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病毒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植物释放的环境风险评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雪平  李德葆 《生命科学》2000,12(1):4-6,17
全面介绍了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性,包括重组(recombination)、衣壳转移(transcap-sidation)和协生作用(synergism)等,并指出,我国应对抗病毒转基因植物释放产生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在缺乏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的认识之前,应控制进行大规模的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2.
展望即将到来的“分子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20余年里,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多种转基因植物的建成,并已在一些国家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另一方面的进展是合成有医疗价值的多肽、蛋白质、包括抗体、抗体表位、复杂蛋白质等。这里主要介绍转基因植物生产的医疗用多肽、蛋白质,特别是作为口服疫苗在动物和临床试验的成功,预示这种新的用药途径将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健康起到重大作用。由于转基因口服疫苗不需通过常规发酵反应器,仅仅依赖于农业,因此有人提出“分子农业”一词,以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展望即到来的“分子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20余年里,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多种转基因植物的建成,并已在一些国家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另一方面的进展是合成有医疗价值的多肽、蛋白质、包括抗体、抗体表位、复杂蛋白质等。这里主要介绍转基因植物生产的医疗用多肽、蛋白质,特别是作为口服疫苗在动物和临床试验的成功,预示这种新的用药途径将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健康起到重大作用。由于转基因口服疫苗不需通过常规发展反应器,仅仅依赖于农业,因此有人提出“分子农业”一词,以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标  韩娟  薛堃 《生态学报》2016,36(9):2490-2496
近20年来,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应用规模越来越大,而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依然是转基因植物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转基因植物在商业化应用之前虽然预先进行了风险评估,但是,包括环境监测在内的风险管理措施是确保转基因植物安全应用的必要手段。在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应用近20年之后,其在靶标生物抗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在生态系统中的长期存留等方面产生的环境风险已经渐渐显现出来,表明风险评估无法为转基因植物应用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还必须通过开展系统而长期的环境监测,明确转基因植物在生产应用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欧盟等已经制定了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的法规和技术指南,一些国家实施了系统的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对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环境风险以及环境监测应包括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王忠华夏英武舒庆尧(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杭州310029)近十几年来,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产生许多转基因植物,包括水稻、小麦、棉花、烟草、大豆、番茄、马铃薯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获得...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抗体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中表达或生产的抗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不论是全抗体或小分子抗体,在植物中表达后都具有与抗原结合的活性,即具功能性,从而使植物抗体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该文介绍防龋抗体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应用;植物病毒载体生产抗体和植物抗体的糖基化。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非目的基因片段的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与以人类和环境为对象的生物学研究所产生的效应相关的安全性[1],或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 ① 。遗传修饰生物体(GMO),特别是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是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的考虑要点主要包括对人体的毒性、过敏原性、营养成分的改变与抗营养因子以及抗生素抗性等。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即生态学风险的考虑要点包括转基因植物导致杂草问题,产生新病毒或加重病害,对非目标生物的影…  相似文献   

8.
植物口服疫苗的动物和临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亚单位疫苗用于口服主动免疫具有安全、廉价和方便等优点。植物可以正确地表达细菌和病毒抗原基因,对动物及人类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食用表达某种抗原的转基因植物可在实验动物或人群体内激起系统免疫和粘膜免疫,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结果表明了植物口服疫苗的可行性。此外,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癌症等方面,植物口服疫苗也具有值得关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抗体及动物疫苗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阐述了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的进展及意义.植物抗体的表达,在研究植物的代谢和发育、抗病植株的获取以及规模化生产抗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动物疫苗在植物中的表达,简化了疫苗的生产过程,并能使人体获得持久性的疾病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梅  苏涛  祖元刚  安志刚 《遗传学报》2006,33(4):285-293
近些年,随着遗传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进步,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利用转基因植物技术生产植物疫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转基因植物(蔬菜、水果、农作物)的可食用部位表达抗原生产人或动物治疗用重组蛋白和疫苗的技术为可食性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展现了诱人的开发前景。植物来源的疫苗具有很多优势,如生产成本低、易于保存、免疫接种方便、甚至不需提取纯化等处理而直接食用。目前已有很多转基因植物疫苗产品投入开发和生产。文章综述了近几年转基因植物疫苗在表达系统、生产、生物安全/管理、公众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的多肽和蛋白质,包括抗体、疫苗、药用蛋白等较之其他生产系统具有很多优越性,已成为当前植物医药基因工程和药物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着重就这一领域近年采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但化学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获得抗虫转基因植物是更具前景的途径。目前主要利用的抗虫基因是苏云金杆菌的δ-内毒素基因和植物来源的抗虫基因(如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凝集素基因等),各种抗虫基因在转基因应用中各有其优缺点,如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在植物中表达水平低。随着抗虫转基因植物在大田中的应用,昆虫的抗性或适应性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将是转基因植物发展道路上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13.
标记基因的产生方便了植物的转化,随着转基因植物的迅速发展及商品化,人类更关注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目前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正向选择系统,使用非抗性的生物安全标记基因,主要包括糖类代谢酶基因(pmi和xylA)、干扰氨基酸代谢酶基因(ak和dapA)、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核糖醇操纵子(rtl)和叶绿素生物合成基因(hemL)等。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药用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药物生物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迅速发展 ,转基因植物被用作生物反应器生产具有医疗价值的多肽和蛋白质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转基因植物表达的蛋白质能够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这预示它将为药用蛋白的生产提供一条安全和廉价的新途径。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生产诸如疫苗、抗体和其他药用蛋白或多肽等的研究进展 ,并着重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医药转基因植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1)“工程番茄”植物生产糖蛋白:口服狂犬病病毒疫苗为人类大规模免疫提供一条廉价途径.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可食用植物(番茄)生产理想的植物衍生物制备口服疫苗,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使番茄植物表达糖蛋白基因K卜蛋白),其表达产物G一蛋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逃逸是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的主要潜在生态风险,一旦把转基因和它的地理信息结合起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成为监控转基因逃逸的理想工具,首先,可以根据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情况建立一定数量的观察站,并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内检测野生近缘植物和其它一些相关植物中是否存在转基因,这样就可以获得在特定的地区和时期内转基因逃逸的大致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地区(省)或国家级转基因逃逸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级系统可能在风险管理中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疫苗生产的新途径——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捷  郭勇   《广西植物》1999,19(3):260-262
与发酵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植物表达系统生产外源蛋白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编码外源抗原基因与植物基因组稳定整合;(2)利用植物病毒载体,使外源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瞬时表达。植物系统生产的抗原疫苗可保持自然免疫原性质,口服后能够诱发体液和粘膜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长链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植物生产LC-PUFAs具有低成本、可持续、污染少等诸多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LC-PUFAs的作用、来源及其植物生物合成途径,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合成LC-PUFAs的研究进展,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LC-PUFAs产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He-Ne激光与云芝多糖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均可显著提高小鼠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素抗绵羊红细胞(SRBC)血凝抗体效价、脾细胞产生溶血抗体能力、自然杀伤(NK)细胞及巨噬细胞(MP,Mega,Phgocyte)抗瘤活性,且配合使用好于单独使用,说明He-Ne激光与云芝多糖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