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由肺动脉送来的静脉血中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都大大减少,不能维持肺部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肺部的氧和营养物质是怎样供应的呢? 答肺有两个血管系统,其一是由肺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肺静脉组成肺循环的血管系统,血液经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这就表现了肺的功能;其二是由支气管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  相似文献   

2.
至今,尚无迅速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好方法。现已知道,RDS时,肺中有水肿和血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早巳研究清楚肺水肿的水起源于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间质,最后进入肺泡腔及气道。因此,设想:注入肺循环血液的示踪水(如氚水)必将沿肺水的移动路径进入肺泡,乃至气道。最终可以在呼出气中测得,在正常肺可以测得,在RDS时的呼出气中也应可测得,并且其浓度变化曲线应不同于正常。本实验在双光气吸人引起的实验性RDS动物模型上,试用我们自行设计的从呼出气中收集由腔静脉注入的氚水的方法为快速而无损伤诊断RDS寻找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徐国恒 《生物学通报》2004,39(10):41-43
通过对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动脉和静脉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肺泡气血交换和组织换气、动脉血和静脉血等问题的讨论,比较和探讨中学生物学与大学医学本科教育中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等相关内容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4.
现行《生理卫生》课本对循环系统的动脉、静脉及管内所流动的血液只作了较简单的阐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错误的认为动脉里流动着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着静脉血。其实不然。肺动脉里流动着的却是暗红色、含氧低的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着的是鲜红色的含氧高的动脉血。胎儿的脐动脉与脐静脉,这两种血管里面流动的血液也与其血管的名称不符。本文针对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它们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肺循环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涉及慢性支气管炎和高原缺氧时产生肺循环高压的问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内虽存在着炎症引起的多种变化,气道阻塞所致的肺泡低氧在升高肺循环压力方面起主要作用。因此,缺氧在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肺心病和高原缺氧形成慢性高原性心脏病中都是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了缺氧引起肺循环压力升高的机制。目前认为,缺氧时肺内体液因子(儿茶酚胺、组织胺、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5-羟色胺等)的变化和缺氧对肺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可能是引起肺动脉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植物神经作用很小。但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缺氧时引起肺循环压力升高的体液因子。也缺乏用肺的小血管做缺氧对肺血管平滑肌直接作用的实验。血液酸度对缺氧引起肺循环高压的影响是:酸中毒加强、碱中毒减轻肺循环高压的程度。为便于了解肺循环高压的机制,简述了肺循环的特点及影响肺循环压力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怎样计算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所需要的时间(T)? 答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途径,通过心脏把两者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路线,当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再回到左心室时,血液正好走完这两条途径。要计算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所经历的时间(T),可以利用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第四章,循环系统中第一、二节提供的一些数据来进行: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血液总量平均为4500m1.(课本第36页),心动周期0.8秒(48—49页),一侧心室每搏输出量为70ml.(第49页)。所以,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生理卫生》第163页谈到:“如果病变侵蚀到肺部血管时,病人咯血……”。咯血和呕血有何区别? 答“咯血”和“呕血”所说的血虽然都是从嘴里吐出来,实际上它们来自两个不同的途径,由两类不同的病因造成的。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和肺的血管破裂出血,由口腔咯出。咯出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的《动物学》和《生理卫生》教学中,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在循环途径中的动态变化,是教学的难点。我应用自制的血液循环动态模式教具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动态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套模式教具,演示清晰,整个循环过程可在一次演示完成。  相似文献   

9.
为何肾小囊腔内的滤液成分不能渗回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答:《生理卫生》课本在“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中提到:“…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类、葡萄糖、尿酸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理卫生》课本中血压的定义是:“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生理学》(湖南医学院等十个医学院校合编)中对血压的论述是:“血管内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测定血压时,是以血压与大气压作比较,而用血压高过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通常以毫米汞柱高为单位。”我对上述教材中有关血压的论述有不同看法,特提出供老师们讨论. 教材中给血压下的定义跟血压所用的单位自相矛盾。从定义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力,这个压力只涉及到压力的大小、压力的方向和压力的作用部位三方面的含义,而没有涉及到血管侧壁的受力面积,因此其中压力大小的数值无法确定,如果要知道汞柱对血管的压力数值,还必须具备血管壁的受力面积这样一个条件.才能计算出压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压缩空气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气体压力与体积的关系,再辅以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肺通气过程。通过向清水中注入红墨水小实验让学生领悟气体扩散的原理,通过比较肺泡气体、静脉血和动脉血气体的相对浓度,引导学生理解肺换气过程。  相似文献   

12.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对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是花生四烯酸(AA)代谢很活跃的器官。这些代谢物不仅参与气道及肺血管的体液控制,还参与病理刺激作用下所发生的肺循环及气道的某些反应。AA 的环加氧酶途径产物前列环素(PGI_2)进入体循环还可能影响或调制肺外器官的机能。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理卫生》教材中,关于“肾脏”内容的教学,教师一般是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讲授清楚肾脏的构造和尿液的形成,往往忽略了肾脏的血液流动,结果,学生仅能够懂得血液从肾动脉流入,从肾静脉流出,以及肾小球处血液从入球小动脉,经毛细血管球,流入出球小动脉。而对入球小动脉内的血液从何而来?出球小动脉的血液又到何处去?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的血液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肾脏内的血液又是在何处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诸类问题,学生是不清楚的,也正是学生难于理解、易于提问,教材上未明确提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生物教师,应该简要、明确地向学生讲清楚肾脏的血液流动。  相似文献   

14.
小议生物的能源物质隆忠(四川宣汉二中636150)《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提到一些有关的生物的能源物质,现将这部分知识作一简要介绍。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例如在人体内,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约60%~70%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神...  相似文献   

15.
答:《生理卫生》教材提到:“生发层中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黑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在黑色素细胞内苯丙氨酸在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首先氧化为酪氨酸、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为二羟基苯丙氨酸(多  相似文献   

16.
血液的凝集、凝固与沉降在初三《生理卫生)}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血液的凝集、凝固与沉降三个概念容易混淆,现在对这三个概念区别如下:l血液的凝集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悬浮液,在正常人体的心脏和血管流动过程中,红细胞均匀地分布于血浆中。在一定条件下,悬浮...  相似文献   

17.
有关胎儿的血液循环问题在初三《生理卫生》教材中没有详述,只谈了胎儿经胎盘由脐静脉获得母体血液中的养料和氧气,由脐动脉把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中。而胎儿的呼吸、胎儿的心脏、胎儿的血液循环与出生后有什么不同,本文浅谈说明。胎儿的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很不相同,因胎儿的两肺不进行呼吸作用,肠管保持静止状态,血液中的气体交换与物质交换等过程在胎盘进行。所以胎儿的血液循环也叫胎盘循环。胎儿血液循环器的构造及血液循环的径路等和出生后比较都有显著的差异。首先说明胎盘。  相似文献   

18.
陈群 《植物杂志》2010,(11):66-69
今天,我们大多数有科普知识的人可能都了解自己身体内部时时刻刻进行着的血液循环运动:静脉血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然后流入肺中,在那里接触空气,暗红的静脉血变成鲜红的血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通路在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入侵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方法】用3株H5N1病毒滴鼻感染BALB/c小鼠,研究小鼠肺、脑、血中的病毒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复制动态及病理进展,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病毒在脑部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神经组织的感染情况。【结果】小鼠感染后病毒迅速在肺中高效复制,随即形成病毒血症;感染后第6天病毒在肺中的滴度和在血液样本中的检出率达到峰值,此时小鼠脑部才开始检测到病毒;小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脑血管周围神经组织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可检测到流感病毒NP蛋白。【结论】血液播散可能是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汉译教材的引入,国内开始自编生理卫生教材的实践。介绍陈用光和鲁迅分别编写的《中等博物教科书:生理卫生学》和《生理学讲义》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性教育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