)含1~5种的单种科和寡种科为绝对多数,占色季拉山野生药用植物总科数的72.11%,但仅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22.57%;而含种数最多的7科,只占总科数的6.73%,却共含255种之多,占总种数的39.41%,对色季拉山药用植物资源的构建起主导作用。(3)含有1个种的属最多,占总属数的64.00%,色季拉山药用植物没有明显优势的大属,表明属的构成较为复杂多样。(4)清热是色季拉山药用植物的主要功效,共有260种清热药用植物,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0.19%。(5)民族药用植物83科249属360种,占色季拉山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5.64%。其中,藏药植物在民族药用植物中所占比例最大,共有63科156属235种,占民族药用植物总种数65.28%。研究表明,色季拉山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多样性较高,药用植物生活型、部位、药效、民族用药类型丰富,但部分珍稀濒危资源如云南红景天、天麻、西藏八角莲等个体数量极少,建议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加强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原生境的保护,并加强人工繁育研究,针对资源储量制定适度合理的采摘利用量,以期实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