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油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鱼油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同属ω-3型脂肪酸,其结构特点为长碳链,含多个不饱和键,其降血脂效应远大于含ω-6型脂肪酸的植物油,对胶原及 ADP 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亦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滞度等效应,因而对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新近发现富含EPA+DHA 鱼油对致癌剂诱发的大鼠乳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ISAAA信息     
<正>转基因亚麻产生大量OMEGA-3脂肪酸洛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对亚麻(Camelina sativa)种子的新陈代谢途径进行了改造,并使得其十二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产量达到了12%和14%,这个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3.
ISAAA信息     
<正>转基因亚麻产生大量OMEGA-3脂肪酸洛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对亚麻(Camelina sativa)种子的新陈代谢途径进行了改造,并使得其十二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产量达到了12%和14%,这个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4.
张汉源 《生物学通报》1993,28(11):23-24
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比欧洲其它地区居民、日本沿海居民比山区居民,其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都低得多,近年发现这与他们长期膳食的海鱼类中富含廿碳五烯酸(EPA.20:5n3)和廿二碳六烯酸(DHA.22:6n3)密切相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量文献报道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与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其抗肿瘤机制还不够完善。【目的】探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核梭杆菌以及结直肠癌三者之间的关联。【方法】在检测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检测DHA等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具核梭杆菌黏附人体细胞以及Fap2、FadA、RadD等具核梭杆菌毒力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30μg/mL的DHA、EPA、ALA对Caco-2生长抑制分别为9.09%、4.95%、7.52%,而对NCM460生长抑制达31.15%、25.48%、29.11%,而且相关抑制作用仅具有浓度依赖性而无时间依赖性。经30μg/mL的DHA、EPA、ALA预处理的具核梭杆菌黏附Caco-2细胞的能力分别下降81.04%(P=0)、93.63%(P=0)和68.63%(P=0);而共培养时加入DHA、EPA、ALA对具核梭杆菌黏附Caco-2细胞的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同时,30μg/mLDHA处理导致F.nucleatum的Fap2基因显著下降10.22%(P=0.027);30μg/mL EPA处理导致FadA、Fap2基因分别显著下降23.49%(P=0)、15.09%(P=0.003);30μg/mL ALA处理导致FadA基因显著下降26.75%(P=0.012)。【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以及DHA、EPA、ALA仅能短时间抑制具核梭杆菌生长等文献报道,我们认为,DHA、EP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并非简单地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和F.nucleatum;抑制FadA、Fap2等黏附相关基因表达,降低F.nucleatum黏附宿主细胞能力是其抗肿瘤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活性物质对F.nucleatum等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肠道细菌的影响与机制应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48-655
为研究EPA和DHA对黄鳝脂类代谢、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用添加有EPA和DHA比例相同(EPA/DHA=0.35)但水平不同(EPA和DHA总量分别为0.00%、0.35%、0.70%)的3种等氮等脂肪饲料, 在常温(2230 ℃)下, 分别喂养平均体重为(21.710.54) g的黄鳝7周, 分析黄鳝脂类代谢和生长性能, 然后每组取15尾继续养殖至性腺发育成熟用于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70%的EPA和DHA 能促进黄鳝生长, 显著提高黄鳝的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粗蛋白含量, 降低肝体指数(HSI)及肌肉、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P0.05), 显著提高亲鳝的性体指数(GSI)、产卵量、孵化率、幼苗的存活指数(SAI)(P0.05)。添加0.35%的EPA和DHA能显著降低肝脏中粗脂肪含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EPA和DHA能促进黄鳝的脂类代谢, 显著提高其生长及繁殖性能; 饲料中添加0.70%的EPA和DH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廿碳五烯酸的抗缺血性疾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廿碳五烯酸(EPA)是一种前列腺素(PG)先质脂肪酸,它在体内转变为三系PG 的同时,竞争性地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从而使二系PG 合成减少。EPA 生成的三系PG 几乎没有促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却和二系PG 相同,因而体内二系PG 减少和三系PG 增多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EPA 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降低血液粘滞度和增强红细胞膜的可塑性。因此,增加体内EPA 含量,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青蛤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61、2月份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营养成份,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6月份青蛤的营养较12月份好,其粗蛋白比12月的高出2.84%,粗脂肪含量高出1.74%;6月和12月的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826.3 mg/g蛋白质和804.0 mg/g蛋白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36.1%和33.6%,氨基酸计分(AAS)和化学评分(CS)是6月的较高,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则分别为64.23和59.88。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质总量的67.7%,其中单烯酸占24.9%,多烯酸占42.8%,“脑黄金”DHA和EPA的含量分别达到11.3%和18.4%。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替代来源——转基因油料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人体健康和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海洋鱼类资源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日益枯竭.利用转基因油料作物生产LCPUFA,特别是DHA和EPA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归纳了LCPUFA合成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描述了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取得的主要成果,讨论了影响转基因油料作物合成DHA和EPA的关键因素,最后对利用转基因油料作物合成DHA和EPA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稀有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 3种饱和脂肪酸 (SFA) ,它们是C1 4∶0、C1 6∶0、C1 8∶0。 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它们是C1 4∶1、C1 6∶1、C1 8∶1、C2 0∶1。 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它们是C1 8∶2、C2 0∶4、C2 0∶5 (EPA)、C2 2∶6 (DHA)。SFA占总脂肪酸的2 3 6 3— 2 8 97% ,MUFA占 40 73— 5 4 3 2 % ,PUFA占 9 96— 2 3 1 7% ,EPA占 0 41— 1 74% ,DHA占 0 1 1— 5 3 7%。EPA含量一般低于DHA。UFA(MUFA +PUFA) % >SFA % ,且MUFA % >PUFA % ,n 3FA/n 6FA为 0 3 3— 0 99。此外还测定了鱼肌、内脏脂肪、肝脏、性腺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1.
稀有(鱼句)鲫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鱼句)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3种饱和脂肪酸(SFA),它们是C14∶0、C16∶0、C18∶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它们是C14∶1、C16∶1、C18∶1、C20∶1.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它们是C18∶2、C20∶4、C20∶5(EPA)、C22∶6(DHA).SFA 占总脂肪酸的23.63-28.97%,MUFA 占40.73-54.32%,PUFA 占9.96-23.17%,EPA占0.41-1.74%,DHA占0.11-5.37%.EPA 含量一般低于 DHA.UFA(MUFA+PUFA)%>SFA%,且 MUFA%>PUFA%,n-3FA/n-6FA为0.33-0.99.此外还测定了鱼肌、内脏脂肪、肝脏、性腺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三种海洋微藻和三种淡水微藻脂肪酸组成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3种海洋微藻:简单角刺藻(Chaetoceros simplex)、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扁藻(Platymonas sp.)和3种淡水微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a)、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海洋微藻的饱和脂肪酸种类相对比淡水微藻多,前者的碳链长度在14碳到20碳之间,后者主要有C16:0和C18:0。二者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以C16:1ω7和C18:1ω9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海洋微藻以二十碳五稀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为主,其中,绿色巴夫藻含有24.34%的EPA和11.48%的DHA,简单角刺藻含有13.24%的EPA;淡水微藻以18碳为主,其中,极大螺旋藻含有24.02%的γ-亚麻酸(GLA)。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叶开唇兰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检出182个成分,鉴定出7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64%,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25.22%)、(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6.47%)、11,14,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4.42%)、(Z,Z)-9,12-十八碳二烯酸(15.35%)和(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13.64%)。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人以及动物所必需的高不饱和脂肪酸(poIyunsanJrated fatty acids,PUFAs),在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藻中含有丰富的这些高不饱和脂肪酸.综述了微藻的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红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中藻的脂肪酸组成和国内外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曼陀罗种子油脂肪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曼陀罗种子中的脂肪酸,采用GC-MS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通过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曼陀罗种子脂肪酸对小鼠的毒性.结果表明,曼陀罗种子中含有23.2%的脂肪酸,其主要化学成分为1,20-二十碳二酸(34.55%)、Crinan-3-ol,1,2-didehydro-,(3à)(13.41%)、8,11-十八碳二烯酸(4.56%)、8,11,14-二十碳三烯酸(Z,Z,Z)(4.39%)、2,3,3-三甲基辛烷(4.35%)、7,10-十八碳二烯酸(3.61%)、亚油酸乙脂(2.64%)、α-亚麻酸(2.34%)、cis-乙酸环己脂-2-丙酸(2.34%)等.采用饲料混毒法对小鼠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曼陀罗种子脂肪油对小鼠无胃毒作用.研究认为,曼陀罗种子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可作为脂肪酸食用油来源或从中提取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发酵无花果香料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生物发酵无花果开发特色香料,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仪对生物技术制备的无花果香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7种组分,确认了其中的45种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7.34%)、十六酸乙酯(23.9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1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52%)、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4.72%)、十六酸甲酯(4.67%)、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4.48%)、9-十八碳烯酸乙酯(3.80%)、糠醛(2.53%)、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1.85%)、十八酸乙酯(1.42%)、9-十八碳烯酸甲酯(1.26%)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GC-MS法测定市售藻油中主要成分DHA、DPA及其他微量成分的含量。结果:3种市售藻油的甲酯化产物中,主要成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甲酯含量为24.77~41.20%、二十二碳五烯酸(DPA)甲酯含量为4.00%~5.60%;此外,藻油的甲酯化产物中还含有19种饱和脂肪酸酯、24种不饱和脂肪酸酯,除了脂肪酸外,藻油中还含有少量的烃类、醇类和酮类物质。结论:市售复合型藻油为藻油与亚麻籽油等植物油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且其DHA含量不满足国家标准GB 26400—2011的要求;角鲨烯和亚麻醇这两种微量成分的存在,使藻油比其他市售植物油更具保鲜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刀鲚(Coilia nasus)胚胎及胚后发育早期的脂肪酸变化规律,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刀鲚的胚胎(原肠期,受精后7~9 h)、0日龄仔鱼(初孵仔鱼)、3日龄仔鱼和5日龄仔鱼(开口前)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刀鲚发育早期的总脂占干物质的相对含量均较高(53.10%~60.97%),干物质的总脂相对含量随个体发育显著降低,单个个体的总脂含量随个体发育呈现剧烈下降趋势,数值从胚胎的43.62μg/ind剧烈下降到5日龄仔鱼的16.27μg/ind;水分含量随个体发育而升高。刀鲚发育早期上述4个时期的干样中检出6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个发育时期脂肪酸相对含量,C18:1n9c占绝对优势(50.39%~57.00%),C16:1丰富且稳定(13.77%~14.24%),C16:0也较丰富(7.45%~9.1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占绝对优势(65.14%~72.26%),n-3与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n3PUFA/∑n6PUFA)较小(1.78~2.38)。刀鲚胚胎孵化出膜期间,单个个体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实际减少程度较高,尤其是C18:1n9c(减少量为13.21μg/ind,减少比例达到55.49%)和C16:1(减少量和比例分别为3.30μg/ind和53.12%),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减少程度较低(1.44μg/ind和38.41%),尤其是DHA(0.95μg/ind和36.52%)。然而,出膜后,仔鱼对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利用相对较低(1.94μg/ind和14.17%),尤其是C18:1n9c(13.21μg/ind和12.41%)和C16:1(0.63μg/ind和21.81%);而对EPA+DHA利用相对较高(1.04μg/ind和45.10%),尤其是DHA(0.71μg/ind和42.61%)。研究表明,刀鲚胚胎优先蓄留EPA和DHA,仔鱼在摄食前大量利用EPA+DHA(特别是DHA),呈现出海水鱼类脂肪酸的利用特点。因此,建议在刀鲚亲本强化培育及产后培育中,增加投喂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特别是C18:1和C16:1)的饵料,以加强刀鲚亲本的营养积累和产卵后亲本生理机能的恢复;在刀鲚育苗前期,要及时补充富含DHA和EPA的饵料,如,单胞藻、蛋黄等,以提高刀鲚仔鱼开口期间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用基因工程方法研制廿二碳六烯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廿二碳六烯酸(DHA)能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改善大脑机能和行为学习,防治中枢神经疾病,是人及其它动物重要的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DHA主要来自深海鱼油的分离制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DHA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roseum)是合成DHA的优良海洋真菌。研究与筛选破囊壶菌DHA合成突变株,克隆破囊壶菌DHA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而在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可为今后对该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及应用建立良好的基础。用基因工程方法研制重组DHA,将开拓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卷丝苣苔(Corallodiscus kingianus)和勐醒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mengxingensis)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从卷丝苣苔的脂肪酸成分中鉴定出33个化合物,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5.44%,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十六烷酸.从勐醒芒毛苣苔的脂肪酸成分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4.23%,主要成分为14-甲基-十五烷酸、(E)-9-十八碳烯酸、10,13-十八碳二烯酸.二者有15个组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