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雌性Wistar大鼠卵巢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被动吸烟组,对照组在自然环境下饲养,吸烟组在自制的吸烟箱内被动吸烟3个月,吸烟三个月后,对两组分别进行秤重,然后处死。用测量仪器测量母鼠卵巢的大小、重量,并做光、电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FSHR、LHR在卵巢中的表达,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吸烟三个月大鼠卵巢充血性囊性退变,皮质萎缩,卵泡颗粒细胞排列紊乱;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松散变性,排列不整齐;卵泡数减少,成熟的卵母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髓质血管收缩,减少;间质疏松。②电镜对照组可见多个卵泡细胞,细胞内有空白颗粒及高密度颗粒。吸烟组可见多个颗粒细胞层,内有增粗的内质网、核糖体;核周隙局部增宽,线粒体模糊;线粒体水样变、空泡样变,线粒体嵴断裂、模糊;内质网脱颗粒样变。与没有吸烟的正常大鼠B组比较,吸烟大鼠的ER、PR、FSHR、LHR减少(P<0.05)。结论:被动吸烟组雌性卵巢充血性囊性退变,皮质萎缩,卵泡颗粒细胞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微生态失调。有报道,宿主的任何病理变化都可作为生态失调的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为此,我们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者的微生态变化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微生态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吸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及被动吸烟者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健康对照组与患者口咽部菌群数相比有显著差异,无论是吸烟还是不吸烟的患者菌群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吸烟不仅有害于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被动吸烟者,其对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即可导致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3.
以研究被动吸烟对小白鼠睾丸形态学上的影响为题,探究其对人体睾丸的影响。实验用香烟的烟雾来染毒小白鼠30d,最后对小白鼠进行解剖,取出其睾丸并制成石蜡切片,观察和分析被动吸烟对小白鼠睾丸形态学上的影响。结果表明,睾丸生精小管间的结缔组织变薄且不完整,各级生精细胞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有头无尾的畸形精子,睾丸间质细胞模糊甚至消失,支持细胞结构变得松散。同时还发现,睾丸的受损程度与染毒频率成正比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低聚木糖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低聚木糖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FC组(地面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FS组(地面处理组,饲喂添加低聚木糖的饲料),SC组(尾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SS组(尾吊处理组,饲喂添加低聚木糖的饲料),实验21d,SC和SS组解除尾吊继续观察。实验21d。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大鼠粪便肠杆菌、肠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SC组与FC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FS组比FC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显著,肠杆菌和肠球菌有不同程度的减少,SS组比SC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显著,肠杆菌和肠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类杆菌和乳杆菌变化不明显。尾吊解除期,SS组双歧杆菌数量比SC组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低聚木糖可促进尾吊大鼠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一定程度上促进由于模拟失重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调的平衡,并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烟对人体呼吸道需氧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健康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患下呼吸道感染与非吸烟者咽后壁分泌物菌群的变化.结果 患下呼吸道感染者较健康者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患下呼吸道感染吸烟者细菌检出率较非吸烟者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健康吸烟者细菌检出率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人体口咽部细菌增高致病菌增加以及细菌量的变化,导致呼吸道微生态失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索被动吸烟对小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形成的影响。将5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1(B组)、模型组2(C组)、模型3组(D组)。A组正常对照组予以单纯生理盐水灌胃; B组诱石+被动吸烟组予以诱石剂灌胃(含0. 75%乙二醇、0. 75%氯化铵),同时将小鼠放入吸烟染毒箱建立被动吸烟模型; C组单纯诱石灌胃组予以单纯诱石剂灌胃; D组单纯被动吸烟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的同时将小鼠放入吸烟染毒箱建立被动吸烟模型。实验期间观察小鼠的进食进水情况、活动情况、生命体征及个体体毛等变化。分别于造模7、14、21、28 d收集尿液进行尿草酸和尿钙含量的测定;于造模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比较血肌酐浓度;剖取肾脏称量并计算肾脏系数。造模3 d后,B、C两组小鼠出现爬行困难,部分灌胃后出现深大呼吸,活动减弱,食欲减退,体毛无光泽,B组小鼠较C组小鼠表现更明显:造模7 d后,B、C组开始出现不同数量的动物死亡,且B组死亡率明显高于C组;造模21天后,D组小鼠也开始出现死亡,但A组小鼠实验中均未观察到死亡。不同时间点比较,B、C组小鼠尿草酸、尿钙、血肌酐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A组和单纯被动吸烟D组(P <0. 05),同时发现,B组(诱石灌胃+被动吸烟)尿草酸、尿钙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诱石灌胃)(P <0. 05)。与A组和D组比较,模型组B、C组小鼠肾脏系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表明,被动吸烟可促进小鼠草酸钙型肾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气污染高血压(SHR/NCrl)大鼠动物模型,对染尘染毒前后SHR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研究。了解染尘染毒前后其口咽部、呼吸道黏膜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大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染尘染毒SHR大鼠模型,用无菌棉拭子进行咽拭取材后对菌群分离培养、纯化、革兰染色。结果在染尘染毒后SHR大鼠的需氧菌、厌氧菌及总细菌的菌群密度有上升趋势,其中需氧菌及总细菌的菌群密度与染尘染毒前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暴露于大气污染物中使SHR大鼠口咽部细菌出现菌群失调,破坏了机体的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呼吸道影响的机理,为预防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拟现实大气污染方法,用Wistar大鼠制备大气污染物动物模型,对大鼠口咽部菌群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研究。大气污染Wistar大鼠动物模型口咽部微生态发生改变(P<0.05)。受污染后与污染前相比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死亡梭菌等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染尘染毒前后自身比较,厌氧细菌菌群密度有明显增加(P<0.05),随着染尘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菌的密度呈上下波动,表现出代偿状态。且需氧菌密度的变化较为明显(P<0.05)。大气污染可导致大鼠口咽部细菌密集度增高、致病菌增加以及细菌量的变化,呼吸道微生态改变可作为大气污染对机体危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鼠孕期被动吸烟对其子代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机制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及采用不同抗氧化剂的干预效应。方法:孕鼠给予被动吸烟染毒,并采用槲皮素和维生素E(VE)进行干预,待产子后研究子鼠水迷宫和LTP的变化。结果:被动吸烟使子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槲皮素组LTP与对照组相比增强显著(P<0.05);吸烟组LTP增强受到抑制(P<0.05);VE及与槲皮素协同干预组子鼠LTP较吸烟组增强显著(P<0.05)。结论:胚胎期被动吸烟使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通过抗氧化剂干预可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呼吸道微生态影响的机制,为预防大气污染对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实际大气污染方法,对Wistar大鼠进行染尘染毒,制备大气污染物动物模型,研究大鼠口咽部菌群染尘染毒前后的变化。结果染尘染毒的Wistar大鼠动物模型口咽部微生态发生改变(P<0.05)。染尘染毒后与染尘染毒前相比致病菌如中间葡萄球菌、猪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等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染尘染毒前后自身比较,厌氧细菌菌群密度有明显增加(P<0.05),随着染尘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菌的密度呈上下波动,表现出代偿状态。且需氧菌密度的变化较为明显(P<0.01)。结论大气污染可导致大鼠口咽部细菌密集度增高、致病菌增加以及细菌量的变化,呼吸道微生态改变可作为大气污染对机体危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白介紊-18(Interleukin-18,IL-18)在被动吸烟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应用单纯被动吸烟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香烟烟雾暴露时间为6个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 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IL-18浓度,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BALF中IL-18 mRNA的表达水平,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18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COPD模型组血清和BALF中的IL-18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2.COPD模型组BALF中IL-18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3.COPD模型组肺组织中IL-1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被动吸烟诱导的COPD大鼠外周血和肺部均高表达IL-18,提示IL-18在吸烟所致的COPD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可摘局部义齿是口腔活动修复中运用最久最为广泛的一种修复方式,其通过卡环的固位,基托的稳定,连接体的连接,可以使人工牙在患者缺牙间隙发挥相应的咀嚼功能。但是,可摘局部义齿作为一个外源性的异物戴入患者口内后,由于其理化性质与口腔正常环境差别极大,并且占据了口腔中的天然间隙,势必会导致口腔内环境的相应改变。口腔微生物依附于口腔内环境,与宿主共生。当口腔内环境变化时,口腔微生态也会产生相关的变化。研究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口腔内微生态的变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评估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并指导我们新义齿的设计及开发方向。目前相关研究已相当充分,本文就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口腔微生态的变化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Summary The consequences of passive smoking are well documented regarding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obstructive ventilatory trouble, ischemic cardiopathy, infant disease of the respiratory ducts and of foetus growth delay caused by smoking during pregnancy. If the potential risk is much lower than the risk induced by active smoking, very few people can avoid exposure to smoke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active smokers in the French population. Rath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itting source and the particularities of smoking (speed and inhalation), it is mostly the ventilation of rooms where non-smokers are exposed to the smoker's smoke that constitutes the significant point. The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 smoking on health would justify to take statutory decisions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the smokers.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olution passed by the European Community's Council and the Secretaries of Health of the member countries. More precisely, non smoking rules in closed rooms open to the public should be enforced, particularly in schools, hospitals and finally at the workplace.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消化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引起广大研究者注意。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可通过对消化道微生物产生影响,继而引起消化道微生态发生改变。本文分析了PPIs引起消化道微生物变化的相关疾病及原因,发现PPIs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来破坏炎症反应。此外,PPIs抑制胃酸分泌,导致消化道细菌移位、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蠕动改变和肠道微生物群被破坏,致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和继发性肠道功能失调,由此引起消化道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失调症,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便秘时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改变,有害细菌或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和有益菌数量减少.四磨汤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胃动力剂,能缓解便秘患者的症状和身心压力,且对便秘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恢复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便秘时肠道的微生态改变、单味药和整方的角度探讨四磨汤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老年机体上呼吸道微生态菌群构成,了解老龄人群上呼吸道优势菌群种类及数量,为从微生态学角度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自沈阳市选取年龄为65~70岁健康老人为研究对象,无菌咽拭法采集咽后壁粘膜表面标本,对菌群进行定量分析、定性鉴定。结果 老年人群咽后壁需氧菌群与厌氧菌群数量之比为2.65∶1,检出率较高的需氧菌及厌氧菌包括唾液链球菌、口腔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微黄奈瑟菌、灰色奈瑟菌、麻疹孪生球菌等,检出率较高的菌构成比也较高。结论 健康老年人群中检出率和构成比都较高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共同构成老年人上呼吸道口咽部优势菌群,在维持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上呼吸道微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指标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