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各类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着重综述了生物基聚酰胺的主要合成路线以及开发应用现状,并就生物基聚酰胺的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6生物基材料专刊序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等,包括生物合成、生物加工、生物炼制过程获得的生物醇、有机酸、烷烃、烯烃等基础生物基化学品,也包括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糖工程产品、生物基橡胶以及生物质热塑性加工得到塑料材料等。生物基材料由于其绿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正逐步成为引领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本期专刊报道了生物基材料总体发展情况,介绍了生物基纤维、聚羟基烷酸酯、可生物降解地膜、生物基聚酰胺、蛋白医用生物材料、生物基聚氨酯、聚乳酸改性与加工等几个方面行业状况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摘要:生物柴油重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本文阐述了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及开发意义,对生物柴油的原料利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物基化学纤维具有生产过程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产品可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对于替代化石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基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生物基纤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生物基纤维材料科技创新趋势和目标,并给出了我国发展生物基纤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航空生物燃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近些年来航空生物燃料得到了快速发展.文中综述了航空生物燃料的发展背景、制备工艺、实际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合成气经费托合成、生物质油经催化加氢和催化裂解制备航空生物燃料的工艺路线,以及航空生物燃料的试飞和商业运营状况,论述了航空生物燃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航空生物燃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生物基材料正逐步成为引领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主导产业。文章综述了国内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最新进展,对整个生物基材料产业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生物基化学品如乳酸、1,3-丙二醇、丁二酸等,可生物降解生物基塑料如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聚乳酸、二氧化碳共聚物、聚羟基烷酸酯、聚己内酯、热塑性生物质塑料,非生物降解生物基塑料如生物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生物基聚氨酯,以及生物基纤维等材料的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7.
盐析萃取生物基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价生物质的生物炼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和发酵方面,对下游分离研究较少。廉价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导致发酵液中引入更多杂质,成分较单糖发酵更复杂,致使生物基化学品的下游分离过程成为其工业化生产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两相分配差异分离亲水性生物基化学品的盐析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基化学品分离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短链醇和盐对双水相形成的影响,并对1,3-丙二醇、2,3-丁二醇、乙偶姻、乳酸等的盐析萃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盐析萃取技术可有效地回收发酵液中的小分子亲水性产品,同时除去大多数的杂质 (细胞和蛋白质等),在生物基化学品的分离过程中将是一种有前景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8.
张媛媛  王钦宏 《生命科学》2021,(12):1502-1509
合成生物能源因为生产原料来自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燃烧产生CO2不仅不会增加排放,甚至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净排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构建性能优良的合成生物,实现合成生物能源的高效生产制造提供了重要支撑.该文在回顾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高级醇、生物脂肪烃、生物沼气(甲烷...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石油资源日渐匮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石油化工技术及其产品的副作用表现得愈发明显。因此,用生物基原料制备化工产品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基乙二醇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生物基材料单体,对于积极发展生物基化学品及其原料产业,实现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途径,包括木本油料植物、转基因油料作物、废弃油脂、微生物油脂和微藻油脂等,综述了制备生物柴油的化学法、酶法、超临界法等生产技术及其进展,概括了当前生物柴油主要的品质问题与改性对策,分析了生物柴油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策略,指出了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面临的原料、技术和生物炼制方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维喜  付晶  章博  陈涛 《生物工程学报》2013,29(8):1161-1172
当前,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储备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人类对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纤维素生物质资源寄予厚望。木糖是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中含量仅次于葡萄糖的一种单糖,因此对木糖高效率生物转化的研究成为影响其工业化前景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近几年的研究,文中综述了生物转化木糖方面的进展,包括木糖代谢途径的鉴定和设计、木糖运输途径的改造、生物基化学品制备。为了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特别是开发能够代谢木糖高产乙醇的微生物工程菌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A series of anthrazoline‐containing monomers are synthesized, and eight co‐polyamid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structures, containing 1,9‐anthrazoline fragments in the main chain, are obtained and investigated. Photoluminescent, stress–strai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se polymers a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polymers with fragments of 4,4′‐(pyrido[3,2‐g]‐quinoline‐2,8‐diyl)dianiline and 4,4′‐(10‐methylpyrido[3,2‐g]quinoline‐2,8‐diyl)dianiline possess an intense luminescence in the range 550–650 nm. The performed investigations mad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ubstituents of various natures in the anthrazoline cycle and the position of amide group (meta‐ and para‐configurations) on optical, stress‐strai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opolymers, opening up a prospec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principles of design of polymers with optim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脂肪醇是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及其他多种精细化学用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日化、造纸、食品、医药、皮革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脂肪醇的市场现状,综述了工业制备脂肪醇的传统方法,阐述了以可再生非粮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生物法制备生物基脂肪醇的方法,并对生物基脂肪醇的新合成路线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高超  马翠卿  许平 《生物工程学报》2013,29(10):1411-1420
乳酸的发酵生产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种重要生物基化学品,乳酸除了可用于食品工业及生产聚乳酸外,亦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用于生产丙烯酸、丙酮酸、1,2-丙二醇、乳酸酯等。文中重点综述了以生物基乳酸为原料经脱水、脱氢、还原及酯化反应生产乳酸衍生物的生物转化工艺,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Diamino-1,6-dideoxy-2,3,4,5-tetra-O-methyl-D-mannitol (and its L-iditol analogue) suitable for their utilization as monomers in the preparation of linear polyamides are described. Regio- and stereoregular polyamides of the AABB-type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active ester polycondensation method from these C(2) symmetric monomers and suberic and dodecanedioic acids. The resulting polyamides were obtained in fair yields (70-60%)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and infrared and 1H and 13C NMR spectroscopies. Their M(w) and M(w)/M(n) were determined by GPC relative to polystyrene standards. All of them were gummy non-crystalline sol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