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碱性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与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报道了Bacillus sp SX—12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在液体完全培养基中加入2%的甘氨酸培养10h,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0.5mg/mL,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1.5h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3.8%。原生质体形成最佳高渗稳定剂为甘露醇,再生率26.4%。在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下,用紫外线诱变技术选育产碱性普鲁兰酶的高产菌株。筛选到1株高产菌株SX—12C87,酶活由出发菌株的2.42μ/mL提高到6.87μ/mL,提高了约1.8倍。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主研制的梳状交叉微电极阵列细胞电融合芯片系统,研究微生物电融合。在酶解浓度1.5%、酶解温度33℃、酶解时间3h、酶解pH值6.0、0.8mol/L山梨醇的渗透压条件下,获得生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5.2%和8.9%的微生物细胞原生质体。在脉冲峰值电压50V、持续时间80μs、8个脉冲、间隔1s的电融合条件下,该原生质体通过电融合获得一株菌株其乳化性能从62%提高到85%。  相似文献   

3.
对重组荧光素酶大肠杆菌菌株M15/pQE30-luc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研究。单因素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7.0,装液量为20%,2%的接种量,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添加10—30mmol/L的Mg^2+,摇床转速为200r/min,37℃诱导3.5h酶的表达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7.0,添加40mmol/LMg^2=,接种量2%,装液量为20%时表达量最高,比酶活达1.63×10^8RFU/mg蛋白。  相似文献   

4.
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确定了培养方式、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配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最佳条件:菌丝体培养12h,用1%溶壁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将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达到5.3×10^5个/mL,再生率为19.4%。  相似文献   

5.
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激光诱变及高产菌株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普鲁兰(pullulan)产生菌-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原生质体的激光诱变,以得到普鲁兰高产菌株。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并确定了其最佳条件为:菌体以1%的甘氨酸预处理;在0.1mol/L pH 6.0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缓冲液,含0.7mol/L NaCl的高渗稳定液中;经蜗牛酶0.2%、纤维素酶0.1%、溶菌酶0.2%的混合酶酶解15min。采用He-Ne激光诱变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筛选得到普鲁兰高产菌株J208,其蔗糖转化率达到53.3%,是原始菌株的10.6倍。结论:用激光诱变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是获得普鲁兰高产菌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0109—8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液体培养基、酶系统、酶解时间、稳渗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及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适宜的条件为:Fries液体培养基培养分生孢子24h,1%Lywallzyme、1%Drislase和1%S创5nailase3种酶溶液混合使用,酶解5h,0.7mol/L KCl为稳渗剂;原生质体再生以0.6mol/L蔗糖作为稳渗液为佳。  相似文献   

7.
以C.shehataeTZ8为出发茵株,利用1%溶壁酶和1%蜗牛酶酶解1.5h,制备成C.shehataeTZ8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以含不同浓度乙醇的木糖液体培养基培养进行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遗传性能稳定、耐乙醇能力达5.5%(v/v)的蕾株C.shehataeTZ8-4,比初始菌株耐乙醇能力提高了2%。对突变株C.shehataeTZ8-4发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C.shehataeTZ8-4发酵糖能力从80g/L(葡糖糖和木糖比为2:1)提高到120g/L,最大乙醇产量从27.41g/L提高到43.12g/L。  相似文献   

8.
首次详细、系统地探讨了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用0.6mol/L甘露醇配制成含2%溶壁酶和0.5%崩溃酶的复合酶,在30℃,pH为6.0时酶解3小时,可得到最高的原生质体得率。但考虑到原生质体的再生,以酶解2.5小时为最适。酶解2.5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经精制,用纤维二糖培养基(以0.6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进行双层平板(上层平板含0.2%琼脂)培养法再生,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本研究为以后进行灵芝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灵芝的转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详细、系统地探讨了灵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用0.6mol/L甘露醇配制成含2%溶壁酶和0.5%崩溃酶的复合酶,在30℃,pH为6.0时酶解3小时,可得到最高的原生质体得率。但考虑到原生质体的再生,以酶解2.5小时为最适。酶解2.5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经精制,用纤维二糖培养基(以0.6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进行双层平板(上层平板含0.2%琼脂)培养法再生,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本研究为以后进行灵芝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灵芝的转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是重要的药食兼用两用真菌,具有较高的医用及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酶系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菌龄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并对蛹虫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选育胞外多糖高产菌株。结果表明:在30℃、1%溶壁酶+0.5%蜗牛酶+0.5%纤维素酶条件下,以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对4日龄蛹虫草菌丝酶解2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9.2×10^6个/mL。从150株诱变株中筛选出1株最佳正诱变株,编号为44#,经深层培养其生物量比出发菌株提高10%,胞外多糖产量提高84.3%,继代培养10代后,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