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已经从melanoma细胞系中成功地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在此基础上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了t-PAcDNA编码区全序列及3′非编码区部分序列,并发现与Pennica等发表的t-PAcDNA序列相比,有两处差异,其一是第1725位核苷酸残基为C而非A,并使此处序列与Pennica序列相比新产生一个StyI切点,但由于差异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没有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其二是第1777位核苷酸残基(终止密码子后第4位核苷酸残基)为T而非G,使与终止密码子相隔3个核苷酸残基处产生了一个新的TGA,与Pennica序列相比此处的BstNI切点也消失了。  相似文献   

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α、β亚基cDNA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3周龄人胚cDNA 文库,用[α-32P]dCTP标记的一链cDNA 为探针从中筛选高度表达的克隆子并测序,得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α和β亚基cDNA 克隆,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α亚基编码区的cDNA 序列与已报道的完全同源,β亚基编码区第30位碱基G→A,该碱基的改变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另外,在α和β亚基非编码区发现有多处碱基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鄢波  胡忠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3):276-278
根据美洲商陆种子中一种抗真菌蛋白PAFP的N端部分氨基酸顺序,设计,合成一条5‘端寡核苷酸引物,通过3’-RACE技术从种子总RNA扩增出一约350bp的cDNA片段,成功地克隆到pGEM-T载体系统中。序列分析该,cDNA含有114bp的编码区,由此推导的38个氨基酸序列有36个与PAFP的序列相同,仅在第35,36位氨基酸分别由Cys,Lys代了后者的Gln和Ile。  相似文献   

4.
用Kunkel突变法,将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cDNA基因中编码Pro155—Lys158的片段定点突变,并将此突变的scu-PA(tscu-PA)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M-β-neo中,与pCM-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获得的稳定表达株在无血清培养基中24h的表达量为620IU/106细胞.经锌离子螯合Sepharose亲和层析得到tscu-PA纯品.SDS-PAGE显示tscu-PA分子量为53kD左右,与预期的结果相符.tscu-PA是由凝血酶激活而不是由纤溶酶激活,但激活后也能转变为双链分子(tcu-PA).tscu-PA仍保持了scu-PA的血纤维蛋白亲和性.酶动力学研究表明,激活后的tscu-PA水解S2444的Km和Kcat值与高分子量尿激酶(HUK)相似.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tscu-PA可以选择性地溶解富含凝血酶的血凝块,对贫凝血酶的血凝块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产物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编码人BMP2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1,与修饰的家蚕核形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BMP2cDNA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PAK-BMP2。用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幼虫,第五天BMP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蚕血淋巴中约10μg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在在体内被加工成C-端16kD片段,以二硫键连结成分子量为30kD的同源二聚体;经纯化获得90%以上纯度的成熟BMP2,与骨基质胶原结合后植入大鼠皮下,7天后在局部诱导生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6.
兔防御素(MCP—1)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兔脾脏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兔巨嗜细胞阳离子多肽(MCP-1)cDNA,插入经EcoR I和Xba I双酶切的pUCD19中,构建了党生质粒pUCDEF,进行了限制性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扩增出的cDNA288个碱基中,在前片段中有一个碱基与发表的兔MCP-1 cDNA序列不同,即第157位碱基由G变为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该cDNA全  相似文献   

7.
t-PA cDNA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PCR方法,在t-PA cDNA5'端引入合适的限制酶位点和酵母分泌信号肽,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STE-Y,利用LiCl转化法转化酵母菌YS108,在MM和MD平板上筛选表型,PCR筛选t-PA cDNA与酵母染色体整合而形成的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证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6kDa左右,用酪蛋白板溶圈法测定t-PA的活性。Mut^s表型菌表  相似文献   

8.
黑子南瓜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国外报道的南瓜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的cDNA序列合成相应引物,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离了黑子南瓜(Cucurbitaficifolia)GPAT基因的cDNA片段,并亚克隆到了pGEM-T载体系统的多克隆位点上,序列分析表明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cDNA序列及递推的氨基酸序列与南瓜(Cucurbitamoschata)相比分别具有98%和965%的同源性。在1188bp中有22个核苷酸发生变化,导致13个氨基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以人睾丸组织总RNA为材料,用RT-PCR方法合成了人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ACAP)编码区(530bp)和全长cDNA(1930bp)片段.并分别将这些cDNA片段克隆入pUC18载体的Sma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对重组质粒分别采用直接DNA双链末端终止法和在核酸外切酶Ⅲ和核酸酶S1作用下连续缺失DNA后,相继克隆,构成一系列连续缺失的缺失体的方法,测定了全部核苷酸顺序.结果表明:ACAP编码区的cDNA顺序与已报道的有12处碱基的改变,其中11处碱基顺序的改变不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只有第385位的T→A后,才引起其编码的氨基酸由Ser→Thr,但由于Ser和Thr的理化性质极其相似,这一变化可能并不导致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变化.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种族、群体或个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水稻D1snoRNA及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比较了籼稻(OryzasativaL.sp.indica)、粳稻(O.sativaL.sp.japonica)和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W.Grifith)hsp70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D1DNA以及部分上游序列,并通过Northern杂交及cDNA序列分析对D1DNA编码的D1snoRNA进行了实验鉴定。D1snoRNA属于反义snoRNA家族,它与水稻25SrRNA互补序列为14个核苷酸长。根据理论计算,D1snoRNA具有指导水稻25SrRNA中第807位的核糖甲基化功能。D1DNA与C1DNA相隔仅105个核苷酸,在内含子中如此短的距离内连续编码两种snoRNA是罕见的,这一结构为研究串联结构的snoRNA转录后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人肥胖基因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中国汉族成人腹膜后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出肥胖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定向亚克隆至PUC19质粒,克隆的OBCDNA不含信号肽序列并加入了亲折起始密友子ATG〈序列分析表明,与日本报道的人OBCDNA相比,多出一个谷氨酸密码子CAG,将OBCDNA定向克隆至原功体PBV220,构建了重组OB基因表达质粒PBV  相似文献   

12.
从人胎儿肾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得cDNA,PCR扩增获得1.3kb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全长cDNA。克隆的BMP-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献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13.
重组家蚕病毒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传染性囊病病毒HZ96株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VP2的cDNA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VP2,载体pBacPAK-VP2与修饰病毒Bm-BacPAK6线性化基因组DNA共转染单层家蚕Bombyx mori(Bm)N细胞,经细胞内同源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ELISA和Western免疫鲩迹结果表明,VP2在家蚕培养细胞和家蚕幼虫中均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4.
转染了P75NGFR的R2神经细胞系R2L1在去血清的培养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凋亡可以被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胺所抑制.利用DDRT-PCR技术比较了去血清培养的发生凋亡的R2L1细胞与有血清培养的不发生凋亡的R2L1细胞以及去血清培养的不发生凋亡的R2P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克隆了数个特异或差异表达的短cDNA片段,经Northern杂交证实其中两个片段LIAREST-1和LIAREST-2表达量在凋亡细胞中显著高于不发生凋亡的细胞中,GenBank检索表明此二片段为新的cDNA序列并给予登录号U47315和U47316.另有一个cDNA片段LIARCD-3在凋亡细胞中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经检索为一已知的与前强啡肽原上游调控区结合的DNA结合蛋白cDNA编码区的一部分,首次被证实它与P75NGF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关联  相似文献   

15.
番茄抗病基因Cf9的3′UTR区含有内含子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抗病品种“中杂9号”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9。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2751bp,含有一个编码863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架。在该基因的3′UTR区发现了一段未曾报道的内含子序列,长115bp,它所处的位置与番茄另一个抗叶霉病基因Cf2内含子的位置相似,其5′和3′边界序列为一重复序列,TCCAGG(T)ATTC,并与Cf2基因内含子边界序列高度同源。与已报道的Cf9的cDNA序列相比,它的第371位的核苷酸T突变成了C,从而使其编码蛋白的LRR区第121位的亮氨酸突变为脯氨酸。  相似文献   

16.
从花椰菜变种(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中分离出4种花球类型的纯合株系:光滑型花球curd-s、毛状物花球curd-h、颗粒状花球curd-c和刺状物花球curd-t。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各株系的BobCAL基因并分析其中的部分序列,发现4种株系的CAL基因在第五个外显子中都有AAG向TAG的终止突变,而且该终止密码子上游638bp的DNA序列完全一致,说明  相似文献   

17.
LDL受体基因cDNA的RT—PCR分离,克隆及其在RFL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分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DNA,将长为2605bp的cDNA插入质粒pJN6,并经全序列测定证实,该序列与已报道序列相比,存在两个变异碱基,即第754位C→T,和1654位的G→A,这两个变异碱基并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利用LDL受体基因cDNA中的ClaI片段的作为探针,检测到LDL受体基因上外显子8的StuI位点是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位点,所克隆的cDNA含有可译框架的全  相似文献   

18.
β—银环蛇毒素A链cDNA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银环蛇毒腺中抽提总RNA,RT-PCR扩增编码β-银环蛇毒素A链的cDNA,克隆并测定了全序列。一个新的cDNA得以克隆,其编码一个2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一个120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该成熟蛋白和其他β-银环蛇毒素A链一样,具有13个位置固定的半胱氨酸,而且和这些A链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此外,以同样的引物,从眼镜蛇毒腺总RN中。克隆到编码眼镜蛇PLA2前体的cDNA。将β-银环蛇毒素A链和眼镜蛇P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白细胞介素-12 cD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宏远  詹美云 《病毒学报》2000,16(4):336-340
为研究中国人IL-12的基因特征,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从中国人脐带血单核细胞中分别克隆了P35、P40两亚基cDNA基因,包括完整的前体蛋白编码序列,其中P35 cDNA编码219个氨基酸的多肽,P40 cDNA编码328个氨基酸的多肽,与国外序列(NKSF、CLMF)比较结果发现:所克隆序列P35同NKSF相比,第44aa密友子由GTC(Val)→GTG(Val),但未改  相似文献   

20.
将质粒PBX-MT上的小鼠MT-ⅠcDNA片段切下作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删除该片段的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BS-SK中,经DNA序列测定后证明其克隆序列正确,再将MT-ⅠcDNA编码序列插入到转移载体pBacPAK8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之间,通过磷酸钙/DNA共转染方法将其导入昆虫细胞Sf9中,以Western blot和DotEIA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表达量为1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