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恐怖袭击与免疫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战及生物恐怖袭击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行为,因此受到各国政府乃至全人类的反对。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又继之出现炭疽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全世界对之极为关注。本文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生物战及生物恐怖袭击的历史,生物武器研究现状,生物武器预防用疫苗的研制状况及要求等有关问题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魏敏 《生物技术世界》2012,(2):84-84,86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制出许多新的杀伤性生物武器,使其在国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联合国在911事件以后对生物国防也越来越重视。专家认为生物武器具有制造成本低,易快速培育传播和大规模爆发、致命性强等特点,在某些方面其危害甚至比核武器还要大。要想在未来打赢生物战争,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学习及技术培训、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防护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武器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生物医学防护的体系建设,最后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国防中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有新的迹象表明,美军正计划扩大它在生物战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重组体DNA在发展生物武器中的潜在作用极感兴趣。今年6月,美国管理与予算局证实,美军业已在其医学研究中包括了一笔用于防御性生物武器系统的研究经费,这项研究是保密的、同公开发表的予算完全分开的。但到7月,又否认了这种说法,声言一切关于生物武器  相似文献   

4.
张法奎 《化石》2002,(1):10-11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大楼被炸之后 ,紧着又接连出了多起炭疽菌事件 ,因而引起全世界对生物武器的热切关注。现在让我们来聊聊生物武器。五十年代 ,笔者还是中学生时 ,就在科学杂志上看到苏联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当时人们虽不清楚未来的生物学将是什么样子 ,可这预言总是给我们对新世纪以美好的憧憬。时间荏苒 ,21世纪已经来到了 ,果不其然 ,新世纪伊始 ,就有两本人类基因组草图分别在两家世界权威杂志 ,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上同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可说是生命科学进入新世纪的宣言书 ,它标志着人类跨进了…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制剂来攻击敌人的事例在历史上不为少数,包括有记载的用人类或动物的尸体来污染敌人的井或水库;还有通过赠送美洲人毛毯使其感染天花。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警惕并关注于生物武器,因为技术上的复杂性需要生产相关物质,这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通过生物武器作为侵略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历史上的问题了,2001年10月美国邮局系统收到了许多故意放有炭疽杆菌的信件。因此,对生物武器研究的兴趣大大扩大,人们开始研究更确定的物质,使其可以作为生物武器,并研究如何控制、阻止和治疗由此物质引发的疾病。这样的研究需要的安全、准确的利用动物…  相似文献   

6.
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可能给社会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对此,美国政府期望通过与科学界深入合作的方式来避免生物恐怖袭击。而另一方面,要制作出致命的生物武器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7.
Appropriate Technology 2003年30卷1期19页报道:鼠疫是啮齿动物的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pesti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可通过跳蚤叮咬或呼吸飞沫在人类中传播。亦为生物恐怖行动中有可能使用的生物武器。据统计,最近10年来,在马达加斯加,每年有1000-1500人罹染鼠疫。此外,在包括非洲国家、亚洲国家以及工业化国家例如美国等在内的约20个国家,也有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8.
森林脑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欧洲森林脑炎为一种地方病也是最重要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森林脑炎在我国存在有三大疫区、六个自然疫源地,其中东北疫区最为严重。森林脑炎为我国法定的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之一。美国CDC将森林脑炎病毒列为C类病毒类生物武器,并优先发展疫苗。预防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和流行以及抵御病毒类生物武器的袭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森林脑炎疫苗,森林脑炎疫苗在预防森林脑炎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森林脑炎疫苗研究现状和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9.
炭疽热浅析     
朱本堂  刘斌 《生物学杂志》2001,18(6):47-47,43
炭疽是生物武器的一种 ,现有的生物武器有四种 ,分别由炭疽杆菌、肉毒杆菌、天花及鼠疫等病原体为主而制成 ,其中又以炭疽杆菌最厉害 ,所引起的炭疽感染是一种急性病 ,致死率高达 2 5 %~ 6 0 %。1 炭疽的由来炭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圣经》中便形容它是一种古老的惩罚手段。炭疽的名称来自古希腊文“anthrakos” ,意思是煤炭 ,因典型性皮肤炭疽的黑痂而得名。我国最古老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已记载了炭疽热 ;古希腊“西医之父”Hippocrates也已经描述炭疽热 ;1 894年 ,德国兽医师Pollender首先…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在人类同疾病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它作用于微生物的某一代谢环节。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使得细菌耐药性不断出现,细菌某些基因突变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本文还介绍了生物武器防御问题,重点效应在利用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成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